中学老师如何看待“二期课改”教科书

来源 :历史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h68202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二期课改”教科书,“余版”,“苏版”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3-0035-04
  
  了解中学老师对“二期课改”教科书的看法,本来是我们这次做整体调查的内容之一,并没有什么特殊性,没有打算把它单列出来做成专题报告。但是后来情况发生变化,老师们对教科书问题的情有独钟和畅所欲言,让我们也情不自禁地“陷”了进去。
  
  引子:开腔与开枪
  
  2006年9月1日,《纽约时报》在第一版刊出了《毛去哪了?中国修改历史教科书》的署名文章,一时间国内舆论哗然,一场轩然大波平地掀起。
  在几乎一面倒的谴责声中,在上海方面最终做出了弃用决定后,一个“庞然大物”轰然倒下,它就是“酝酿了8年”、实验使用了3年、正式使用还不到1年的高中历史教科书,一套凝聚了“二期课改”人多少心血的教科书。有报纸称,也许,它还是迄今为止中国教育史上使用时间最短的教科书。
  只因为洋人开腔,国人就开枪。
  新的既然不在了,新新的就必须诞生,高一学子还“嗷嗷待哺”呢!于是,很快有了取代新教材的新教材,一度人们还真叫它新新教材,后来改口叫“余版”,被取代的叫“苏版”,用的都是主编姓氏,分得开,也省得让一个新字把头搅浑了。
  2007年9月,“余版”高中历史教科书的第一册出版。由于时间太紧张,出版的只是“第一分册”,内容仅为5单元66页,就是薄薄的半本书。之后,又陆续地出版。不难想象,出版社记事本上最频繁的用语一定是“务必跟上使用”之类。
  “余版”的从天而降,上海的中学历史老师们在短短数月里,忙得不可开交。他们怎么想?怎样看教科书的呢?
  
  对“余版”的看法
  
  在我们做问卷、走访调查的6个区县(徐汇、普陀、闵行、浦东、金山、崇明)近百名历史老师中,高中老师很多已在使用“余版”教科书。老师们说,面对这套书,自然而然会有一种亲切感,因为它是一种回归,回归大家都很熟悉的编年体例,回归更有历史感的历史教科书。并且,从知识体系上说,它不仅多了历史的痕迹,还吸纳了当代的研究成果,比之过去有了进步。从认知体系上说,更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对教师言,也因线索清晰,衔接得体,容易备课而更易上手,讲课压力减小。有老师专门提到,中国古代史(第二分册)第一、第二单元的编写有新意,将史学方法渗入了课程内容中。还有老师强调,它摈弃从前教科书的“繁”“难”内容,更加关注对课内知识的提炼和课外知识的拓展。
  也许是那句“幸福的家庭都一样,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名言的翻版,对教科书的看法也可谓:表扬的地方都一样,批评的地方各有各的不同。老师们一说到不满意的地方话就明显多了,也具体了。
  比如说教科书的编撰体例问题,一些老师认为,“余版”回归传统的编年体例非常好,但又似乎显得犹豫不定,有“犹抱琵琶半遮面”的感觉,循序渐进不够,内容的跳跃感太强,令教师不好驾驭。也有一些老师觉得,被废弃的“苏版”在编写体例上大大向前跨了一步,可能前进得太多,所以不易被人接受;而现在“余版”又后退太多,几乎回到了原点,结果导致“二期课改”搞了10年,摆在高中学生和老师面前的历史教科书还是老面孔。两种意见看似相左,却都不无道理。
  再比如教科书内容问题,有老师说,几乎与“苏版”一样,“余版”教科书中重要史实未提及的很多,这对教学造成了与使用“苏版”相类似的困境:老师同样需要在上课的时候补充介绍大量的背景知识,以确保将教科书的内容解释清楚,但这样一来老师的备课量大大增加,课时也显得不够用。而学生那一头,因为教科书缺乏历史的重要环节和情节,学生在课前无法进行有效预习;课上则需要记大量笔记作为教科书学习的补充,课程压力陡然增大,学业负担加重了。也有老师说:“余版”教科书涉及的概念太多,老师光讲概念就讲个没完,等到交代清楚概念后就没有时间了,于是,什么培养历史意识、提升历史认识都归于空话。还有老师说,这套教科书文字过于精练,正文部分似乎每句话都是必须掌握的知识点,学生甚至老师都难以把握其重点。
  对内容的看法还有:安排不够细致,说高一点是不够科学,常常是后面课文里突然出现一个前面课文应该出现而没有出现的概念,搞得老师很被动,疲于应付;如何使学生从人类文明进步的高度去理解新增的法律、人权、社会保障等内容,也做得不够好。还有初、高中衔接的问题,初中学生仍然在用“苏版”教科书,它和“余版”同为编年体结构,同样从头说起,于是人们最担心的问题卷土重来了:结构相似、内容雷同、简单重复。比如“余版”高一教科书和“苏版”初二教科书从结构到内容基本相似,不少照片还完全一致,甚至相比之下,“余版”的某些内容更显单薄。
  体例、内容之外,还有一个辅助教材问题。“余版”教科书仓促上马,难顾身后,以致形成了教师参考用书、学生辅助用书(包括配套地图册、练习册)等教材严重匮乏的局面,给教学带来极大不便。大多数老师都郑重其事地提出了这个问题。
  关于练习题,许多老师认为,“余版”教科书的课后练习题难度太离谱,“练习与测试”“探索与争鸣”等栏目习题出得太深,把学生的能力估计得太高,完全脱离了学生实际水平,也不符合他们的生理和心理特点。针对题目出得太“高考性”,有老师不无揶揄地说,就好像学生到了高三全部会选择加修历史一样。还有老师悻悻地说,“苏版”将历史老师视为“全才”,什么都懂,什么都会;“余版”则将学生当成专家了,课后练习那么难,学生哪会有兴趣有时间去研究。
  教科书插图也出现不少纰漏,插图位置不准确有之,与课文内容不相关有之,需要插图却没有插图者也有之。有老师举“古代两河流域地图”的典型例子说,课文说两河流域的位置西面与阿拉伯大沙漠相邻,但地图上赫然标出的竟是叙利亚草原,让人啼笑皆非。
  
  对“苏版”的看法
  
  “苏版”高中教科书虽被打入冷宫,但中学老师对它仍显得热情不减。大多数老师认为它的出现反映一种历史潮流和社会进步——以文明史的研究范式叙述历史、解说历史,配以专题(主题)的特殊形式,应该说有利于学生从文明进步的高度把握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不仅用唯物史观,而且用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等去考察历史、认识当下、面对未来,这符合我国改革开放、社会转型和融入世界的需要。同时,这套教科书由于新颖,也给沉闷的课堂带来了活力,给沉思的老师留出了想象的空间、发展的天地。
  当然,它也是有不足的,并且有许多不足。老师们说,从使用这套教科书的第一天起,他们就陆续提出许多意见,现在看起来,这些意见有的限于水平未必正确,但有的不仅正确而且中肯,表达了作为“同行者”爱护新事物的拳拳之 心、殷殷之意。但又有多少意见被接受了呢?又有多少修订能令人满意呢?还有,对正确意见置若罔闻,教科书的编写者固然难辞其咎,但在其之上的监管者又到哪去了呢?那时说一万句也不见踪影,而如今洋人一开口,监管者就立刻跑出来宣布STOP了,岂不叫人齿寒。
  老师们同时强调,他们从来就没有怀疑过教科书编写者的立场和观点(并且鄙视洋人的别有用心,也不屑部分国人甚至是名人的跟风起哄、哗众取宠,对有些妄加评论的所谓专家,他们甚至有理由说他根本没读过“苏版”高中教科书),正因如此,对于教科书的下课,深感不解。他们始终认为,分歧只是限于方法和技术的框架内,而这是能够通过对话、协商加以妥善解决的。
  就方法、技术而言,老师们觉得,“苏版”教科书在内容选择和编排上问题是最大的。首先是体系庞杂的问题。文字、婚姻、人口、服饰、饮食、交通、节日、仪礼、法律、文学、哲学、艺术、宗教、教育、博物馆、探险、国家、公民、市场、人权、社会保障、瘟疫等,一句话,除了历史什么都有。其次是开掘过度的问题。东西多还不是太坏的事情,更糟糕的是将每样东西往深里抠,俨然成一小专题、小学科了。再次是历史味不足的问题。尽管编写者后来也觉悟:如果不注意历史发展的线索,就有可能将历史课变成社会课。但事实上“苏版”到最后被取代也未关注历史发展线索,或者说只是要求使用者去关注,结果可想而知。
  与内容玄虚相联系的是老师们在使用过程中的迷茫,他们陷入了至少这样三种难以收拾的局面:一,学生基础太差,难以接受,初中历史教学受重视程度向来不够,中外通史本来学得半生不熟,甚至一无所有,现在要学生在通史基础上学习主题式文明史,太难为他们;二,课时太少,难以完成,学生缺乏必要的通史基础知识,只能给他们补,不然教出来学生只知有文明不知有历史,或只知有秦汉不知有魏晋,则罪莫大矣,这就要花时间;另外高中文明史本来文明多历史少,概念多事实少,要补历史补事实,这又要花时间,可时间在哪里?三,自身底子太薄,难以施展,面对“百宝全书”式的教科书,心脏加快跳动、血压加快升高的人不会是学生,只能是老师,把过去大学学的、自己读的都掏干净了,恐怕也无济于事,只能重新往里装,现炒现卖,数量还能保证,质量就难说了。
  “苏版”教科书还有初中一套,仍在使用中。提起它,老师们脸上的凝重顿时褪去,精神为之一振,各种赞美之词也汹涌而来,挡也挡不住。的确,他们非常喜欢这套教科书,它体系完备、内容翔实、形式多样,还配有丰富的电子图像资料。更重要的是,它新颖活泼、图文并茂,对学生有着很大的吸引力。现在学生功利性很强,考什么就读什么(当然这也是被逼出来的),但是他们爱读这套教科书,因为它趣味盎然、美不胜收;爱屋及乌,他们也乐意上历史课。老师们认为,这套书不仅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注意引导学生分析、解决一些问题,发现、获取相关的课外知识,很符合初中学生的特点和需求。有老师还特别提到七年级第一学期中国古代史这册书,称其“集教本、学本、读本于一身”,觉得是典范之作。
  当然,初中版也并非完美无缺,它也存在不够系统、流畅、简洁的毛病,也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教学的课时紧张、活动趋弱等困扰。还有老师希望它能更准确地介绍一些历史知识,尤其是近代历史知识。
  
  尾声:理解与理想
  
  在我们印象中,无论对“苏版”还是“余版”,中学老师都怀揣一种理解。
  对“苏版”教科书,他们觉得,其“文明史”的崭新理念,对于向来受到传统史观熏陶、依照传统教科书进行教学的人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冲击力。冲击之下,还是艰难地挺过来了,逐渐地接受它了。他们认为,这套教科书除了“文化”多些,“史味”少些,仍不失为一套有创意、有特色的高中历史教科书。
  老师们还认为,“苏版”的失落纯属偶然因素导致,是历史偶然性击倒了历史教科书;而社会的过于敏感和过分解读,是造成这种结果的直接原因。他们指出,包括一些专家在内,社会上部分人对“苏版”的苛求,甚至上纲上线,是一种“文革”遗风。 对“余版”教科书,老师们觉得它更务实,在兼顾传统与前卫史学观念方面做得更好,无论是方法的把握、内容的选择,还是条与块的结合、历史与现实的结合,它都似乎更具有“中国特色”,更像是一套切合当下实际的高中历史教科书。
  本着对“余版”的厚望,老师们也谈到了他们的建议、要求和教科书理想。
  从大处说,首先是不要保守,要再放开一些,要体现锐意进取、独树一帜的海派风格。其次是要多听意见、闻过则喜;多做修改、精益求精。再次是要适当增加对教科书使用者的辅导活动,目前一学期一次的安排明显不够。从小处说,则一是要进一步展现中外合编特色;二是世界史、中国史这两个板块在编排上是否可以对换一下,就学生而言,本民族历史是更需要了解也更容易接受的,而若以本民族历史为坐标去认识世界也将更有意义;三是知识点的布局要注意其合理性、系统性和有限性,要据此做出必要的调整。
  中学老师也有自己的教科书理想,那就是:它应该展现细节,体现人文,发掘史实背后那些有现实意义的东西;它应该关怀社会,关注心理,反映人类历史那些有精神价值的东西;它应该以常识为主,以学术为辅,告诉人们一个充满已知和未知的过去,催生一个充满光荣与梦想的未来 对“苏版”高中教科书,老师们也表达了心中的愿望。他们希望它能够在进行修改后,作为一套拓展型教科书重新回到学校。他们相信,不论是作为学生的教科书还是教师的教学参考书,它都能够发挥它应有的积极作用。“更何况,中国人不是向来不忘老朋友的吗……”有老师如是说。
  
  [责任编辑:陶亚敏]
其他文献
龚书铎,1929年生,福建泉州人,1947年考入台湾师范学院史地系,1949年因学潮离台返乡。解放后任小学教员。1950年初到北京转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插班,1952年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主要从事中国近代史、文化史的教学和研究工作,著有《中国近代文化探索》等。  本刊编辑(以下简称“编”):龚先生,您好。本刊从第10期开辟专栏,讨论历史课程改革和中学历史教材的编写问题,不知您注意了没有?   龚书
期刊
我们一般所指的历史学,包括两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对史实的认知,第二个层次是对第一个层次所认定的史实的理解和诠释。第一个层次属于自然世界,它是科学的;第二个层次属于人文世界,它是人文的。历史学之称其为历史学,全恃第二个层次赋给它生命。”[1]而我们对历史问题的理解正是推动有生命力的历史学不断发展的强劲动力。在将研究性学习不断引入历史教学的今天,我们探讨对历史问题的理解发生机制和创造功能,对于提高学生
期刊
由天津师范大学、中国地理学会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天津市地理学会等发起的“2002年中国历史地理国际学术讨论会”于8月11至15日在天津召开。来自中国大陆、香港、台湾及美国近百名专家、学者莅临大会,讨论的内容集中在以下方面:  关于历史地理的若干理论问题。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主任葛剑雄就中西历史地理研究的对比和中国在这一领域的优势、进展情况等作了精辟论述。复旦大学历史地理研究中心副主任满志敏对历
期刊
[关键词]自主,探究,合作  [中图分类号]C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13-0017-04    2006年8月,市教研室举办了新课程教师培训,我听到专家们的讲座中强调最多的是“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出现最多的词是“自主”“探究”“合作”还有“头脑风暴”……。翻开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看到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有“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
期刊
由中国义和团研究会,河北省社科联等发起组织的景廷宾起义100周年学术讨论会,于2002年10月22至23日在河北省广宗县景廷宾的故乡召开。来自全国9省(市)的60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提交会议论文、资料约40篇。这是首次景廷宾起义的专题学术讨论会。与会学者围绕景廷宾起义及相关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其中有老问题的深入探讨,也有新问题的开拓和史料的挖掘,大大拓宽了景廷宾起义的研究领域, 取得了丰硕成果
期刊
[摘要]历史发展分期的问题与历史上社会领导层的结构和文化整体的演变密切相关。此三者又与人们对历史文化的理念互为表里。本文综合马克思对历史文化结构性的分析、韦伯对此的功能性的分析、和儒家与新儒家对“士大夫”的理念,论析中国传统政治、经济、学术、文化的精英领导阶层——“地主、学士、官员”的三合一领导层——的建构和演变,析述从西周的封建贵族至战国秦汉时期的“士”、魏晋六朝隋唐的“士族”,至两宋时的“士人
期刊
张传玺,山东日照人,1927年生,1946年入青岛山东大学,先后在中文系、历史系学习,后任中学教员。1957年至1961年,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读副博士研究生,以翦伯赞为师,研究秦汉史,毕业后留校任教至今。现为教授,中国秦汉史研究会副会长、顾问,国家教委(教育部)中学历史教材审查委员会委员,全国普通高校招生统一考试学科命题委员会委员,全国各类成人高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大纲审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兼历史学科组
期刊
编者按:为了鼓励中学教师,本刊近来采用了不少新人新作。很多中学教师喜欢阅读,敢于质疑,这是好现象。很多问题通过讨论能够明辨是非,提高认识。经过我们的动员,黄牧航老师写了这篇答复,编辑部希望读者认真思考。历史学是一门思考的学问。在阅读中学会思考是教师成长的必经之路。  [关键词]民主,价值理性,工具理性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3-004
期刊
[关键词]课程标准,全球史观,欧美史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0457-6241(2008)23-0032-03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针对“进入21世纪,人类加快了向现代社会迈进的步伐,科学技术、文化思想日新月异,国际交流不断加强,竞争日趋激烈”的世界大背景,提出高中历史课程的教育目标:“关注中华民族以及全人类的历史命运”,“了解中国和世界的发展大势”,
期刊
一、2002年文科综合卷的总体印象    总的来说,2002年文科综合卷大体稳定,稍有变化。试题坚持“稳中求进、稳中求改”并行的“小步子”原则,稳中有变,长度适当,给考生留有充分的阅读、理解、思考的时间;试题一如既往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国际时政、环境、区域开发等社会热点、焦点问题,突出了对分析、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查;跨学科综合题的整体性较好,学科间内容的渗透和融合更为自然。  1.稳  (1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