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闫文盛是一位有着很高辨识度,或者说有着高度个人风格的作家,其奥义大概在于他以殊异的视角和身份在观望、感受和思考自身与世界。
闫文盛的文字难以被某种确定性的文体所涵盖,或许由于其复杂的维度和丰富的阐释空间,又或许由于作者自觉地突破文体界线的意识。《主观书笔记》并非一般意义上以对外部世界描画为中心的文本,也不是自我经验的单向度呈现,作品中渗透的超越性的思考,那些超越自身经验的、蕴含宗教感的,甚至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书写,都指向了一定的终极关怀。
“我经常会觉得许多感受在沦丧。时间和空间都变得不新鲜了。我以一个客体的身份在观察我和我们的生活。那种高浓度的真诚,我们越来越难以获得。这似乎是我们的热情在退却的一个标志。我似乎应该更加趋于内在。这当是我写作的旨归。但我似乎应该更加远离内在。我必须在一种反面的状态中重获叙事的热情。我必须在一种反面的状态中重获叙事的热情。我在反复地走同一条路。天色已经变得格外突出,它薄如蝉翼,预示了一个透明失控在未来的诞生。”
这便是“主观书”的开篇,成为我们切入作者主观世界的洞口:感受性的世界似乎逐渐失效,真诚的丧失和热情的隐退,使写作从原初的自发性和感受性的状态中跳脱出来,进入某种深层的怀疑状态中。时间和空间在循环往复中变得锈迹斑斑,真诚被漫漶的时间与空间稀释,并日渐消亡。当这些如同潮水退去,裸露于河床的世界真相便开始清晰显现。作者将哲人叩问世界的姿态注入作品之中:“我”既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之内,同时也超脱于时间与空间之外,试图以他者视角观照时间的运转与空间的无限。
作者将多重世界汇聚到同一作品中,文本由此包含了多个维度的复杂时空:高度抽象化的概念世界,冥想的诗性时空,冗长而日复一日的世俗世界,以及理想化的朴素境界,都是“我”在精神游走中反复回望的风景。闫文盛向来不满足于对现实表象进行写实主义式的描画,文本的重心始终在于“我”与世界的关系,对现实表象的怀疑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作者的某种深层的焦虑。文本中的“我”对世俗现实始终存在感受上的隔阂和疏离,从而呈现出某种遗世而独立的孤独的思考者的形象,也正是因此,他才从更多维度中探寻意义。
现实世界与主观世界的交叠往复,思辨精神、终极关怀与生命体验之间建立起的关联,极大地丰富了文本的涵容,同时也使文本诞生了巨大的思想空间和美学张力。哲学思考、梦境、现实、理想世界之间的思考,为我们理解何为世界与真实进行扩容。在《主观书笔记》里,现实世界不再是真实的表征,现实世界与自我世界不再那么泾渭分明、界限清晰,它们相互交错渗透,并在“我”的观照下获得某种意义上的统一。这些不同的世界可能是某种更深层的“真实”的不同形式,而真正的“真实”或许永远都难以把握。闫文盛作品中的世界始终以“主观”为中心,或者说,“主观视野下的书写”才是将不同维度的世界融汇在一起的条件,这种写作摒弃对现实世界原封不动的再现,而是采取某种深刻怀疑的态度,因此现实在闫文盛的文章中仅成为主观真实的一个侧面。他对于不确定性的发现与探索,不仅从认识论的意义上提供了哲学思考的空间,更创设出一个宏阔而磅礴的诗性空间。闫文盛在作品中试图以各种非常态的视角和位置来观照世界,诸如山巅远望或天空俯瞰的视角,塑造强烈的陌生化效果,实际上是企盼超越现实的限制,更直接地把握世界。他带着浪漫主义的气质,将现实生活与自然界纳入广阔的主观世界中,用诗性将世间万物建立起广泛关联,由此,世间万物的变化与恒常便同个人的宿命及抗争的关联愈加紧密。
感受性的经验与超越性的关怀在作品中构成了紧张关系。当然,闫文盛的“主观”书写,并不是某种扩张自我世界的实践,他对于自身与世界的关系有着清醒而明确的省察。自我反诘和否定,是文章中的“我”惯常的姿态,使“我”陷入到某种无物之阵一般的困境中。自反式的话语在《主观书笔记》中颇为常见,诸如“我活到今天是因为受到了许多思想的滋养,我活到今天是因为我自己完全没有思想”。这种反诘常常指涉着对“真实”的叩问:何为真实?一方面,他对于感受产生某些深层的怀疑和失落,感受究竟能否抵达真实?作为感性载体的写作,是否同样面临难以把握真实的困境,诚如文章中所言:“我写下的事实远比真切发生的要简洁和凝练。我自认为洞彻了乡村的一切细节,但这其实是错缪和省略的产物。我对乡村的所有认识都被那深及穹宇的流云所捆绑、拘囿和束缚住了”。另外一方面,在辽阔而永恒的世界面前,自身感知、意志的有限与微茫,诞生了某种失落与悲凉。“我”在现实与自我意识、抽象与具象的世界里游走,实际上是意欲把握深层现实,却倍感缥缈茫然的表现。自身局限、存在及其虚无感的体悟,使作品生成了某种寂灭而悲凉的美学品格。
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世界中的“我”往往是不安而疏离的,他总与外界有着深层的隔阂,字里行间充斥着孤寂和悲戚的气氛,渺小感与短暂感也弥漫于文章之中。闫文盛擅长于将现实世界做出印象式的陌生化处理,以增强距离感。与此构成明显对照的是,在主观世界中,“我”的意志却得以张扬,灵魂深处的自我独白虽然同样关涉着短暂与永恒的对立,但“我”的姿态中却饱含着深沉的关怀,以及对于朴素宁静的生命状态的追求。作者在叙述中隐隐透出的退隐之心,或许指涉着在平静中感受到生命與世界运行潜流的心游万仞的状态,并探寻生命个体与世界的无穷关联。
但是闫文盛绝不仅是一个抽象的思辨者,他在文本中依然呈现出高度的感性与热情。他热衷于玄思般的冥想,但最终都因对现实的观照和感情的注入而脚踏实地。亲人、季节、乡村、城市、阅读、写作,都是文章中频繁出现的元素。文章创造了丰富的意象体系,关涉到云层、海洋、星空、山峦、风暴,而“我”则如同地平线上的凝望者,一边独语天涯,一边在对世界的追问和求索中走向远方。
闫文盛的文字难以被某种确定性的文体所涵盖,或许由于其复杂的维度和丰富的阐释空间,又或许由于作者自觉地突破文体界线的意识。《主观书笔记》并非一般意义上以对外部世界描画为中心的文本,也不是自我经验的单向度呈现,作品中渗透的超越性的思考,那些超越自身经验的、蕴含宗教感的,甚至是独与天地精神往来的书写,都指向了一定的终极关怀。
“我经常会觉得许多感受在沦丧。时间和空间都变得不新鲜了。我以一个客体的身份在观察我和我们的生活。那种高浓度的真诚,我们越来越难以获得。这似乎是我们的热情在退却的一个标志。我似乎应该更加趋于内在。这当是我写作的旨归。但我似乎应该更加远离内在。我必须在一种反面的状态中重获叙事的热情。我必须在一种反面的状态中重获叙事的热情。我在反复地走同一条路。天色已经变得格外突出,它薄如蝉翼,预示了一个透明失控在未来的诞生。”
这便是“主观书”的开篇,成为我们切入作者主观世界的洞口:感受性的世界似乎逐渐失效,真诚的丧失和热情的隐退,使写作从原初的自发性和感受性的状态中跳脱出来,进入某种深层的怀疑状态中。时间和空间在循环往复中变得锈迹斑斑,真诚被漫漶的时间与空间稀释,并日渐消亡。当这些如同潮水退去,裸露于河床的世界真相便开始清晰显现。作者将哲人叩问世界的姿态注入作品之中:“我”既存在于时间与空间之内,同时也超脱于时间与空间之外,试图以他者视角观照时间的运转与空间的无限。
作者将多重世界汇聚到同一作品中,文本由此包含了多个维度的复杂时空:高度抽象化的概念世界,冥想的诗性时空,冗长而日复一日的世俗世界,以及理想化的朴素境界,都是“我”在精神游走中反复回望的风景。闫文盛向来不满足于对现实表象进行写实主义式的描画,文本的重心始终在于“我”与世界的关系,对现实表象的怀疑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作者的某种深层的焦虑。文本中的“我”对世俗现实始终存在感受上的隔阂和疏离,从而呈现出某种遗世而独立的孤独的思考者的形象,也正是因此,他才从更多维度中探寻意义。
现实世界与主观世界的交叠往复,思辨精神、终极关怀与生命体验之间建立起的关联,极大地丰富了文本的涵容,同时也使文本诞生了巨大的思想空间和美学张力。哲学思考、梦境、现实、理想世界之间的思考,为我们理解何为世界与真实进行扩容。在《主观书笔记》里,现实世界不再是真实的表征,现实世界与自我世界不再那么泾渭分明、界限清晰,它们相互交错渗透,并在“我”的观照下获得某种意义上的统一。这些不同的世界可能是某种更深层的“真实”的不同形式,而真正的“真实”或许永远都难以把握。闫文盛作品中的世界始终以“主观”为中心,或者说,“主观视野下的书写”才是将不同维度的世界融汇在一起的条件,这种写作摒弃对现实世界原封不动的再现,而是采取某种深刻怀疑的态度,因此现实在闫文盛的文章中仅成为主观真实的一个侧面。他对于不确定性的发现与探索,不仅从认识论的意义上提供了哲学思考的空间,更创设出一个宏阔而磅礴的诗性空间。闫文盛在作品中试图以各种非常态的视角和位置来观照世界,诸如山巅远望或天空俯瞰的视角,塑造强烈的陌生化效果,实际上是企盼超越现实的限制,更直接地把握世界。他带着浪漫主义的气质,将现实生活与自然界纳入广阔的主观世界中,用诗性将世间万物建立起广泛关联,由此,世间万物的变化与恒常便同个人的宿命及抗争的关联愈加紧密。
感受性的经验与超越性的关怀在作品中构成了紧张关系。当然,闫文盛的“主观”书写,并不是某种扩张自我世界的实践,他对于自身与世界的关系有着清醒而明确的省察。自我反诘和否定,是文章中的“我”惯常的姿态,使“我”陷入到某种无物之阵一般的困境中。自反式的话语在《主观书笔记》中颇为常见,诸如“我活到今天是因为受到了许多思想的滋养,我活到今天是因为我自己完全没有思想”。这种反诘常常指涉着对“真实”的叩问:何为真实?一方面,他对于感受产生某些深层的怀疑和失落,感受究竟能否抵达真实?作为感性载体的写作,是否同样面临难以把握真实的困境,诚如文章中所言:“我写下的事实远比真切发生的要简洁和凝练。我自认为洞彻了乡村的一切细节,但这其实是错缪和省略的产物。我对乡村的所有认识都被那深及穹宇的流云所捆绑、拘囿和束缚住了”。另外一方面,在辽阔而永恒的世界面前,自身感知、意志的有限与微茫,诞生了某种失落与悲凉。“我”在现实与自我意识、抽象与具象的世界里游走,实际上是意欲把握深层现实,却倍感缥缈茫然的表现。自身局限、存在及其虚无感的体悟,使作品生成了某种寂灭而悲凉的美学品格。
值得注意的是,现实世界中的“我”往往是不安而疏离的,他总与外界有着深层的隔阂,字里行间充斥着孤寂和悲戚的气氛,渺小感与短暂感也弥漫于文章之中。闫文盛擅长于将现实世界做出印象式的陌生化处理,以增强距离感。与此构成明显对照的是,在主观世界中,“我”的意志却得以张扬,灵魂深处的自我独白虽然同样关涉着短暂与永恒的对立,但“我”的姿态中却饱含着深沉的关怀,以及对于朴素宁静的生命状态的追求。作者在叙述中隐隐透出的退隐之心,或许指涉着在平静中感受到生命與世界运行潜流的心游万仞的状态,并探寻生命个体与世界的无穷关联。
但是闫文盛绝不仅是一个抽象的思辨者,他在文本中依然呈现出高度的感性与热情。他热衷于玄思般的冥想,但最终都因对现实的观照和感情的注入而脚踏实地。亲人、季节、乡村、城市、阅读、写作,都是文章中频繁出现的元素。文章创造了丰富的意象体系,关涉到云层、海洋、星空、山峦、风暴,而“我”则如同地平线上的凝望者,一边独语天涯,一边在对世界的追问和求索中走向远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