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课堂是初中物理教学的主要场所,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是实现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余负担的有效途径。为了能提质增效,我认为必须转变教师角色,使教师从讲授型变成引导型;加强物理实验,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关键词: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7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要使学生从不知到学会,这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外界的刺激: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触觉的,也包括学生自己生理的反应和个体生理内化后的外显反映,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使学习效果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因此一班的学生几十个人,同样的课本、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大不相同:有的一节课下来能掌握80%—90%的教学内容,有的可能5%的内容都没学会。就其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说,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是很少的,无外乎主要是:一个定义、公式、规律、定理和单位及换算而已。但部分学生甚至一个班里的一大部分学生有时在学习过后连物理量的单位都没有弄清楚。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呢?
一、转变教师的角色,使教师从讲授型变成引导型。老师在课堂上以讲为主,学生的思维是很容易处于半停滞或停滞状态,导致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没有听进去多少,也就不可能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讲究教学的常规套路: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练习,总结等。可让学生先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看看课本后教师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再提问,再回答,使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不断纠偏、纠错最终达到释疑。然后再由学生提出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由教师和学生来回答,去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思维锻炼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这样把学习的时间交还给学生,避免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时,教学也才达到了其真正的目的。如我在上人教版初三年级第十六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时,先让学生自学课本知识后让学生回答本节讲了哪些主要内容?分子是运动的,怎样来证明?什么叫扩散现象?分子间的作用力只有引力还是只有斥力?什么时候表现引力?什么时候表现斥力?(最好是先让学生单个回答,这样可以逼着学生完成一开始的自学)。从教学实际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只能回答课本上写明的内容,极少部分学生会从其它的参考资料上去寻找课本上没有写明自己也不知道的问题答案,几乎没有能从课本上所讲的事例出发去总结、对比、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已知的或已有的现象、事例寻找出相关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中,学生从课本上知道分子是运动的,但分子通常看不见,也感受不到,如何来证明其运动性呢?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相应的方法,即: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我们自然界中的物质一般由气体、液体、固体3种状态的物质组成,只要能证明气体、液体、固体3种状态的物质的分子都在运动,就能证明物质分子在运动。课本上就分别从气体、液体、固体3种状态的物质进行了研究。通过课本事例和实验的引导分析就教给了学生用分析法和归纳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就本节课中,分子间有作用力,当问到学生在什么时候表现引力?什么时候又表现斥力时,学生也能从课本上找到答案,即: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但反问学生那么什么距离为很小或是稍大时,学生们在学习时就没有追根寻底的想过这个问题,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观,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还可使学生由被动的听向在问题的引导下,去主动的寻找答案,使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体,也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良好的理性思维能力。
二、加强物理实验,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还不成熟,很多知识的获得都是以感性认识为主,这一认知特点正好与物理学的基本特点相吻合。兴趣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数的实践证明,如果对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引导学生多做课外小实验。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人教版《科学之旅》小“人”为什么会随着音乐起舞这个实验,我们制作的滑稽小矮人,刚一拿出来,学生的兴奋点一下就被点燃了,大都在议论纷纷。把小矮人放在喇叭的纸盆上后,随着节奏感很强的音乐响起,小矮人时儿转圈,时儿跳动,时儿停顿,时儿缓慢,时儿急促。学生们一个个眼睛瞪得大大的,圆圆的,不用老师在那儿讲,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就感受到了物理学是有趣的科学。同样在《科学之旅》中乒乓球会下落吗?这一实验中,当漏斗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在漏斗口下时,乒乓球在重力作用下就掉下去了,當用口水平吹乒乓球时,它会在水平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再落下,说明乒乓球受到水平力的作用时会在水平力的方向运动一段距离。问学生,如果把乒乓球竖直放在漏斗口下,通过漏斗竖直向下吹气,乒乓球会不会向下落得更快呢?学生猜想后再做实验。实验结果是:乒乓球不但不落下反而紧紧地贴在了漏斗口内壁上,直到不再吹气后才掉下去。实验后告诉学生,这个实验原理就是飞机为什么能够翱翔蓝天的原理,这样还需要老师去费尽口舌给学生灌输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大家一定要用心去学好它吗?通过这个实验,也许点燃了在坐学生的航空、航天梦。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尽可能的多做一些学生实验和一些课外小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锻炼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在玩中就学到了相关知识,也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共同分享的集体观念。通过各种实验的开展,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也为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就能保证学生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并逐步形成进取、探索、创造性的学习品质,才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当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才是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法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培养人才的最高目标,真正培养出创新的人才。
关键词: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果
中图分类号:G633.7
学生的学习是一个艰苦的脑力劳动,要使学生从不知到学会,这本身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包括外界的刺激:视觉的、听觉的、嗅觉的、触觉的,也包括学生自己生理的反应和个体生理内化后的外显反映,哪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可能使学习效果出现这样或那样的偏差,因此一班的学生几十个人,同样的课本、同样的教学内容、同样的教师、同样的教学环境,学生的学习效果却大不相同:有的一节课下来能掌握80%—90%的教学内容,有的可能5%的内容都没学会。就其每一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说,需要学生掌握的知识点是很少的,无外乎主要是:一个定义、公式、规律、定理和单位及换算而已。但部分学生甚至一个班里的一大部分学生有时在学习过后连物理量的单位都没有弄清楚。怎样才能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达到提质增效的目的呢?
一、转变教师的角色,使教师从讲授型变成引导型。老师在课堂上以讲为主,学生的思维是很容易处于半停滞或停滞状态,导致教师讲得口干舌燥而学生却没有听进去多少,也就不可能用新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可以不讲究教学的常规套路: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新课教学,课堂练习,总结等。可让学生先带着教师提出的问题看看课本后教师再提出问题让学生回答,再提问,再回答,使教师与学生在互动中不断纠偏、纠错最终达到释疑。然后再由学生提出与本节课有关的问题,由教师和学生来回答,去解决个别学生的问题,这样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学生的思维锻炼也能起到很好的作用。这样把学习的时间交还给学生,避免教师在课堂上满堂灌,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当学生学会如何去学习时,教学也才达到了其真正的目的。如我在上人教版初三年级第十六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时,先让学生自学课本知识后让学生回答本节讲了哪些主要内容?分子是运动的,怎样来证明?什么叫扩散现象?分子间的作用力只有引力还是只有斥力?什么时候表现引力?什么时候表现斥力?(最好是先让学生单个回答,这样可以逼着学生完成一开始的自学)。从教学实际来看,绝大部分学生只能回答课本上写明的内容,极少部分学生会从其它的参考资料上去寻找课本上没有写明自己也不知道的问题答案,几乎没有能从课本上所讲的事例出发去总结、对比、找出相关问题的答案。作为教师就要引导学生从已知的或已有的现象、事例寻找出相关知识的能力。本节课中,学生从课本上知道分子是运动的,但分子通常看不见,也感受不到,如何来证明其运动性呢?这就需要教师加以引导,使学生学会相应的方法,即:所有物质都是由分子组成的,我们自然界中的物质一般由气体、液体、固体3种状态的物质组成,只要能证明气体、液体、固体3种状态的物质的分子都在运动,就能证明物质分子在运动。课本上就分别从气体、液体、固体3种状态的物质进行了研究。通过课本事例和实验的引导分析就教给了学生用分析法和归纳法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再就本节课中,分子间有作用力,当问到学生在什么时候表现引力?什么时候又表现斥力时,学生也能从课本上找到答案,即: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斥力;当分子间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但反问学生那么什么距离为很小或是稍大时,学生们在学习时就没有追根寻底的想过这个问题,说明学生还没有养成深入思考问题的习惯。通过这样的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和严谨的科学观,也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了很好的锻炼作用,还可使学生由被动的听向在问题的引导下,去主动的寻找答案,使学生变成了学习的主体,也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和良好的理性思维能力。
二、加强物理实验,培养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求知欲。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而初中学生的逻辑思维还不成熟,很多知识的获得都是以感性认识为主,这一认知特点正好与物理学的基本特点相吻合。兴趣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有力保障,前苏联教育家赞可夫认为:“兴趣是开发智力的催化剂”。心理学研究表明,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无数的实践证明,如果对学习没有浓厚的兴趣,学生就会产生厌学情绪。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加强演示实验,学生实验,引导学生多做课外小实验。这样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人教版《科学之旅》小“人”为什么会随着音乐起舞这个实验,我们制作的滑稽小矮人,刚一拿出来,学生的兴奋点一下就被点燃了,大都在议论纷纷。把小矮人放在喇叭的纸盆上后,随着节奏感很强的音乐响起,小矮人时儿转圈,时儿跳动,时儿停顿,时儿缓慢,时儿急促。学生们一个个眼睛瞪得大大的,圆圆的,不用老师在那儿讲,学生通过自己的视觉、听觉就感受到了物理学是有趣的科学。同样在《科学之旅》中乒乓球会下落吗?这一实验中,当漏斗口朝下,把乒乓球放在漏斗口下时,乒乓球在重力作用下就掉下去了,當用口水平吹乒乓球时,它会在水平方向移动一小段距离再落下,说明乒乓球受到水平力的作用时会在水平力的方向运动一段距离。问学生,如果把乒乓球竖直放在漏斗口下,通过漏斗竖直向下吹气,乒乓球会不会向下落得更快呢?学生猜想后再做实验。实验结果是:乒乓球不但不落下反而紧紧地贴在了漏斗口内壁上,直到不再吹气后才掉下去。实验后告诉学生,这个实验原理就是飞机为什么能够翱翔蓝天的原理,这样还需要老师去费尽口舌给学生灌输物理知识是有用的,大家一定要用心去学好它吗?通过这个实验,也许点燃了在坐学生的航空、航天梦。
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尽可能的多做一些学生实验和一些课外小实验不仅能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锻炼学生手脑并用,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在玩中就学到了相关知识,也培养了他们合作学习,共同分享的集体观念。通过各种实验的开展,能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中来,也为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当教师成了学习的促进者,就能保证学生心情愉快、积极主动地学习发展,并逐步形成进取、探索、创造性的学习品质,才有利于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当教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启发了学生积极思维,发展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才是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的重要法则。只有这样才能实现培养人才的最高目标,真正培养出创新的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