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信息技术是原有计算机课的延伸与发展,信息技术课是在原有计算机课的基本上丰富与完善起来的,二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继续与发展的关系。信息技术课程的目标是培养信息素养,强调信息素养的培养,是对原有计算机教育的延伸,是对计算机教育的继承、扬弃和超越。初中信息技术课程包括计算机系统的基础知识、计算机基本操作、计算机软件工具的应用(Word及Excel等)、网络与多媒体等几个模块,在我们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我们要切实从已往技术培训,信息技术课程应该追求学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
关键词:教育观念 信息教学 信息素养
科教兴国,人才为本,信息挂帅,技术为锋。如今是信息社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国家急需的是具有高水准的信息技术的新型人才。所谓高水准的信息技术的新型人才,即具有信息技术素质的人才。而信息技术的培养,和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极其紧密的联系。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完善信息教学,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应用、学会创新。
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目前全国范围内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工作目标,因而如何尽快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质量,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就成了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更新信息技术观念,明确教学目标任务
“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不仅需要基础设施即硬件建设,还需要软件建设,更要有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陈至立)”
(一)认真研究学科特点,制定切实可行方案
计算机课不同于其它学科,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具有文化性、应用性、发展性和模块化等特点。时代不断进步,世界呼唤计算机文化的普及和推广;中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大多数是计算机的操作,主要是一些应用软件的使用,计算机既是他们的学习对象又是学习工具;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新软件推出的惊人速度等等,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而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探索、积极创新精神的能力。要使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的有效途径。
(二)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任务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师应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70%”的要求,在教学设备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力争将每堂信息技术课都上成理论实践结合的课型,边学理论边实践操作,技法传授和技法训练相结合,手脑并用,教练合一。
二、完善课堂教学,提高信息素养
(一)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质量,完善课堂教学
1、深刻领会“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应当注意针对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如:为让学生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可以布置机器设置任务,可以规定什么样式的墙纸,屏幕保护程序,机器日期等。也可人为的设定一些软故障让学生修复;讲字处理软件时,应当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等等。
2、以学生为中心,合理组织学习
大纲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是说该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上好本课程,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关键作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据学生素质情况进行分组,多给学习相互讨论的机会与时间,同时多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教学设计当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学习兴趣,以便于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合理地组织学生学习。
(二)把培养信息素养渗透到教学中去,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进入了一个信息的海洋。现在,《纽约时报》一天的信息量等于17世纪一个人一生所能得到的信息的总和;Internet平均每隔30秒种就有一台计算机加入。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洪流,培养好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但是人们生存于信息时代的当务之急,更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必经之途。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1、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是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探索、发现了有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在教学中,除了要关注学生是否完成了所布置的任务外,还要看他们是否活用了知识。否则,学生这一次的任务完成了,下一次稍有变化的任务就可能完成不了。真正的“任务驱动”,并不是死板的、照搬照抄式的,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完成任务是为了驱动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学习知识,进而活用知识、创新知识。
2、让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整合起来。 学校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不应只限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应将信息技术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特别应重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如,为作文课寻找资料的教学,学生不仅增强了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还掌握了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的使用、网页保存等技能。
3、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建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如,教学生用Word制作小报,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致一定会很高,他们除了能灵活运用老师所传授的部分知识外,还能独自钻研电脑制作方面的书籍,并把从书上获取的知识用到作品制作中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是崭新的素质教育课程,要力避传统课程的缺陷,使信息技术课成为亲切易学的实用课程。灵活机动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也应因“课”制宜地调整安排各教学环节,以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为培养具有“高水准的信息技术”素养的21世纪新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在中小学信息技術教育会议上的报告》陈至立
[2]《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何克抗
[3]《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何克抗
[4]《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法》李芒
关键词:教育观念 信息教学 信息素养
科教兴国,人才为本,信息挂帅,技术为锋。如今是信息社会,获取信息、处理信息、使用信息的能力已成为现代人最基本的生存能力。国家急需的是具有高水准的信息技术的新型人才。所谓高水准的信息技术的新型人才,即具有信息技术素质的人才。而信息技术的培养,和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都有极其紧密的联系。教师应该更新教育观念,完善信息教学,让学生在学会知识的同时,学会探究、学会合作、学会应用、学会创新。
在中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是目前全国范围内普及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工作目标,因而如何尽快提高中小学信息技术课课堂教学质量,如何上好信息技术课,就成了备受关注的问题。
一、更新信息技术观念,明确教学目标任务
“发展现代教育技术,是教育领域的一场深刻的变革,不仅需要基础设施即硬件建设,还需要软件建设,更要有教育观念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陈至立)”
(一)认真研究学科特点,制定切实可行方案
计算机课不同于其它学科,是一门知识性和技能相结合的基础性课程,具有文化性、应用性、发展性和模块化等特点。时代不断进步,世界呼唤计算机文化的普及和推广;中学生所学习的内容大多数是计算机的操作,主要是一些应用软件的使用,计算机既是他们的学习对象又是学习工具;计算机技术的迅速发展,新软件推出的惊人速度等等,这一切都告诉我们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不可能使学生掌握每一种软件的使用,而应该教会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举一反三、不断探索、积极创新精神的能力。要使学习和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成为教师更新教育观念的有效途径。
(二)认真学习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任务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灵魂。教师应根据《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的“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70%”的要求,在教学设备不断完善的条件下,力争将每堂信息技术课都上成理论实践结合的课型,边学理论边实践操作,技法传授和技法训练相结合,手脑并用,教练合一。
二、完善课堂教学,提高信息素养
(一)要提高信息技术课程教学设计质量,完善课堂教学
1、深刻领会“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
信息技术教学大纲中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确立了“任务驱动”的教学原则。在设计教学的时候,应当注意针对学习内容明确相应的任务,如:为让学生掌握WINDOWS的基本操作,可以布置机器设置任务,可以规定什么样式的墙纸,屏幕保护程序,机器日期等。也可人为的设定一些软故障让学生修复;讲字处理软件时,应当给学生布置写作任务等等。
2、以学生为中心,合理组织学习
大纲规定学生上机时间不少于总学时的70%,这就是说该课程的学习多半时间是在学生自学中进行的,上好本课程,教师的组织引导起关键作用,为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可以据学生素质情况进行分组,多给学习相互讨论的机会与时间,同时多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为此,教学设计当中要充分利用学生的积极学习兴趣,以便于在教学中更好地引导学生,合理地组织学生学习。
(二)把培养信息素养渗透到教学中去,提高学生信息素养
进入二十一世纪,人们进入了一个信息的海洋。现在,《纽约时报》一天的信息量等于17世纪一个人一生所能得到的信息的总和;Internet平均每隔30秒种就有一台计算机加入。面对滚滚而来的信息洪流,培养好学生的信息素养不但是人们生存于信息时代的当务之急,更是实现终身学习的必经之途。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信息素养可以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1、任务驱动。任务驱动是通过布置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去探索、发现了有关的信息技术知识。在教学中,除了要关注学生是否完成了所布置的任务外,还要看他们是否活用了知识。否则,学生这一次的任务完成了,下一次稍有变化的任务就可能完成不了。真正的“任务驱动”,并不是死板的、照搬照抄式的,在任务驱动教学中,完成任务是为了驱动学生主动地去探索、学习知识,进而活用知识、创新知识。
2、让信息技术课与其他学科整合起来。 学校中的信息技术教育不应只限于信息技术课程的学习,应将信息技术教育贯穿到学校教育的各个方面,特别应重视信息技术与其他课程的整合。如,为作文课寻找资料的教学,学生不仅增强了运用信息技术的意识,还掌握了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的使用、网页保存等技能。
3、开展兴趣小组活动,增强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建立信息技术兴趣小组。如,教学生用Word制作小报,学生课外学习的兴致一定会很高,他们除了能灵活运用老师所传授的部分知识外,还能独自钻研电脑制作方面的书籍,并把从书上获取的知识用到作品制作中去。
中小学信息技术课是崭新的素质教育课程,要力避传统课程的缺陷,使信息技术课成为亲切易学的实用课程。灵活机动地运用各种教学方法,也应因“课”制宜地调整安排各教学环节,以适应实际教学的需要。为培养具有“高水准的信息技术”素养的21世纪新型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在中小学信息技術教育会议上的报告》陈至立
[2]《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何克抗
[3]《关于网络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思考》何克抗
[4]《初中信息技术新课程教学法》李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