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人民银行6月19日晚以新闻发言人谈话的方式宣布,当前全球经济逐步复苏,中国经济回升向好的基础进一步巩固,经济运行已趋于平稳,有必要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
这一消息立即被评论为“意义重大”,并在多国引起强烈反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形容世界的反应时说,“西方领导人对于中国的这一举动给予了毫不吝啬的欢迎”。中国官方的这一说法还在西方引起各种解读,有的说是“人民币要与美元脱钩”,也有的说“中国发出了人民币升值信号”。
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这个表态消除了人们关于“人民币汇率会剧烈变动”的担忧。明确了“增强汇率弹性之后,人民币升值贬值都有可能。”
历史上,中国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制定出不同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也一直是变化的。
1990年以来,受人民币汇率管理体制改革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发生两次重大变化:一是1994年1月实行汇率并轨引致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度贬值;二是2005年7月实行汇率生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处于升值状态。具体看,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变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0年1月-1994年1月,人民币持续大幅度贬值。从1990年1月的4.724元人民币上升到1993年12月的5.8元人民币,人民币贬值22.8%。1994年1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并轨,当月人民币一次性贬值50%,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大幅度上升到8.7元人民币。
第二阶段是1994年1月-1995年6月,人民币持续升值。1994年1月以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小幅升值,到1995年6月名义汇率降为8.3元人民币,比1994年1月升值4.6%。
第三阶段是1995年6月-2005年6月,人民币盯住美元。1995年6月以后,人民币汇率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在8.25元人民币-8.33元人民币之间波动,平均为8.27元人民币。
第四阶段是2005年6月以后,人民币持续升值。2005年7月1日人民币汇率管理体制从盯住美元转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对美元名义汇率进入持续升值阶段,从2005年6月的8.26元人民币持续提高到2010年2月的6.81元人民币,升值17.6%。
可以看出,其间分别选择了盯住汇率和浮动汇率两种汇率制度。
其实,自1972年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制度崩溃以来,各国的汇率制度虽然呈多样化发展趋势,但概括起来也就是浮动汇率和盯住汇率两种。由于众多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等重要经济大国实行独立浮动汇率,盯住汇率制度无论是盯住单一货币,还是盯住一篮子货币,抑或根据一组指数调整汇率,其名义汇率是相对稳定的汇率安排,但从全球角度看,盯住汇率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间接的浮动汇率安排。只要被盯住货币汇率发生波动,实行盯住汇率国家的名义汇率即使不变,但相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也随之改变。因此,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制度崩溃以后,世界汇率制度安排实际上已从固定汇率转变为直接或间接的浮动汇率。这一制度安排转变的直接结果是各国汇率的波动性或不稳定性增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化,汇率波动对各国的货币政策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日益增强。汇率波动发挥影响的路径或媒介均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但不同汇率安排下的汇率波动,对一国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影响与结果是不同的。
从经常项目看,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波动会改变中国的贸易条件,进而改变进出口贸易的格局和经济增长的基础需求,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影响。汇率升值会提高出口产品价格,降低进口产品价格,但进出口价格的变化对进出口价值的影响,取决于进出口数量对进出口价格的弹性以及进出口价值增速变化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出口价格的上涨会提高国内企业产品出口的收益,但出口价格的提高也会降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导致出口数量下降。对出口数量价格弹性较大的产品,出口数量的降幅将超过出口价格的升幅,出口价格的提高会导致此类产品出口价值增速的下降;反之,对出口数量的价格弹性较低的产品,出口价格的提高仅会引致出口数量小幅度减少,出口价格的提高会引致出口价值增速的提高。事实上人民币汇率只是影响出口的因素之一,且不同产品出口数量对出口价格的弹性存在很大差异,因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波动对不同时期的出口价值影响也会有较大差别。总体看人民币汇率贬值会刺激出口增加,而出口增加将增加出口部门的收入和就业,间接刺激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最终会拉动经济增长。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会直接降低进口产品价格,一方面进口价格降低会刺激进口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会降低以进口产品为原料的国内生产企业的成本,提高此类企业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但与汇率波动对出口价值的影响一样,对于进口数量价格弹性较低的产品,进口价格的下降仅会引致进口数量小幅度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导致此类产品进口价值增速下降而非上升。汇率升值导致出口增速下降,引致国内经济增速下降,对国外产品需求数量减少,人民币汇率升值可能会导致进口数量与价格同步下降,最终导致进口增速降幅超过出口增速降幅。
其次,从资本项目看,汇率波动会改变资本流动的格局,短期内汇率升值会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降低外资流入的福利,提高资本流出的福利,起到限制资本流入,鼓励资本流出的作用。但人民币持续升值及由此形成的进一步升值预期,会增加人民币的套利机会,会鼓励投机资本大量流入,限制国内资本的流出。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会扰乱国内经济运行秩序,投机资本通常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作为投机套利的媒介,大量的投机资本涌入股市或房地产市场,会导致经济严重泡沫化。
再次,汇率波动还会通过影响国内货币政策的操作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在资本流动受到管制的情况下,汇率贬值引致的贸易顺差增加和资本流入增加,以及汇率升值预期引致的投机资本大量流入,会导致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央行为维护币值稳定,大量购进外汇,会增加货币供给,同时为防止货币供给过增长引发通货膨胀,央行必须采取公开市场操作等对冲措施收紧流动性。这种对冲措施很容易导致资金供给的结构性扭曲:外资流入部门资金充裕,但流动性紧缩可能会导致内资企业资金短缺,造成社会资金分配不公。同时,一旦外汇储备增加过多、过快,央行难以及时对冲货币供给的过快增长,必然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
由此可见,汇改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汇率形成机制的选择,关键在于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汇率基本稳定。人民币自6月下旬开始重启汇改步伐,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人民币对美元保持震荡上升的走势,大致计算一下,对美元已升值近1%。不过在国际市场上,美元最近因投资者调整前期避险头寸而有所回调。欧元等非美货币展开反弹,日元则依然受到避险因素的支撑而维持强势,尽管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但对欧元贬值1.5%,对日元更是贬值了近2%,因此人民币有效汇率最近应该是小幅贬值的表现。
有效汇率是一种加权平均汇率,通常以对外贸易比重为权数;人民币有效汇率即指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加权平均汇率。根据中国经济增长趋势,有效汇率保持每年1%的升幅应当是正常的。2005年人民币汇改之后,人民币对美元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升值。但本轮经济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不想给出口企业增加额外的压力,因此最近两年内人民币兑美元的变动较小。现在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复苏,这个时候,中国政府恢复了人民币参照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正如央行发言人所表示的那样:当前是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实现双面浮动,也是提高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的需要,可以应对不同情景下的外部冲击。汇改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使人民币汇率的有序浮动符合中国经济基本面和宏观调控的需要。
*责编电邮:[email protected]
这一消息立即被评论为“意义重大”,并在多国引起强烈反应,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在形容世界的反应时说,“西方领导人对于中国的这一举动给予了毫不吝啬的欢迎”。中国官方的这一说法还在西方引起各种解读,有的说是“人民币要与美元脱钩”,也有的说“中国发出了人民币升值信号”。
6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表示:人民币汇率不进行一次性重估调整,重在坚持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继续按照已公布的外汇市场汇率浮动区间,对人民币汇率浮动进行动态管理和调节,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维护宏观经济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这个表态消除了人们关于“人民币汇率会剧烈变动”的担忧。明确了“增强汇率弹性之后,人民币升值贬值都有可能。”
历史上,中国根据不同时期的需要,制定出不同的人民币汇率政策,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也一直是变化的。
1990年以来,受人民币汇率管理体制改革影响,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发生两次重大变化:一是1994年1月实行汇率并轨引致的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大幅度贬值;二是2005年7月实行汇率生成机制改革后,人民币对美元一直处于升值状态。具体看,人民币对美元名义汇率的变化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1990年1月-1994年1月,人民币持续大幅度贬值。从1990年1月的4.724元人民币上升到1993年12月的5.8元人民币,人民币贬值22.8%。1994年1月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并轨,当月人民币一次性贬值50%,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大幅度上升到8.7元人民币。
第二阶段是1994年1月-1995年6月,人民币持续升值。1994年1月以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小幅升值,到1995年6月名义汇率降为8.3元人民币,比1994年1月升值4.6%。
第三阶段是1995年6月-2005年6月,人民币盯住美元。1995年6月以后,人民币汇率实行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人民币兑美元名义汇率在8.25元人民币-8.33元人民币之间波动,平均为8.27元人民币。
第四阶段是2005年6月以后,人民币持续升值。2005年7月1日人民币汇率管理体制从盯住美元转为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体制,对美元名义汇率进入持续升值阶段,从2005年6月的8.26元人民币持续提高到2010年2月的6.81元人民币,升值17.6%。
可以看出,其间分别选择了盯住汇率和浮动汇率两种汇率制度。
其实,自1972年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制度崩溃以来,各国的汇率制度虽然呈多样化发展趋势,但概括起来也就是浮动汇率和盯住汇率两种。由于众多国家,特别是美国、日本等重要经济大国实行独立浮动汇率,盯住汇率制度无论是盯住单一货币,还是盯住一篮子货币,抑或根据一组指数调整汇率,其名义汇率是相对稳定的汇率安排,但从全球角度看,盯住汇率制度实际上是一种间接的浮动汇率安排。只要被盯住货币汇率发生波动,实行盯住汇率国家的名义汇率即使不变,但相对其他国家货币的汇率也随之改变。因此,布雷顿森林固定汇率制度崩溃以后,世界汇率制度安排实际上已从固定汇率转变为直接或间接的浮动汇率。这一制度安排转变的直接结果是各国汇率的波动性或不稳定性增大。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程度的不断深化,汇率波动对各国的货币政策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也日益增强。汇率波动发挥影响的路径或媒介均是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但不同汇率安排下的汇率波动,对一国货币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影响与结果是不同的。
从经常项目看,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波动会改变中国的贸易条件,进而改变进出口贸易的格局和经济增长的基础需求,对经济增长产生直接影响。汇率升值会提高出口产品价格,降低进口产品价格,但进出口价格的变化对进出口价值的影响,取决于进出口数量对进出口价格的弹性以及进出口价值增速变化对经济增长的间接影响。出口价格的上涨会提高国内企业产品出口的收益,但出口价格的提高也会降低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导致出口数量下降。对出口数量价格弹性较大的产品,出口数量的降幅将超过出口价格的升幅,出口价格的提高会导致此类产品出口价值增速的下降;反之,对出口数量的价格弹性较低的产品,出口价格的提高仅会引致出口数量小幅度减少,出口价格的提高会引致出口价值增速的提高。事实上人民币汇率只是影响出口的因素之一,且不同产品出口数量对出口价格的弹性存在很大差异,因而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波动对不同时期的出口价值影响也会有较大差别。总体看人民币汇率贬值会刺激出口增加,而出口增加将增加出口部门的收入和就业,间接刺激国内投资和消费需求增长,最终会拉动经济增长。人民币名义有效汇率升值会直接降低进口产品价格,一方面进口价格降低会刺激进口数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会降低以进口产品为原料的国内生产企业的成本,提高此类企业出口产品的竞争力。但与汇率波动对出口价值的影响一样,对于进口数量价格弹性较低的产品,进口价格的下降仅会引致进口数量小幅度增加,人民币汇率升值会导致此类产品进口价值增速下降而非上升。汇率升值导致出口增速下降,引致国内经济增速下降,对国外产品需求数量减少,人民币汇率升值可能会导致进口数量与价格同步下降,最终导致进口增速降幅超过出口增速降幅。
其次,从资本项目看,汇率波动会改变资本流动的格局,短期内汇率升值会提高人民币在国际市场上的购买力,降低外资流入的福利,提高资本流出的福利,起到限制资本流入,鼓励资本流出的作用。但人民币持续升值及由此形成的进一步升值预期,会增加人民币的套利机会,会鼓励投机资本大量流入,限制国内资本的流出。投机资本的大量流入会扰乱国内经济运行秩序,投机资本通常将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作为投机套利的媒介,大量的投机资本涌入股市或房地产市场,会导致经济严重泡沫化。
再次,汇率波动还会通过影响国内货币政策的操作对经济增长产生影响。在资本流动受到管制的情况下,汇率贬值引致的贸易顺差增加和资本流入增加,以及汇率升值预期引致的投机资本大量流入,会导致外汇储备大量增加。央行为维护币值稳定,大量购进外汇,会增加货币供给,同时为防止货币供给过增长引发通货膨胀,央行必须采取公开市场操作等对冲措施收紧流动性。这种对冲措施很容易导致资金供给的结构性扭曲:外资流入部门资金充裕,但流动性紧缩可能会导致内资企业资金短缺,造成社会资金分配不公。同时,一旦外汇储备增加过多、过快,央行难以及时对冲货币供给的过快增长,必然加大通货膨胀的压力。
由此可见,汇改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汇率形成机制的选择,关键在于有利于经济增长的汇率基本稳定。人民币自6月下旬开始重启汇改步伐,在半个多月的时间里,人民币对美元保持震荡上升的走势,大致计算一下,对美元已升值近1%。不过在国际市场上,美元最近因投资者调整前期避险头寸而有所回调。欧元等非美货币展开反弹,日元则依然受到避险因素的支撑而维持强势,尽管人民币对美元升值,但对欧元贬值1.5%,对日元更是贬值了近2%,因此人民币有效汇率最近应该是小幅贬值的表现。
有效汇率是一种加权平均汇率,通常以对外贸易比重为权数;人民币有效汇率即指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加权平均汇率。根据中国经济增长趋势,有效汇率保持每年1%的升幅应当是正常的。2005年人民币汇改之后,人民币对美元已经有了较大幅度的升值。但本轮经济危机发生后,中国政府不想给出口企业增加额外的压力,因此最近两年内人民币兑美元的变动较小。现在世界经济正在逐步复苏,这个时候,中国政府恢复了人民币参照一篮子货币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机制。正如央行发言人所表示的那样:当前是进一步推进人民币汇率改革的有利时机。进一步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实现双面浮动,也是提高宏观调控的主动性和有效性的需要,可以应对不同情景下的外部冲击。汇改必须坚持以我为主,使人民币汇率的有序浮动符合中国经济基本面和宏观调控的需要。
*责编电邮:[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