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备课寻找生物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突破口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llowerriv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一词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特征(或表现)可以列举很多,但最核心的一点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主动学以及怎么学、会不会学。对于高中生物教学来讲,核心的任务就是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高考考纲将命题的要求表述为:“要以能力测试为主导,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要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关注科学技术、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要重视对考生科学素养的考查。”这样的命题要求与高中生物新课程的理念是高度一致的。
  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以高三生物教学为例,笔者认为实施生物课堂有效教学的突破口之首就是备课,而备课要从以下三个重要方面入手:
  一、备学生——备好“四点”
  备学生,也就是关注学生,以生为本,这是备课环节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国明朝的哲学家、教育家王守仁说:“老师教育人就好像医生用药,要根据不同的体质和病情去开处方,药味须时时加减,如果不管什么病,都‘拘执一方’,其结果就‘鲜不杀人矣’”。王守仁的话深刻地揭示了教学要因人而异的道理。要做到因人而异,就必须在备课时备学生。
  1、备学生的认知停靠点
  所谓认知停靠点是指学生原有认知结构中所具有的对新知识有同化作用的适当观念。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准备。
  备旧知识的停靠点。例如在复习“减数分裂”时,要以“有丝分裂”为认知停靠点,为了充分备好学生,笔者对三个班的学生分别进行以下问题的分析:(1)学生是否已建立起染色体是遗传物质的载体,其数目的稳定是物种遗传的基础这一观念?(2)学生是否理解有丝分裂中染色体复制后平均分配的过程?(3)学生是否认识到不同形态的染色体所携带遗传信息不同?再针对不同的班级,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找准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之间的真正关系。
  备思想方法的停靠点。高三生物复习,最重要的就是要培养学生复习生物的良好习惯与能力。培养方法可归纳为“四重”:注重梳理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注重贴近生产、生活,培养学生的积极思维能力;注重图表图解表述问题,培养学生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注重比较法的运用,培养学生的辨析能力。在备课中,教师对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基本思想要有长期计划。如为了培养“梳理基础知识、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高三复习的学案是这样准备的:第一个月,学生要完成中已有知识网络的知识填空;第二个月,学生要完成已有知识网络的主脉填空;第三个月,学生要自己写知识网络的主脉;第四个月,学生就要自己写出整个知识网络的简图……学生构建知识网络的能力就基本具备了。
  2、备学生的情感激发点
  课堂教学要提供一个良好的情绪背景,学生能兴致勃勃、兴趣浓厚是教学的最佳精神状态。例如复习到物质跨膜运输时,笔者提出“水往‘高’处流”与“自由扩散是顺物质相对含量梯度进行运输的”哪句话是对的?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疑问和兴趣,产生学习的愿望,保证了复习的高质量完成。
  3、备学生的思维展开点
  引导学生通过展开充分的思维来获得知识,了解结论的来龙去脉,充分暴露学生学习过程的困难、障碍、错误和疑问。如在第二轮复习中,笔者曾以“染色体”为起始词,让学生画自己的“思维导图”,即从“染色体”开始,将自己能联想到的其他知识以概念图的形式画出。学生画出的图形式上非常丰富,内容上将整个高中阶段的生物知识基本上都串起来了,让人非常惊喜。
  4、备学生的心灵交流点
  师生之间只有保持心灵上的交流,才能创设一个和谐、详和、友爱和宽松的课堂气氛,从而使学生处于无拘无束、心情舒畅、心情振奋的心理状态之中。实际上,也只有在这种心理状态中,学生的思维活动才能真正充分地、深刻地、创造性地展开。
  二、备内容
  进入高三之后新课的传授很快结束,高三教师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把握将有所转变,实现这种转变,简单来说,可以从两方面入手。
  1、在思想上要有“两性”
  整体性,是指教师对内容的把握要从全局出发,第一要考虑知识点的前后联系,从章节内综合、章节间综合、模块间综合、与实践结合这4个方面入手,第二要考虑时间上的整体安排,做好整体简略计划和短期详细计划,基本上按计划完成预定目标。
  阶段性,是指教师要有分阶段实现目标的工作准备与心理准备,既要按部就班执行计划,保证原定目标的顺利实现,又要按实际情况及时调整进度。
  2、在行动上要完成“两读”
  研读新课程标准、考试说明。新课程标准是国家课程的基本纲领性文件,是国家对基础教育课程的基本规范和质量要求。要理解课程改革的目的和意义,以及新课程标准到底新在何处,这样才有利于把握教学的方向。考试说明是高考的依据,要理解考试说明是怎样将高考与新课程改革结合起来的。
  研读历年考题。?历年考题是融合了许多优秀教师的对新课程的理解,将考题与自己对课程标准及考试说明的理解相对照,这样在备课过程中对内容的取舍、详略就胸有成竹了。
  三、备教师——“两个准备”
  1、“心”的准备
  教师要有良好的教育品质,具有一颗晶莹的爱心,要以人为本,用爱心和善意去理解学生的行为。在遇到课堂意外,特别是学生行为失当时,切忌以牙还牙,要以真诚的爱心去感化学生,真诚地肯定学生的闪光点,从而使学生自觉改正错误。
  2、“身”的准备
  “身”主要是指技能方面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基本功。如讲解、板书、还包括一些教具、媒体等的准备工作。这些都是提高生物课堂教学效率的前提和基础。另外值得教师,特别是许多新教师注意的是上课节奏的准备。夸美纽斯说的好:“自然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好的课堂教学总是保持一定的节奏。上课节奏能做到环环相扣、娓娓道来、引人入胜为最佳。
  但无论何种知识的学习,学生都需要教师用心去呵护,用情去关爱,用趣去引导。愿我们不断努力,不断探索,让生物课堂焕发出无比绚烂的光彩。追求有效教学,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追求的理想。
  
其他文献
【摘 要】本人就近年来高考的典型题型,浅谈并进行分析,希望能对广大考生有所帮助。  【关键词】数学 高考 例题 简析    一、常规解题的几个步骤讲解  1.抽其本质,新旧联系  例1.已知函数f(x)=x3-6kx 3k在x∈(0,1)内有最小值,求实数k的取值范围。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这两条信息,抽其本质是:(1)函数有最小值,则最小值必是极值;(2)函数在极值处的导数为零。故此题可以演变为=3x
内容提要:历史是一首承载着民族之魂的歌,时代的最强音。歌声中凝聚着历史,历史谱写了歌曲。特别是现代中国历史,就是用革命歌曲铺就的。在中国历史教学中,巧妙运用革命歌曲,历史课堂会活力四射。 关键词:歌曲 历史教学    历史是一首歌,一首承载着中华民族之魂的歌。特别是20世纪的历史歌曲,见证了中国人民从苦难走向胜利,融入了民族感情和血液,激荡着中华儿女的深情,激励着中华民族的斗志。歌声中凝聚着历史
吕淑湘先生说:“学生的学,应当是由被动的学向主动的学转化。”行家们独到的见解为我们指明了教与学的关系。要真正实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现代化教学观,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应结合教材内容,把科学的自主阅读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自己去打开知识宝库的大门,自己去获得知识,形成技能。低年级学生自主阅读能力的培养则成为中高年级阅读、写作奠定基础。因此,从不同角度去“灵活地”激发学生阅
在解题过程中在解题过程中,若按习惯定势思维去探求解题途径比较困难时,可以启发学生根据题目特点,展开丰富的联想拓宽自己思维范围,运用构造法来解题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意识和创新思维的手段之一,同时对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也有所帮助这对培养学生多元化思维和创新精神,丰富学生的想像力,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大有裨益。下面我们通,过举例来说明通过构造法解题训练学生发散思维,谋求最佳的解题途径,达到思想的创新
【摘 要】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如何巧妙而合理地设计导入教学,对开展一堂课的教学是十分重要的,它既能营造浓厚的课堂英语教学和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课堂学习英语的热情和积极性,实现新旧内容的自然过渡,提高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还能吸引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增加趣味性,同时还能使教学和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教学任务更好地得到完成。  【关键词】设计 课堂教学 导入    导入授新课必不可缺的一部分,在一节课中它必须要具备
一、激发探究动机是自主探究活动的前提     学习动机的激发是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活动的内在动力,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探究学习活动之中。巧设问题情境能有效地引发学生的探究动机。为此,教师可根据数学学习内容,利用数学的实际应用价值或利用新知与原有认知结构的认知冲突创设问题情境,把学生引入迫切希望探究的情境。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面积计算”时,教师结合学校修草坪实例创设问题情境:同学们,我们
中学物理新课程的实施,要求学生在教师指导下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的方式,逐渐改变以“教师为中心、课本为中心、课堂为中心”的局面。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转化角色,改变传统的单一式、灌输式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一、用实验导入教学,以实验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学生们往往关注于他们所感兴趣的事物或现象,在课堂的前十分钟,是学生们注意力集中的时间,如果能利用这段时
课程改革至今已有五个年头,广大教师勇于实践,已切实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着新课程。所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但问题也是明显的,而且随着课改的深入,深层次的问题也开始冰山显露,为使新课程在小学教学中更好地实施,我认为应该处理好以下几个关系。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
【摘要】学生说题教学法具自主实践性和过程交互性的特点,是一种有效的高考政治复习训练模式。与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的考核目标相适应,高考政治复习讲评课学生说题应该包括说如何获取和解读信息,说调动和运用什么知识和说答案怎样表述三个内容。  【关键词】说题 学生说题教学法 说题教学模式    讲评课在高考政治复习课中占有很大的比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做过的出问题较多的题目,即使老师做了重
【摘要】通过教师对新教材的探讨钻研,对新课改的深入理解,用自己的创造性思想,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开发学生智力,完成对新世纪青少年的全面教育,培养现代化的合格人才。  【关键词】素质;创新;课改;发展    在当前经济社会的发展中,我国的“中国制造”如何才能打造成“中国创造”是我国是否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经济大国的重大问题,也是我们做教育的广大教师必须认真考虑的一个新课题。要“中国制造”走向“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