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哲学人格》,余潇枫著。18.4万字。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责任编辑:韩松。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正悄然兴起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和哲学话语,其中心旨趣在于瓦解以往传统哲学体系中"人的缺场"的弊端,要求哲学把目光从外在于人的抽象实体中收回,重新把人置于哲学智慧的注目中心。余潇枫博士的《哲学人格》一书就是在这种理论背景下产生的,它反映了这种哲学范式转换的趋势,并且在很多地方提示出了今后深入开展人的研究应予坚持的方向,从而为人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人的研究目前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体系意识"过于浓厚,而"问题意识"相对不足。《哲学人格》则比较明确地意识到了这一缺失并自觉地弥补这一研究中的不足。因此,超越"体系意识",贯注"问题意识"成为了该书鲜明的理论特点。
作者在开篇就提出,"哲学对人格的反思以人格问题为起点,而人格问题首先植根于现时代的人的问题之中。"(第3页)从人类的总体状况来看,世纪之交的人类正生活于种种危机之中,而这些危机,从根本上说即人的"生存危机",以及由"生存危机所引发的人对自身生存境况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感失落的危机",亦即"人格的危机"(第4页)。在中国,人的问题反映在人格上就是存在着"传统人格失效,现实人格失范,理想人格失落"的危机。如何理解当前人类共同的人格危机以及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独特的人格问题,如何走出"人格危机",并重塑人格的新图景,这是作者向我们提出的十分明确、同时又极富挑战性的重大问题。
该书的所有章节均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全书共分九章,前两章是全书的理论基石。作者认为,"人格是人的价值生命的承担者",因此,人格不仅具有道德的含义,而且更代表着人的生存价值,它是"涉及人的自我的一切价值情状的一种现实整体性的存在,并体现着人的价值境界、人不断追求成为人的历史实践活动"(第31页)。作者对"人格"作出的这一根本性理解,为解决全书的主题提供了逻辑前提和理论立足点。从此出发,在第三章至第七章,作者依据"人格发展三形态"的观点,对人格的历史范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从而使前述关于人格的基本理论在人格的发展中得到了历史的确证。在最后两章,作者从已有理论前提出发,观照人格的现实与未来发展,提出了"人格现代化"即个体人格的现代模塑是解决中国人人格问题的最为核心的因素,"类化人格"是人类应努力追求的远景目标。
这样,该书在理论、历史与现实三者统一的基础上,对前述问题作出了完整的解答,体现出一种十分鲜明的问题意识。它启示我们:人的研究应更多地关注现实中人的具体问题,以揭示和塑造现时代人的精神本质和生存境界。人学研究只有直面现实问题,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理论成果。
其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呼吁"人"的复归,要求把人当做哲学最根本的主题。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这是正确的,但现实中只有一个个的进行思想和行动的个体的人,而没有在个体之上的抽象"大写的人"。只有把"人"落实在个体身上,"人"的概念才找到了现实的依托,或者说,才找到了自己的实体性根据。把个体作为"人"的实体形态,并不意味着个体是与他人、与世界隔绝开来的"单子",恰恰相反,以个体为前提,才有可能建立与世界、与他人、与类的真实的、普遍的联系。离开个体来抽象地谈"人",就很有可能使人的研究没有真实的"主体",陷入怀特海所说的"错置具体性谬误",从而产生"背会了一千个答案,却不知问题为何"的窘境。
而本书则由于将"人格研究"作为人的研究的切入点,从而避免了人学研究中存在的抽象与空泛的弊端。因为"人格"是以个体为基本实体的一个概念,但它又不完全局限于个人这一独立的存在,而是以个体为中心,向整个世界辐射开来,把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人类、个体与历史、个体与文化等联系起来并构成为自己内在的环节。在此意义上,"人格"是有关人的众多矛盾的联结点。正像作者所说的:"哲学人格这一范畴……不仅表征出了人的普遍性、整体性和价值性的内涵,而且直接表征出了人的历史性、具体性和实践性的本质内涵,从而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完整人的价值尺度。"(第9页)从"人格"问题入手,既可以把"人"这个大字眼落实到个人身上,又可以从其出发,把关于人的各个方面问题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对人的研究获得一个具体、丰富的视野。
在此意义上,作者提出"哲学人格"这一概念,并对它作了比较缜密的逻辑规定,从而为把人的研究引向纵深提供了一个重要突破口。
最后,人是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对象,但哲学关注人,与所有别的学科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是追求关于人的"知识性"理解,而是始终以一种批判和反思的目光,去解除阻碍人生存发展的遮蔽,消解束缚人本真生活的种种虚幻观念,把人不断地从一切有违人生命自由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这是所有别的学科都不具有的,因而也就是哲学的基本特质。哲学如果丧失了反思性和批判性,也就丧失了哲学的存在合法性,从而也将丧失在人的问题上发言的权力和资格。
该书在人格问题的研究上一个十分可贵之处就在于渗透了强烈的反思意识与批判精神。它不是像心理学那样解决"人格"具有何种结构、包含何种机制和内容等"科学性"的问题,而是要解决"具备何种人格才合乎真正的做人要求"这样一个"价值性"的问题,因此,作者没有对人格问题作面面俱到的铺陈,而是针对当前中国与人类发展中所存在的人格的现实状况,并通过对这种状况的反思与批判,寻求解决之路。
这种批判精神与反思态度最典型地表现在"人格的现代转型"和"人格的憧憬"这两章中。传统中国社会的最根本缺陷究竟是什么?超越这种缺陷,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最根本目标究竟是什么?以往的传统人格为什么会失效?现实人格为什么会失范?理想人格为什么会失落?这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的提出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展露出作者的思想锋芒。作者认为,传统中国社会的最根本缺陷就是"独立人格之缺席",因此中国社会现代化最为本质之处就在于确立独立人格的权威,让每个中国人都成为世界历史性的、普遍性的个人。在历史上,由于我们长期不愿接受独立人格的合理价值,用神化的、虚假的人格理想来约束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结果使人格价值失去了对人们的真实约束力和感召力。从书中关于这方面的论述里,人们不难发现,作者十分自觉地把现实人类、尤其是现实的中国人的人格状况作为反思与批判的对象,企求运用理论的思想穿透力,揭示中国人人格深处的缺陷,并在一个大的理论背景下探求创造、超越之路。读者在阅读中,将会十分强烈地感受到这种哲学反思和批判的力度。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贺 来
浙江大学政治学系 许丽萍
吉林教育出版社1998年4月出版。责任编辑:韩松。
近年来,我国哲学界正悄然兴起一种新的哲学范式和哲学话语,其中心旨趣在于瓦解以往传统哲学体系中"人的缺场"的弊端,要求哲学把目光从外在于人的抽象实体中收回,重新把人置于哲学智慧的注目中心。余潇枫博士的《哲学人格》一书就是在这种理论背景下产生的,它反映了这种哲学范式转换的趋势,并且在很多地方提示出了今后深入开展人的研究应予坚持的方向,从而为人学研究的进一步开展提供了许多有益的启示。
首先,人的研究目前存在的一个较为突出的问题就是"体系意识"过于浓厚,而"问题意识"相对不足。《哲学人格》则比较明确地意识到了这一缺失并自觉地弥补这一研究中的不足。因此,超越"体系意识",贯注"问题意识"成为了该书鲜明的理论特点。
作者在开篇就提出,"哲学对人格的反思以人格问题为起点,而人格问题首先植根于现时代的人的问题之中。"(第3页)从人类的总体状况来看,世纪之交的人类正生活于种种危机之中,而这些危机,从根本上说即人的"生存危机",以及由"生存危机所引发的人对自身生存境况的存在价值和意义感失落的危机",亦即"人格的危机"(第4页)。在中国,人的问题反映在人格上就是存在着"传统人格失效,现实人格失范,理想人格失落"的危机。如何理解当前人类共同的人格危机以及中国社会所面临的独特的人格问题,如何走出"人格危机",并重塑人格的新图景,这是作者向我们提出的十分明确、同时又极富挑战性的重大问题。
该书的所有章节均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全书共分九章,前两章是全书的理论基石。作者认为,"人格是人的价值生命的承担者",因此,人格不仅具有道德的含义,而且更代表着人的生存价值,它是"涉及人的自我的一切价值情状的一种现实整体性的存在,并体现着人的价值境界、人不断追求成为人的历史实践活动"(第31页)。作者对"人格"作出的这一根本性理解,为解决全书的主题提供了逻辑前提和理论立足点。从此出发,在第三章至第七章,作者依据"人格发展三形态"的观点,对人格的历史范型进行了全面、系统的梳理,从而使前述关于人格的基本理论在人格的发展中得到了历史的确证。在最后两章,作者从已有理论前提出发,观照人格的现实与未来发展,提出了"人格现代化"即个体人格的现代模塑是解决中国人人格问题的最为核心的因素,"类化人格"是人类应努力追求的远景目标。
这样,该书在理论、历史与现实三者统一的基础上,对前述问题作出了完整的解答,体现出一种十分鲜明的问题意识。它启示我们:人的研究应更多地关注现实中人的具体问题,以揭示和塑造现时代人的精神本质和生存境界。人学研究只有直面现实问题,才会取得令人满意的理论成果。
其次,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在呼吁"人"的复归,要求把人当做哲学最根本的主题。在最一般的意义上,这是正确的,但现实中只有一个个的进行思想和行动的个体的人,而没有在个体之上的抽象"大写的人"。只有把"人"落实在个体身上,"人"的概念才找到了现实的依托,或者说,才找到了自己的实体性根据。把个体作为"人"的实体形态,并不意味着个体是与他人、与世界隔绝开来的"单子",恰恰相反,以个体为前提,才有可能建立与世界、与他人、与类的真实的、普遍的联系。离开个体来抽象地谈"人",就很有可能使人的研究没有真实的"主体",陷入怀特海所说的"错置具体性谬误",从而产生"背会了一千个答案,却不知问题为何"的窘境。
而本书则由于将"人格研究"作为人的研究的切入点,从而避免了人学研究中存在的抽象与空泛的弊端。因为"人格"是以个体为基本实体的一个概念,但它又不完全局限于个人这一独立的存在,而是以个体为中心,向整个世界辐射开来,把个体与个体、个体与社会、个体与人类、个体与历史、个体与文化等联系起来并构成为自己内在的环节。在此意义上,"人格"是有关人的众多矛盾的联结点。正像作者所说的:"哲学人格这一范畴……不仅表征出了人的普遍性、整体性和价值性的内涵,而且直接表征出了人的历史性、具体性和实践性的本质内涵,从而为人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完整人的价值尺度。"(第9页)从"人格"问题入手,既可以把"人"这个大字眼落实到个人身上,又可以从其出发,把关于人的各个方面问题联系在一起,从而使对人的研究获得一个具体、丰富的视野。
在此意义上,作者提出"哲学人格"这一概念,并对它作了比较缜密的逻辑规定,从而为把人的研究引向纵深提供了一个重要突破口。
最后,人是众多学科共同关注的对象,但哲学关注人,与所有别的学科的根本区别就在于它不是追求关于人的"知识性"理解,而是始终以一种批判和反思的目光,去解除阻碍人生存发展的遮蔽,消解束缚人本真生活的种种虚幻观念,把人不断地从一切有违人生命自由的状态中解放出来。这是所有别的学科都不具有的,因而也就是哲学的基本特质。哲学如果丧失了反思性和批判性,也就丧失了哲学的存在合法性,从而也将丧失在人的问题上发言的权力和资格。
该书在人格问题的研究上一个十分可贵之处就在于渗透了强烈的反思意识与批判精神。它不是像心理学那样解决"人格"具有何种结构、包含何种机制和内容等"科学性"的问题,而是要解决"具备何种人格才合乎真正的做人要求"这样一个"价值性"的问题,因此,作者没有对人格问题作面面俱到的铺陈,而是针对当前中国与人类发展中所存在的人格的现实状况,并通过对这种状况的反思与批判,寻求解决之路。
这种批判精神与反思态度最典型地表现在"人格的现代转型"和"人格的憧憬"这两章中。传统中国社会的最根本缺陷究竟是什么?超越这种缺陷,实现中国现代化的最根本目标究竟是什么?以往的传统人格为什么会失效?现实人格为什么会失范?理想人格为什么会失落?这些富有挑战性的问题的提出和对这些问题的回答,展露出作者的思想锋芒。作者认为,传统中国社会的最根本缺陷就是"独立人格之缺席",因此中国社会现代化最为本质之处就在于确立独立人格的权威,让每个中国人都成为世界历史性的、普遍性的个人。在历史上,由于我们长期不愿接受独立人格的合理价值,用神化的、虚假的人格理想来约束现实生活中的人们,结果使人格价值失去了对人们的真实约束力和感召力。从书中关于这方面的论述里,人们不难发现,作者十分自觉地把现实人类、尤其是现实的中国人的人格状况作为反思与批判的对象,企求运用理论的思想穿透力,揭示中国人人格深处的缺陷,并在一个大的理论背景下探求创造、超越之路。读者在阅读中,将会十分强烈地感受到这种哲学反思和批判的力度。
吉林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贺 来
浙江大学政治学系 许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