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提 要]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课题组对江西省遂川县营盘圩乡的精准扶贫工作进行了调研,总结了该乡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经验,为精准扶贫工作在边远山区的开展提供了一定的启示。
[关键词]边远山区;精准扶贫;启示
[作者简介]林 芸(1970—),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黄筱蓉(1968—),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民商法。(江西南昌 330038)
一、研究背景
营盘圩乡曾是江西省遂川县贫困发生率最高的边远山区贫困乡。昔日的营盘圩,流传着“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口”、“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等顺口溜,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区乡。2013年,全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18户1166人,贫困发生率22.3%。是基础设施建设难度最大、成本最高的乡镇。由于地处边远山区,该乡精准扶贫工作具有多维度、复杂性、动态性的特点。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主要碰到以下四方面难题:“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精准脱”。为严格落实责任,该乡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古为民任总指挥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肖瑞培任第一副指挥长的扶贫攻坚指挥部,全力以赴推动精准扶贫工作。
二、营盘圩乡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经验
1.围绕“扶持谁”的难题,实行“三级评议”
建档立卡,拉网排查。对于贫困户的识别,严格根据国家评定标准来进行建档立卡。对已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收入为依照,挨家挨户进行拉网式细致排查,及时排除不符条件者;对于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详实记录其家庭生活情况等信息。并根据家庭条件的不同,实行有针对性的扶贫,落实“干部帮扶全覆盖,一户一名责任人”的要求。
科学分类,因户施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合理分类,根据贫困程度和劳动能力不同,将贫困户划分为“红卡户”、“黄卡户”和“蓝卡户”,在保障特困扶贫对象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优先扶持“黄卡户”脱贫;集中力量扶持“红卡户”脱贫,确保蓝卡户整户纳入农村低保。并以乡、村为单位分别编制精准扶贫工作规划,制订“精准扶贫作战图”,倒排工期,分类实施。
完善档案,动态管理。将有规律、有计划地根据收集到的贫困户信息纳入信息管理系统,并定期更新资料库,实时反映帮扶情况,实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电子档案”。与此同时,监督和公示机制也步步跟上,将扶贫信息与其他相关部门共享。精准地实施数据的对比、评估,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和失误,把真正的贫困户挑选出来,把不符合条件的人员甄别出去。
三级评议,三榜公示。“三级评议”,即村民代表评议贫困户、村“两委”班子会审议和乡党政班子会审核及“三榜公示”。结合“双联系双服务”、“干部夜访”和“进农门、交农友、解难题、惠民生”大走访活动,组织挂点帮扶干部走访贫困群众、贫困党员、“五老”人员。组织各方人员深入各村,走近贫困户,了解、记录、核实各贫困户信息,做到准确掌握情况。
2.围绕“谁来扶”的难题,落实“142”措施
为落实帮扶责任,该乡成立了7个扶贫工作组,各工作组以“142”为核心组成方式,由1名副科级领导担任组长,1名驻村干部为联络员,村书记、主任为主要责任人,县处级以上领导帮扶4户、挂点单位科级领导帮扶2户和一般干部“1+1”帮扶等方式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在走近贫困户,组织走访座谈的同时,帮扶干部积极响应落实帮扶制度,设计全乡扶贫攻坚作战图,针对性地出台制定了六大扶贫攻坚方案。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按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跟踪、精准脱贫的标准,在“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的基础下,购买相关机器设备,以“自主业务查询办理一体化”的模式,导入全乡扶贫相关信息,以便查询相关扶贫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3.围绕“怎么扶”的难题,实施“1+6”工程
“怎么扶”是摆在扶贫工作组面前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大面积走访和调研不可或缺;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扶贫举措更是重中之重。该乡首先确定了扶贫攻坚总方案,制定任务细化表,提出并落实了六大举措: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智力扶贫、移民搬迁扶贫、劳务扶贫、保障扶贫。
其中,产业扶贫工作成效尤为突出。一是编制落实了产业扶贫规划。按照“四个一”(一亩茶山、一块果园、一栏畜禽、一人就业)模式,大力发展茶叶、木竹、黄桃等特色富民产业。二是培育壮大农民经济合作社。实施农民合作社“扩量提质示范”工程,采取“双向驱动”的办法,即鼓励贫困户入股各山场、林地,加入合作社,对吸纳贫困户达20%以上的农村合作社实行项目资金倾斜。三是建立扶贫产业奖补资金。县财政出资建立扶贫产业基金,乡财政拿出一定资金对发展产业贫困户进行奖补。四是打造“公司+党员+贫困户”模式,通过优秀党员贫困户的引领示范作用,探索企农双赢之路。打造品质优良的茶园,以此为实验基地引进茶业带动周围经济发展,并为贫困户提供家门口的工作,大大加快了贫困户脱贫的脚步。五是充分利用“千年鸟道”这一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
4.围绕“精准脱”的难题,严把“五个关键”
严把对象初选关、民主评议关、入户核实关、群众认可关和公告公示关等五个关键,解决精准脱贫的问题。首先,召开村“两委”会议听取意见,掌握情况,拟出预脱贫对象;其次,通过村民代表会评议,公开票选预脱贫人选;再次,由乡评议小组进行入户核算,并由贫困户签字确认;然后,预脱贫人选名單接受群众监督和认可;最后,对脱贫名单进行乡、村、组三级公示,认可无误后进行系统销号处理,完善微笑脱贫登记,组织脱贫定期回访,了解贫困户后续发展情况。
三、营盘圩乡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
1.产业发展成效凸显
截止到2017年3月,该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4个,累计发展高山茶叶6600余亩,低改毛竹、油茶4500余亩,发展黄桃、药材、甜玉米等780余亩,实现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光伏扶贫落实率达100%。探索建立了“公司+党员+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有效解决了贫困户投入少、销售难问题。 2.群众收入持续增加
2016年年底,该乡人均年纯收入达7217元,同比增长13.6%。贫困户“腰包更鼓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突破1.3万元,是建档立卡前的两倍。
3.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实现了全乡25户以上的自然村道路硬化率达100%,70%行政村公路达到5米以上宽度,入户路硬化率达65%;安全饮水率达100%;安居工程完成率达228%;拆除改建危旧土坯房732栋,不仅保证了居民的住房安全,更是使乡村有了改头换面般的变化。
4.群众主体作用发挥明显
在扶贫项目实施前,该乡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另一方面时刻接受群众监督;每年以村为单位召开贫困户产业扶贫总结表彰和项目落实动员会,营造贫困户竞相申报扶贫项目的浓厚氛围。
四、营盘圩乡精准扶贫工作对边远山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启示
(一)抓班子带队伍聚合力
营盘圩乡是江西省海拔最高的边远山区贫困乡,由于海拔原因,该乡常年多雨多雾,条件十分艰苦,不少干部对此地“望而却步”。面对这种情况,乡党委从班子、干部、党群三个方面着手,坚持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干部队伍出现了“主动学习多、积极工作多、攻坚破难多”的良好局面。
1.居高山之巅,提升班子“精气神”。该乡以建设“五好班子”为目标,以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为强大动力,强化制度完善,着力打造了出为民、务实、清廉、团结、高效的坚强党政班子;强化政治引领、增强“四个意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打造了负责任、争上游的优秀干部队伍;在完善各种议事、决策机制的同时,科学、民主地建立了一系列党政班子民主生活会及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制度。
2.立赶超之志,激发干部“正能量”。一是建立健全了机关日常管理制度、科学发展工作考核学习制度、考评督导制度等,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加大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先后投入30余万元新建羽毛球场、篮球场、工会活动室等,不断改善乡村干部工作、学习环境,积极营造机关“家文化”,大力倡导“认真工作、快乐生活”,激励干部将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学习、干事上。三是聚党群之力,谋求发展“新跨越”。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建立“调阅、督查、评比”等机制,抓实党建基层基础,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敢担当善谋划创特色
“乡穷志气不能短,乡小目标不能低”,即使身处穷乡僻壤,营盘圩乡也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该乡找准发展定位,在各项工作中做早、做特、做精。
1.重点工作注重“早”。重点工作注重“早”,如脱贫攻坚工作。一是谋划早。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后,该乡立足实际超前谋划,主动对接,广泛调研,认真学习,制定出台了符合乡情的扶贫工作规划。二是安排早。该乡每到年底都要对次年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分析梳理,明确来年工作重点、难点和着力点。三是行动早。每年春节一过,乡党委政府就对梳理之后的安居工程、基础设施等项目进行台账式管理,细化责任、明确要求、倒排时间,落实好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
2.常规工作注重“特”。常规工作注重“特”,如“双带”(带好头、带好队)工作。该乡属于边远山区,一到冬天下雪就容易封路,乡外干部经常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都回不了家。原来在遂川干部中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工作不上心,调到营盘圩”。該乡把带好头、带好队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党委书记负责带好整个班子,分工的科级干部负责带好本组干部,村支部书记负责带好整个村级班子,层层压实责任,做到人人身上有责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探索建立了县公开招标标准以下项目在乡镇公开招投标的制度,同时为保护村干部出台了禁止参与本乡工程项目招投标措施,灵活利用“四种形态”的第一种形态,开展了党委纪委约谈常态化试点,对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的干部及时运用谈心提醒、戒免谈话等措施提前介入,预防在先。
3.特色工作注重“精”。特色工作注重“精”,如“千年鸟道”的宣传保护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快了候鸟文化广场建设。设立了“千年鸟道”主题文化宣传栏、浮雕墙和主题雕塑。二是加大了对候鸟迁徙的保护力度。在爱鸟护鸟宣传、巡逻、非法捕猎查处上狠下工夫,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全国各地志愿者到该乡开展爱鸟护鸟活动,真正让营盘圩成为候鸟迁徙的一方净土。三是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启动了营盘圩“全域规划、全景旅游”,将“千年鸟道”作为最重要的亮点向外推介。
(三)强督查严落实出成效
2013年到2016年,经过不懈努力,该乡取得了良好成绩。
1.经济总量不断做大。举全乡之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了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2016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83亿元,同比增长30.4%;工业总产值2.64亿元,同比增长33.3%;财政总收入2376万元,同比增长20.6%;农民收益增加,人均纯收入到达7217元,同比增长13.3%。
2.富民产业不断做强。以建设高山果蔬输出基地、有机茶叶产业基地、候鸟观光摄影基地、旅游避暑休闲基地“四大基地”为着力点,重点打造“千年鸟道、十里茶香”为主题的十里生态茶叶观光长廊,全乡累计发展茶叶6600余亩,低改毛竹4500余亩,发展黄桃、药材780余亩。
3.乡村面貌不断做靓。以“清、净、整洁”为目标,严格落实“河长制”,建立了巡查、通报、整改、督办机制;开展了“清河行动”、“碧水行动”,拆除整治污染企业;实现了天蓝、水清、河畅、地净、景美。
4.民生工程不断做实。严格落实惠民措施,多方筹措资金近1400万元,硬化公路21条近40公里,通过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等资金1000多万元,惠及全乡1100多户农户,社会保障体系得到加强,近三年荣获遂川县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
5.综治维稳不断做细。通过强化责任落实,提高保障水平,突出工作重点,夯实基层基础,该乡在全县率先实现行政村(居)“天网工程”全覆盖,多次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均为100%,获得全县2015年综治工作二等奖,2016年综治工作优秀单位。
四、结语
作为国定贫困县特贫困乡之一,营盘圩乡不畏艰难、奋发图强、真抓实干,在短短三年内取得了精准扶贫工作的突出成绩。该乡经验不仅具有先进性,更具启发性,可为边远山区更好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责任编辑:上官涛]
[关键词]边远山区;精准扶贫;启示
[作者简介]林 芸(1970—),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比较文学;黄筱蓉(1968—),江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教授,研究方向为民商法。(江西南昌 330038)
一、研究背景
营盘圩乡曾是江西省遂川县贫困发生率最高的边远山区贫困乡。昔日的营盘圩,流传着“交通基本靠走、通讯基本靠口”、“养牛为耕田、养猪为过年”等顺口溜,是典型的“老少边穷”山区乡。2013年,全乡共有建档立卡贫困户318户1166人,贫困发生率22.3%。是基础设施建设难度最大、成本最高的乡镇。由于地处边远山区,该乡精准扶贫工作具有多维度、复杂性、动态性的特点。在推进精准扶贫工作过程中,主要碰到以下四方面难题:“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精准脱”。为严格落实责任,该乡成立了由乡党委书记古为民任总指挥长,乡党委副书记、乡长肖瑞培任第一副指挥长的扶贫攻坚指挥部,全力以赴推动精准扶贫工作。
二、营盘圩乡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经验
1.围绕“扶持谁”的难题,实行“三级评议”
建档立卡,拉网排查。对于贫困户的识别,严格根据国家评定标准来进行建档立卡。对已建档立卡的贫困户,以收入为依照,挨家挨户进行拉网式细致排查,及时排除不符条件者;对于符合条件的扶贫对象,详实记录其家庭生活情况等信息。并根据家庭条件的不同,实行有针对性的扶贫,落实“干部帮扶全覆盖,一户一名责任人”的要求。
科学分类,因户施策。对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合理分类,根据贫困程度和劳动能力不同,将贫困户划分为“红卡户”、“黄卡户”和“蓝卡户”,在保障特困扶贫对象基本生活的基础上,优先扶持“黄卡户”脱贫;集中力量扶持“红卡户”脱贫,确保蓝卡户整户纳入农村低保。并以乡、村为单位分别编制精准扶贫工作规划,制订“精准扶贫作战图”,倒排工期,分类实施。
完善档案,动态管理。将有规律、有计划地根据收集到的贫困户信息纳入信息管理系统,并定期更新资料库,实时反映帮扶情况,实现“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县有电子档案”。与此同时,监督和公示机制也步步跟上,将扶贫信息与其他相关部门共享。精准地实施数据的对比、评估,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和失误,把真正的贫困户挑选出来,把不符合条件的人员甄别出去。
三级评议,三榜公示。“三级评议”,即村民代表评议贫困户、村“两委”班子会审议和乡党政班子会审核及“三榜公示”。结合“双联系双服务”、“干部夜访”和“进农门、交农友、解难题、惠民生”大走访活动,组织挂点帮扶干部走访贫困群众、贫困党员、“五老”人员。组织各方人员深入各村,走近贫困户,了解、记录、核实各贫困户信息,做到准确掌握情况。
2.围绕“谁来扶”的难题,落实“142”措施
为落实帮扶责任,该乡成立了7个扶贫工作组,各工作组以“142”为核心组成方式,由1名副科级领导担任组长,1名驻村干部为联络员,村书记、主任为主要责任人,县处级以上领导帮扶4户、挂点单位科级领导帮扶2户和一般干部“1+1”帮扶等方式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在走近贫困户,组织走访座谈的同时,帮扶干部积极响应落实帮扶制度,设计全乡扶贫攻坚作战图,针对性地出台制定了六大扶贫攻坚方案。在摸清底数的基础上,按精准识别、精准扶贫、精准跟踪、精准脱贫的标准,在“户有卡、村有册、乡有簿”的基础下,购买相关机器设备,以“自主业务查询办理一体化”的模式,导入全乡扶贫相关信息,以便查询相关扶贫信息,进行动态管理。
3.围绕“怎么扶”的难题,实施“1+6”工程
“怎么扶”是摆在扶贫工作组面前的重要问题。一方面,大面积走访和调研不可或缺;另一方面,在此基础上建立各种扶贫举措更是重中之重。该乡首先确定了扶贫攻坚总方案,制定任务细化表,提出并落实了六大举措:产业扶贫、基础设施扶贫、智力扶贫、移民搬迁扶贫、劳务扶贫、保障扶贫。
其中,产业扶贫工作成效尤为突出。一是编制落实了产业扶贫规划。按照“四个一”(一亩茶山、一块果园、一栏畜禽、一人就业)模式,大力发展茶叶、木竹、黄桃等特色富民产业。二是培育壮大农民经济合作社。实施农民合作社“扩量提质示范”工程,采取“双向驱动”的办法,即鼓励贫困户入股各山场、林地,加入合作社,对吸纳贫困户达20%以上的农村合作社实行项目资金倾斜。三是建立扶贫产业奖补资金。县财政出资建立扶贫产业基金,乡财政拿出一定资金对发展产业贫困户进行奖补。四是打造“公司+党员+贫困户”模式,通过优秀党员贫困户的引领示范作用,探索企农双赢之路。打造品质优良的茶园,以此为实验基地引进茶业带动周围经济发展,并为贫困户提供家门口的工作,大大加快了贫困户脱贫的脚步。五是充分利用“千年鸟道”这一品牌,大力发展旅游产业,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的目光。
4.围绕“精准脱”的难题,严把“五个关键”
严把对象初选关、民主评议关、入户核实关、群众认可关和公告公示关等五个关键,解决精准脱贫的问题。首先,召开村“两委”会议听取意见,掌握情况,拟出预脱贫对象;其次,通过村民代表会评议,公开票选预脱贫人选;再次,由乡评议小组进行入户核算,并由贫困户签字确认;然后,预脱贫人选名單接受群众监督和认可;最后,对脱贫名单进行乡、村、组三级公示,认可无误后进行系统销号处理,完善微笑脱贫登记,组织脱贫定期回访,了解贫困户后续发展情况。
三、营盘圩乡精准扶贫工作取得的成效
1.产业发展成效凸显
截止到2017年3月,该乡实施产业扶贫项目14个,累计发展高山茶叶6600余亩,低改毛竹、油茶4500余亩,发展黄桃、药材、甜玉米等780余亩,实现有劳动能力贫困户产业发展全覆盖。光伏扶贫落实率达100%。探索建立了“公司+党员+贫困户”的产业扶贫新模式,有效解决了贫困户投入少、销售难问题。 2.群众收入持续增加
2016年年底,该乡人均年纯收入达7217元,同比增长13.6%。贫困户“腰包更鼓了”,生活水平提高了。居民人均储蓄存款突破1.3万元,是建档立卡前的两倍。
3.乡村面貌焕然一新
实现了全乡25户以上的自然村道路硬化率达100%,70%行政村公路达到5米以上宽度,入户路硬化率达65%;安全饮水率达100%;安居工程完成率达228%;拆除改建危旧土坯房732栋,不仅保证了居民的住房安全,更是使乡村有了改头换面般的变化。
4.群众主体作用发挥明显
在扶贫项目实施前,该乡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在实施过程中,一方面积极引导群众参与,另一方面时刻接受群众监督;每年以村为单位召开贫困户产业扶贫总结表彰和项目落实动员会,营造贫困户竞相申报扶贫项目的浓厚氛围。
四、营盘圩乡精准扶贫工作对边远山区精准扶贫工作的启示
(一)抓班子带队伍聚合力
营盘圩乡是江西省海拔最高的边远山区贫困乡,由于海拔原因,该乡常年多雨多雾,条件十分艰苦,不少干部对此地“望而却步”。面对这种情况,乡党委从班子、干部、党群三个方面着手,坚持把抓班子带队伍作为头等大事来抓,干部队伍出现了“主动学习多、积极工作多、攻坚破难多”的良好局面。
1.居高山之巅,提升班子“精气神”。该乡以建设“五好班子”为目标,以跨越时空的井冈山精神为强大动力,强化制度完善,着力打造了出为民、务实、清廉、团结、高效的坚强党政班子;强化政治引领、增强“四个意识”,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攻坚克难、真抓实干,打造了负责任、争上游的优秀干部队伍;在完善各种议事、决策机制的同时,科学、民主地建立了一系列党政班子民主生活会及党政班子联席会议制度。
2.立赶超之志,激发干部“正能量”。一是建立健全了机关日常管理制度、科学发展工作考核学习制度、考评督导制度等,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加大了干部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先后投入30余万元新建羽毛球场、篮球场、工会活动室等,不断改善乡村干部工作、学习环境,积极营造机关“家文化”,大力倡导“认真工作、快乐生活”,激励干部将心思和精力都用在学习、干事上。三是聚党群之力,谋求发展“新跨越”。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严格落实“三会一课”等制度,建立“调阅、督查、评比”等机制,抓实党建基层基础,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二)敢担当善谋划创特色
“乡穷志气不能短,乡小目标不能低”,即使身处穷乡僻壤,营盘圩乡也从未停止前进的步伐,该乡找准发展定位,在各项工作中做早、做特、做精。
1.重点工作注重“早”。重点工作注重“早”,如脱贫攻坚工作。一是谋划早。习近平总书记在湘西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后,该乡立足实际超前谋划,主动对接,广泛调研,认真学习,制定出台了符合乡情的扶贫工作规划。二是安排早。该乡每到年底都要对次年脱贫攻坚工作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分析梳理,明确来年工作重点、难点和着力点。三是行动早。每年春节一过,乡党委政府就对梳理之后的安居工程、基础设施等项目进行台账式管理,细化责任、明确要求、倒排时间,落实好帮扶责任人和帮扶措施。
2.常规工作注重“特”。常规工作注重“特”,如“双带”(带好头、带好队)工作。该乡属于边远山区,一到冬天下雪就容易封路,乡外干部经常半个月甚至一个月都回不了家。原来在遂川干部中流行这样一句顺口溜,“工作不上心,调到营盘圩”。該乡把带好头、带好队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来抓,党委书记负责带好整个班子,分工的科级干部负责带好本组干部,村支部书记负责带好整个村级班子,层层压实责任,做到人人身上有责任。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探索建立了县公开招标标准以下项目在乡镇公开招投标的制度,同时为保护村干部出台了禁止参与本乡工程项目招投标措施,灵活利用“四种形态”的第一种形态,开展了党委纪委约谈常态化试点,对具有苗头性、倾向性的干部及时运用谈心提醒、戒免谈话等措施提前介入,预防在先。
3.特色工作注重“精”。特色工作注重“精”,如“千年鸟道”的宣传保护工作。一是进一步加快了候鸟文化广场建设。设立了“千年鸟道”主题文化宣传栏、浮雕墙和主题雕塑。二是加大了对候鸟迁徙的保护力度。在爱鸟护鸟宣传、巡逻、非法捕猎查处上狠下工夫,通过各种方式吸引全国各地志愿者到该乡开展爱鸟护鸟活动,真正让营盘圩成为候鸟迁徙的一方净土。三是进一步加大宣传推介力度。启动了营盘圩“全域规划、全景旅游”,将“千年鸟道”作为最重要的亮点向外推介。
(三)强督查严落实出成效
2013年到2016年,经过不懈努力,该乡取得了良好成绩。
1.经济总量不断做大。举全乡之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了企业增效、财政增长和农民增收,2016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83亿元,同比增长30.4%;工业总产值2.64亿元,同比增长33.3%;财政总收入2376万元,同比增长20.6%;农民收益增加,人均纯收入到达7217元,同比增长13.3%。
2.富民产业不断做强。以建设高山果蔬输出基地、有机茶叶产业基地、候鸟观光摄影基地、旅游避暑休闲基地“四大基地”为着力点,重点打造“千年鸟道、十里茶香”为主题的十里生态茶叶观光长廊,全乡累计发展茶叶6600余亩,低改毛竹4500余亩,发展黄桃、药材780余亩。
3.乡村面貌不断做靓。以“清、净、整洁”为目标,严格落实“河长制”,建立了巡查、通报、整改、督办机制;开展了“清河行动”、“碧水行动”,拆除整治污染企业;实现了天蓝、水清、河畅、地净、景美。
4.民生工程不断做实。严格落实惠民措施,多方筹措资金近1400万元,硬化公路21条近40公里,通过惠农补贴一卡通发放粮食直补和良种补贴等资金1000多万元,惠及全乡1100多户农户,社会保障体系得到加强,近三年荣获遂川县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
5.综治维稳不断做细。通过强化责任落实,提高保障水平,突出工作重点,夯实基层基础,该乡在全县率先实现行政村(居)“天网工程”全覆盖,多次公众安全感和群众满意度测评均为100%,获得全县2015年综治工作二等奖,2016年综治工作优秀单位。
四、结语
作为国定贫困县特贫困乡之一,营盘圩乡不畏艰难、奋发图强、真抓实干,在短短三年内取得了精准扶贫工作的突出成绩。该乡经验不仅具有先进性,更具启发性,可为边远山区更好地开展精准扶贫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责任编辑:上官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