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摄影记者是新闻单位的主要从业人员,是新闻采编队伍的主体,并不是文字记者的配角,是历史的见证人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时代的变迁,而完整有序的用图片方式来记录下历史变迁则是摄影记者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其他单位所不具备的工作内容。摄影记者是时代的客观记录者,手中的每一幅新闻照片都会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在拍摄过程中应该具有历史责任感,从现在做起,过去的每一分钟对将来来说都是历史,应该记录下身边的事情,因为20年后它就是历史事件了。
【关键词】:新闻照片;历史
摄影记者是新闻记者队伍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员,也是冲锋在前打响第一枪的排头兵。原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范敬宜曾说过:“新闻图片是文字无法代替的,它的功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比文字更具冲击力 、感染力”[1]摄影记者是新闻单位的主要从业人员,是新闻采编队伍的主体,并不是文字记者的配角,是历史的见证人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时代的变迁,而完整有序的用图片方式来记录下历史变迁则是摄影记者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其他单位所不具备的工作内容。
一:摄影记者的新闻图片往往成为经典的历史见证。1937年5月6日,德国捷柏林运输公司的商用飞艇“兴登堡”号,满载着97名乘客,进行它第37次横跨大西洋的旅游飞行。大约有22名摄影记者前去采访,当飞艇在即将抵达目的地时突然爆炸起火,有些年轻记者惊慌失措,在距离现场只有几英尺远的位置上采访的国际新闻图片社的萨姆希尔等四位有经验的摄影记者同时做出反应,他们在飞艇爆炸毁灭的47秒之内各自抢拍了一张爆炸高峰姿态的照片——飞行在空中的飞艇,艇身上爆炸的火与云,其中数萨姆希尔这张最为惊心动魄,使这张近80年的照片一直广为传颂依然让人们记忆深刻。再如由李晓斌于1977年11月摄于北京天安门与午门之间的路上《上访者》此片被数百次发表与评论,并由1998年由中国革命博物馆作为革命文物收藏。《上访者》者是李晓斌最广为人知的影像,记录了一个被极“左”政治摧残扭曲的底层百姓形象。一个穿着破旧的上访者眼神茫然地望着前方,胸前别着硕大的三个毛主席像章。这幅摄于1977年的照片有着太强的冲击力,以至于当时的所有媒体都不敢刊载。到了1986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已经取得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巨大成功, 《上访者》终于浮出水面,并获得摄影界内外的一致肯定。《上访者》1998年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作为文物收藏。时至今日,这件作品已经成为收藏领域的重要作品。其限量收藏版已经拍出数十万一幅的价格。作者李晓斌曾说 “文学、电影、戏剧、绘画都可以再现历史的各种场景,而摄影艺术的特殊规律告诉我们,欲拍摄已经过去的事与物是不可能的。今天,我们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以它特有的面貌区别于过去与未来。今天,在生活中的那些司空见惯的、不为人们所注目的、但却是美的事物,如果不能及时地被我们的相机所捕捉的话,就会给历史留下空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2] 表明了他的摄影观念和对于记录历史的使命感。而摄影记者具备了这种使命感就会在每一次重大历史时刻时拍下更具时代内涵的图片作品。
二:寻常拍摄中的历史价值。大题材固然有大题材的时代背景但日常生活中依然可以创造出具有时代感的照片。参加过唐山大地震、老山前线、抗洪救灾等突发性新闻采访和党代会、两会及各国首脑访华等重大国事及亚运会、奥运会等新闻报道的我国著名摄影家王文澜,不仅仅能驾驭以上大的题材拍摄,更是创作出《京味》、《名人透视》、《流动的长城》、《自行车的日子》等画面,虽然捕捉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瞬间和常见的社会面貌,却在他的镜头中显得那么意味深长。雖然是日常社会中司空见惯的画面,但在时代变革中那些潜移默化甚至被忽略的变化只有在镜头下才显得那么明显,让人感觉历史的远与近。而一些小题材也能创造出大题材的效果。一张黑白照片,片中一位小姑娘手拿铅笔,睁着一对大眼睛望着前方……这张名为《我要读书》的照片,推动了希望工程的发展,改变了数百万贫困家庭孩子的命运。而照片的作者解海龙,也因此一举成名。这张照片,无需任何言语,就能从“大眼睛”里读出那种强烈的“渴望”同时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选为希望工程宣传标识后, 并为全国各地报刊采用、印成招贴画等,成了在中国最著名的一张照片。从那时起,全国上下都开始了向失学儿童捐款,许多捐款人就是冲“大眼睛”这一形象去的。如今这张照片也成为中国摄影史上一幅重要作品,寻常生活中的小情景赋予大的历史背景就会超越照片本身。
三:具有历史价值照片的几个要素。(1)拍摄题材的重要性。在拍摄题材上,大的题材有与生俱来的历史重要性,比如领导人的重要活动,重大事件的客观记录以及大的社会变革等。这样的照片容易成为具有档案功能的历史资料照片。(2)小题材的时代特征。在日常拍摄活动中具有时代特征的场景、服装、装饰品及各种标志物,尤其是更新换代快的事物,比如房、车、手机电话等等;还有就是变化中的生活方式,出行方式、购物方式、餐饮方式等的变化(3)特定题材的连续性。选定一个拍摄题材后,坚持长时间的不间断拍摄,多角度更深入的拍摄同样可以达到使平凡照片更有历史感的目的(4)照片的真实性。无论何种题材的照片都应该保证图片内容的真实性, 不能为美化图片而加上不符合逻辑与事实的内容,不能将不对的历史信息传达给后来的观者。
摄影记者是时代的客观记录者,手中的每一幅照片都会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在拍摄过程中应该具有历史责任感,从现在做起,过去的每一分钟对将来来说都是历史,应该记录下身边的事情,因为20年后它就是历史事件了。
[1]蒋齐生主编:《摄影史记》,新华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
[2]李晓斌 《中国摄影》,1985年 5月号
【关键词】:新闻照片;历史
摄影记者是新闻记者队伍中一个不可或缺的成员,也是冲锋在前打响第一枪的排头兵。原人民日报社总编辑范敬宜曾说过:“新闻图片是文字无法代替的,它的功能在特定的条件下比文字更具冲击力 、感染力”[1]摄影记者是新闻单位的主要从业人员,是新闻采编队伍的主体,并不是文字记者的配角,是历史的见证人用手中的相机记录下时代的变迁,而完整有序的用图片方式来记录下历史变迁则是摄影记者得天独厚的优势也是其他单位所不具备的工作内容。
一:摄影记者的新闻图片往往成为经典的历史见证。1937年5月6日,德国捷柏林运输公司的商用飞艇“兴登堡”号,满载着97名乘客,进行它第37次横跨大西洋的旅游飞行。大约有22名摄影记者前去采访,当飞艇在即将抵达目的地时突然爆炸起火,有些年轻记者惊慌失措,在距离现场只有几英尺远的位置上采访的国际新闻图片社的萨姆希尔等四位有经验的摄影记者同时做出反应,他们在飞艇爆炸毁灭的47秒之内各自抢拍了一张爆炸高峰姿态的照片——飞行在空中的飞艇,艇身上爆炸的火与云,其中数萨姆希尔这张最为惊心动魄,使这张近80年的照片一直广为传颂依然让人们记忆深刻。再如由李晓斌于1977年11月摄于北京天安门与午门之间的路上《上访者》此片被数百次发表与评论,并由1998年由中国革命博物馆作为革命文物收藏。《上访者》者是李晓斌最广为人知的影像,记录了一个被极“左”政治摧残扭曲的底层百姓形象。一个穿着破旧的上访者眼神茫然地望着前方,胸前别着硕大的三个毛主席像章。这幅摄于1977年的照片有着太强的冲击力,以至于当时的所有媒体都不敢刊载。到了1986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已经取得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的巨大成功, 《上访者》终于浮出水面,并获得摄影界内外的一致肯定。《上访者》1998年被中国革命历史博物馆(今国家博物馆)作为文物收藏。时至今日,这件作品已经成为收藏领域的重要作品。其限量收藏版已经拍出数十万一幅的价格。作者李晓斌曾说 “文学、电影、戏剧、绘画都可以再现历史的各种场景,而摄影艺术的特殊规律告诉我们,欲拍摄已经过去的事与物是不可能的。今天,我们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这个时代以它特有的面貌区别于过去与未来。今天,在生活中的那些司空见惯的、不为人们所注目的、但却是美的事物,如果不能及时地被我们的相机所捕捉的话,就会给历史留下空白,造成难以弥补的损失。”[2] 表明了他的摄影观念和对于记录历史的使命感。而摄影记者具备了这种使命感就会在每一次重大历史时刻时拍下更具时代内涵的图片作品。
二:寻常拍摄中的历史价值。大题材固然有大题材的时代背景但日常生活中依然可以创造出具有时代感的照片。参加过唐山大地震、老山前线、抗洪救灾等突发性新闻采访和党代会、两会及各国首脑访华等重大国事及亚运会、奥运会等新闻报道的我国著名摄影家王文澜,不仅仅能驾驭以上大的题材拍摄,更是创作出《京味》、《名人透视》、《流动的长城》、《自行车的日子》等画面,虽然捕捉的都是普通人的生活瞬间和常见的社会面貌,却在他的镜头中显得那么意味深长。雖然是日常社会中司空见惯的画面,但在时代变革中那些潜移默化甚至被忽略的变化只有在镜头下才显得那么明显,让人感觉历史的远与近。而一些小题材也能创造出大题材的效果。一张黑白照片,片中一位小姑娘手拿铅笔,睁着一对大眼睛望着前方……这张名为《我要读书》的照片,推动了希望工程的发展,改变了数百万贫困家庭孩子的命运。而照片的作者解海龙,也因此一举成名。这张照片,无需任何言语,就能从“大眼睛”里读出那种强烈的“渴望”同时被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选为希望工程宣传标识后, 并为全国各地报刊采用、印成招贴画等,成了在中国最著名的一张照片。从那时起,全国上下都开始了向失学儿童捐款,许多捐款人就是冲“大眼睛”这一形象去的。如今这张照片也成为中国摄影史上一幅重要作品,寻常生活中的小情景赋予大的历史背景就会超越照片本身。
三:具有历史价值照片的几个要素。(1)拍摄题材的重要性。在拍摄题材上,大的题材有与生俱来的历史重要性,比如领导人的重要活动,重大事件的客观记录以及大的社会变革等。这样的照片容易成为具有档案功能的历史资料照片。(2)小题材的时代特征。在日常拍摄活动中具有时代特征的场景、服装、装饰品及各种标志物,尤其是更新换代快的事物,比如房、车、手机电话等等;还有就是变化中的生活方式,出行方式、购物方式、餐饮方式等的变化(3)特定题材的连续性。选定一个拍摄题材后,坚持长时间的不间断拍摄,多角度更深入的拍摄同样可以达到使平凡照片更有历史感的目的(4)照片的真实性。无论何种题材的照片都应该保证图片内容的真实性, 不能为美化图片而加上不符合逻辑与事实的内容,不能将不对的历史信息传达给后来的观者。
摄影记者是时代的客观记录者,手中的每一幅照片都会成为一段历史的见证,在拍摄过程中应该具有历史责任感,从现在做起,过去的每一分钟对将来来说都是历史,应该记录下身边的事情,因为20年后它就是历史事件了。
[1]蒋齐生主编:《摄影史记》,新华出版社,1990年第一版
[2]李晓斌 《中国摄影》,1985年 5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