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十九大报告中,习主席提出要坚定“文化自信”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要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然而幼儿时期是对幼儿人格培养塑造的最佳时期,培养幼儿拥有良好的品行、学习习惯。并从小在祖国文化的熏陶氛围中成长,对幼儿的一生乃至社会至关重要。
关键词:幼儿;立德树人;中国文化
一、幼儿教育应坚信“立德树人”理念,引导幼儿学做人
从我们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中的《三字经》中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中就已经告诉我们,孩子从小应该学习什么,我们如何教导孩子做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里的好好学习应该是好好学习如何做人的道理,明是非,知善恶。
(一)学做人——懂孝道
我們中华文化中的“孝道文化”、是我们中华儿女应继承并弘扬的基本文化,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把孝道文化从小刻在骨子里,做一名懂的付出,懂得感恩,懂得孝顺的人。所以,在幼儿学习教育阶段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就应该秉持“立德树人”的信念,让幼儿在优良的孝道文化的熏陶下扎下做人的根基,开启智慧之门,做一名长大后能成为合格的人,这样才能服务于社会,报效于祖国。
1、开展敬老爱老教育活动
百行孝为先,孝是我们每一个人该有的最基本的美德,把孝道文化从小根植于幼儿心中,让幼儿成为孝道文化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幼儿园应大力开展敬老爱老教育活动,把这种教育不在只停留在嘴上教育,应付出实践,行动起来。可让幼儿走出幼儿园去敬老院、养老院等老人聚集教多的场所身体力行的进行实践,在帮助老人的过程中体会孝道文化带来的感受。
2、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在幼儿园以经典传统故事,儿歌,引导幼儿懂孝顺,知感恩。比如:经典传统故事“二十四孝”、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结草衔环等等富有孝道感恩的故事以讲、听、演等形式传递给幼儿,让幼儿耳濡目染,孝道文化的种子自然就扎根在心中。
(2)学做人——懂礼仪
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有礼貌的孩子是受欢迎的,培养我们的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这样会更容易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在幼儿园开展礼仪文化教育。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处处涉及到礼仪,入园礼仪、离园礼仪、待人礼仪、待客礼仪、就餐礼仪、着装礼仪等,在学习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礼仪外,还应该学习公共礼仪比如:在电影院、图书馆、阅览室中的礼仪;乘车礼仪、旅游观光礼仪等,在幼儿心中播下成为文明的社会公民的种子。
2、坚持开展礼仪小天使教育活动
幼儿园分别在早上和下午开展晨接小礼仪和离园小礼仪教育活动,时间可以控制在半小时之类,每天由不同的几位幼儿和老师担任礼仪小天使,使用文明用语和肢体语言迎接、送别其他幼儿和家长。在这个人流量最大的两个时间段教育和影响其他幼儿和家长讲文明,懂礼仪。同时也给其他幼儿做好榜样,引导个别不讲文明礼仪的家长向我们幼儿学习,重拾礼仪美德。
(三)学做人——爱劳动
劳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也是培养勤劳美德的最佳途径,毕竟俗话说劳动造就了人类,参加劳动的过程也是提高智慧与能力的过程。做人就要做一个勤劳的人,在幼儿心中播下勤劳的种子。
1、每周劳动教育活动。
幼儿园可以每周开展一节劳动课,老师根据幼儿的能力引导幼儿参加劳动活动,比如整理教室,图书,擦玻璃、清洁自己的小椅子、开展种植活动等,培养幼儿勤劳,爱劳动的美德,让幼儿从小喜欢上劳动。
2、每周家庭劳动活动。
幼儿园可以在每周给幼儿安排帮助家里劳动的小任务,让幼儿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助家里劳动,为家庭的劳动出份力。
二、幼儿教育应立志于激发幼儿的探索欲
《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简称指南中的五大领域中的科学领域指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保护幼儿的好奇心,首先就要转变传统的幼儿上课模式和学习模式,把教室移到户外,把课堂移到自然和生活中,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观察自然,亲近自然,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感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生活中学习,做到“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
(一)幼儿拥有探索欲和好奇心的好处。
幼儿园就是服务于幼儿,引导幼儿积极去探索和感知身边的事物与周围的环境。一个人拥有极强探索欲和好奇心的孩子会主动的去学习,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非常的开心快乐,因为他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让自己的思维自由发散,不被已有的规则所束缚,他敢对已有的结论提出质疑,思考时多会思考几个为什么。这样的孩子相信长大以后不管在哪一方面都会拥有不错的成绩。
(二)摆脱传统课堂模式,把课堂移到户外。
1、全园开展区角活动
幼儿的学习途径之一就是模仿学习,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生活中的积累的经验模仿学习。
2、开展自然科学活动,让幼儿回归自然,亲近自然。
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有趣得百科全书,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潜能。大自然向我们呈现的是直观的。具体的、现实的、丰富的场景和内容,能够深深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是孩子们体验、探索、发现、学习、游戏的极佳场所。
所以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可以通过为幼儿创设自然环境来让幼儿在自然中学习,通过常见的昆虫、树木、植物、花卉、动物等方面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大自然的奥秘之处。
3、开展科学小课堂
根据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和幼儿一起开展简单易操作的科学小课堂,比如物体的沉浮实验,盐水的密度实验,颜色的变化实验、物体的融化等等,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切身感受,他们的探索欲望自然就会被激发出来。
三、幼儿教育应向幼儿宣扬传统文化。
中国幼儿在学期教育的学龄阶段就应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无意识的学习并继承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从小培养幼儿成为一名真正具有中国魂的中国人。中医文化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并涉及到各种文化领域。中医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也应该推进校园。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会长刘彭芝是“中医文化进校园校长研讨会”的发起者,她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在学生心中植入中医药这样的文化基因,激发、唤醒他们的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
幼儿园教育在现在到处进行课改的情况下,应找到正确的办学理念,根据自身幼儿园的条件进行符合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课程活动,老师们要以幼儿为本,开展真正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课堂活动,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锻炼幼儿健康的体魄,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培养积极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习主席:十九大报告讲话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3]王应麟:《三字经》,人民教育出版社
[4]李毓秀:《弟子规》,河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王珍,女,藏族,本科,幼儿教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幼儿实践
关键词:幼儿;立德树人;中国文化
一、幼儿教育应坚信“立德树人”理念,引导幼儿学做人
从我们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之一中的《三字经》中的第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中就已经告诉我们,孩子从小应该学习什么,我们如何教导孩子做人。人生下来原本都是一样,但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所以,人从小就要好好学习,区分善恶,才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这里的好好学习应该是好好学习如何做人的道理,明是非,知善恶。
(一)学做人——懂孝道
我們中华文化中的“孝道文化”、是我们中华儿女应继承并弘扬的基本文化,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应该把孝道文化从小刻在骨子里,做一名懂的付出,懂得感恩,懂得孝顺的人。所以,在幼儿学习教育阶段幼儿园的教育理念就应该秉持“立德树人”的信念,让幼儿在优良的孝道文化的熏陶下扎下做人的根基,开启智慧之门,做一名长大后能成为合格的人,这样才能服务于社会,报效于祖国。
1、开展敬老爱老教育活动
百行孝为先,孝是我们每一个人该有的最基本的美德,把孝道文化从小根植于幼儿心中,让幼儿成为孝道文化的传承者和实践者。
幼儿园应大力开展敬老爱老教育活动,把这种教育不在只停留在嘴上教育,应付出实践,行动起来。可让幼儿走出幼儿园去敬老院、养老院等老人聚集教多的场所身体力行的进行实践,在帮助老人的过程中体会孝道文化带来的感受。
2、开展感恩教育活动。
在幼儿园以经典传统故事,儿歌,引导幼儿懂孝顺,知感恩。比如:经典传统故事“二十四孝”、羊羔跪乳,乌鸦反哺,结草衔环等等富有孝道感恩的故事以讲、听、演等形式传递给幼儿,让幼儿耳濡目染,孝道文化的种子自然就扎根在心中。
(2)学做人——懂礼仪
礼仪是人类为维持社会的正常运转而要求人们共同遵守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它是人们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相互交往中逐渐形成,并且以风俗、习惯和传统等方式固定下来的 。我们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有礼貌的孩子是受欢迎的,培养我们的孩子成为受欢迎的人,这样会更容易与别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1、在幼儿园开展礼仪文化教育。
幼儿园的一日生活中处处涉及到礼仪,入园礼仪、离园礼仪、待人礼仪、待客礼仪、就餐礼仪、着装礼仪等,在学习这些日常生活中常见常用的礼仪外,还应该学习公共礼仪比如:在电影院、图书馆、阅览室中的礼仪;乘车礼仪、旅游观光礼仪等,在幼儿心中播下成为文明的社会公民的种子。
2、坚持开展礼仪小天使教育活动
幼儿园分别在早上和下午开展晨接小礼仪和离园小礼仪教育活动,时间可以控制在半小时之类,每天由不同的几位幼儿和老师担任礼仪小天使,使用文明用语和肢体语言迎接、送别其他幼儿和家长。在这个人流量最大的两个时间段教育和影响其他幼儿和家长讲文明,懂礼仪。同时也给其他幼儿做好榜样,引导个别不讲文明礼仪的家长向我们幼儿学习,重拾礼仪美德。
(三)学做人——爱劳动
劳动不仅可以锻炼幼儿的自理能力,也是培养勤劳美德的最佳途径,毕竟俗话说劳动造就了人类,参加劳动的过程也是提高智慧与能力的过程。做人就要做一个勤劳的人,在幼儿心中播下勤劳的种子。
1、每周劳动教育活动。
幼儿园可以每周开展一节劳动课,老师根据幼儿的能力引导幼儿参加劳动活动,比如整理教室,图书,擦玻璃、清洁自己的小椅子、开展种植活动等,培养幼儿勤劳,爱劳动的美德,让幼儿从小喜欢上劳动。
2、每周家庭劳动活动。
幼儿园可以在每周给幼儿安排帮助家里劳动的小任务,让幼儿在自己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并帮助家里劳动,为家庭的劳动出份力。
二、幼儿教育应立志于激发幼儿的探索欲
《3-6岁儿童发展与学习》简称指南中的五大领域中的科学领域指出: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发展认识能力是科学启蒙教育,重在激发幼儿的认识兴趣、探究欲望,帮助幼儿学习运用观察、比较、分析、推论等方法进行探索活动。激发幼儿的探索欲,保护幼儿的好奇心,首先就要转变传统的幼儿上课模式和学习模式,把教室移到户外,把课堂移到自然和生活中,让幼儿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去观察自然,亲近自然,对周围的事物和环境感兴趣。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生活中学习,做到“做中学”,“玩中学”、“生活中学。”
(一)幼儿拥有探索欲和好奇心的好处。
幼儿园就是服务于幼儿,引导幼儿积极去探索和感知身边的事物与周围的环境。一个人拥有极强探索欲和好奇心的孩子会主动的去学习,而且在学习的过程中会非常的开心快乐,因为他在学习自己感兴趣的事情,会让自己的思维自由发散,不被已有的规则所束缚,他敢对已有的结论提出质疑,思考时多会思考几个为什么。这样的孩子相信长大以后不管在哪一方面都会拥有不错的成绩。
(二)摆脱传统课堂模式,把课堂移到户外。
1、全园开展区角活动
幼儿的学习途径之一就是模仿学习,通过对身边事物的观察,生活中的积累的经验模仿学习。
2、开展自然科学活动,让幼儿回归自然,亲近自然。
大自然是一部真实、丰富、有趣得百科全书,其中蕴藏着巨大的教育潜能。大自然向我们呈现的是直观的。具体的、现实的、丰富的场景和内容,能够深深地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是孩子们体验、探索、发现、学习、游戏的极佳场所。
所以幼儿园的教育方式可以通过为幼儿创设自然环境来让幼儿在自然中学习,通过常见的昆虫、树木、植物、花卉、动物等方面开展相关教学活动,让幼儿在亲身体验中发现大自然的奥秘之处。
3、开展科学小课堂
根据幼儿生活中常见的各种材料,和幼儿一起开展简单易操作的科学小课堂,比如物体的沉浮实验,盐水的密度实验,颜色的变化实验、物体的融化等等,幼儿通过实验操作,切身感受,他们的探索欲望自然就会被激发出来。
三、幼儿教育应向幼儿宣扬传统文化。
中国幼儿在学期教育的学龄阶段就应开始接触中国传统文化,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下无意识的学习并继承中国优良的传统文化。从小培养幼儿成为一名真正具有中国魂的中国人。中医文化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它贯穿了整个中华民族的历史,并涉及到各种文化领域。中医文化的学习和传承也应该推进校园。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会长刘彭芝是“中医文化进校园校长研讨会”的发起者,她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理应在学生心中植入中医药这样的文化基因,激发、唤醒他们的民族文化自觉与自信。”
幼儿园教育在现在到处进行课改的情况下,应找到正确的办学理念,根据自身幼儿园的条件进行符合幼儿身心全面发展的课程活动,老师们要以幼儿为本,开展真正符合幼儿身心发展需要的课堂活动,坚持以游戏为基本活动,保教并重,养成良好的品德与行为习惯,锻炼幼儿健康的体魄,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培养积极的交往与合作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全面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习主席:十九大报告讲话
[2]李季湄、冯晓霞:《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人民教育出版社
[3]王应麟:《三字经》,人民教育出版社
[4]李毓秀:《弟子规》,河南人民出版社
作者简介:
王珍,女,藏族,本科,幼儿教师,研究方向:幼儿教育、幼儿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