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银矿

来源 :中国摄影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sj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来自法国收藏家、艺术家苏文(Thomas Sauvin)的这个项目庞大而复杂,使得我们很难准确地定义这组作品,搞不好反而会贻笑大方。为了理解苏文这组蔚为壮观的作品,我们有必要先了解一下他是如何在中国的首都城市收集这些被丢弃的生活照并对它们进行分类。《银矿》是四年多来,对手头从北京废品回收站里挽救的超过50万张底片进行整理、数字化、分类的结果。这些素材来自北京不同城区居民丢弃的垃圾中,覆盖了各式各样的人群,可想而知,如果不是苏文的介入与挽救,它们不可能再次作为照片出现在我们眼前。这些照片之所以被抛弃,也许是它们的拥有者开始使用数码相机,也许是它们的拥有者已经去世,或者更可能是它们的拥有者没有意识到保留这些底片的价值。这些照片被“拾荒者”寻获,带到一间紧仄的小屋里,里面放着回收银盐所需要的设备。它们在巨大的麻袋里等待着被酸液分解提取银盐的命运,而底片上承载的影像则会就此烟消云散。这时苏文出现了,以一元钱一斤的价格买下了这些胶片。尽管有些拾荒者会好奇他打算做什么,但他们并没有时间去研究这些影像,探索它们的故事与历史。在黑漆漆的小屋里工作的他们,承担不起这样的兴趣爱好,在他们看来苏文是个异类,花钱节约下了他们回收底片中的珍贵原料维持生计的麻烦。显然在苏文眼中,这些材料更宝贵的价值表现在它们的文化内涵上。他把它们从简陋的工作间带到了自己宽敞明亮的工作室里,开始在一张巨大的观片台上对其进行初选。
  苏文只对生活照感兴趣,首先就剔除了其中可能有商业用途的照片,然后再把剩下的照片带到他的扫描师的小屋子里。而后者的工作就是将这一堆堆负片或者正片变成数字文件。扫描工作需要数周时间,完成后他将文件保存在硬盘上交给苏文。然后就轮到苏文忙活了,他开始认真地浏览、组织这些照片,并将其一一归类。庞大的文件数量和他一丝不苟的态度使得这项任务变得无比艰难,但万事总得有个结果,事实苏文也想过这个事情,他说:“等到有一天我发现在没有什么可以收集的时候我就会停手。现在每个月我能收集到的底片已经越来越少,我觉得它们好像已经被丢完了。最终,这个项目也会见证胶片摄影在中国的死亡。”
  令我们惊讶的是苏文的“银矿”带给我们的并非陌生,而是熟悉。照片中的动作造型、休闲方式、服装打扮、家庭陈设、社交活动、风光景色、人物表情、交通工具、主题公园甚至饮食习惯都和英国七八十年代典型家庭相册中的照片没有太大区别。有时候类似于这样的使用西方眼光观察他国文化的收藏与研究最终会走上廉价的人类学研究方式,甚至会成为沦为新殖民主义下的又一恶果。但幸运的是,这组作品中有我们熟悉的日常生活。
  苏文是一名生活在北京的法国人,他是一位摄影收藏家,同时也是一名图片编辑。2006年后他主要为总部设在英国的独立出版商现代冲突资料库提供咨询服务,帮助他们收藏各类中国影像作品,包括现代摄影作品、期刊以及佚名摄影作品等等。从2010年出版的摄影画册《欢乐今宵》一书中,可以一瞥这些收藏。
  苏文的作品在中国的大理摄影节、奥地利布雷萨诺内开放城市美术馆、新加坡国际摄影节以及最近在德比举行的FORMAT国际摄影节中展出。
  苏文同时也向中国艺术家们公开了这些材料,希望他们能够通过观看、使用这些材料,做出自己的诠释。著名的中国艺术家雷磊就是其中之一。在一段动画里,照片一张接着一张飞出来,有些照片之间相互联系—毕竟许多是从同一个地方收集来的,有些照片则自成一体。伴随着照片的是电流、直升机、交通、落雨、马达等来自城市各个角落的噪音,它们伴随着照片出现的节奏充斥我们的感官,让我们深陷其中。在这部名为《回收》的影片里,时不时会出现雷磊把照片举在其拍摄地前方的镜头,让我们更加相信视频中的照片都是真实的,来自他人生活的片段。这段动画我已经看了几遍,但是每天最多只敢看一次,不然我怕我的脑袋可能会因为其中丰富的视觉信息烧坏。我觉得自己就好像一个面对满汉全席非要将他吃完的食客一样。这是一种全方位的感官体验。
  这样的搜集项目并非特例,类似的作品包括拉里·萨尔坦(Larry Sultan)和迈克·曼德尔(Mike Mandel)合作完成的《证据》、约阿西姆·施密德(Joachim Schmid)创作的经典作品《来自街头的影像》、艾里克·凯塞思(Eric Kessels)的《在几乎所有的影像里》以及乔安·封库贝尔塔(Joan Fontcuberta)的著名作品《斯普特尼克》,但《银矿》似乎和它们存在很大的区别,并不同于以前的任何搜集创作项目。苏文没有给自己丰富的作品赋予特定的主题,单纯只是竭尽所能地搜集和分类影像。尽管某些照片最终浮出水面,成为整组影像搜集的代表,但苏文依旧对每一幅照片一视同仁。由伦敦现代冲突资料库资助的《银矿》似乎单纯地只是为了挽救一段行将消散的历史。这样的活动本来值得在每个城市倡导,遗憾的是属于胶片摄影的年代已经一去不回,再去做这样的事在很多地方为时已晚。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革新,大量数字文件很快就会被淘汰,也许下一个“银矿”将会来自废弃电脑中的硬盘。
其他文献
比起过去的胶片相机来,数码相机的种类可谓五花八门,既有单反,又有旁轴和数码一体机。近年来,一种不带反光镜且能换镜头的无反相机逐渐流行,这种相机还有单电、微单等若干个别名。相对卡片机来说,无反相机具有更换镜头的乐趣;而对于单反相机来说,无反相机又更加小巧便携。  2011年9月,尼康公司推出可换镜头的“1”系列无反相机,最初的两款相机型号是J1和V1。如今,尼康“1”系列相机已经进化到均配有内置闪光
期刊
如影随行  佳能S110在智能分享方面主要体现在相机与相机之间、相机与打印机之间、相机与移动终端以及电脑之间的数据传输。总的来说此相机的分享功能更像是EOS 6D的简化版,主要体现在比EOS 6D少了与电视之间的无线连接分享功能。并且在移动终端的挑选上也更加挑剔,佳能S110只支持苹果移动设备,包括苹果手机以及ipad。想要相机与苹果移动设备相连,必须在App Store下载安装新的“Canon
期刊
专业掌控  从北京坐飞机到云南芒市,刚下飞机就感受到了西南的绿意盎然,驱车数小时,便投入到了拍摄中。在使用中我发现奥林巴斯XZ-2操控上非常简便,这主要体现在常用设置的快速切换。首先需要提到的是镜头部分的多功能控制环,此控制环设计很像光圈环,当然了这个设计早在XZ-1时就已经装配,在将相机设置为光圈优先模式时,控制环用来控制光圈值,机身背面的旋转拨盘用来控制曝光补偿,对于习惯了单反操作的我,这是一
期刊
135胶卷源自于19世纪末出现的一种电影胶片,这种35毫米宽且两侧打孔的电影胶片,据说是爱迪生实验室使用柯达一段70毫米宽的胶片裁切后确定的,而拍摄电影底片的画面规格也在那时被确定为每帧18×24mm。  据说使用35毫米电影胶片用于拍照的照相机最早出现于英国,取得专利的几位英国人分别是Leo、Audobard和Baradat,注册的时间是1908年。至1913年,法国生产的Homeeos立体相机
期刊
笔者过去见过的三脚架都设有人工松紧的关节锁,但是没有见识过“无锁自动锁紧脚管”的三脚架。辉驰的新产品FC-C001镁铝三脚架就是这种“无锁自动锁紧脚管”的三脚架。它有6节脚管,在每个脚管连接处并没有常规的关节锁,因此并不需要手工打开每个关节。使用时,只需将脚管直接拉出来即可。拉伸到位后,三脚架会自动锁紧每个“关节”—整个过程仅仅需要0.6秒钟。当需要收合起来时,只要用手指拨动一下末节的锁定机关,即
期刊
设计特点  适马18-250mm Macro镜头采用了13组16片的光学设计,为了降低像差,同时也是为了缩小镜头体积,这款镜头采用了3片非球面镜片,其中一片为双面非球面镜片。另外,适马还在该镜头前端配置了一片较高等级的大型FLD超低色散镜片,可以有效降低长焦端的位置色差现象。  为了降低成本以及缩小体积,适马大变焦镜头长焦端通常采用f/6.3的最大光圈,其通光量比f/5.6少三分之一左右。不过,在
期刊
设计特点  佳能18-135mm STM镜头与之前的佳能18-135mm镜头相比,光学上都是采用了12组16片的设计,但是光学结构并不完全相同。佳能18-135mm STM内含1片非球面镜片(ASPH)和1片置于前端的大型低色散镜片(UD)。新镜头的最近调焦距离也从老产品的0.45m缩短到0.39m,光圈结构也从6片叶片变成了7片叶片,从而让光圈保持更加规则的圆形。  佳能18-135mm STM
期刊
设计特点  镜头的变焦比越大、光圈越大,各种光学像差就更加难以克服。尤其是这种涵盖超广角和超长焦的镜头,广角端的倍率色差和桶形畸变更容易显现,而长焦端则会受到位置色差和枕形畸变的困扰。为了最大限度降低这几种性质不同的像差,尼康18-300mm镜头在其14组19片的光学结构中,加入了3片非球面镜片(ASPH)和3片超低色散镜片(ED)——其中2片大型超低色散镜片位于前镜组。  使用感受  从D200
期刊
阿兰·戴勒姆(Alain Delorme)新创作的《图腾》系列作品直接将我们带入了当代中国的中心,让我们面对这个国家的复杂性。蓝色的天空映衬着五颜六色的上海,货物被捆扎成超乎寻常人想象的巨大包袱,劳动者拖着它们穿梭在城市的大街小巷。这些摇摇欲坠的箱子、椅子就像是一个处于完全转型时期社会的新图腾,图腾伫立的国度既是世界工厂,又是市场经济的新乐土。  生于1979年的阿兰,曾在巴黎有名的摄影学校Gob
期刊
出生于1964年的法国人吉勒斯·萨布瑞(Gilles Sabrie),是一位生活在亚洲的独立摄影师,主要以北京为根据地。在成为摄影师之前,他在电视行业打拼多年,最后终于转投自己真正热衷的行业——报道摄影。  改革开放之后,西方摄影师开始越来越多地进入中国,他们或旅行或常住,持续地关注这片土地。当问及这些西方摄影师为什么会对中国有兴趣时,答案几乎大同小异:中国过去30年间的高速发展对他们有着强烈的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