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顺应论

来源 :校园英语·上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顺应论(adaptation theory)是由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维索尔伦(Verschueren)提出的。维索尔伦认为,语用学是对语言的一种综观。人们在语言使用过程中之所以能够不断做出选择,是因为语言的三个特性:变异性、协商性和顺应性,而顺应性是语言使用过程的核心。顺应论可以从四个角度来分析:语境关系顺应、语言结构顺应、动态顺应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由于顺应论给人的印象比较宏观及操作性不强,该理论在国际或国内语用学界相对缺乏关注。
  【关键词】顺应论 三个特性 四个角度
  一、顺应论概述
  几十年来,语用学发展迅速,它已经由昔日以色列数学家、形式语言哲学家巴尔-希勒尔比喻的“废物箱”转变为一门生机勃勃、独立的语言学学科。相关的语用学书籍如雨后春笋般出现,比如:列文森(Levinson,1983)的《语用学》,利奇(Leech,1983)的《语用学原则》,尤尔(Yule,1996)的《语用学入门》以及维索尔伦于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新解》。
  顺应论由比利时语用学家維索尔伦提出,他写的一篇题为“作为顺应论的语言学”的文章在1987年国际语用学协会创立后内部出版的第一期《IPrA工作文集》中发表。在这篇颇具创造意义的文章基础上,维索尔伦于1995年在由他主编出版的《语用学手册》上,对顺应论进行了进一步深入的阐述。在这本《语用学手册》中,他将语用学定义为“语言和交际在认知、社会与文化方面的研究”,并根据国际语用学协会的观点,以“语言综观”为题,将语用学描述为关于语言整体的、功能性综观,在对语言选择的性质进行界定的同时对语言顺应的性质进行了讨论,这些都为后来理论的完整呈现奠定了基础。1999年,维索尔伦最终在《语用学新解》一书中系统地对该理论进行了详细的阐述。
  在国内,钱冠连首先于1990年介绍了维索尔伦的元语用选择,并在后来探讨了探讨了顺应论的理论源头和整体理论构架。何自然和于国栋对《语用学新解》一书及维索尔伦的语用学框架进行详细的介绍。钱冠连。谭晓晨详细介绍了维索尔伦的的语境适应论,探讨了语言与语境互为构建的动态关系,指出动态生成的语境观是对传统语境研究及时而必要的补充。但是,也有中国学者基于不同的顺应论的理论基础,对语用综观和语言顺应论提出了质疑,甚至在该理论引进过程中产生分歧。而在介绍和评述顺应论时,国内学者倾向于将其与关联论放在一起研究对比,试图克服二者自身缺陷,将两个理论进行整合。
  二、顺应论的三个语言特性和四个分析维度
  维索尔伦提出语言的使用过程就是语言选择的过程。他认为使用语言是一个不断地选择语言的过程。语言使用者之所以能够在使用语言过程中做出恰当的选择,就是由于语言具有变异性、商讨性和协商性。语言的变异性是指语言具有一系列可供选择的可能性;协商性使指所有的选择都不是机械地作出的,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基础上完成的;顺应性是指语言能够让其使用者从可供选择的项目中作灵活的变通,从而满足交际的需要。基于语用综观说和顺应论,可以从四个方面阐述和解释语言的使用,分别是:语境关系的顺应、语言结构的顺应、顺应的动态性和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前两者规定的是顺应的范围,即言语交际中的语言和非语言因素的总和。而顺应的动态性是指语言选择过程中的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所做的动态顺应。顺应的意识程度讨论的是语言使用过程中人们对意义做出不同顺应的意识反应。
  在第一个分析维度即语境顺应中,作者把语境分为交际语境和语言语境。交际语境包括语言使用者、心理世界、社交世界和物理世界等因素。语言语境,即我们通常说的上下文,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篇内衔接,即利用连词如前指、自指、例释、对比、替代、逻辑关系等方式实现语篇语义相关;篇际制约,即语篇受谈论的主题、文体类型或情景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线性序列,即选择语言时要注意语篇上下文的逻辑-语义关系,按顺序对话语进行组织。
  语言结构顺应是指语言结构和结构构成原则的选择,大致包括四个方面:语言、语码和语体的选择;话语建构成分的选择;话语和语段的选择;话语建构原则的选择。从语言结构的角度上说,语言选择的过程就是依靠上述四个方面的综合运用,他们并不是各自独立的,而是互相顺应、互相依靠的。每项选择自身其实都包含多种相互顺应的选择。
  顺应的动态性是指语言选择过程中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所作的动态顺应,分别体现在三个方面:时间顺应,即语言的产出和理解会因时间差异而出现变化;不同语境对语言选择的制约;语言线性结构的灵活变化,语言结构方面的动态顺应主要反映在语言的线性结构的变动上。
  顺应过程的意识程度是指顺应过程中不同的社会心理会导致使用不同的语言手段。
  三、顺应论的应用
  据不完全统计表明,在顺应论的应用上按其内容可以分为八个类别,分别是:介绍及评述、解释翻译、与语用策略、解释文学创作与欣赏、与语码转换、与教学、与跨文化交际、与句法研究、与话语习得。国内学者对顺应论的应用主要在翻译领域,且呈现上升趋势。戈玲玲、袁斌业等认为在顺应论的框架下,翻译是一个对原语的语境和语言结构之间作出动态的顺应过程。胡庚申和宋志平认为翻译活动是一个贯穿社会、文化、认知等因素的互动选择机制。在国内,顺应论在具体的语篇翻译的应用上,主要涉及广告翻译、旅游翻译、涉外翻译等。
  参考文献:
  [1]冯永兰.语言顺应论在中国20年综述[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1,(6).
  [2]何自然.语用三论:关联论·顺应论·模因论[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其他文献
【摘要】颜色词是词汇系统中的一部分,它既是对物体色彩的描述,又在某些时刻与场合代表着民族的文化和属性。本论文主要从英语中常见的一些颜色,如白、黑、红、绿、蓝、黄、紫等入手,进行一些文化内涵的挖掘。  【关键词】英语词汇 颜色词汇 颜色文化  颜色既是人类生活的调剂品又是人类生活的必需品。英语中的颜色和汉语的颜色基本一致,但是由于历史背景和民族精神的不同,英语在使用习惯和文化内涵上和我们的汉语有着千
【摘要】布置作业是整个英语教学中的一个小环节,但它却是反映学生知识与能力的一面镜子。因此在教学中必须慎重对待,设计作业超时,让每个学生选到适合自己的巩固作业,以便每个学生运用英语的能力都得到应有的提高。本文重点分析了分层设计作业的实施过程及其评价。  【关键词】问题 分层布置 分层评价  一、问题的提出  英语作业是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补充和延伸,它对于巩固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和实践能力
【Abstract】As a famous theory in the linguistics, Sapir-Whorf hypothesis states that language determines thought. It is still disputable in the academia. Based on the relation among language, thought a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期刊
【Abstract】“Backwash” refers to the influence of language tests on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Researchers have conducted a vast number of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researches on test backwash. The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初中英语对话教学方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如何有效地在初中英语课堂中开展对话教学是教师们需要考虑的首要工作。本文通过分析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现状,进而对新课标背景下初中英语课堂对话教学的对策进行深入探究。  【关键词】初中英语 对话教学 素质教学现状 对策  在信息多元化的今天,初中英语的教学模式也有了不一样的改变。在新课程标准要求下,对于初中学生的合作
【摘要】客观而论,当前小学英语阅读教学形式过于单一,导致学生学习兴趣不浓厚,思维也受到了限制。而教学实践证明,通过开放型阅读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使学生积累更多语言素材与语法知识。为此,本文以开放型阅读教学法为切入点,对其在小学英语教学的实践应用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学生营造开放式的阅读环境,促其更积极参与英语学习,并在阅读中发散思维,获得知识。  【关键词】小学教育 英语阅读
【摘要】在当前的教育环境下,为了更好的推行新时期我国的教育体制改革,英语科目已经是现代素质教育过程中最为关键的一个学科,但由于我国传统的教育体制的束缚和影响,还存在很多教学方面的缺陷和不足。尤其是在当前信息化技术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对多媒体环境的英语教学模式也有了新的信息技术的应用和实践,而且初中阶段是英语的听说读写能力提升的最佳时期,这个阶段将直接关系到学生对英语学习能力的学习水平,为此必须改变过
【摘要】英语和汉语作为代表西方文化和东方文化的两个不同语系,在词性、构词、理据等方面都有着截然不同的特点。本文以语言表达效果为着眼点,对汉语和英语在修辞手法上对事物描述的不同,来对东西方文化中的差异做一些探析。  【关键词】东方文化 西方文化 文化视角 修辞 差别  近年来,文化作为一个热词,频频出现在各种媒介中。乍一听上去,文化离我们遥不可及,但是我们的精神生活与物质生活实际上都属于文化范畴。那
英语写作是初中生所具备的英语综合能力的运用,在中考中占有较大分值,同时也容易丢分。写作能力的培养,是英语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初中英语教学,英语写作训练相对薄弱。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