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文练笔,即就文取材,在实施阅读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去感受、揣摩、体验文本,以课文内容作为练笔的素材,把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语言形式的运用有机地结合起来,做到读写结合,使读写相得益彰,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关键词:习作教学 随文练笔 提高 水平 有效性
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而且随文练笔不同于单元作文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且紧随阅读教学,极有利于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可谓是“作文快餐”,既简单又实用。通过开展随文练笔,能为孩子们开辟一片习作的绿洲,唤起他们诉说的愿望,捕捉素材,触发灵感,让学生尽情沐浴在表达的惬意中。
随文小练笔的几种形式:
一、模仿名家写法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要高得多。因此,从课文中学习作文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如《家乡的红橘》一文描写了家乡的橘子花和红橘,作者又从形状、颜色、味道三个方面描写了红橘,写得具体生动。学完这课后,我就要求学生仿照课文描写红橘的段落写法,写家乡的一种特产,学生兴趣极高,大多数学生都能模仿写好。再如学习《写给云》这首诗时,让学生想象:云还想变成些什么?并让学生按照课文的结构仿写。这样,学生就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空中遨游。
二、续写精彩文章
有些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继续或有新的发展。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如《我要的是葫芦》写的是一个农夫不听邻居的劝告,没有及时治叶子上的虫,结果一个葫芦也没有收到。学完这课后,我给学生写了一个开头:“第二年,农夫又种下一棵葫芦……”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续写文章。又如教学完《坐井观天》一课后,我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井口后”为题续写,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完成得非常好。由此可见,学生的创造性是不可估测的,在他们清澈的童眸中装着许多个异彩纷呈的世界。小练笔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为学生创设了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使课堂积极、活泼、开放,使作文进入学生的生活。
三、填补文本空白
课文中由于作者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运笔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情节,课堂上可引导学生对这些“空白”作些合理的补充、想象。如学习《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一课,让学生想象:面对鲜艳的国旗,国旗卫士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升旗手的心里又会想到些什么?然后让学生写下来。学习《绿手指》一文,可以让学生小练笔:“黑色的金盏花能开吗?”通过联想补充情节,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这样的小练笔,不仅对学生全面、完整地把握课文内容有推动作用,披文入情更有重要意义,从而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四、趣味联想变写
教材中有些课文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学生学后,心中有许多话想对文中的角色说,或想为他们改变一个环境。在教《温暖》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面对默默关心战友的雷锋,你们想说些什么话?”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争先恐后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接着我让学生以《雷锋来到我们中间》为题练笔,同学们马上挥毫,写出了自己的情感,道出了自己的爱,体现出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学习《威尔逊出游》,我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如果妈妈在威尔逊出游前就告诉他忘记带哪些东西了,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学习《小萝卜头》,当学生正为小萝卜头的遭遇而惋惜时,我适时引导学生变写“神笔马良救小萝卜头”、“假如小萝卜头生在我们这个时代,他会怎样”,使学生一吐为快,直抒胸怀,收到了良好的练笔效果。
除此之外,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关心时事,留意身边小事,培养对生活的关心和热爱。营造主动观察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皆作文,养成主动观察的习惯,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学生不再怕作文了,通过小练笔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集体的热爱、对他人的热爱,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
由上可见,随文小练笔使学生容易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作文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随文练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随文小练笔,可以给学生的思维打开无限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品质得以全面的发展。随文练笔还有利于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有德育的内涵,要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教育,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参考文献
[1]罗宇丽 《挖掘文本小练笔,放飞学生写作思维》[J].作文教学研究,2010年,03期。
[2]张田若 《作文教学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
关键词:习作教学 随文练笔 提高 水平 有效性
阅读教学中的随文练笔是进行语言文字训练的重要方式。它是以课文内容作为写的材料,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而且随文练笔不同于单元作文训练,其选材角度小,内容简短,贴近实际,且紧随阅读教学,极有利于小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和作文水平的提高,可谓是“作文快餐”,既简单又实用。通过开展随文练笔,能为孩子们开辟一片习作的绿洲,唤起他们诉说的愿望,捕捉素材,触发灵感,让学生尽情沐浴在表达的惬意中。
随文小练笔的几种形式:
一、模仿名家写法
心理学家研究表明,给出榜样让学生学习,学习效率要高得多。因此,从课文中学习作文的方法,正确引导学生阅读范文,加强由读到写的迁移,让学生由不会写到通过对范文的模仿、借鉴,把范文的表达方式转化为自己会运用的表达技能,是一种很重要的练笔方式。如《家乡的红橘》一文描写了家乡的橘子花和红橘,作者又从形状、颜色、味道三个方面描写了红橘,写得具体生动。学完这课后,我就要求学生仿照课文描写红橘的段落写法,写家乡的一种特产,学生兴趣极高,大多数学生都能模仿写好。再如学习《写给云》这首诗时,让学生想象:云还想变成些什么?并让学生按照课文的结构仿写。这样,学生就插上了想象的翅膀,在空中遨游。
二、续写精彩文章
有些文章所写的事情虽然完结了,但事态还可继续或有新的发展。课堂上可以让学生以原文的终点为续写的起点,展开联想,构思新情节。如《我要的是葫芦》写的是一个农夫不听邻居的劝告,没有及时治叶子上的虫,结果一个葫芦也没有收到。学完这课后,我给学生写了一个开头:“第二年,农夫又种下一棵葫芦……”激发学生想象,让学生续写文章。又如教学完《坐井观天》一课后,我让学生以“青蛙跳出井口后”为题续写,结果出乎我的意料,学生完成得非常好。由此可见,学生的创造性是不可估测的,在他们清澈的童眸中装着许多个异彩纷呈的世界。小练笔打破了作文的神秘感,为学生创设了自由倾吐的作文氛围,使课堂积极、活泼、开放,使作文进入学生的生活。
三、填补文本空白
课文中由于作者构思立意、布局谋篇、运笔行文的需要,往往省略了一些情节,课堂上可引导学生对这些“空白”作些合理的补充、想象。如学习《国旗和太阳一同升起》一课,让学生想象:面对鲜艳的国旗,国旗卫士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升旗手的心里又会想到些什么?然后让学生写下来。学习《绿手指》一文,可以让学生小练笔:“黑色的金盏花能开吗?”通过联想补充情节,使人物形象更丰满,对课文的理解更深刻,同时也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进行这样的小练笔,不仅对学生全面、完整地把握课文内容有推动作用,披文入情更有重要意义,从而训练了学生的写作技能。
四、趣味联想变写
教材中有些课文意蕴深刻,耐人寻味,学生学后,心中有许多话想对文中的角色说,或想为他们改变一个环境。在教《温暖》时,我提出了一个问题:“面对默默关心战友的雷锋,你们想说些什么话?”同学们纷纷举手发言,争先恐后地道出了自己的心声。接着我让学生以《雷锋来到我们中间》为题练笔,同学们马上挥毫,写出了自己的情感,道出了自己的爱,体现出助人为乐的高尚品德。学习《威尔逊出游》,我设计了这样的小练笔:“如果妈妈在威尔逊出游前就告诉他忘记带哪些东西了,又会发生怎样的事情呢?”学习《小萝卜头》,当学生正为小萝卜头的遭遇而惋惜时,我适时引导学生变写“神笔马良救小萝卜头”、“假如小萝卜头生在我们这个时代,他会怎样”,使学生一吐为快,直抒胸怀,收到了良好的练笔效果。
除此之外,教师平时要引导学生关心时事,留意身边小事,培养对生活的关心和热爱。营造主动观察的良好氛围,使学生意识到生活处处皆作文,养成主动观察的习惯,就能随时随地获取丰富的习作素材。学生不再怕作文了,通过小练笔激发了他们对学习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对集体的热爱、对他人的热爱,培养了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提高了写作能力。
由上可见,随文小练笔使学生容易尝到成功的喜悦,对作文始终有着浓厚的兴趣,因为随文练笔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写作实际,符合学生的写作心理。随文小练笔,可以给学生的思维打开无限的空间,让他们的思维品质得以全面的发展。随文练笔还有利于陶冶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教材中每一篇课文都有德育的内涵,要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影响、教育,学会做人,学会生活。
参考文献
[1]罗宇丽 《挖掘文本小练笔,放飞学生写作思维》[J].作文教学研究,2010年,03期。
[2]张田若 《作文教学论集》[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