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公益时代和全媒体时代”的评弹书场

来源 :曲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qiang_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苏州评弹市场经历了多次的起落沉浮,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可以说是书场的第一次兴盛期,当时在上海乃至江浙遍布书场,甚至很多书场是门对门开的,或者楼上楼下开的。书场的兴盛,催生了一大批评弹名家,如30年代的蒋如庭、朱介生、沈俭安、薛筱卿、朱耀祥、赵稼秋、夏荷生、徐云志、周玉泉,等等;又如40年代的一批名家蒋月泉、王柏荫、张鉴庭、张鉴国、周云瑞、陈希安、唐耿良、张鸿声、严雪亭,等等,可以说这一批名家的涌现和那个年代的书场兴盛不无关系。解放前的书场,虽然密集但是规模不大,行话将“出百”解释为观众较多,如果“双出百”那就属于爆棚了。而一般书场都在百来个观众,规模并不大。
  新中国成立后,很多舞厅改为了书场,比如米高梅、仙乐斯、维纳斯等,书场的整体规模迅速扩张,很多大型书场都达到了600-1000个座位,这对于评弹的发展是极大的推动。就传播角度而言,这个时期的评弹传播达到了顶峰,为了购买门票,甚至很多人通宵排队。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评弹进入了上海音乐厅、文化广场,使评弹的书场又提高了一个层次。文化广场的观众甚至达到了8000多人,这对于评弹的影响力和传播力是巨大的。在这样的场所,徐丽仙、朱学琴、余红仙、石文磊等优秀的演员创作出了不少优秀的评弹作品。
  改革开放后,评弹再次进入了一个辉煌时期,老演员复出、中年演员成熟、青年演员茁壮成长。此时评弹的书场有一个恢复期,大华、西藏、静园等书场场场爆满,一批中青年名家邢晏春、邢晏芝、魏含玉、侯小莉、吴迪君、赵丽芳等在这个时期达到了艺术的高峰,评弹市场又一次进入了黄金期。
  随着电视、娱乐节目的不断冲击,进入90年代后,评弹书场进入了低谷期,原来的那些大书场,由于地段佳位置好,被纷纷迁走,在原址盖起了大楼。市中心已经很难寻觅到大型书场了,书场的规模和方向也慢慢开始转向了社区书场和公益书场。由于书场不景气,这個阶段是评弹演员流失严重的阶段,非常多的优秀演员离开了书坛。可见,评弹书场的起伏和人员建设、艺术发展、传播传承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近年来,苏州评弹的书场基本以公益性为主,以国家配送为主要方向,这样的书场基本上占了90%多。虽然公益书场的广泛性使得整体评弹演员的收入有了较好的保障,对于稳定评弹队伍也有很大的帮助,但是随着竞争的降低,评弹演员的市场竞争能力也在渐渐丧失。说好说坏一个样,成了公益书场比较大的问题。因为是包场,哪怕只有一个听客,也可以拿一份包银,这对于一些没有很强自我约束力的演员而言,艺术的提高便不复存在,以前书场间的“敌档”也很难再现。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一些反对公益书场的声音,认为公益性阻碍了评弹艺术的发展。
  对此,我持保留意见。我认为,出于对评弹的保护,对文化的公益配送而言,公益性书场是一个很有效的手段,既保证了演员有书说,也保证了听众有书听。演员能赚钱,而听众却不用花钱,这是国家做的一件大好事。也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政策,评弹从业人员的流失率才会大幅度下降,可谓起到了“稳定军心”的作用。而且评弹的老听众们的确需要这样公益性的服务。对于评弹艺术的发展和竞争,我认为公益性书场已经不是评弹艺术发展的阵地了,只是一个为人民服务的场所,评弹艺术需要的是拓宽和延展更大的市场。公益性书场作为最基本的市场,能够完成其社会任务,起到行业稳定性作用。而评弹界则应该通过开拓出更新、更具经营性的曲艺文化产业书场来推进评弹艺术的现代性和创造性。近年来,评弹界还是有不少演员作出了很好的成绩,如盛小云和苏州评弹团演出的《雷雨》,高博文演出的《繁花》,徐惠新、周红演出的“文化评弹”,吴新伯演出的《战马赤兔》,这些文化产品型的评弹作品,走出了评弹圈子,走向了社会,已成为一个个文化事件和品牌,并在文化市场中占有了一席之地,对评弹的艺术发展具有非常大的影响。我认为,这个“市场”比公益性书场更为重要,我们要鼓励更多的青年演员,从公益性书场走向文化市场,让评弹走入更广阔的天地。
  随着全媒体时代的到来,评弹的演出场地,绝不应再局限在书场之中,也绝不只是服务于老听客。评弹作为优秀的曲艺形式之一,应该可以进入全媒体的各个端口,服务于各类人群。而评弹的产品,也应该从演了上百年的长篇、演了60多年的中篇衍生出更多的类型。3分钟的短视频、10分钟的网络短片、直播互动平台、喜马拉雅电子广播等等,都可以成为评弹演员占领的市场,而这些平台也需要评弹这样的艺术来讲述、说唱更新的内容。面对这样的市场,“竞争”随之而来,艺术也会随着市场的需求不断提高。在演出方面,大剧院、高端会所、高校、时尚地标等都需要传统文化的进驻,对于评弹演员来说,这些市场也同样具有吸引力,只是在面对这些场所时,演员也需要拿出不同的作品,采用不同的形式来满足各个层面观众的不同需求。
  “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任何艺术形式都需要与时俱进,评弹艺术和评弹市场也需要变化。在今天,一定要针对不同媒介、不同观众来定位,设计不同的评弹产品。相信把评弹市场的多元化研究透,自然会闯出一片崭新的天地,迎来评弹的又一个辉煌。
其他文献
一  在我这个评弹老听众看来,一曲《秋思》中的关键词,不外乎西方哲学家康德所言:天上的星空,心中的律令。  《秋思》中“天上的星空”就是—碧天如水夜云轻;而其“心中的律令”道出—重温良人昨夜情。  二  令人醉美的“祁调”弹词开篇《秋思》,总共17句唱词,煌煌然集合了11位唐朝诗人的赫赫大名与他们流芳百世的诗歌韵律。  李白、杜甫、白居易、李商隐、杜牧、韦应物、刘长卿、温庭筠、沈佺期、宋之问、马戴
期刊
岭南曲艺,随着改革开放的春风,繁花盛放,异彩纷呈,一片兴旺。作为构成岭南曲艺主体的粤曲,唱曲的民间私伙局已遍布城镇乡村。在小楼深院里,祠堂之中,老树之下,歌者之声袅袅传来,时闻丝竹管弦,享有“万家灯火万家弦”的赞誉。除了地道的粤曲,北方曲种相声、快板、评书等,也随着外地精英、务工者创业追梦的脚步,在岭南这方热土传播、落户。经济腾飞带来的包容与凝聚力,造就了岭南曲艺的多彩多姿,充满生机。  如何让传
期刊
《诗经·国风·卫风》有云:“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为人需要时时砥砺而求自新,评弹的发展也需要尝试新的创作理念和表演模式。评弹组曲《芦苇青青》的第三轮演出将在年内开始。作为评弹发展道路上的一次积极尝试,《芦苇青青》能演出第三轮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观众的认可。但成功只是相对的,我们追求的评弹艺术永远在下一场演出中等待观众的赏阅。  一、创意的初衷  《芦苇青青》是非常经典的中篇评弹曲目。但以发
期刊
四川自古以来就有“天府之国”的美誉,而“巴蜀大地”则更是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四川曲艺就是这片土地上土生土长的说唱艺术,千百年来,代代传唱,经久不衰。  四川曲艺传承发展至今,已经包含了数十种艺术门类,如:四川清音、四川扬琴、四川盘子、四川金钱板、四川荷叶、四川莲花落等,每一样都有着它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刻内涵。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被誉为流行于群众之中的艺术。任何艺术的发展
期刊
中国有句老话“国有国法,家有家规”,意思就是对人的行为和意识要有具体的规范和约束。《中国曲艺工作者行为守则》(以下简称《守则》)的颁布,为所有曲艺从业者指明了方向,让大家有纪可律,有例可依。  《守则》里的九条,字字珠玑,尤其“德艺兼修,担当使命”我认为更是总结性的一条。艺高为师,德高为范,使命感和责任心是人们行为的动力源,所以“德艺兼修,担当使命”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  《守则》颁布之初,我就
期刊
曲艺小品《一碗长寿面》荣获了第九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这也是我凭借相声《我惯着他》获得“牡丹奖”表演奖后的又一次与“牡丹”结缘。时隔几年,从“表演奖”到“文学奖”,喜悦之余,收获更多的是对探索表演新形式的感悟,是对潜心创作的心得,是作为曲艺人的更加理智和日渐成熟……  说起来,用曲唱的形式来做一个东西是我多年的梦想,早在中国北方曲艺学校学习时就表演了陈永忠先生创作的曲艺剧《扭曲的灵魂》,参加工作
期刊
我从小只读了两年私塾,现在居然成为一个国家一级编剧。这是为什么?虽然总结起来原因有很多,但其中最主要的还是学习写作曲艺段子提升了我的写作素养。回忆起来,直至1953年进入广播说唱团,我才知道什么叫曲艺段子。  到广播说唱团之后,第一个和我交朋友的是王决同志。他是曲艺作家、曲艺理论家,还是曲艺评论家,同行们都称他是曲艺界的“活词典”。他为人热情且乐于助人,在我进团后不久便手把手地教我写曲艺段子,从“
期刊
近日,由中国曲协举办的第十六期、第十七期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座谈会和十次文代会重要讲话精神专题培训班分别在广东省东莞市道滘镇和湖南省长沙市举行。两地中国曲协会员以及曲艺院团从业人员、基层曲艺工作者、曲协干部等参加了学习。 (曲讯)  中国曲协七届二次理事会暨2017年全国曲协工作会议在长沙举行  3月17日至18日,中国曲协七届二次理事会暨2017年全国曲协工作会议在长沙举行。李前光出
期刊
2015年10月,由泉州师范学院、福建省“2011计划”南音文化传承与发展协同创新中心策划创意、组织实施,泉州师范学院泉州南音学院和泉州市南音传承中心联合演出的南音新作《凤求凰》在泉州梨园剧场首演。新作坚守南音的传统文化品质和传统美学精神,在表演形式上大胆创新,掌声和鲜花很多,但质疑的声音也不少。笔者认为,这一新作是立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被不断再创造”的本质特性所进行的传承保护探索性实践,应予以积
期刊
任何一种艺术形式的繁荣发展都有其自身规律,曲坛艺术瑰宝苏州评弹也不例外。适应今天的市场,对包括苏州评弹在内的众多文化艺术形式来说,既是发展的机遇也是生存的挑战。如何遵循苏州评弹自身的艺术规律和市场的规律,使二者并行不悖、有机融合、协调作用,是评弹人和评弹爱好者共同关心的课题。从传统的书场码头到广播电视互联网,再到“互联网+”时代全媒体,苏州评弹的市场发生了变化,变得更加多元而又无处不在,因此,科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