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所谓“微视角”,就是引领学生从细微的角度,借助微小的内容,在以小见大、以微知著中探寻解构诗歌最直接、最适合的表达方式,从而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教师可通过讲述微故事、收集微视频、撰写微评论等手段来提升古诗教学的效益。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诗;内涵;微视角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1-0065-01
在我国数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中,古诗以其精练的语言、悠远的意境以及深刻的哲理,成了不可或缺的明珠。由于小学生受有限的认知能力和匮乏的探知经验的限制,要想真正感知诗歌的内在精华还比较困难。而在“微视角”下展开诗歌教学,能够最直接地解构诗歌,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一、讲述微故事,在链接中印证诗歌内涵
探寻诗歌的内涵,其实就是探寻诗歌内在的本相,探知诗歌的本真面貌。这看似与现实相去甚远,实则蕴藏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教师可紧扣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通过“微故事”在诗歌的本体与学生的认知思维之间架设起一道桥梁。
如教学《赠汪伦》时,教师利用补充的资料为学生讲述了李白与汪伦之间从陌生人到知己的故事:两人虽然身份不同、地位悬殊,但彼此间至纯至真的情感却令人羡慕。面对前来送自己的汪伦,李白难以抑制自己的心情,诗兴大发,甚至将自己与汪伦的情感与“深千尺”的桃花潭水相比,展现了朋友之间肝胆相照的情谊。学生在故事的浸润下,深入感知了诗歌的丰富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再次从故事本身入手,进行理性思考:李白和汪倫之间为什么会形成如此深厚的情谊呢?面对朋友之间的分别,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心态才合适呢?在鲜活故事的支撑下,在理性思维的浸润下,学生通过交流形成了这样的认知:首先,古人交往注重仁义,没有所谓的功利与人情,即便是共赴生死,也视为一件幸事;其次,人生说到底就是聚散离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只有离别,才能认识美好,才会懂得珍惜,才能更加成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铭记这份情感,才能练就一份豁达的人生态度。
试想,没有鲜活可感的故事,古诗留在学生意识中的恐怕就只有机械的符号和生硬的道理了,他们自然也难以品味到诗歌中所潜藏的真谛。
二、收集微视频,在直观中凸显诗歌内涵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化认知阶段,直观性事物往往更能激发他们内在的认知动力。教师可以在古詩教学中,利用微视频还原诗歌所表达的画面,再现诗歌的意境,凸显诗人内在的情感,有效地帮助学生聚焦重点、攻克难点,让诗歌的丰富在生动的视觉形象中水落石出。
如在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芳草悠悠、隔江而立的两个有名渡口,一个京口、一个瓜州,都是水运繁忙的重要码头。这两个地方正是诗人王安石离别思乡之情的认知起点和回归的原点,是诗人内在情感的寄托之所。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适当视频的穿插,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了诗歌所描绘的景色,然后再将思维的关注点聚焦在诗歌的丰富内核中,引领学生借助微视频,将其与诗歌中的具体语言相对应。学生在体悟诗人内心浓郁的思乡情怀的基础上,感受到自然界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变迁规律,并从哲学的高度感知了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深刻意义。
诗歌的最高境界就是哲学。而教学中,教师通过微视频的播放,在教材中搭建起一个向上攀登的阶梯,为提升学生品味诗歌的格调奠定了基础。
三、撰写微评论,在辨析中升华诗歌内涵
进入高年级之后,苏教版教材对古诗的选择也开始逐渐偏重于一些哲理意味相对浓厚的古诗。随着学生解读诗歌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内在感知能力、表达能力的相继发展,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在学习之余进行适当的微评论。既然是微评论,就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可以是针对诗歌某一个层面和细节的理解,也可以是寥寥数语的思维片段。
如在教学《石灰吟》时,教师引领学生将石灰生产制作的过程与于谦的个人资料进行对比,感受于谦与石灰之间的共性特点。学生深入感知了诗歌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明白了于谦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英雄情怀。而在教学行将结束之际,教师又搭建了微评论的平台,让学生参与讨论。有的学生认为“要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要像石灰一样经历锻造和磨练”;有的学生指出“我们不要害怕年轻时候所经历的苦难,只要正确面对,这些苦难都会成为将来人生之路的宝贵财富”;还有的学生认为“童年可以看老,于谦在少年时代写下的这首诗,成了他人生遭遇的预兆”……
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评论,不仅是学生读懂诗歌的成果,同时也是他们与众不同的思辨足迹。学生在这独特的方式下,走进了诗歌的内涵,丰富了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促进了自身内在思维能力的成长。
诗歌有着其他文学形式所不可替代的宝贵价值。教师只有从学情入手,以微视角的方式来解剖诗歌,才能真正顺应学生的内在意识,提升古诗教学的有效性。
(责编 刘宇帆)
[关键词]语文教学;古诗;内涵;微视角
[中图分类号] G62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9068(2017)31-0065-01
在我国数千年悠久灿烂的文明史中,古诗以其精练的语言、悠远的意境以及深刻的哲理,成了不可或缺的明珠。由于小学生受有限的认知能力和匮乏的探知经验的限制,要想真正感知诗歌的内在精华还比较困难。而在“微视角”下展开诗歌教学,能够最直接地解构诗歌,提升学生的语言实践能力。
一、讲述微故事,在链接中印证诗歌内涵
探寻诗歌的内涵,其实就是探寻诗歌内在的本相,探知诗歌的本真面貌。这看似与现实相去甚远,实则蕴藏在学生的现实生活之中。教师可紧扣学生爱听故事的特点,通过“微故事”在诗歌的本体与学生的认知思维之间架设起一道桥梁。
如教学《赠汪伦》时,教师利用补充的资料为学生讲述了李白与汪伦之间从陌生人到知己的故事:两人虽然身份不同、地位悬殊,但彼此间至纯至真的情感却令人羡慕。面对前来送自己的汪伦,李白难以抑制自己的心情,诗兴大发,甚至将自己与汪伦的情感与“深千尺”的桃花潭水相比,展现了朋友之间肝胆相照的情谊。学生在故事的浸润下,深入感知了诗歌的丰富情感。在此基础上,教师引领学生再次从故事本身入手,进行理性思考:李白和汪倫之间为什么会形成如此深厚的情谊呢?面对朋友之间的分别,我们应该持有怎样的心态才合适呢?在鲜活故事的支撑下,在理性思维的浸润下,学生通过交流形成了这样的认知:首先,古人交往注重仁义,没有所谓的功利与人情,即便是共赴生死,也视为一件幸事;其次,人生说到底就是聚散离合,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只有离别,才能认识美好,才会懂得珍惜,才能更加成熟。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只有铭记这份情感,才能练就一份豁达的人生态度。
试想,没有鲜活可感的故事,古诗留在学生意识中的恐怕就只有机械的符号和生硬的道理了,他们自然也难以品味到诗歌中所潜藏的真谛。
二、收集微视频,在直观中凸显诗歌内涵
小学生正处于形象化认知阶段,直观性事物往往更能激发他们内在的认知动力。教师可以在古詩教学中,利用微视频还原诗歌所表达的画面,再现诗歌的意境,凸显诗人内在的情感,有效地帮助学生聚焦重点、攻克难点,让诗歌的丰富在生动的视觉形象中水落石出。
如在教学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时,芳草悠悠、隔江而立的两个有名渡口,一个京口、一个瓜州,都是水运繁忙的重要码头。这两个地方正是诗人王安石离别思乡之情的认知起点和回归的原点,是诗人内在情感的寄托之所。在教学中,教师通过适当视频的穿插,帮助学生形象地感知了诗歌所描绘的景色,然后再将思维的关注点聚焦在诗歌的丰富内核中,引领学生借助微视频,将其与诗歌中的具体语言相对应。学生在体悟诗人内心浓郁的思乡情怀的基础上,感受到自然界中“春风又绿江南岸”的变迁规律,并从哲学的高度感知了诗歌所表现出来的深刻意义。
诗歌的最高境界就是哲学。而教学中,教师通过微视频的播放,在教材中搭建起一个向上攀登的阶梯,为提升学生品味诗歌的格调奠定了基础。
三、撰写微评论,在辨析中升华诗歌内涵
进入高年级之后,苏教版教材对古诗的选择也开始逐渐偏重于一些哲理意味相对浓厚的古诗。随着学生解读诗歌能力的不断提升以及内在感知能力、表达能力的相继发展,教师就可以引领学生在学习之余进行适当的微评论。既然是微评论,就不要提出过高的要求,可以是针对诗歌某一个层面和细节的理解,也可以是寥寥数语的思维片段。
如在教学《石灰吟》时,教师引领学生将石灰生产制作的过程与于谦的个人资料进行对比,感受于谦与石灰之间的共性特点。学生深入感知了诗歌借物喻人的写作特点,明白了于谦视死如归、大义凛然的英雄情怀。而在教学行将结束之际,教师又搭建了微评论的平台,让学生参与讨论。有的学生认为“要想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就必须要像石灰一样经历锻造和磨练”;有的学生指出“我们不要害怕年轻时候所经历的苦难,只要正确面对,这些苦难都会成为将来人生之路的宝贵财富”;还有的学生认为“童年可以看老,于谦在少年时代写下的这首诗,成了他人生遭遇的预兆”……
这些看起来微不足道的评论,不仅是学生读懂诗歌的成果,同时也是他们与众不同的思辨足迹。学生在这独特的方式下,走进了诗歌的内涵,丰富了对客观事物的认知,促进了自身内在思维能力的成长。
诗歌有着其他文学形式所不可替代的宝贵价值。教师只有从学情入手,以微视角的方式来解剖诗歌,才能真正顺应学生的内在意识,提升古诗教学的有效性。
(责编 刘宇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