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声误区

来源 :北方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enzij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美声唱法是产生于十七世纪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于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传入我国,距今仅有六七十年。受文化、审美观念、语言、表演方式等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美声专业的学生在演唱时会出现种种的不良现象,例如,声音不通畅、语言不规范、喉音、音色不统一等,当然最常见的问题可能是“小身体”加“大声音”,表面上,这种声音音量很大,但它是没有威力、密度较低的声音,歌者必须避免这种问题。
  【关键词】美声;文化;审美;唱片;录音
  【中图分类号】J676 【文献标识码】A
  美声,原文为Bel canto,按字面理解即为优美的歌唱。美声唱法是产生于17世纪意大利的一种演唱风格。以音色优美,富于变化;声部区分严格,重视音区的和谐统一;发声方法科学,音量的可塑性大;气声一致,音与音的连接平滑匀净为其特点。
  尽管如此,但不可否认的是美声唱法在传入中国以后,受文化、审美观念、语言、表演方式等许多因素的影响,许多美声专业的学生在演唱时会出现种种不良现象,例如,声音不通畅,语言不规范,喉音、音色不统一等,当然,最常见的问题可能是“小身体”加“大声音”这一现象,这类情况是因为歌者用强力撑开喉咙,发出了假、大、空的声音。表面上,这种声音音量很大,但它是没有威力、密度较低的声音。这种大声音很唬人,初学者很容易向这种声音靠拢。但错的就是错的,它骗不了专家,甚至也骗不了自己,因此,一定要努力避免这种问题。
  关于中国学生经常有“小身体”加“大声音”这一不良现象,产生的因素有很多种。当然,这一现象在个别人身上可能也存在例外,也就是说,可能有些人他们身体小,但确实能以良好的发声状态或异于常人构造,唱出宏大的音量。这种正常的“特殊”现象无需做过多解释,因为他们是正确的。下面笔者从三个方面分析这种不正常的“大声音”产生的原因。
  一、审美、文化、语言的差异
  美声通俗地说及美好的声音,最初是伴随着歌剧的产生而出现的。歌剧在17世纪,即1600年前后出现于意大利的佛罗伦萨。那里有一群文化艺术界的名人经常在贵族巴尔第和柯尔西家聚会,热衷于恢复古希腊的戏剧,力图创造出一种诗歌与音乐相结合的生动艺术,在这种环境下,第一部歌剧《达芙妮》应运而生。在歌剧产生的初期,题材、内容多与爱情有关,歌者的声音也是柔和、温暖的。随着歌剧的不断发展,人们的审美标准也在不断变化,尤其到了19世纪,即浪漫主义后期,真实主义歌剧兴起,人们通常会以巨大的音量表现戏剧冲突。
  但由于语言及文化背景的不同,中国学生在学习声乐初期,很少会去关注音乐表现,也不知道要表达什么,因此,演唱作品时,学生常常只注重声音的洪亮与否,久而久之,学生们便只会“强声”,不会“弱声”。
  二、受苏联的影响
  1949年以后,我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从苏联“老大哥”那里学习到了很多,音乐也是其中的一方面,声乐更是如此。与前苏联人民的生活环境和人体生长的高大魁梧有关,他们的声带偏于厚重,音色醇厚偏暗,音量宏大。我国的前驱美声声乐者长期以此声音标准要求学生,造成学生的声音容易笨拙、粗糙,并且会在意识上以音量的大和厚为美。
  三、模仿唱片錄音
  随着网络的不断发展,很容易从互联网中获取我们所需的影像及音响资料。比如此时此刻,笔者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男高音歌剧选段《偷洒一滴泪》,可以查看到717个相关视频。网络中传播的资料大多是经过后期处理的,这种声音与现场的声音已经大不相同,即使是没有经过任何后期加工处理的音响资料,也与现场也有着很大的差别。笔者曾用录音笔录过一位歌者在音乐厅中的演唱,当时他的状态不是很好,有一个高音,声音很紧,音质很干涩,但笔者回头听录音时,却惊奇地发现声音质量却非常好。还有一位笔者非常崇拜的歌唱家,歌唱技巧非常娴熟,他的现场音量不大,声音很集中,很柔美,是典型的罗西尼式男高音,然而他的录音简直像是戏剧男高音,异常的雄壮。许多学生对网络媒体中的音像资料进行模仿,结果只模仿到了表面,没有学到精髓,这对演唱是非常不利的。
  四、总结
  上面所述的是中国美声专业学生“小身体”加“大声音”这一现象产生的一些原因,从根本上来说,这些是对美声唱法的一知半解造成的,一知半解的危害是很大的。例如,很多美声演唱大师要求学生打开喉咙,以便发出丰满的音质,这一点很多学生会片面把“撑开”理解为“打开”,把巨大的音量当成是声音的丰满,这样一来,歌者演唱时,声带会因喉咙的力量而不能有效闭合,也容易受到气息的强烈冲击,时间长了,甚至会影响歌者的演唱寿命。美声唱法在四百年的发展过程中变成了一种严谨的、符合生理的科学发声方法,要以严谨的态度辩证的思想去对待它,学习过程中,需要有好的老师给予引导,也要求歌者要足够的理性。
其他文献
【摘要】2018年11月30日,开封市第十四届学校艺术节闭幕式暨汇报演出——“传承经典,歌声校园”在开封市东京艺术中心演艺厅隆重举行。这是一场品味高雅、受众面广的音乐会,一千多名师生参加了舞台表演。作为一名伴随着开封学校艺术节成长起来的音乐教师,笔者怀着激动心情观看了演出。  【关键词】传承经典;歌以咏志;新学堂歌;开封市学校艺术节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
期刊
【摘要】现今,中小学社团、少年宫、兴趣小组的活动成为了校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不仅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还能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本文以嘉峪关市明珠学校星海声乐社团为例,浅谈学生艺术社团及实践工作坊建设。  【關键词】社团;演唱;规范;艺术修养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识码】A  嘉峪关市明珠学校为了丰富学生们的课余生活,陶冶学生的情操,展示音
期刊
来生还要做戰友
期刊
米拉雪山
期刊
【摘要】河洛大鼓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重要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河洛大鼓在广场中的传播渠道以口耳相传为主,辅以电视、报纸、网络和微信等大众媒体。传播对象主要是60岁以上的老人,部分是在广场中听书长达数年的河洛大鼓书迷,他们对河洛大鼓有着深厚的情感和极高的欣赏能力。在广场中通过传播的方式进行传承,成为老一辈河洛大鼓书迷“集体追忆”的固定场所,更多的普通民众通过广场中河洛大鼓的演出接触和了解河洛大
期刊
【摘要】茶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化中灿若星河中的一支,是具有几千年悠久历史的文化精品。纵观古诗词中,有大量有关茶的论述,即所谓的茶诗,在这些茶诗中与音乐形态相关联的不在少数。本文拟以古诗词中的茶文化和音乐形态为研究对象,在先前的研究基础上,探究茶文化与音乐审美意境。  【关键词】茶诗;茶文化;音乐形态;审美意境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在归类整理出相当数量的茶诗与音乐相关联的古诗词基
期刊
【摘要】在强调素质教育的今天,随着人类文化的发展,越来越多的人注重音乐的培养,多数家长和教师选择用考级或者比赛的方法检验和督促孩子的学习,但在考级学习的过程中容易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考级;基本功;风格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每年的考级都会安排在暑假,在考级的科目中,钢琴这门乐器是考试中的热门。而考级中容易出现哪些问题,又应该如何
期刊
【摘要】在欧洲音乐史上莫扎特的艺术歌曲有着耀眼的光芒,莫扎特首先开创了德奥艺术歌曲的创作,是艺术歌曲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分析了莫扎特艺术歌曲的风格特征,介绍莫扎特的生平和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并在此基础上对莫扎特艺术歌曲的杰作之一——《亲切的平静》进行了细致的分析,从风格特点、语言、情感和演唱技巧等方面深入研究了莫扎特的艺术歌曲。  【关键词】莫扎特;艺术歌曲;亲切的平静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在音乐史上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部曲集内容之庞大,总共有48首作品,分为上、下两卷,各24首作品,总共有24个大小调。作品BWV.846是《平均律钢琴曲集》的第一首作品,可谓是开篇之作,也是最被人熟知的曲子,这部作品曾被莱曼评价——“如奥林匹亚的平静与晴朗”。本文主要从这首作品的创作背景以及和声、曲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此来探究如何更好地演奏巴赫的作品。  【关
期刊
【摘要】杨和平教授的《江南音乐史》是一部以“江南文化”专题为纬度,时间发展为经线,对江南区域所涉及的音乐文化进行综合性研究的专著。其推进了对区域音乐史研究领域的发展,为研究其他区域音乐文化提供了具有启示性的思考。  【关键词】杨和平;《江南音乐史》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关于区域音乐史的研究受到了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区域音乐史的研究一方面能够完善中国音乐史学,另一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