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教学改革的进行,教学的有效性越来越得到重视,那么何为有效性呢?作为自然科学基础课程的化学课程,如何教学才能提高其有效性,需要我们深入探究。
【关键词】化学教学 教学有效性 教学方法
关于教学中的有效性,主要分为两方面,狭义上是指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师付出最小的精力和物力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即学生能在短时间内理解教学内容并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广义上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于实践,不断创新和发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从理论到实践全方面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研究化学学科的特性,从而探究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有效性教学的理念
教学的效益要提高,需要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就对教学的对象、内容、目标形成正确的认知,以此教学观念为指导进行教学活动。
(一)教学要具有时间观念
谈到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注意教学中的时间观念,这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中我们谈到的时间观念,不是说教学中要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在最短的时间里教完所有的内容,而是在教学中把握时间与效益的关系,有效利用教学时间。在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看似是教学中的必要环节,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对教学的效用是有限的,所以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设计中就要注意创新和改革。
(二)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判断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学生对教学的接受情况,教学始终要致力于学生的发展,在短期内学生能否掌握所学知识,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在长期内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否得到锻炼,综合素质能否得到全面的提升,这都是我们教学最根本的目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适合学生学习要求的教学方法。
(三)保持教学观念的创新
教学的情况始终是变化的,教学要保证其有效性就需要满足不同情况、不同时代对教学的要求,使教学工作的每一项都落到实处、落到有效处。首先,教师应当具有批判反思精神,遇到教学中失效的、不符合实践要求的内容,要果断选择纠正或者摒弃。其次,关注时代信息,尤其是像化学学科这样与科学技术联系紧密的学科,其发展变化是迅速的,教材内容可能不断面临着变化,因此除了理论知识,教学与技术的结合也需要我们的关注,包括多媒体技术、实验技术等等。最后,教师也要关注自身的发展,时代不仅对教学本身提出要求,也对教师本身的素质提出要求,教师只有保持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中的各种变化。
二、化学学科的特点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不但具有自然学科的共性,也具有其特性,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有效性,就需要从其特点出发,才能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
(一)实践性
就学科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而言,化学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应该是最紧密的。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时时都能看到科学原理,我们更多的是直观的看到科学现象,相比于物理现象的抽象性,化学现象显得更加具体可感。例如我们所吃的东西、所穿的衣服、所接触的各种各样的物品等等,都与化学紧密相连,把化学称作生活的基础也不为过。我们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的只是化学的原理,而因为其实践性,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去观察发现,也可以尝试着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二)客观性
化学学科以客观事物为研究对象,以发现客观规律为研究目标,因此其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化学家从生活中观察到化学现象,通过实验得出化学理论,而理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又需要不断的实验验证才能印证其真实性。化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它不是凭空猜想得出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它存在的依据,这也是我们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必须遵从的原则。
(三)系统性
虽然化学是一门理科学科,但是它同时也具有文科学科的一些特性,主要就体现在其知识的“繁杂”上。化学学科给学生的印象除了“神奇的现象”和“有趣的实验”,还有“繁杂的知识点”,其中不仅包括了文字叙述知识,还有最让同学们头疼的化学分子式、方程式。比如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我们甚至把元素周期表编成顺口溜,像背诗词一样记忆,这时候化学带给同学们的感觉就像一门文科学科。
虽然我们用“繁杂”一词来形容化学知识,但是并不是代表着它的知识就是杂乱无序的,其复杂的知识内容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序的知识络,这也是我们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所强调的知识的系统性。但是系统的知识体系并不是直白的展示于书本中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发现,自主构造出适合自身学习的知识体系。
三、化学学科有效性教学的方法
结合有效性教学的理念和化学学科的特性,我们提出几种化学学科有效性教学的方法。
(一)结合生活实践
基于化学学科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生活实践的结合,采取“浅入深出”的方式:由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入,再进行化学原理的教学,会更加利于学生对化学理论的理解,在此过程中,逐渐培养出学生自己在学习中结合实践的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这是为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打下基础。
(二)实验引导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很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条件的局限,并不能很好地推行,但是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能被代替的,所以我们要利用有效的实验机会进行教学。
首先我们要明白,实验是同学们学习化学知识的辅助,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并不是仅仅要同学们学会怎么做实验,还要使学生了解其中的原理,知道每一个实验步骤的意义,把理论原理与现象结合起来,加深理解和记忆。其次,实验教学的作用也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所以在实验中教师要避免机械的重复实验步骤,让学生自主思考操作收获的效果会更好。
(三)培养学生的整体学习思维
学生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化学知识就需要把握化学知识繁杂表面下的系统性,构建知识体系,但是这个过程并不能有教师代劳,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情况自我总结效果会更好,教师要起到的只是一个引导作用。那么我们能运用的方法主要就是督促和示范,示范一些总结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能把握一个方向;督促的作用在于规范学生的学习方式,避免学习过程中过多的走弯路。化学知识,甚至任何一个学科的知识都需要整体学习思维,化繁为简,化无序为有序,从而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为探究化学的有效性教学,笔者主要谈到了根据自己的探究和理解提出的教学有效性的理念、化学学科的特性和几种有效性教学的方法。总之,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也要注重方法。
【关键词】化学教学 教学有效性 教学方法
关于教学中的有效性,主要分为两方面,狭义上是指课堂效率的提高,教师付出最小的精力和物力获得最大的教学效果,即学生能在短时间内理解教学内容并牢固掌握所学知识;广义上是指通过教学活动,学生能够提升自身的学习能力,自主学习,构建知识体系,并且能够运用所学知识于实践,不断创新和发展。提升教学的有效性,需要教师从理论到实践全方面的作用,同时我们也要研究化学学科的特性,从而探究出更加有效的教学方法。
一、有效性教学的理念
教学的效益要提高,需要我们教师在进行教学之前,就对教学的对象、内容、目标形成正确的认知,以此教学观念为指导进行教学活动。
(一)教学要具有时间观念
谈到教学的有效性,就需要注意教学中的时间观念,这是教学有效性的前提和基础。本文中我们谈到的时间观念,不是说教学中要抓紧一切时间学习,在最短的时间里教完所有的内容,而是在教学中把握时间与效益的关系,有效利用教学时间。在教学中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看似是教学中的必要环节,实际上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它对教学的效用是有限的,所以要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在教学设计中就要注意创新和改革。
(二)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
判断教学有效性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学生对教学的接受情况,教学始终要致力于学生的发展,在短期内学生能否掌握所学知识,获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在长期内学生的学习能力能否得到锻炼,综合素质能否得到全面的提升,这都是我们教学最根本的目标。所以,在教学过程中,始终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适合学生学习要求的教学方法。
(三)保持教学观念的创新
教学的情况始终是变化的,教学要保证其有效性就需要满足不同情况、不同时代对教学的要求,使教学工作的每一项都落到实处、落到有效处。首先,教师应当具有批判反思精神,遇到教学中失效的、不符合实践要求的内容,要果断选择纠正或者摒弃。其次,关注时代信息,尤其是像化学学科这样与科学技术联系紧密的学科,其发展变化是迅速的,教材内容可能不断面临着变化,因此除了理论知识,教学与技术的结合也需要我们的关注,包括多媒体技术、实验技术等等。最后,教师也要关注自身的发展,时代不仅对教学本身提出要求,也对教师本身的素质提出要求,教师只有保持自身素质的不断提升才能更好地适应教学中的各种变化。
二、化学学科的特点
化学是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不但具有自然学科的共性,也具有其特性,教师要想提高教学有效性,就需要从其特点出发,才能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
(一)实践性
就学科与生活实践的联系而言,化学学科与生活的联系应该是最紧密的。生活中我们不可能时时都能看到科学原理,我们更多的是直观的看到科学现象,相比于物理现象的抽象性,化学现象显得更加具体可感。例如我们所吃的东西、所穿的衣服、所接触的各种各样的物品等等,都与化学紧密相连,把化学称作生活的基础也不为过。我们在教学中教给学生的只是化学的原理,而因为其实践性,学生可以从生活中去观察发现,也可以尝试着把所学知识运用于实践。
(二)客观性
化学学科以客观事物为研究对象,以发现客观规律为研究目标,因此其形成和发展都离不开实验,化学家从生活中观察到化学现象,通过实验得出化学理论,而理论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又需要不断的实验验证才能印证其真实性。化学知识具有很强的客观性,它不是凭空猜想得出的,每一个知识点都有它存在的依据,这也是我们教学和学习过程中必须遵从的原则。
(三)系统性
虽然化学是一门理科学科,但是它同时也具有文科学科的一些特性,主要就体现在其知识的“繁杂”上。化学学科给学生的印象除了“神奇的现象”和“有趣的实验”,还有“繁杂的知识点”,其中不仅包括了文字叙述知识,还有最让同学们头疼的化学分子式、方程式。比如为了帮助学生记忆,我们甚至把元素周期表编成顺口溜,像背诗词一样记忆,这时候化学带给同学们的感觉就像一门文科学科。
虽然我们用“繁杂”一词来形容化学知识,但是并不是代表着它的知识就是杂乱无序的,其复杂的知识内容相互联系,构成一个有序的知识络,这也是我们在各个学科教学中所强调的知识的系统性。但是系统的知识体系并不是直白的展示于书本中的,需要我们引导学生发现,自主构造出适合自身学习的知识体系。
三、化学学科有效性教学的方法
结合有效性教学的理念和化学学科的特性,我们提出几种化学学科有效性教学的方法。
(一)结合生活实践
基于化学学科的实践性,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与生活实践的结合,采取“浅入深出”的方式:由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引入,再进行化学原理的教学,会更加利于学生对化学理论的理解,在此过程中,逐渐培养出学生自己在学习中结合实践的能力,一定程度上也可以说,这是为学生将知识运用于实践打下基础。
(二)实验引导
实验在化学教学中很重要,但是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各种条件的局限,并不能很好地推行,但是实验在教学中的作用是不能被代替的,所以我们要利用有效的实验机会进行教学。
首先我们要明白,实验是同学们学习化学知识的辅助,所以在实验过程中,并不是仅仅要同学们学会怎么做实验,还要使学生了解其中的原理,知道每一个实验步骤的意义,把理论原理与现象结合起来,加深理解和记忆。其次,实验教学的作用也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兴趣,所以在实验中教师要避免机械的重复实验步骤,让学生自主思考操作收获的效果会更好。
(三)培养学生的整体学习思维
学生为了更好地理解掌握化学知识就需要把握化学知识繁杂表面下的系统性,构建知识体系,但是这个过程并不能有教师代劳,让学生结合自身学习情况自我总结效果会更好,教师要起到的只是一个引导作用。那么我们能运用的方法主要就是督促和示范,示范一些总结知识的方法,让学生能把握一个方向;督促的作用在于规范学生的学习方式,避免学习过程中过多的走弯路。化学知识,甚至任何一个学科的知识都需要整体学习思维,化繁为简,化无序为有序,从而才能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为探究化学的有效性教学,笔者主要谈到了根据自己的探究和理解提出的教学有效性的理念、化学学科的特性和几种有效性教学的方法。总之,教师在化学教学中既要注重知识,也要注重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