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文化意识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CHANGQI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高中英语的教学过程中,深深感到如果没有把一些相关的文化背景知识向学生作一定的介绍,是很难讲解清楚教材的内容的,学生也很难准确把握有关内容的思想内涵的。只有对西方文化背景知识有一定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快更准确把握英语的语言本质和思想内涵,才能更准确学习和运用英语,从而大大提高英语教师教、学生学的效率。传统英语教学是应试性教学。我们要端正英语教学思想,使英语教学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与需要。因而,在英语教学中,教师在训练和提高学生语言水平的同时,应有意识地注重培养学生的国际视野,指引学生比较英汉两种语言文化中常见的差异,从而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
  一、文化与英语教学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并对文化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语言和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要让学生认识到不同的语言不但在语音、词汇、语法等方面存在着差异,而且在交际规则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在学习、使用外语时,要培养学生具有文化意识,理解语言背后的文化蕴含。在高二英语第六模块中有一篇介绍cultural differences 的文章,就对中西文化的差异略有介绍。教师因不局限于教材,而应该因势利导,适当拓展有关中西文化差异的渊源,以解释这种差异的现象的由来。
  二、目前英语教学中文化意识培养的现状
  根据各种现状调查分析可看出,我国中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仍然不容乐观,文化意识较为淡薄。例如,学生不能用英语文化的思维方式和价值观来理解、运用英语;对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习俗、礼节常识的了解匮乏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目前的英语教学还没有完全真正地重视语言交际能力的培养,学与用脱节,可从以下英语教学的现状看出。
  (一)教师认识的局限
  在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过程中,教师对文化意识重要性的认识非常重要。在教学实际中,大多数教师都没有深刻地意识到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重要性,而且他们中自身的教学观也较偏向于考试实用原则。至于在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较为薄弱。由于教师对文化意识培养认识的不足,使得教师在教学的时候不会或者很少涉及文化方面的内容,这种教学行为也影响到了学生,使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也忽略文化差异,造成学生文化意识淡薄。
  (二)教材内容的局限
  长期以来,我国中学阶段的英语教材的内容偏重单词和语法,教师只须按部就班地给学生讲解课文意思、掌握语音词汇和语法知识,基本不涉及文化意识的相关内容。实行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以后,教材有了较大变化。这就要求教师要注重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增强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考试制度的局限
  在平时的英语教学中,虽然,基本上所有教师都能认识到文化意识在英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但在教学实际中,他们只能服从于“高考指挥棒”,将高考的内容视为教学重点,无暇顾及“多余”的部分。英语高考只注重对词汇、句子、语法、写作等方面的考察,没有突出对文化差异、文化意识的测试。忽略了有利于培养学生交际能力的口头测试。
  三、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语言文化意识
  “现代语言教学实践证明,只要语言学习者学会语言,理解认识了该语言的文化,那么就会具有文化意识。”也就是说,要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关键是要让学生在学英语的同时也理解英语文化。
  (一)注重介绍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
  词汇是语言的组成部分,能反映出文化的内涵,因此可以通过分析理解词汇,把语言延伸至文化。
  英语词汇在长期的使用中积累了丰富的文化意义,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注重对英语词汇的文化意义的介绍,以防学生单纯从词汇本身做主观评价。新教材中有很多与文化有关的词汇可挖掘。对具有文化背景意义的词汇,除讲清其概念意义外,还要介绍它们所包含的文化背景知识,有时还可适当扩展知识内容,顺便讲一些相关的外国风俗习惯等。如英语中有很多idioms,现代的影视作品中也有许多有关英语国家当地文化的表达方式,这些都可以被用来穿插在平时的英语教学活动中。
  (二)教师鼓励学生自发寻找和积累典型的英语国家的文化
  教师在课堂上对学生文化意识的培养毕竟有限,更多的文化知识要靠学生通过各种途径自学进行积累。在实践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一些了解英语国家文化的途径和渠道,如开展一些语言实践活动,创造一个文化语言环境,能使学生自觉或不自觉地化验异国的文化氛围。可以通过收集和利用一些有关英语国家的物品和图片,让学生获得较为直接的文化知识,了解外国艺术、雕刻 、建筑风格和风土人情。利用电影和电视引导学生注意观察英语国家的社会文化等各方面情况。也可以介绍生活中英语国家的人在节日如何庆祝,可以组织English evening让学生有深刻的生活体会。
  四、培养学生学英语的文化意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的能力
  (一)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需要
  如今发达的信息技术将全球的时间和空间距离大大缩短了,使不同国家的人们开始了频繁的全球性交往。我国自改革开放以后,与世界各国的交流愈加密切,这必然涉及到不同语言、不同文化之间的交往。因此,跨文化交际显得日益重要。文化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基础和保证,只有具有一定的文化意识,才能在跨文化交际的过程中根据话题、场景、文化背景使用得体的英语,才能理解英语所蕴藏、承载的社会文化。因此,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经成为英语教学的首要教学任务和目标之一。
  (二)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对异国文化的宽容性,以及提高学生灵活运用各种交际手段的能力,从而使学生成功地用英语进行跨文化交际。
  综上所述,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英语文化意识是极其重要的,它有利于實现《英语课程标准》所要求的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体验文化差异。这就有利于学生在综合应用英语时,能很好地体现在具体的语境下,使用语言的得体性。
其他文献
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培养的是学生理解语言的能力,也就是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很重要,是小学语文教学应该花大力气培养的一种基本的语文能力。然而,小学语文教学毕竟不能只训练阅读这一项能力,阅读只是“听说读写”四项技能中的一项。学生的语文能力,除了体现在能够读文章外,还应该体现在运用语言的能力上。评价一个人语文能力的标志主要不是理解语言,而是运用语言。具体指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的能力。从儿童学习语言的心理特点看
期刊
高效课堂是近年来我们致力打造的教学模式,“一三五”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对一线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备课方面要求教师课前准备更加充分;在上课时要求教师要更合理地分配课堂时间;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还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或者巧妙地创设情境,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课堂气氛中讨论探究学到知识。  在高效课堂中有一个必修动作就是——小组合作探究。这是一种新的小组探讨模式——
期刊
小学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基本、最重要的环节,可以说,朗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但随着语文素养教学的发展,朗读却呈现出逐渐被“边缘化”的趋势,导致朗读训练在整个语文教学过程中所占的比重急剧下降。因此,重视朗读教学迫在眉睫,刻不容缓。  一、朗读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
期刊
一、联想意义的不稳定性  联想意义不是词语本身所固有的而是一种附加在理性意义之上的意义,它可以因人而异,因时而异,并因国籍、民族、种族、信仰、审美观点、政治观点、阶级立场、职业、个人经历等的不同而异,例如home 一词的理性意义是“家”,对大多数人来说,“家”意味着“舒适,安宁,自由自在”,正如英谚所说:“East or west, home is best.”(东也好,西也好,哪儿也没有家最好)
期刊
教育大纲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既要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又要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因此,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内容。强健的体魄,是实现其它目标的前提,作为体育教师培养学生的身心健康,责无旁贷。  一、提升体育教学品质,让它成为素质教育的闪光点  体育教育是素质教育重要组成部分,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体育课在家长甚至在大多数老
期刊
《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规定“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但纵观现今语文教学的状况,教师将备课着力点放在梳理知识点,致使语文的学习成了枯燥乏味的技巧的训练。语文课呼唤感性,语文课堂需要生命力,语言文字训练要与对课文语言文字的感悟结合,让学生在对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把语文的学习当作一种生命的需要。  一、把阅读的权利还给学生  学生阅读是
期刊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通过广大教师积极的参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同时,这场教育变革又引发了教师理念的转变,改变了教师的角色与教育教学行为,促进了教师的专业化成长。  语文教师特别是小学语文教师不仅具有教师的共性,又具有 “语文”的独特个性。我认为促进小学语文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有以下几条途径。  一、积极更新语文教育教学理念,提升专业知识  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本体性知识、文化知识、实践性知识和条件性知
期刊
在日常教学中,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不少学生的作业中总会出现重复的错误,有的错误“有迹可循”,而有的错误却让人感觉“莫名其妙”。有些错误甚至是一而再,再而三,反复的出错。让老师大伤脑筋。究其原因,从学生的角度来看,错误反复出现说明学生缺乏找错、辨错和改错的主动性和能力,对错题的认识不够。将心思用在做了多少题上面,而对自己的错题熟视无睹,导致有的学生做了很多的题,而学习能力不见提升,成绩不见好转
期刊
一节好的数学课,课堂教学任务的完成,学生能否轻松愉快地掌握新知,对于课堂教学结构环节之一——复习导入习题的精心设计有一定的关系,也可以说复习导入习题设计的优劣直接决定着学生对课堂新授内容的领会和掌握的程度。因此数学课堂复习导入习题设计的精当与否直接影响着本节课堂的教学效果。现就笔者在教学中关于数学课堂复习导入习题的设计方面,谈谈自己粗浅的做法。  一、复习导入习题的设计应具有基础铺垫性  作为教师
期刊
一、什么是猜想呢?  猜想,是對所研究问题结果的估计或设想。无数的发明都是来源于科学家大胆的猜想,例如陈景润提出歌德巴赫猜想,就是对人类的一个重大贡献。数学探究中的猜想一般来说应该具有三个特征:一是科学性,即它是根据一定的科学理论、研究者的已有知识经验和一定的事实而提出的并非胡猜瞎说。如果没有凯库勒如十二年的苦苦研究和深厚的化学知识作为基础,仅凭“南柯一梦”是得不到的。二是推测性,猜想是一种超前思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