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竞争的加剧,人们发生心理不平衡现象是常有的事,例如对上司不满、生活过得不如意、工作紧张、对社会上某些现象不满、恋爱受挫等。当产生这些心理不平衡现象时,少数人会采取犯罪的方式去侵犯对方,有的人则采取自我的调节方法而使不平衡的心理得到恢复,有的则采取宣泄的方法以解脱心理上的烦恼。因此,当心理发生不平衡时,应通过何种方式去调整,是我们每个人都很关心的。
点评“发泄场”
据报道,近几年来各地相继有了如“爱心陪护站”、“发泄场”、“发泄俱乐部”等场所,专供人们发泄之用。发泄人可以对着陪练人拳打脚踢,陪护人也可以耐心聆听发泄人的数落、斥责、痛骂;有的场所设置模拟人,任由发泄人使出浑身解数打、骂,甚至用工具打;还有人在模拟人身上套上自己痛恨者的头像,这样发泄起来更加过瘾。据说发泄人通过这样一阵子(发泄有时间限制,大约3分钟)疏泄之后,会感到心里舒服多了,憋着的气也消了。说明这些发泄场所对发泄者起到了心理疏导的作用,正迎合了现代人心理上的需求,其积极作用是应该肯定的。
现在刑事案件中凶杀、伤害、纵火等暴力案件发生率并不低,分析其作案动机,有的犯罪人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对被害人怀有深仇大恨;有的犯罪人一贯为非作歹,道德品质恶劣;但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积怨得不到及时疏泄,而发出攻击性行为,行为之后多悔恨自己的不理智,但恶果已经造成,只能追悔莫及。所以,对于心理不平衡但没有得到疏泄的人来说,如果能有人及时给予疏导,也许会避免一些可能发生的后果。
所以,“疏泄”作为心理疗法的一种,应该广为提倡。特别是因有明显心理不平衡而烦恼的人,应该懂得这个能恢复心理平衡的有益途径,避免在严重烦恼时出现危害别人和社会的行为。但事情总得强调一个“适度”,一窝蜂起,把“发泄场”搞得过分商业化,而且设想得愈来愈离奇,甚至设计过分残忍的场面或色情场面,这样一来,会把事情引向反面,让发泄人感觉到“太野蛮了”,而带来负效应,而且会对未来再发生的心理不平衡种下祸根。不可否认,社会上所经营的“发泄场”是要考虑经济效益的,但如果能得到心理医生的指导,相信效果会更好。
如何正确去“发泄”
疏泄疗法的原理是让因挫折而产生并压抑着的情绪,如愤怒、憎恨、忧愁、悲伤、恐惧、焦虑、痛苦等疏泄出来,得到排解,以恢复心理上的平衡。因此,其适用面较广泛,既可用于治疗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还可用于调整正常人的心理不平衡状态。
其实,每个人在生活当中都会无一例外地受到挫折,但为什么多数人能通过自我心理调节恢复心理平衡,而有些人却常需要求助于疏泄的方法呢?这主要取决于个体对心理挫折的忍受能力。如果经常对社会上的现象采取“宽宏大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知足常乐”的态度,或者对某些不平事“糊涂一点”,也许会少感受到一些心理刺激;即使受了挫折,也会泰然处之。所以,提高心理忍受能力、加强心理修养是最基本的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发生心理不平衡后及时疏泄也不失为良策,但注意要选择正确的“发泄”方式。下列几种疏泄方法是有经验的心理学专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谈话法 要想通过谈话达到疏泄目的,交谈对象必须是你最亲近、最信任且最能理解你的人。谈话时要尽情倾诉,可以大声诉说,也可以边诉边哭。而听者要耐心,任其畅所欲言,不要加以阻止,必要时进行一些劝导和安慰。方式可以是直接交谈或通过电话交谈。
书写法 通过写信、著文、赋诗、绘画、记日记等方式,将内心的消极情绪疏泄出来。书写时要投入全部感情。书写法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各种不能直接表露的消极情绪得到排解,而不需要特殊条件。古代很多著名的文、诗、画实质上都是作者情感宣泄的体现。但如果写信,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麻烦,不宜寄出。不过,书写法有一定局限性,它对疏泄人的文化修养要求较高。
运动法 通过打球、拳击、捶击物品、撕破废纸、体育锻炼等方式,将消极情绪疏泄出来,即所谓“将物出气”。疏泄时,一定要想到这是在“出气”,所以要全力投入,捶击的物品可以是枕头、橡皮人等不会损坏的非贵重物品。现在一些“发泄场”应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哭泣法 嚎啕大哭,或偷偷流泪,将消极情绪疏泄出来。事实上,前者比后者效果更佳。与此同时,还可大声叫喊。在独自一人处于一个房间内,且不会影响周围人的安静时,可采用此法。
疏泄应该有正确的方式、场合和对象,要既能达到疏泄目的,又不影响别人的情绪和安全。现实中,有些人发泄时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而不顾别人的忍受程度和后果,这是不可取的,也是应该加以反对的。比如,有的人“在外面受了一肚子气”,回家后就对配偶、父母或孩子大发雷霆,经常弄得家里鸡犬不宁;有的人有了气就任意向单位领导和同事发泄。这些做法必然造成夫妻感情不和,或造成与单位领导和同事关系紧张。长期的后果必然是心理挫折愈来愈严重,人际关系愈来愈紧张,恶性循环不可避免,最后很可能走上“疯狂之路”——这是十分危险的做法。对这些人,要劝一句,为了自己的幸福和前途,还是通过正确途径发泄吧!
点评“发泄场”
据报道,近几年来各地相继有了如“爱心陪护站”、“发泄场”、“发泄俱乐部”等场所,专供人们发泄之用。发泄人可以对着陪练人拳打脚踢,陪护人也可以耐心聆听发泄人的数落、斥责、痛骂;有的场所设置模拟人,任由发泄人使出浑身解数打、骂,甚至用工具打;还有人在模拟人身上套上自己痛恨者的头像,这样发泄起来更加过瘾。据说发泄人通过这样一阵子(发泄有时间限制,大约3分钟)疏泄之后,会感到心里舒服多了,憋着的气也消了。说明这些发泄场所对发泄者起到了心理疏导的作用,正迎合了现代人心理上的需求,其积极作用是应该肯定的。
现在刑事案件中凶杀、伤害、纵火等暴力案件发生率并不低,分析其作案动机,有的犯罪人是出于对现实的不满,对被害人怀有深仇大恨;有的犯罪人一贯为非作歹,道德品质恶劣;但其中也有相当一部分是由于积怨得不到及时疏泄,而发出攻击性行为,行为之后多悔恨自己的不理智,但恶果已经造成,只能追悔莫及。所以,对于心理不平衡但没有得到疏泄的人来说,如果能有人及时给予疏导,也许会避免一些可能发生的后果。
所以,“疏泄”作为心理疗法的一种,应该广为提倡。特别是因有明显心理不平衡而烦恼的人,应该懂得这个能恢复心理平衡的有益途径,避免在严重烦恼时出现危害别人和社会的行为。但事情总得强调一个“适度”,一窝蜂起,把“发泄场”搞得过分商业化,而且设想得愈来愈离奇,甚至设计过分残忍的场面或色情场面,这样一来,会把事情引向反面,让发泄人感觉到“太野蛮了”,而带来负效应,而且会对未来再发生的心理不平衡种下祸根。不可否认,社会上所经营的“发泄场”是要考虑经济效益的,但如果能得到心理医生的指导,相信效果会更好。
如何正确去“发泄”
疏泄疗法的原理是让因挫折而产生并压抑着的情绪,如愤怒、憎恨、忧愁、悲伤、恐惧、焦虑、痛苦等疏泄出来,得到排解,以恢复心理上的平衡。因此,其适用面较广泛,既可用于治疗神经症、心因性精神障碍等精神疾病,还可用于调整正常人的心理不平衡状态。
其实,每个人在生活当中都会无一例外地受到挫折,但为什么多数人能通过自我心理调节恢复心理平衡,而有些人却常需要求助于疏泄的方法呢?这主要取决于个体对心理挫折的忍受能力。如果经常对社会上的现象采取“宽宏大量”、“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知足常乐”的态度,或者对某些不平事“糊涂一点”,也许会少感受到一些心理刺激;即使受了挫折,也会泰然处之。所以,提高心理忍受能力、加强心理修养是最基本的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发生心理不平衡后及时疏泄也不失为良策,但注意要选择正确的“发泄”方式。下列几种疏泄方法是有经验的心理学专家在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使用。
谈话法 要想通过谈话达到疏泄目的,交谈对象必须是你最亲近、最信任且最能理解你的人。谈话时要尽情倾诉,可以大声诉说,也可以边诉边哭。而听者要耐心,任其畅所欲言,不要加以阻止,必要时进行一些劝导和安慰。方式可以是直接交谈或通过电话交谈。
书写法 通过写信、著文、赋诗、绘画、记日记等方式,将内心的消极情绪疏泄出来。书写时要投入全部感情。书写法的好处在于,可以使各种不能直接表露的消极情绪得到排解,而不需要特殊条件。古代很多著名的文、诗、画实质上都是作者情感宣泄的体现。但如果写信,为了避免引起更大的麻烦,不宜寄出。不过,书写法有一定局限性,它对疏泄人的文化修养要求较高。
运动法 通过打球、拳击、捶击物品、撕破废纸、体育锻炼等方式,将消极情绪疏泄出来,即所谓“将物出气”。疏泄时,一定要想到这是在“出气”,所以要全力投入,捶击的物品可以是枕头、橡皮人等不会损坏的非贵重物品。现在一些“发泄场”应用的就是这种方法。
哭泣法 嚎啕大哭,或偷偷流泪,将消极情绪疏泄出来。事实上,前者比后者效果更佳。与此同时,还可大声叫喊。在独自一人处于一个房间内,且不会影响周围人的安静时,可采用此法。
疏泄应该有正确的方式、场合和对象,要既能达到疏泄目的,又不影响别人的情绪和安全。现实中,有些人发泄时只考虑自己的需要,而不顾别人的忍受程度和后果,这是不可取的,也是应该加以反对的。比如,有的人“在外面受了一肚子气”,回家后就对配偶、父母或孩子大发雷霆,经常弄得家里鸡犬不宁;有的人有了气就任意向单位领导和同事发泄。这些做法必然造成夫妻感情不和,或造成与单位领导和同事关系紧张。长期的后果必然是心理挫折愈来愈严重,人际关系愈来愈紧张,恶性循环不可避免,最后很可能走上“疯狂之路”——这是十分危险的做法。对这些人,要劝一句,为了自己的幸福和前途,还是通过正确途径发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