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资改革先找定位
《英才》:你怎么看待未来国企改革的方向?
王会生:三中全会确定了国资改革方向,就是要搭建两类公司:一类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一类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对我们这些投资公司的人来说,我们探索了20 年,现在我们的工作方向终于得到了各方的认可。
原来我们独资的,可以卖掉一部分股份,有些可以保留控股,有些可以参股。国投信托为什么要引入泰康?因为这个行当,市场化程度太高。原
有体制、管理搞金融不行,不如人家长期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过来的搞得更好、更快。我们引进战略投资的目的就是市场化。
《英才》:你对国资国企改革有什么样思考和建议?
王会生: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看,对国资是完善,对国企是深化改革,两字之差还是有特殊意义的。在这些年“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资监管体制下,感觉企业的活力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这是因为国资监管部门的定位不太清楚,这次三中全会提出来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管理体系,其实就进一步清楚了定位。完善就是有些东西要强化,另外一些东西要弱化。就是说管资本要强化,管人、管事要逐步弱化。所以我想,管人要逐步做到市场化选聘人才,把这个权力授予董事会;管事,就是减少审批,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由企业自主决策。所以管资产实际上就是管资产的运营,要派进董事、监事,制定制度,监督执行制度,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去行使权力。
投资公司要有进有退
《英才》:你说国投要做资本投资公司,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公司是资本投资公司?
王会生:资本投资公司要有进有退,不是只发展单一产业。进,进什么?国家安全、国家命脉、公共服务、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新兴产业,比如页岩气、油藻、养老产业。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你不做谁来做?一句话,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投资方向应该是“命脉”和“民生”。所以国投要把赚钱和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结合起来,比如雅砻江、北疆循环经济项目;退,就是搞资本经营,把一些不良资产卖掉,赚的这些钱干什么?搞前瞻的东西,搞国家安全命脉的东西,搞关系民生的东西。我认为,三中全会所认定的资本投资公司的发展之路就该这么走。
《英才》:国投要转型做资本投资公司,你认为需要哪些改变?
王会生:打个比方,以前看好航天产业,于是就想投资控股,但是我们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懂怎么办?三中全会提出来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其实,混合所有制最现实、最标准、最快捷的实现形式就是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包括PE 基金、并购基金、夹层基金等等。通过建立基金管理公司,靠基金管理公司这支专业投资队伍,去投那些好项目。
又如,北京污水处理、排水管道系统要改造,需要大量的钱,我们就设计了一个模式,吸引社保基金发起成立水务基金,再吸引社会资金投进来。实际上这种基金不是国有的,是混合所有制的,在国企的改制中,完全可以通过这种灵活的手段,吸引民营企业进入这些产业。
《英才》:国投管理这么多企业如何授权,能否谈谈具体的做法?
王会生:国投的授权,不是说一下就授予你什么权利,你信任的企业就多给授权,不信任的企业就少给他授权。有些企业,开始时人事权公司不给你,因为怕你弄乱,先把资产运营的权利下放给你。再过两年看,行的话,我再把人事权给你,这是逐步授权。标准是什么?是最后真正放心了,我就彻底把权力授权给你了。
这里面,我觉得要给这些企业定下一个目标,叫能够良性循环。不是说一到发展的时候就找集团总部要钱,而应该是你在市场上去投资、去运营、去管理。我作为大股东、出资人,对你的方向、战略,包括最后的结果,是要考核的。所以我想,对国资管理部门来说,过渡到管资本是逐渐的,要经过几年的演变,才能够对这些企业充分授权,这需要一个过程。
混合所有制体现合作共赢
《英才》:在国企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中,你认为什么样的企业有资格参与?
王会生:我觉得首先要制定一个准入制,不能说是个民营就参加国企的混合所有制。而且,政府改革,下放审批权越快,可能乱得越快。我的建议是建立一种机制,所有企业都一视同仁,制定准入条件;第二个是诚信制,即使你有这个资格,让你进“宴会厅”了,还要看你是否诚信;第三个是招标制,大家都行了,那我们招标,谁中标算谁的;第四个,评价考核机制。给你之后,干了一年没干好,走偏了,取消你的资格,三年不许准入。我认为政府可以把握这么四种机制,往那一摆,谁有本事谁干。
《英才》:说到混合所有制,民营企业家认为如果跟国企合作,国企肯定是要控股权的。所以很担心,即便有49% 的股权,他也没有话语权。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会生:实际上,这和国有企业的考核机制有很大关系。这些年搞重复建设,包括产能过剩有很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考核导向有问题,考核办法需要完善。因为考核企业资产增长,企业就要合并报表,合并报表就必须控股,占51% 以上。
比如有的地方,一下子同时建起几个电厂,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业绩考核的问题。几家公司要建电厂,人家说有钱你们就建吧。但是股权问题谈不拢,谁都想控股,最终就是谁有本事谁就能把电厂批下来。但是,如果把考核资产变为考核利润,结果就会不同。现在中央都把GDP 考核给改了,国企的考核是否也要改改?
《英才》:不控股,那么合作中谁说了算?
王会生: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我占股越少,就意味着引来的资本越多,资本放大的效应就越明显。99% 的资本都是我的,引来1% 民营的钱,体现不出放大效应。如果说50% 是我的,另外50% 是我从外面引来的,放大作用、带动作用,影响力就完全不同了。
实际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是要强化“控制力”这个概念,而是市场化共赢,皆大欢喜。我接触过一些民营搞房地产、搞煤炭的企业,他们有很多钱却不知道投什么,他们很喜欢和国有企业合作,用他们的话讲,也想戴上“红顶”的帽子,我觉得这样有共识,挺好的。
《英才》:国投现在的混合所有制比重有多少?
王会生:国投这些年,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公司控股的三级企业中,除部分前期项目公司和特殊目的公司外,近80%的项目都是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企业,占集团总资产的88%。在投资主体多元的企业中,利用民营资本、基金、外资等形成混合所有制的企业占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的80%。我们还有7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本身就是混合所有制。
《英才》:你怎么看待未来国企改革的方向?
王会生:三中全会确定了国资改革方向,就是要搭建两类公司:一类是国有资本投资公司,一类是国有资本运营公司。对我们这些投资公司的人来说,我们探索了20 年,现在我们的工作方向终于得到了各方的认可。
原来我们独资的,可以卖掉一部分股份,有些可以保留控股,有些可以参股。国投信托为什么要引入泰康?因为这个行当,市场化程度太高。原
有体制、管理搞金融不行,不如人家长期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过来的搞得更好、更快。我们引进战略投资的目的就是市场化。
《英才》:你对国资国企改革有什么样思考和建议?
王会生: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从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看,对国资是完善,对国企是深化改革,两字之差还是有特殊意义的。在这些年“管人、管事、管资产”的国资监管体制下,感觉企业的活力没有完全释放出来。这是因为国资监管部门的定位不太清楚,这次三中全会提出来以管资本为主的国资管理体系,其实就进一步清楚了定位。完善就是有些东西要强化,另外一些东西要弱化。就是说管资本要强化,管人、管事要逐步弱化。所以我想,管人要逐步做到市场化选聘人才,把这个权力授予董事会;管事,就是减少审批,按照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由企业自主决策。所以管资产实际上就是管资产的运营,要派进董事、监事,制定制度,监督执行制度,通过董事会、监事会去行使权力。
投资公司要有进有退
《英才》:你说国投要做资本投资公司,那么到底什么样的公司是资本投资公司?
王会生:资本投资公司要有进有退,不是只发展单一产业。进,进什么?国家安全、国家命脉、公共服务、具有前瞻性的战略新兴产业,比如页岩气、油藻、养老产业。这些关系国计民生的产业,你不做谁来做?一句话,国有资本投资公司的投资方向应该是“命脉”和“民生”。所以国投要把赚钱和能够承担社会责任结合起来,比如雅砻江、北疆循环经济项目;退,就是搞资本经营,把一些不良资产卖掉,赚的这些钱干什么?搞前瞻的东西,搞国家安全命脉的东西,搞关系民生的东西。我认为,三中全会所认定的资本投资公司的发展之路就该这么走。
《英才》:国投要转型做资本投资公司,你认为需要哪些改变?
王会生:打个比方,以前看好航天产业,于是就想投资控股,但是我们不是这方面的专家,不懂怎么办?三中全会提出来要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其实,混合所有制最现实、最标准、最快捷的实现形式就是发展股权投资基金,包括PE 基金、并购基金、夹层基金等等。通过建立基金管理公司,靠基金管理公司这支专业投资队伍,去投那些好项目。
又如,北京污水处理、排水管道系统要改造,需要大量的钱,我们就设计了一个模式,吸引社保基金发起成立水务基金,再吸引社会资金投进来。实际上这种基金不是国有的,是混合所有制的,在国企的改制中,完全可以通过这种灵活的手段,吸引民营企业进入这些产业。
《英才》:国投管理这么多企业如何授权,能否谈谈具体的做法?
王会生:国投的授权,不是说一下就授予你什么权利,你信任的企业就多给授权,不信任的企业就少给他授权。有些企业,开始时人事权公司不给你,因为怕你弄乱,先把资产运营的权利下放给你。再过两年看,行的话,我再把人事权给你,这是逐步授权。标准是什么?是最后真正放心了,我就彻底把权力授权给你了。
这里面,我觉得要给这些企业定下一个目标,叫能够良性循环。不是说一到发展的时候就找集团总部要钱,而应该是你在市场上去投资、去运营、去管理。我作为大股东、出资人,对你的方向、战略,包括最后的结果,是要考核的。所以我想,对国资管理部门来说,过渡到管资本是逐渐的,要经过几年的演变,才能够对这些企业充分授权,这需要一个过程。
混合所有制体现合作共赢
《英才》:在国企混合所有制的改革中,你认为什么样的企业有资格参与?
王会生:我觉得首先要制定一个准入制,不能说是个民营就参加国企的混合所有制。而且,政府改革,下放审批权越快,可能乱得越快。我的建议是建立一种机制,所有企业都一视同仁,制定准入条件;第二个是诚信制,即使你有这个资格,让你进“宴会厅”了,还要看你是否诚信;第三个是招标制,大家都行了,那我们招标,谁中标算谁的;第四个,评价考核机制。给你之后,干了一年没干好,走偏了,取消你的资格,三年不许准入。我认为政府可以把握这么四种机制,往那一摆,谁有本事谁干。
《英才》:说到混合所有制,民营企业家认为如果跟国企合作,国企肯定是要控股权的。所以很担心,即便有49% 的股权,他也没有话语权。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王会生:实际上,这和国有企业的考核机制有很大关系。这些年搞重复建设,包括产能过剩有很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考核导向有问题,考核办法需要完善。因为考核企业资产增长,企业就要合并报表,合并报表就必须控股,占51% 以上。
比如有的地方,一下子同时建起几个电厂,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业绩考核的问题。几家公司要建电厂,人家说有钱你们就建吧。但是股权问题谈不拢,谁都想控股,最终就是谁有本事谁就能把电厂批下来。但是,如果把考核资产变为考核利润,结果就会不同。现在中央都把GDP 考核给改了,国企的考核是否也要改改?
《英才》:不控股,那么合作中谁说了算?
王会生:换个角度想想,如果我占股越少,就意味着引来的资本越多,资本放大的效应就越明显。99% 的资本都是我的,引来1% 民营的钱,体现不出放大效应。如果说50% 是我的,另外50% 是我从外面引来的,放大作用、带动作用,影响力就完全不同了。
实际上,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不是要强化“控制力”这个概念,而是市场化共赢,皆大欢喜。我接触过一些民营搞房地产、搞煤炭的企业,他们有很多钱却不知道投什么,他们很喜欢和国有企业合作,用他们的话讲,也想戴上“红顶”的帽子,我觉得这样有共识,挺好的。
《英才》:国投现在的混合所有制比重有多少?
王会生:国投这些年,在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方面进行了有效探索,公司控股的三级企业中,除部分前期项目公司和特殊目的公司外,近80%的项目都是投资主体多元化的企业,占集团总资产的88%。在投资主体多元的企业中,利用民营资本、基金、外资等形成混合所有制的企业占投资主体多元化企业的80%。我们还有7家上市公司,上市公司本身就是混合所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