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是提升辅导员认同感、归属感、成就感的关键举措,直接关系着高校辅导员队伍的职业稳定性。本文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研究我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改善路径,从而推动我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以便更好提升我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一、引言
随着新时期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辅导员队伍建设也进一步加强。从2016年底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到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对辅导员的身份定位、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发展与培训等做了明确规定,凸显出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要求。近年来,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学界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讨论也日趋热烈。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提法大致从2004年开始。这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提出:“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门人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职务系列。”这是党和政府第一次正式提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问题。200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这是在教育部门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遵循“职业化”的发展方向。2006年7月,教育部正式下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首次以政策性法规的形式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考核与管理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与规定,至此,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进入到了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时期。此后十年间国家相继出台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政策文件。特别是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更加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方向。从上述对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相关政策文件的梳理中不难看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从国家层面已做出了顶层设计。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内涵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从词的构成上可分为两部分,“辅导员队伍”和“专业化职业化”。这里的辅导员队伍特指高校的辅导员群体,他们是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人群。“专业化”则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职业化”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包含在工作中应该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和匹配的职业技能。由此可推理,所谓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指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人必须经由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与高校辅导员这个职业相符合的职业知识技能、道德规范和标准等的教育培训,并达标后方能从事的职业门槛要求,也指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的过程[1]。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是指建立明确的辅導员职业定位和职业标准、统一规范的职业伦理、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考核体系。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是建立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基础上,反过来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过程,也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过程。当辅导员这一职业发展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独立的职业类型时,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要求将会更高。与此同时,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能更好的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服务,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发展。因此,在对于二者的研究没有必要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两者视为一个整体。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路径
(一)明确辅导员队伍的定位和工作职责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这就从根本上明确了辅导员队伍在高校的角色定位问题。同时,文件还规定了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九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转变传统的辅导员角色定位,不应简单地把辅导员工作定位于一般的事务性工作,而应从高校培养人才的角度正视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把辅导员工作的重点落在大学生的立德树人和知识创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二)构建辅导员队伍的学科和理论支撑体系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重点应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同时,选取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构建起辅导员工作理论体系,并搭建学科知识平台,鼓励辅导员向某一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以期达到某一领域的专家。另外,学校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辅导在学历上提升,重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学生事务管理专业,从而提升辅导员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
(三)形成辅导员队伍系统的制度体系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准入机制、科学的管理考核机制、合理的评聘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系统的培训机制,从而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以保障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规范、有序发展。严格的准入机制,坚持选拔政治素质过硬、职业能力扎实、职业道德高尚的优秀人才担任辅导员。科学的管理考核机制,制定标准的辅导员配置设定合理的考评内容与考评指标,公正客观衡量辅导员工作绩效。合理的评聘机制,学校人事职级评聘应充分考虑辅导员发展序列,其岗位晋升应从教师队伍中单列,保证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同时,构建合理的初级、中级、高级三级梯队化队伍。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辅导员的工资待遇,采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办法,设置激励性的辅导员薪酬体系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多样的人文关怀增强辅导员的组织归属感。系统的培训机制,根据辅导员的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需求,建立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高级研修、学历学位培养等全覆盖培训体系,引导辅导员稳步成长。同时,帮助辅导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完善职业生涯管理,延长辅导员队伍职业周期。
注释:
[1] 刘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2.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年.
[2]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Z].2005年.
[3]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06年.
[4]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17年.
[5] 刘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6] 龚春雷.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7] 冯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发展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6(11).
[8] 谢君君,谢昀昀.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及路径[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
作者单位: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
一、引言
随着新时期高校改革的进一步深入,辅导员队伍建设也进一步加强。从2016年底的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到2017年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对辅导员的身份定位、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发展与培训等做了明确规定,凸显出专业化职业化的发展要求。近年来,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已成为一个热点问题,学界对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讨论也日趋热烈。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提法大致从2004年开始。这一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提出:“培养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专门人才,完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的专业职务系列。”这是党和政府第一次正式提出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问题。2005年,教育部颁布《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统筹规划专职辅导员的发展,鼓励和支持一批骨干攻读相关学位和业务进修,长期从事辅导员工作,向职业化、专家化方向发展”,这是在教育部门正式文件中首次提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要遵循“职业化”的发展方向。2006年7月,教育部正式下发《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24号令),首次以政策性法规的形式明确了高校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对辅导员队伍建设的要求与职责、配备与选聘、培养与发展、考核与管理作出了明确的要求与规定,至此,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进入到了专业化职业化发展时期。此后十年间国家相继出台关于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政策文件。特别是最新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更加明确了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方向。从上述对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相关政策文件的梳理中不难看出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从国家层面已做出了顶层设计。
二、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内涵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从词的构成上可分为两部分,“辅导员队伍”和“专业化职业化”。这里的辅导员队伍特指高校的辅导员群体,他们是从事高校学生工作的人群。“专业化”则是指一个普通的职业群体在一定时期内,逐渐符合专业标准、成为专门职业并获得相应专业地位的过程。“职业化”是一种工作状态的标准化、规范化、制度化,包含在工作中应该遵循的职业行为规范、职业素养和匹配的职业技能。由此可推理,所谓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是指从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人必须经由专门的教育培训机构进行与高校辅导员这个职业相符合的职业知识技能、道德规范和标准等的教育培训,并达标后方能从事的职业门槛要求,也指在此基础上不断提升的过程[1]。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是指建立明确的辅導员职业定位和职业标准、统一规范的职业伦理、完善的管理机制和考核体系。
辅导员队伍专业化和职业化二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辅导员队伍的专业化是建立在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基础上,反过来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过程,也是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过程。当辅导员这一职业发展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独立的职业类型时,辅导员队伍专业化的要求将会更高。与此同时,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能更好的为辅导员队伍职业化服务,促进辅导员队伍职业化的发展。因此,在对于二者的研究没有必要分割开来,而应该将两者视为一个整体。
三、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路径
(一)明确辅导员队伍的定位和工作职责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教育部第43号令)指出: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高等学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指导者。这就从根本上明确了辅导员队伍在高校的角色定位问题。同时,文件还规定了辅导员的主要工作职责,思想理论教育和价值引领、党团和班级建设、学风建设、学生日常事务管理、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校园危机事件应对、职业规划与就业创业指导、理论和实践研究九个方面的内容。因此,学校应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转变传统的辅导员角色定位,不应简单地把辅导员工作定位于一般的事务性工作,而应从高校培养人才的角度正视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把辅导员工作的重点落在大学生的立德树人和知识创新、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上。
(二)构建辅导员队伍的学科和理论支撑体系
进一步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学科建设,重点应将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原理与实际工作结合起来。同时,选取教育学、心理学、管理学等方面的知识构建起辅导员工作理论体系,并搭建学科知识平台,鼓励辅导员向某一领域进行深入学习和研究,以期达到某一领域的专家。另外,学校可以出台相关政策引导辅导在学历上提升,重点学习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学生事务管理专业,从而提升辅导员的理论知识和职业技能。
(三)形成辅导员队伍系统的制度体系
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严格的准入机制、科学的管理考核机制、合理的评聘机制、有效的激励机制以及系统的培训机制,从而形成完整的制度体系以保障辅导员队伍专业化职业化的规范、有序发展。严格的准入机制,坚持选拔政治素质过硬、职业能力扎实、职业道德高尚的优秀人才担任辅导员。科学的管理考核机制,制定标准的辅导员配置设定合理的考评内容与考评指标,公正客观衡量辅导员工作绩效。合理的评聘机制,学校人事职级评聘应充分考虑辅导员发展序列,其岗位晋升应从教师队伍中单列,保证畅通的职业发展通道。同时,构建合理的初级、中级、高级三级梯队化队伍。有效的激励机制,提高辅导员的工资待遇,采用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的办法,设置激励性的辅导员薪酬体系调动辅导员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提供多样的人文关怀增强辅导员的组织归属感。系统的培训机制,根据辅导员的不同时期、不同层次的需求,建立岗前培训、日常培训、专题培训、高级研修、学历学位培养等全覆盖培训体系,引导辅导员稳步成长。同时,帮助辅导员做好职业生涯规划,完善职业生涯管理,延长辅导员队伍职业周期。
注释:
[1] 刘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研究[D].西南大学,2012.
参考文献:
[1]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Z].2004 年.
[2]教育部颁布的《关于加强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的意见》[Z].2005年.
[3]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06年.
[4]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Z].2017年.
[5] 刘军.高校辅导员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12.
[6] 龚春雷.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7] 冯刚.高校辅导员专业化、职业化建设的发展路径[J].思想理论教育,2016(11).
[8] 谢君君,谢昀昀.高校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发展的困境及路径[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
作者单位:保定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