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进入高三,随着学习的深入,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一些同学出现了一些不良的心态,影响到学习和身心健康。我通过和学生交流了解到,多数学生感觉“累!”;有的学生内心有点“烦!”;有的学生心绪急躁不安;还有的学生用“既感受不到快乐,又感受不到压抑,没有任何感觉,好像一根木头一样”表达了“麻木”的心情;有的学生用“有许多事情需要做,却又紧张不起来,也不知该从哪儿做起”表达了自己的“迷茫”和“困惑”。高三学习效率的高低,关键看有没有一个良好的精神状态。好的状态,能不断激发自身的智慧和潜能,产生巨大的内生动力,成为学习上攻坚克难的动力和源泉。那么,我们如何才能调整好心态呢?
一、正确认识高三学习、心理特点,欣然接受,随遇而安,积极应对。
高三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大部分课程已经结束,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复习备考。同学们会感到课堂容量加大了,学习紧张了,学习成绩也忽高忽低起伏变化不尽如人意了,有忙不完的作业习题,应接不暇的考试检测。单调、乏味、艰苦,导致许多同学不适应,烦恼不安。其实高三本来就是这样的,人然我亦然。因此,与其被动接受不如欣然面对。
高三学生大多经历这样的心理变化:高三开始一段时间,充满新鲜感,且个个踌躇满志,通过自己扎實有效的复习,知识水平进一步深化提高,每名同学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于是对考试充满期待,充满信心,希望自己能在考试中大显身手。但高三毕竟和高一高二的要求不同,知识的综合性、灵活性增强,深广度加大,对答题速度、规范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多数的情况是考试成绩让自己大跌眼镜,并不能令自己满意。此刻的心情先是不服,以为如果再考一次定能有所突破。于是期待下一次,再下一次……一部分学生会在以后的测试中取得理想成绩,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接二连三的考试中,一次次败下阵来,每次考试都考得“灰头土脸”,身心疲惫,心力憔悴,正常的心态被打破,变得焦虑起来,开始怀疑自己,甚至厌恶考试、怵考试。于是许多同学“累”、“烦”、“急”。但随着复习的深入,基础知识的落实,尤其是通过二轮复习和综合训练,知识的熟练程度和解题能力会大幅提升,这种状况一般会自然消失。因此,要以平常心、积极的心态对待高三,大可不必紧张兮兮、烦恼不安。要相信暂时的不适应是很正常的,只要积极面对,不灰心,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就会逐渐走出困境。
同学们还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心态,就是寄希望于“付出定会有回报”,拼上一段时间,成绩就能迅速提高,甚至后来居上。一旦遭遇挫折,便失去对学习的热情,进取精神大减,直至自暴自弃。这是一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消极心态。事实上,学习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成绩和付出并不一定成正比,学习成绩的提高也不是立竿见影的。须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高三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心理和意志的较量,要经得住失败,耐得住挫折,要在挫折面前坐怀不乱,保持一颗冷静的头脑,客观分析成绩,正确认识自己,在看到自己不足的同时,更看到自己的进步。要及时调整心态,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愈挫愈奋,永不言弃,坚持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二、坚持坚持再坚持,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先来看新东方总裁俞敏洪讲过的一个故事:
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我们这儿有很多雄鹰式的人物,很多同学学习不需要太努力就能达到高峰。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还有另外一种动物,也到了金字塔的顶端。那就是蜗牛。蜗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从底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在金字塔顶端,人们确实找到了蜗牛的痕迹。
我相信蜗牛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一定会掉下来,再爬,再掉下来,再爬。但是,同学们所要知道的是,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也许我们在座的同学有的是雄鹰,有的是蜗牛。我在北大的时候,包括到今天为止,我一直认为我是一只蜗牛。但是我一直在爬,也许还没有爬到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只要你在爬,就足以给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动的日子。
我们往往羡慕像俞敏洪一样成功人士的辉煌成就,却很少了解其背后的艰辛。创业过程中俞敏洪也像蜗牛一样一次次掉下来,又一次次爬上去,因为坚持梦想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同学们还看过《开学第一课》“我的梦·中国梦”,应该还记得李连杰、马云等人坚持梦想的感人故事,更应该记得19岁的杨孟衡,一个从小因雷电击断双臂导致高位截肢的残疾人。他最初的梦想是成为残奥会游泳冠军,却没能取得良好的结果;他在难过了一阵子后又振作起来开始读书。他为了实现“我要读书”的梦想用三个月的时间学会用脚写字。本来对一个停课两年的学生补上落下的功课来说已属不易了,更何况他还是一个失去双臂的残疾人。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2010年高考成为昆明宜良县的文科第一名,被中山大学录取。同学们一定都为此而震撼和感动,同学们也都曾跃跃欲试暗暗下过决心:高三一年拼了。可我现在要问:你现在还在坚持吗?和他们相比我们目前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成功本来就需要付出,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来的。马云总结得很好,“梦想永远是和眼泪和汗水在一起的”。高三是磨练和考验同学们意志的机会,也是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步,而这一步才刚刚开始,一切还靠自己去打拼。你还能继续坚持吗?如果有眼泪就让它流出来吧,擦干眼泪好继续上路。
三、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心胸宽广,为人豁达,心底无私天地宽。
积极、乐观的心境会有助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高学习效率,增强人们攻坚克难的信心和毅力,也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而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基础。同学之间关系不和谐,甚至闹矛盾是高三的一大忌。不为小事而斤斤计较,常怀宽容之心、常思律已之策、常立助人之德,如此,“心底无私天地宽”,何愁没有好的人缘?快乐有人分享,忧愁有人分担,苦恼有处倾诉,何愁快乐不常伴左右?而有的同学凡事喜欢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值日我多干他少干了,我吃亏他赚便宜了……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占点蝇头小利,却失去了人缘,破坏了心情,影响了学习,枉费了心机,得不偿失。
看看俞敏洪是怎么做的。
在北大当学生的时候,我一直比较具备为同学服务的精神。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这一打扫就打扫了四年。所以我们宿舍从来没排过卫生值日表。另外,我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大家看我打水习惯了,最后还产生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时候我忘了打水,同学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但是我并不觉得打水是一件多么吃亏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是一起同学,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同学们一定认为我这件事情白做了。又过了十年,到了九五年年底的时候新东方做到了一定规模,我希望找合作者,结果就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我的那些同学。我为了诱惑他们回来还带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国非常大方地花钱,想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也能赚钱。我想大概这样就能让他们回来。后来他们回来了,但是给了我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他们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让我们一起回中国,共同干新东方吧。”才有了新东方的今天。
俞敏洪真是一位大智者。以“小小”的付出,赢得了人心,赢得了事业的成功。我听过他的演讲,自信、幽默、平实、始终充满活力和激情,极具亲和力,这种气质是其高尚的品格、宽阔的胸怀的体现,也是他事业成功的保证。
四、正确评价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时时享受成功。
再给大家讲个故事: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取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凭智慧战胜对手。”两年之后的米兰马拉松邀请赛中,山田本一有一次夺取了世界冠军。记者问及原因,他又说:“凭智慧战胜对手。”人们对他说的“智慧”一直迷惑不解。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揭开了。他在自述中写道:“每次比赛前,我都要把比赛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所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过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公里外终点线的那面旗帜上,结果跑到十几公里时,我就已疲惫不堪,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山田本一的做法给我们的学习以有益的启示,那就是:把学习目标分解成许多小目标,甚至每一小目标又分成很多步,这样难以实现的大目标就可以通过完成一个个容易做到的小目标来实现。
“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学习成绩的提高需要一节课一节课,一天一天的积累而获得,因此确立的学习目标不要太长远,太远大,高不可攀。比如:高考要考xxx分,下次考进年级前xx名,等等。同学们也应该把学习的目标分割得小一些,具体一些,有時具体到今天做什么,这节课要做什么,多久做完......每一天,甚至每一节课,每个自习都事先制定学习目标,如上课集中精力听讲,认真记好笔记,把老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全都掌握,做到堂堂清,日日结;每一个自习都全身心投入,提高效率,等等。这些目标相对是容易实现的。这样一节课下来,如果精力非常集中,没有浪费时间,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方法,学会了以前不会的知识,弄懂了以前不明白的问题,没有遗留问题,自习课上就能全神贯注,这样,一天下来感觉特“爽”,很充实,收获非常大,内心也十分踏实,心情自然会很舒畅,每天感受阳光般的进步,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期待。如此足矣。过程走好了,何愁成绩不进步?
五、树立正确的考试观,积极的心态,带来美好心情和无限动力。
考试是定时、定量、自主解答精心选定的题目的过程。平时的单元检测甚至模拟考试其功能都仅仅是检验学习者目前的学习水平,以便更好地制定随后的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略。只有高考才是选拔性考试。就平时考试本身的功能而言,我认为主要是一种学习的手段和方式,每一次测试试题都是老师精挑细选,精心编排,既考虑到知识的覆盖面,又考虑到知识的灵活性、新颖性,极有价值。因此,在试卷分析改错时主要关注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知识没掌握好,下一步学习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等,而对考试成绩和名次,不必过于关注。宜多做纵向的比较,少做横向的比较,眼睛不要只盯着别人和分数,心思要向内转,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学习是为了充实自我、提高自我、超越自我,而不是去与别人争一时之分数高下。
对待考试的态度说到底还是一个心态问题。有这么两个人,一人说“这么漂亮的玫瑰花居然长满了刺”,另一人说“这长满刺的玫瑰居然这么漂亮”。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负面的情绪犹如鞭子,每想到一次心情就被“鞭打”一次,而快乐的思想则犹如生命的润滑剂,可以增加生命的活力。面对不理想的分数和试卷上满篇的错号,多数同学会满脸沮丧,觉得“即便学了也没多大长进?错这么多怎么考大学?无希望了!”于是焦虑、烦闷,无心向学。要教导他们换一种思维来对待:当看到试卷上满是错号时,感到太好了,太高兴了。因为幸亏这不是高考,幸亏老师出了这样一份好试卷,暴露出自己这么多的知识漏洞,使自己在高考之前还有机会弥补上。谢谢老师,谢谢红错号。这样想,心情就不会沮丧了,而是立即投入到整理改错、归纳总结、调整提高之中,待这些工作做完后,满心释然,此乐何极。进步就是不断与未知和错误斗争并不断获取新知修正错误的过程,错误并不可怕,每改正一个错误就向前迈进了一步,如此看来,错号并不是那么面目可憎,犯错误亦不失为一种美丽。
总之,高三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态、饱满的精神状态。“好的心态,成功的一半”。任何事情都有两面,若持有积极的心态看到的永远是事物好的一面,而持有消极的心态只看到不好的一面。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不是没有阳光,是因为你总是低着头,不是没有绿洲,是因为你心中只有沙漠。我们要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看问题,树立信心,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要坚持。
一、正确认识高三学习、心理特点,欣然接受,随遇而安,积极应对。
高三是一个特殊的学习阶段,大部分课程已经结束,主要的学习任务就是复习备考。同学们会感到课堂容量加大了,学习紧张了,学习成绩也忽高忽低起伏变化不尽如人意了,有忙不完的作业习题,应接不暇的考试检测。单调、乏味、艰苦,导致许多同学不适应,烦恼不安。其实高三本来就是这样的,人然我亦然。因此,与其被动接受不如欣然面对。
高三学生大多经历这样的心理变化:高三开始一段时间,充满新鲜感,且个个踌躇满志,通过自己扎實有效的复习,知识水平进一步深化提高,每名同学都感受到自己的进步,于是对考试充满期待,充满信心,希望自己能在考试中大显身手。但高三毕竟和高一高二的要求不同,知识的综合性、灵活性增强,深广度加大,对答题速度、规范性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多数的情况是考试成绩让自己大跌眼镜,并不能令自己满意。此刻的心情先是不服,以为如果再考一次定能有所突破。于是期待下一次,再下一次……一部分学生会在以后的测试中取得理想成绩,但还是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在接二连三的考试中,一次次败下阵来,每次考试都考得“灰头土脸”,身心疲惫,心力憔悴,正常的心态被打破,变得焦虑起来,开始怀疑自己,甚至厌恶考试、怵考试。于是许多同学“累”、“烦”、“急”。但随着复习的深入,基础知识的落实,尤其是通过二轮复习和综合训练,知识的熟练程度和解题能力会大幅提升,这种状况一般会自然消失。因此,要以平常心、积极的心态对待高三,大可不必紧张兮兮、烦恼不安。要相信暂时的不适应是很正常的,只要积极面对,不灰心,经过一段时间的磨砺,就会逐渐走出困境。
同学们还普遍存在这样一种心态,就是寄希望于“付出定会有回报”,拼上一段时间,成绩就能迅速提高,甚至后来居上。一旦遭遇挫折,便失去对学习的热情,进取精神大减,直至自暴自弃。这是一种急于求成、急功近利的消极心态。事实上,学习是一项很复杂的系统工程,成绩和付出并不一定成正比,学习成绩的提高也不是立竿见影的。须知,“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高三不仅是知识的较量,更是心理和意志的较量,要经得住失败,耐得住挫折,要在挫折面前坐怀不乱,保持一颗冷静的头脑,客观分析成绩,正确认识自己,在看到自己不足的同时,更看到自己的进步。要及时调整心态,摸索出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要愈挫愈奋,永不言弃,坚持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二、坚持坚持再坚持,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
先来看新东方总裁俞敏洪讲过的一个故事:
能够到达金字塔顶端的只有两种动物,一是雄鹰,靠自己的天赋和翅膀飞了上去。我们这儿有很多雄鹰式的人物,很多同学学习不需要太努力就能达到高峰。但是,大家也都知道,还有另外一种动物,也到了金字塔的顶端。那就是蜗牛。蜗牛肯定只能是爬上去。从底下爬到上面可能要一个月、两个月,甚至一年、两年。在金字塔顶端,人们确实找到了蜗牛的痕迹。
我相信蜗牛绝对不会一帆风顺地爬上去,一定会掉下来,再爬,再掉下来,再爬。但是,同学们所要知道的是,蜗牛只要爬到金字塔顶端,它眼中所看到的世界,它收获的成就,跟雄鹰是一模一样的。
所以,也许我们在座的同学有的是雄鹰,有的是蜗牛。我在北大的时候,包括到今天为止,我一直认为我是一只蜗牛。但是我一直在爬,也许还没有爬到金字塔的顶端。但是只要你在爬,就足以给自己留下令生命感动的日子。
我们往往羡慕像俞敏洪一样成功人士的辉煌成就,却很少了解其背后的艰辛。创业过程中俞敏洪也像蜗牛一样一次次掉下来,又一次次爬上去,因为坚持梦想才有了今天的成就。同学们还看过《开学第一课》“我的梦·中国梦”,应该还记得李连杰、马云等人坚持梦想的感人故事,更应该记得19岁的杨孟衡,一个从小因雷电击断双臂导致高位截肢的残疾人。他最初的梦想是成为残奥会游泳冠军,却没能取得良好的结果;他在难过了一阵子后又振作起来开始读书。他为了实现“我要读书”的梦想用三个月的时间学会用脚写字。本来对一个停课两年的学生补上落下的功课来说已属不易了,更何况他还是一个失去双臂的残疾人。他凭借自己的努力和坚持,2010年高考成为昆明宜良县的文科第一名,被中山大学录取。同学们一定都为此而震撼和感动,同学们也都曾跃跃欲试暗暗下过决心:高三一年拼了。可我现在要问:你现在还在坚持吗?和他们相比我们目前的困难又算得了什么?成功本来就需要付出,天上是不会掉下馅饼来的。马云总结得很好,“梦想永远是和眼泪和汗水在一起的”。高三是磨练和考验同学们意志的机会,也是人生中最关键的一步,而这一步才刚刚开始,一切还靠自己去打拼。你还能继续坚持吗?如果有眼泪就让它流出来吧,擦干眼泪好继续上路。
三、正确处理好人际关系,心胸宽广,为人豁达,心底无私天地宽。
积极、乐观的心境会有助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提高学习效率,增强人们攻坚克难的信心和毅力,也有益于人的身心健康。而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基础。同学之间关系不和谐,甚至闹矛盾是高三的一大忌。不为小事而斤斤计较,常怀宽容之心、常思律已之策、常立助人之德,如此,“心底无私天地宽”,何愁没有好的人缘?快乐有人分享,忧愁有人分担,苦恼有处倾诉,何愁快乐不常伴左右?而有的同学凡事喜欢斤斤计较,患得患失,值日我多干他少干了,我吃亏他赚便宜了……想方设法,绞尽脑汁占点蝇头小利,却失去了人缘,破坏了心情,影响了学习,枉费了心机,得不偿失。
看看俞敏洪是怎么做的。
在北大当学生的时候,我一直比较具备为同学服务的精神。每天为宿舍打扫卫生,这一打扫就打扫了四年。所以我们宿舍从来没排过卫生值日表。另外,我每天都拎着宿舍的水壶去给同学打水。大家看我打水习惯了,最后还产生这样一种情况,有的时候我忘了打水,同学就说“俞敏洪怎么还不去打水”。但是我并不觉得打水是一件多么吃亏的事情。因为大家都是一起同学,互相帮助是理所当然的。同学们一定认为我这件事情白做了。又过了十年,到了九五年年底的时候新东方做到了一定规模,我希望找合作者,结果就跑到了美国和加拿大去寻找我的那些同学。我为了诱惑他们回来还带了一大把美元,每天在美国非常大方地花钱,想让他们知道在中国也能赚钱。我想大概这样就能让他们回来。后来他们回来了,但是给了我一个十分意外的理由。他们说:“俞敏洪,我们回去是冲着你过去为我们打了四年水。”他们说:“我们知道,你有这样的一种精神,所以你有饭吃肯定不会给我们粥喝,所以让我们一起回中国,共同干新东方吧。”才有了新东方的今天。
俞敏洪真是一位大智者。以“小小”的付出,赢得了人心,赢得了事业的成功。我听过他的演讲,自信、幽默、平实、始终充满活力和激情,极具亲和力,这种气质是其高尚的品格、宽阔的胸怀的体现,也是他事业成功的保证。
四、正确评价自己,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时时享受成功。
再给大家讲个故事: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取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凭智慧战胜对手。”两年之后的米兰马拉松邀请赛中,山田本一有一次夺取了世界冠军。记者问及原因,他又说:“凭智慧战胜对手。”人们对他说的“智慧”一直迷惑不解。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揭开了。他在自述中写道:“每次比赛前,我都要把比赛线路仔细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所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速度奋力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过第一个目标后,我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40多公里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40公里外终点线的那面旗帜上,结果跑到十几公里时,我就已疲惫不堪,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程给吓倒了。”
山田本一的做法给我们的学习以有益的启示,那就是:把学习目标分解成许多小目标,甚至每一小目标又分成很多步,这样难以实现的大目标就可以通过完成一个个容易做到的小目标来实现。
“路是一步一步走出来的”,学习成绩的提高需要一节课一节课,一天一天的积累而获得,因此确立的学习目标不要太长远,太远大,高不可攀。比如:高考要考xxx分,下次考进年级前xx名,等等。同学们也应该把学习的目标分割得小一些,具体一些,有時具体到今天做什么,这节课要做什么,多久做完......每一天,甚至每一节课,每个自习都事先制定学习目标,如上课集中精力听讲,认真记好笔记,把老师课堂讲授的内容全都掌握,做到堂堂清,日日结;每一个自习都全身心投入,提高效率,等等。这些目标相对是容易实现的。这样一节课下来,如果精力非常集中,没有浪费时间,学到了一些新的知识、方法,学会了以前不会的知识,弄懂了以前不明白的问题,没有遗留问题,自习课上就能全神贯注,这样,一天下来感觉特“爽”,很充实,收获非常大,内心也十分踏实,心情自然会很舒畅,每天感受阳光般的进步,每天都有使不完的劲,朝气蓬勃,对未来充满期待。如此足矣。过程走好了,何愁成绩不进步?
五、树立正确的考试观,积极的心态,带来美好心情和无限动力。
考试是定时、定量、自主解答精心选定的题目的过程。平时的单元检测甚至模拟考试其功能都仅仅是检验学习者目前的学习水平,以便更好地制定随后的教师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方略。只有高考才是选拔性考试。就平时考试本身的功能而言,我认为主要是一种学习的手段和方式,每一次测试试题都是老师精挑细选,精心编排,既考虑到知识的覆盖面,又考虑到知识的灵活性、新颖性,极有价值。因此,在试卷分析改错时主要关注学到了什么,还有哪些知识没掌握好,下一步学习过程应注意哪些问题等,而对考试成绩和名次,不必过于关注。宜多做纵向的比较,少做横向的比较,眼睛不要只盯着别人和分数,心思要向内转,自己和自己比,今天和昨天比,学习是为了充实自我、提高自我、超越自我,而不是去与别人争一时之分数高下。
对待考试的态度说到底还是一个心态问题。有这么两个人,一人说“这么漂亮的玫瑰花居然长满了刺”,另一人说“这长满刺的玫瑰居然这么漂亮”。这是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态度。负面的情绪犹如鞭子,每想到一次心情就被“鞭打”一次,而快乐的思想则犹如生命的润滑剂,可以增加生命的活力。面对不理想的分数和试卷上满篇的错号,多数同学会满脸沮丧,觉得“即便学了也没多大长进?错这么多怎么考大学?无希望了!”于是焦虑、烦闷,无心向学。要教导他们换一种思维来对待:当看到试卷上满是错号时,感到太好了,太高兴了。因为幸亏这不是高考,幸亏老师出了这样一份好试卷,暴露出自己这么多的知识漏洞,使自己在高考之前还有机会弥补上。谢谢老师,谢谢红错号。这样想,心情就不会沮丧了,而是立即投入到整理改错、归纳总结、调整提高之中,待这些工作做完后,满心释然,此乐何极。进步就是不断与未知和错误斗争并不断获取新知修正错误的过程,错误并不可怕,每改正一个错误就向前迈进了一步,如此看来,错号并不是那么面目可憎,犯错误亦不失为一种美丽。
总之,高三关键是要有一个好的心态、饱满的精神状态。“好的心态,成功的一半”。任何事情都有两面,若持有积极的心态看到的永远是事物好的一面,而持有消极的心态只看到不好的一面。积极的心态像太阳,照到哪里哪里亮,消极的心态像月亮,初一十五不一样。不是没有阳光,是因为你总是低着头,不是没有绿洲,是因为你心中只有沙漠。我们要学会用积极的心态看问题,树立信心,有克服困难的勇气,要坚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