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介绍大卫﹒梭罗本人和作品的基础上,结合美国文学及其荒野思想,分析梭罗的超验主义对美国本土文学的重要影响。
关键词:大卫﹒梭罗;超验主义;美国本土文学
“简单,简单,再简单”这是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人物大卫·亨利·梭罗的名言,被大家广为传颂。他以作家闻名于世,但生前只出过两本书:《康柯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和《瓦尔登湖》。梭罗毕生所写的两百多万字手稿,主要是他的日记,其中有他的观察、思维、理想和信念。
梭罗是个言行一致的人,他的一生就是在实践他的信仰。他生性好动,留下了很多种游记,因此很多人把他看成一位旅行家和博物学家。加上他特立独行的性格,他的文学成就一直没有受重视。直到二十世纪,他才被公认为第一流的散文家。但是梭罗的诗,要到一九二五年前后,才被人们发现它的价值。他的诗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立风格,与他同时代的传统诗人迥然不同。有批评家甚至说:“梭罗,同狄更生一样,是二十世纪诗歌的先驱;他的作品已经预见到了现代诗歌中的大胆象征手法,深刻的现实主义和一种不甘于安逸的矛盾心理。”梭罗的诗中充满了意象,有一种天然的不假修饰的美。
1851年4月23日,梭罗登上了康克德学校的讲台,发表演说:“我想讲讲自然这个词,因为它是一个绝对自由而又野性的词。”梭罗保证它的论点会在捍卫人类文明的努力中不可限量。他声称:“我要生活在我想去的地方”。“住在该城市这一端,或者是住在荒野的那一边,我将离城市越来越远,只身进入荒野的森林。”在讲演结束时,他用了八个字来概括,“世界保全在野性中”。
在此之前美国人从未听到过这样的论述。以前关于荒野即野性的讨论都是些讲浪漫色彩的或是爱国主义的陈词滥调。梭罗提出的这些个人亲近野性的努力具有重大的意义。为了做到这一点,梭罗有目的的抓住别人刚刚稍有察觉的事件。同时,他开辟渠道使大量有关荒野的思想源源不断的流入。超验主义对于人类、自然和上帝态度的复杂性是梭罗荒野思想理论的几个主要因素的先决条件。超验主义的核心是信仰人高级的精神境界和低级的物质东西进相辅相成的平衡存在。由于这一原因:自然界的东西更显得重大,因为它能直观地看到,他们反射出了宇宙的精神实质。爱默生《论自然》一书中,向世界宣称:“自然是人的精神的象征…世界是作为象征标志的。”六年后梭罗提出了另一个解释:“我们不要低估了事实的价值;有朝一日它将开放为事实的花朵。”自然反映出了高级法则的现实来源于上帝。的确,大自然产物的存在要比反映出来的多得多,就像梭罗指出的那样,“大自然我们所直接看到的大自然仅仅只是一个充当象征和标志符号的大自然吗?”
超验主义对于被分为物质和精髓两部分的宇宙中人所处的位置有着明确的定义。超验主义者强调指出:每一个人都具有这种能力,但是洞察力的培养过程是很艰辛的,需要有敏锐的眼光才能得以实现。梭罗指出:人类不能以自然主义者的身份去直接看待大自然……而应以自己作为自然中的一份子去看待大自然。
作为对于人类与自然的一种思维方式,超验主义对美国野性的含义有着它重要的寓义。在拒绝强有力的神话假设的同时,超验主义者同意自然是宗教的真正的渊源。他们甚至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观点保持一致,诸如威廉·华兹华斯信奉从田野和森林中散发出的道德冲击力。从理论上来讲,超验主义者至少没有给原始社会的国家早期的道德理念留下余地。反而言之,荒野和城市相比较被看作为自然环境,在自然环境中精神的真理得以净化。为了搞清楚这一点,爱默生写道:在野性环境中,我发现到了比在城市和乡村中更有价值和更淳朴的东西…在森林中我们得到推理和证实。
超验主义把人的理念直接补充进了野性的吸引力中而不是人们心中残留的邪恶。他们认为人类对获取道德的臻善臻美和对上帝的了解是通过溶入大自然而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与野性的信心。
梭罗对待荒野的态度形成的第二个因素是他的文明观点。到了中世纪美国的生活已进入了一个快节奏的物质享受的社会,这使得梭罗和他同一时期的许多人变得含糊、动摇、不确信。为了确保这一点,官方的信念在日益增强。然而,工业文明和坚持进步的思想不断地冲击这旧的观念,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不能被完全放在一边置之不理。梭罗为他很难购买到一本空白的笔记本来记载自己的人生感悟而叹息;康科德城的商人给他提供的笔记本都是用来做元、角、分的记账本。1837年,在哈佛大学学位颁授典礼上,他演讲说到,这种“商业精神”就象一个病毒影响着他的身躯。在当时梭罗的野性哲学发展观和他对社会的不满态度形成的对比是最具有意义的事情。
梭罗一直是爱默生的追随者。爱默生是超验主义哲学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和演讲,令人感到十分亲切,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超验主义哲学的核心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人类世界是宇宙的缩影,强调万物本质上的统一。对个人的肯定使超验主义者蔑视外部权威与传统,依赖自己的直接经验。“相信你自己”是爱默生的名言,也是超验主义者的座右铭。超验主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为热情奔放,抒发个性的浪漫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梭罗用其一生实践超验主义,他关注美国本土,追求独创性。对于梭罗来说,自然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自然界发生的事实来理解世界,世界就成了供人阅读、品味的整体。他过着简单的生活。他的文字细腻自然,充满了一个敏感的作家和一个深思熟虑的哲人对大自然的至诚的感受和感动。梭罗在理想主义的旗帜下重新审视了美,解放了思想,他认为,文学必须保持与自然最原始的关系。
总而言之,梭罗使美国的本土文学,包括散文和诗歌,从模仿欧洲的风格中脱颖而出,开创了一个新的时期,形成了美国文学的新风貌。
参考文献:
[1]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 [M].保定: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2]徐迟. 译文名著文库024:瓦尔登湖 /亨利 戴维 梭罗[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章海荣. 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 [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曹晶晶 女 (1978-至今)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及文学研究
关键词:大卫﹒梭罗;超验主义;美国本土文学
“简单,简单,再简单”这是美国超验主义代表人物大卫·亨利·梭罗的名言,被大家广为传颂。他以作家闻名于世,但生前只出过两本书:《康柯德河和梅里麦克河上的一星期》和《瓦尔登湖》。梭罗毕生所写的两百多万字手稿,主要是他的日记,其中有他的观察、思维、理想和信念。
梭罗是个言行一致的人,他的一生就是在实践他的信仰。他生性好动,留下了很多种游记,因此很多人把他看成一位旅行家和博物学家。加上他特立独行的性格,他的文学成就一直没有受重视。直到二十世纪,他才被公认为第一流的散文家。但是梭罗的诗,要到一九二五年前后,才被人们发现它的价值。他的诗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独立风格,与他同时代的传统诗人迥然不同。有批评家甚至说:“梭罗,同狄更生一样,是二十世纪诗歌的先驱;他的作品已经预见到了现代诗歌中的大胆象征手法,深刻的现实主义和一种不甘于安逸的矛盾心理。”梭罗的诗中充满了意象,有一种天然的不假修饰的美。
1851年4月23日,梭罗登上了康克德学校的讲台,发表演说:“我想讲讲自然这个词,因为它是一个绝对自由而又野性的词。”梭罗保证它的论点会在捍卫人类文明的努力中不可限量。他声称:“我要生活在我想去的地方”。“住在该城市这一端,或者是住在荒野的那一边,我将离城市越来越远,只身进入荒野的森林。”在讲演结束时,他用了八个字来概括,“世界保全在野性中”。
在此之前美国人从未听到过这样的论述。以前关于荒野即野性的讨论都是些讲浪漫色彩的或是爱国主义的陈词滥调。梭罗提出的这些个人亲近野性的努力具有重大的意义。为了做到这一点,梭罗有目的的抓住别人刚刚稍有察觉的事件。同时,他开辟渠道使大量有关荒野的思想源源不断的流入。超验主义对于人类、自然和上帝态度的复杂性是梭罗荒野思想理论的几个主要因素的先决条件。超验主义的核心是信仰人高级的精神境界和低级的物质东西进相辅相成的平衡存在。由于这一原因:自然界的东西更显得重大,因为它能直观地看到,他们反射出了宇宙的精神实质。爱默生《论自然》一书中,向世界宣称:“自然是人的精神的象征…世界是作为象征标志的。”六年后梭罗提出了另一个解释:“我们不要低估了事实的价值;有朝一日它将开放为事实的花朵。”自然反映出了高级法则的现实来源于上帝。的确,大自然产物的存在要比反映出来的多得多,就像梭罗指出的那样,“大自然我们所直接看到的大自然仅仅只是一个充当象征和标志符号的大自然吗?”
超验主义对于被分为物质和精髓两部分的宇宙中人所处的位置有着明确的定义。超验主义者强调指出:每一个人都具有这种能力,但是洞察力的培养过程是很艰辛的,需要有敏锐的眼光才能得以实现。梭罗指出:人类不能以自然主义者的身份去直接看待大自然……而应以自己作为自然中的一份子去看待大自然。
作为对于人类与自然的一种思维方式,超验主义对美国野性的含义有着它重要的寓义。在拒绝强有力的神话假设的同时,超验主义者同意自然是宗教的真正的渊源。他们甚至和英国浪漫主义诗人的观点保持一致,诸如威廉·华兹华斯信奉从田野和森林中散发出的道德冲击力。从理论上来讲,超验主义者至少没有给原始社会的国家早期的道德理念留下余地。反而言之,荒野和城市相比较被看作为自然环境,在自然环境中精神的真理得以净化。为了搞清楚这一点,爱默生写道:在野性环境中,我发现到了比在城市和乡村中更有价值和更淳朴的东西…在森林中我们得到推理和证实。
超验主义把人的理念直接补充进了野性的吸引力中而不是人们心中残留的邪恶。他们认为人类对获取道德的臻善臻美和对上帝的了解是通过溶入大自然而达到最高境界的——人与野性的信心。
梭罗对待荒野的态度形成的第二个因素是他的文明观点。到了中世纪美国的生活已进入了一个快节奏的物质享受的社会,这使得梭罗和他同一时期的许多人变得含糊、动摇、不确信。为了确保这一点,官方的信念在日益增强。然而,工业文明和坚持进步的思想不断地冲击这旧的观念,更加美好的生活方式不能被完全放在一边置之不理。梭罗为他很难购买到一本空白的笔记本来记载自己的人生感悟而叹息;康科德城的商人给他提供的笔记本都是用来做元、角、分的记账本。1837年,在哈佛大学学位颁授典礼上,他演讲说到,这种“商业精神”就象一个病毒影响着他的身躯。在当时梭罗的野性哲学发展观和他对社会的不满态度形成的对比是最具有意义的事情。
梭罗一直是爱默生的追随者。爱默生是超验主义哲学的倡导者,他的散文和演讲,令人感到十分亲切,有强烈的个人色彩。超验主义哲学的核心是主张人能超越感觉和理性而直接认识真理,人类世界是宇宙的缩影,强调万物本质上的统一。对个人的肯定使超验主义者蔑视外部权威与传统,依赖自己的直接经验。“相信你自己”是爱默生的名言,也是超验主义者的座右铭。超验主义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为热情奔放,抒发个性的浪漫主义奠定了哲学基础。梭罗用其一生实践超验主义,他关注美国本土,追求独创性。对于梭罗来说,自然是最好的教科书,通过自然界发生的事实来理解世界,世界就成了供人阅读、品味的整体。他过着简单的生活。他的文字细腻自然,充满了一个敏感的作家和一个深思熟虑的哲人对大自然的至诚的感受和感动。梭罗在理想主义的旗帜下重新审视了美,解放了思想,他认为,文学必须保持与自然最原始的关系。
总而言之,梭罗使美国的本土文学,包括散文和诗歌,从模仿欧洲的风格中脱颖而出,开创了一个新的时期,形成了美国文学的新风貌。
参考文献:
[1]何怀宏主编.生态伦理—精神资源与哲学基础 [M].保定: 河北大学出版社,2002
[2]徐迟. 译文名著文库024:瓦尔登湖 /亨利 戴维 梭罗[M].上海: 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
[3]章海荣. 生态伦理与生态美学 [M].上海: 复旦大学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曹晶晶 女 (1978-至今)西安工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任教,讲师,主要从事大学英语教学及文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