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有效作文的基本途径

来源 :语文周刊·初中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ime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多读
  现在仍有不少家长、老师不关注孩子的课外阅读,认为让孩子努力学习课本内容就行了,这是一种目光短浅的想法。阅读贫乏的人一定是语言贫乏的人,同时也是思想贫乏的人。试问一个心灵苍白、思想空洞的人,怎么能写出有灵魂、思想深刻的作品来。要学好语文就必须写好文章,作文是衡量学生语文综合素质的重要砝码。因此,必须扩大阅读量,将阅读延伸到课外。仅靠四十分钟的课堂教学是不够的,我每周设两堂阅读课,鼓励学生进行大量有益的课外阅读,养成一有闲暇就读书的习惯。阅读有益书籍不仅让学生具有良好的文字驾驭能力,还能丰富学生的心灵世界,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书读多了,写作能力自然就会提高。“考场一个钟,台下三年功”,不可一蹴而就。作文跟做人一样,是个长期修炼的过程,阅读实际上是最经济最有效最省心的办法,是真正的“捷径”。“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坚持大量阅读,有一天你会发现自己的笔已经不知什么时候发芽了,并开出了芬芳的花朵。
  课外阅读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世界,可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帮助他们开拓全新的生活领域,领略精妙的艺术世界,充实他们的心灵,丰富他们的精神,带给他们愉悦。其实,每读一篇好文章,我们都会得到一次精神的洗礼,一点小小的启发。总之,课外阅读是对人类文化的认识,是对自身修养的提高,更是为将来自己能为人类文化的辉煌作贡献的基础。
  我们的先辈、文人墨客在历史的长河中,成就了辉煌,留下了璀璨的文化遗产。阅读是获取间接经验的有效途径,因为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获取写作范例的途径。像“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便是古人在读写的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之一。只有书读得多,知识才能丰厚,才能博古通今,也就顺理成章了。不少仁人志士谈到自己学习语文的经验时,几乎都认为是得益于广泛的课外阅读和文章背诵。青少年是阅读的黄金时代,要口读心记,适量记诵。
  二、说真话
  有了阅读的底气,写作的另一个技巧就是说真话。写作的激情来源于表达的欲望,写真话才清楚自己想表达什么,才有可表达的内容,才能带来表达的满足感,没有人愿意为说假话去写作的。一味被要求写一些虚假的东西,没思想,没灵魂,简直没有什么快乐可言,根本满足不了情感的需求。久而久之,学生在写作中胡编乱造,对写作产生厌倦,不知该写什么。因此,每次要求学生作文时,要留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和想象空间,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潜能,多鼓励学生写真人真事,抒发真情实感,让学生写他们的所见、所闻、所思和所感,把自己体验过的事真实地写出来,并给达到这样要求的学生作文打最高分。让学生明确:好的文章不是虚构出来,或是拼凑、抄袭出来的,而是他们的真实体验,是独一无二的。
  学生是作文的主人,个性化作文是必然趋势。“文如其面,文如其人”,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学生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每个人都会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思想感情和审美观点进行思考。当面对一个命题,刚一看,学生可能找不到感觉,不知道该写些什么,那么动笔前一定要问自己:这个问题我如何理解,我最想说什么,有跟别人不一样的想法吗?我最真实的想法是什么?这样很快就会得出写作的内容。如实表达,说出感悟,写出来的文章肯定真实流畅。
  三、多观察
  看下面的实例:
  星期天,李华和李刚两兄弟在家,来了一位客人,找他父亲有急事。大人没在家,来人抽了一支烟,说了几句话就走了。等父亲回来后,李华急忙告诉父亲有人来过,可他又忘了问姓名。父亲问来人长得什么样,李华说:“四十多岁。男的,大个,黑脸,穿蓝工作服。”他父亲听后想不出是谁。李刚接着说:“大个,脑袋又大又圆,脸黑而有疙瘩,一说话牙齿全露在外,吸烟一口连一口的。”他父亲再问了一句:“是不是说话特别快?”兄弟齐声回答说:“对!”父亲恍然大悟,说:“一定是张大民!”从这可以清楚看出,李刚对客人的观察细致而全面,他观察到的结果接近了客人的实际情况,所以让父亲判断出是张大民而不是别人。而李华的观察就不够细致了。文章的内容源于生活,以生活为基础,写文章跟说话是一致的,表达细致清晰,人物的形象就会活起来。因此,写好文章有赖于我们能深入生活,观察入微。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对作文教学充满了信心。世界是无穷的,生活的魅力也没有止境,只有让学生们用自己青春、热情、活力去阅读、感悟、发现,我们的作文教学就一定能迎来又一个阳光明媚的春天。
其他文献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对现代学生而言,文言文属于陌生语言,这就要求教师将枯燥的内容放置在生活之中,使学生身临其境,在轻松、愉快而又严密、系统的氛围中学习,最终达到教学目的。具体方法如下:   1.美读法。古人云:“读古人文字时,便设以此身代古人说话,一吞一吐,皆由彼而不由我。”教师范读时必须美读,读出神韵,读得摇曳生姿、回肠荡气,让学生不仅听出语气、情感,还激发其学习的兴趣。  
期刊
教给学生“会学”的方法,培养他们自学的能力,使学生掌握一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金钥匙,将来自己去学习去获取,这才是终生受用的。  本文结合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从五个方面谈一谈在语文教学中需要做好的几个主导作用。    一、导思    教师要引导学生不能只是一味地听讲,要主动思考,积极参与,成为课堂上的主人。例如每学习一篇新课文,就要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理解文章的一般思路,懂得怎样去分析文章的题目、主要内
期刊
我激动地拥抱一个又一个的学生,感觉我的心和他们的心贴的那么近。拥抱着他们,就像拥抱着自己的儿女。那一刻,我泪如泉涌,但我知道,幸福的微笑就像花一样在我脸上绽放。  今天下午,我们班举行庆元旦文艺汇演活动。升入初三以来,学生被紧张的学业,繁重的作业,艰苦的训练压抑得快要崩溃了,所以当我提前把这个消息告诉他们时,他们简直要乐疯了。接下来的日子,表面看来风平浪静,但我从教室电脑桌面的一个“初三十二班元旦
期刊
很多老师都说,准备公开课的过程就是一个自我磨炼的过程。可我认为,教学过程更是一个自我提升的过程。通过教学《再别康桥》这一现代经典诗歌我逐渐明白了:诗歌教学最重要的是体验到一种诗情,获得一种美的感受。那么怎样才能使学生一旦进入诗的情境,触碰到诗歌的灵魂呢?我想,学生反复诵读,教师范读,听名家配乐朗诵,这些看似“老土”被人冷落了的方法也许是最有效的,“书读百遍,其义自现”,课堂上读是必不可少的。  那
期刊
广东省深圳市罗湖区教研员侯渝生教授曾作过题为《从“知识课堂”走向“生命课堂”》的学术报告。报告中他指出,新课程呼唤新的教学理念,教学不是给学生强加教师的观念,而是要倾听学生的观念,并创造条件让学生产生更精彩的观念,在谈及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时,他引用了台湾女作家龙应台女士的一句话:“所谓可爱的城市,应有:充足的阳光;盛开的花朵;新鲜的空气;成熟的苹果。”然后他作了进一步的解释,阳光是指创新的教育理念
期刊
一、有的放矢拓展作业内容  1.注重语文作业的生活性  “生活即教育”,语文离不开生活,语文是课堂教学的延伸,也是生活的延伸,离开了生活的语文是没有生命力的。如果教师把作业内容封闭在课本内,一切以语文课本为中心,让学生脱离家庭、社会,这种做法显然是不可取的。因此,教师设计作业时,应把语文学习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关注学生的生活领域,让课堂知识回归到生活中去,让作业融入到现实生活中,贴近学生生活领域,
期刊
中小学课业负担的加重已经成为困扰我国基础教育的一个顽症,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减负”是时下人们的热点和焦点,既要减轻学生负担,又要提高教学质量其关键就是在于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向课堂45分钟要质量。而提高课堂质量的关键在于优化课堂教学过程。如何优化课堂教学过程,我认为应做到以下几点。  一、优化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是教学过程优化中实施控制的出发点和归宿。如何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呢?  1、从编者角
期刊
人教版九年级(上)的《陈涉世家》一文,放在全书唯一一个文言文单元的第一篇,可见其地位的重要。我呢,当然也是重视有加,足足花了6节课才完成,这与文章篇幅长,内容有一定难度有关系。当我终于为完成这课如释重负时,几个大胆学生的“诉苦”让我无论如何也轻松不起来了。学生们说,总感到这几天学文言特没劲,老想“打瞌睡”,作为老师,我不得不为此陷入思索中。  一、回顾为教这课,我所做的工作  1、 准备阶段  我
期刊
一、 因势利导,关注学生  我有一个习惯:每节课的前几分钟,都不会进入新课内容,往往我要快速观察学生的状态如何,再进行我的这几分钟的安排。如果学生显得兴奋,我会从兴奋者中找出一个来说说为什么会这样,这样一来,让学生有个宣泄兴奋情绪的机会,让大家有一个情绪过渡时间,同时也进行了口语训练,细心者还可以以此作为以后的写作素材;如果学生显得精神萎靡,我会用讲故事、猜谜语、新闻故事报道等形式提起学生兴趣。苏
期刊
一、在学生真实的生活世界里写作  长期以来,学生的作文深受政治因素的影响,再加上传统的写作教学完全割裂了写作与生活的关系,写作成为一种知识性、技术性训练,文章当中根本没有自我。学生动不动满口公众语言,所表达的观点,所抒发情感,所使用的词句,缺乏真实感,没有灵动感,更不具备天真、活泼的特点;空话、假话、套话成篇,似乎学生都患上了真话失语症。写作教学完全失去了个性价值和自身发展功能。新课程倡导回归生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