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价艺术

来源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6C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评价的根本目的是为了促进学生学习,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充分发挥教学评价的多重功能,注重学生评价的主体地位,从而突显课程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如何使用评价这一教学手段,去敲开学生学习兴趣的“大门”,召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呢?
  一、加强评价的激励性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任何评价都具有导向性。一个好的导向性评价,往往能使整堂课生动起来,收到画龙点睛的效果,甚至改变学生的一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当公正和善的“法官”,及时给予学生善意积极的“判定”,多鼓励学生,表扬学生,即使有合理的批评,也要注意批评的方式与语气。比如,我在教苏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安塞腰鼓》的时候,是这样进行评价的:这篇文章有一个教学重点,是感受安塞腰鼓的壮阔、豪放的气势以及高原后生们粗犷、豪迈的性格。为此,在设计的时候,重点突出朗读这一环节。首先,四人一组,让学生自由朗读,熟悉文章大意,再由每组推选一名代表朗诵一个自然段,谈谈感受。在巡视的过程中,为激励学生敢于大声朗诵,我拍拍学生的肩膀说:“你读得很好。发音非常正确,如果再响亮一点就好了。”对于发音不好,读得不流畅的学生,我会鼓励地笑着说:“不着急,老师相信你一定会成功的!”在不断的鼓励与赞扬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很高,朗诵的声音很大,整个环节完成得非常好。
  二、加强评价的多元化
  评价方式是多元化的,教师也应该创建平台,开展师生互评、学生自评、生生互评的评价活动,让课堂教学中充满民主和谐的氛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比如,学校有家长“邀请日”的活动,就是让家长走进课堂,了解教学过程以及学生的学习状态。我在教学苏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詹天佑》的时候,将教师、家长、学生引入参与其中,进行评价,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课前,教师布置了学习任务,让学生们寻找我国著名的爱国人物以及他们的事迹,并着重要求了解詹天佑的事迹。课堂上,先让学生们讲解自己了解的著名的爱国人物以及他们的事迹。其中,有一位平时从不主动举手回答问题的女生讲了林则徐的事迹,我给予了表扬,并对女生的父亲说:“今天是家长‘邀请日’,xx同学很努力,这么主动地回答问题,表现得很好,您认为呢?”女生的父亲很激动,给女儿竖起了大拇指。因为学生受到老师表扬的时候,也渴望家长的肯定。还可以引导学生在课堂中对教师的范读、提问、板书等进行评价,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对自己的学习成果进行评价,还可以组织同桌互评,采用小组内互相评价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加强评价的区别性
  新课标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在课堂上,教师要充分关注不同类型的学生,尊重他们,引导他们,让他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地张扬,特别是“特殊群体”,要进行区别性的评价。比如,课堂教学中,总有一些学生不参与小组学习活动或者自学研究任务。教师会利用巡视的过程,来到他的身边,要求他回答问题,如果回答不了,则会提明确要求,过几分钟再次检查,但在最后总结的时候会表扬他。因为,此类学生不同于优秀学生,要点燃他们心中的希望之火,让他们有“学习的成就感”;对于优秀学生出现这种情况,则要进行恰到好处地批评与提醒。比如,在学习讨论后,让其总结发言。这类学生普遍很要强,一旦出现回答不出的情况,则会迫使他调整自己的学习状态,也可以分组学习,选出学习最积极者与最不积极性,进行鞭策。
  四、加强评价的生动性
  在课堂教学中,不能用单一的语言进行评价,特别是针对小学生。如果教师在课堂上经常说“回答得很好”“真棒”“不错”,时间一久,学生就不在意了,课堂气氛也就会消沉了。因此,我在进行语文教学过程中,很特别注意评价语言的生动性。针对低年级的小朋友,评价要直观,甚至可以略微夸大,也可以发动小朋友们一起为他鼓掌。比如,一位学生友用自己的话完整地将故事讲了一遍。我引导全班同学跟我一起鼓掌,然后向他伸出个大拇指,说:“你真棒!”从那以后,那位学生上课特别认真,举手发言特别积极。因此,评价话语越生动,越多样化,越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教学评价,是一种手段,更是一门艺术。不管你用哪一种评价语言或者哪一种评价方式,都需要认真思考,在教学过程中灵活运用。因此,教师们需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学底蕴,让评价方式求新求变,只有做到让每一个课堂评价成功有效,才能让学生愉快地投入到学习中,燃起学习的热情与兴趣,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南通市通州区刘桥小学)
其他文献
[案例]:《卧薪尝胆》的十种解读    一位教师别出心裁地引领学生将阅读《卧薪尝胆》的感受发散为十种:  卧薪尝胆,比喻刻苦自勉,发奋图强。  会稽一战,勾践战败,给吴王当奴仆。这就是“胜者王,败者寇。”  勾践能称王,能为奴,这是能屈能伸。  “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可见骄兵必败。  会稽之战前,勾践为王,好像站在山顶;会稽之战后,勾践为奴,好像跌入山底。  为王的勾践锦衣玉食、
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正式发布,基礎教育进入核心素养的时代。所谓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实际上是代表着人的人格、精神、身体、能力的未来中国国民素养。学生核心素养的最终目标是: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服务于社会、创造更好的社会……面对视觉文化充斥的社会现状,人们倡导教育要社会化,我们也要反过来思考:“社会化的美术教育该是怎么样的呢?”  一、良好的心理品质是留心生活的基础  2016
近年来,随着国家有关教育改革政策的密集发布,高中“综合素质评价”成为教育界的热议话题。笔者从一个实践研究者的角度,就目前已箭在弦上的新一轮综合素质评价的推进作一些冷思考,以期对其顺利实施有所助益。  一、新一轮综合素质评价的背景  为什么要进行“新一轮”综合素质评价?其实,“综合素质评价”并不是一个新概念。从1999年中央作出推行素质教育决定之时就已经提出:要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必须改变评价制度。当然
[摘 要]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无穷动力,要明确教学方向,在目标定位中反思;夯实基础保障,在内容研制中反思;凸显核心任务,在语用迁移中反思,从而促进语文课堂教学的发展。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程反思;学科味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无穷动力,如果实践教学结束之后,我们仅仅抱着教完了就是教完了的心态,没有反思的及时跟进,成长的脚步就会放慢,甚至会出现“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现象。那对于语文
小学学校管理中的“三度”管理分别为:密度、精度和深度三个层次的管理。其中密度指紧密程度,主要倾向于管理中的宏观调整下的管理;精度是指精细和精密,是学校管理中的双层次;深度是学校管理中对每一环节的管理都进行深入管理。  一、学校管理的基本要求——密度  密度主要指学校管理的松紧程度,它是小学管理的基础性前提,在小学管理中管理空隙越大,管理效果也就越差,相反管理越紧凑效能也就越高。  要想实现管理密度
中国新闻网2010年10月29日转发了《羊城晚报》的一则报道:小学生叹班干部选举“水太深”,自称已无心恋战。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现代学生参与班级管理意识的增强,也更鲜明地提出了一个社会的问题:班干部的选拔与班级的管理日益受到了更多社会、家庭力量的关注。那么作为一个班主任应该如何在新形势下,结合目前的生本教育,进行有效的班级管理呢?  很多毕业参加工作的学生常常找我聊天,谈论最多的当然是教过他们的老师,
学校文化,既包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弘扬,又包括学校本身经过积淀、创生而形成的具有个性的传统文化。现代学校文化是凝聚学校全体师生的巨大精神力量,是素质教育深入实施的一种长效机制,是学校发展的强大内驱力。囿山小学是一所百年老校,传承百年老校治学精神,是加强现代学校文化建设的基础,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是学校实现新发展的必由之路。笔者以囿山小学为例,总结了以下关于经典传承工程的具体实施策略。  1.
高效设问是决定阅读教学质量的重要维度,更与教师解读文本的力度、考量文本的深度、视通万里的广度、文化素养的厚度有着直接的联系。有价值的问题设置,有着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妙用。  一、把握文本特质,在设问中切入文本内核  教师要以学生的认知需要为切入点,将不需要的内容剔除,在重新整合教学内容的基础上确认本节课的教学价值,在深入浅出中构建问题,从而使难点以最为简洁的方式呈现。  如著名特级教师薛法根在执教《
古今内外,人们都是提倡读书的,“书中自有黄屋。”如今,每年的4月23日,被定为世界读书日。读书能提升自己,能升华人品、磨炼意志,读书如此重要,读什么书则显得更为重要,只有读好书,才能产生正能量;读好书,才能引导小学生走正路。  一、读好书,以文本为引子  什么样的书是好书,对小学生而言,文本上其实就有许多的提示。如《读书要有选择》就明确提出四点要求:“第一,可以选读一些优秀的文学作品,特别是那些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国家、社会、个人三个层面提出了二十四字要求。学校积极从各方面对少先队员进行培养、教育,校园里涌现出了很多值得称颂的好现象。我们来看这样几个镜头:  【镜头一】  2016年11月3日,学校组织秋游,学生早晨不必到校,家长把队员直接送到县体育中心。下午秋游结束后,教师们回到学校,惊讶地发现,升旗台上有一位少先队员正在家长的陪同下降旗。随后,经过了解,知道这位小朋友是周四的“光荣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