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良好的师生关系对教育教学效果的作用不言而喻。一、二年级的孩子经常把“我们老师说的”挂在嘴边,可以感受到孩子们对老师的尊敬、信任和依赖。此时的孩子,什么事情都愿意告诉老师,出现问题会寻求老师的帮助,听从老师的建议。但就是这样的孩子到了三年级,仿佛在一夜之间发生了“蜕变”,他们不愿再做老师的“小尾巴”,有的甚至故意绕开老师,有悄悄话更愿意向好朋友倾诉,有困难更愿求得同伴的帮助。有的老师对此既失落又纠结,埋怨孩子是“白眼狼”,原本融洽的师生关系悄然间生出了罅隙。在怀疑和埋怨中,罅隙继续扩大,沟通问题逐渐显露。
一、师生不良沟通的原因
1. 传统观念与学生自我意识觉醒的矛盾
教师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成员,履行着“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特殊的社会责任。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在履行这个特定的社会责任时往往以单一的身份,即教育者的身份出现。他们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总在有意无意之间会居以权威的架势,亮出楷模的姿态,带着父兄的口气,处于霸主的地位。而学生是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必须接受教师的指导、控制、检查、评定,往往处于受教育、受支配的地位。当师生双方都认同这样的身份时,相互间的关系是融洽的、和谐的。随着孩子成长到9岁,一般是三年级的时期,孩子自我意识觉醒。他们会挑战原有的共识,打破原来的平衡。在新平衡没建立起来前,师生间的芥蒂因此而出现。
2. 教师个人素养与学生不断成长的矛盾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都在三年级这个节点上与教师产生隔膜,区别只是程度不一而已。如果说孩子自我觉醒是诱因,那么来自教师的个人素养就是“催化剂”。有的教师专业知识面狭窄,随着学生接触的知识深度广度的变化,教师没办法很好地协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所轻视。有的教师性格内向孤僻,不善言语,极少与学生接触交往。有的教师不注意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不了解、也不愿意去了解学生的情绪和要求,实施因材施教。有的教师缺乏民主作风,处事主观武断,听不进、也不愿意听学生的意见,而且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辄训斥、讽刺挖苦学生,让学生不敢也不愿接近。有的教师言行不一,缺乏诚信,得不到学生的信任。有的教师不能公正处事,偏爱优秀生而歧视学困生,使部分学生逃避教师。有的教师评价学生的手段单一,不时会因为一次不当的评价或错误的评价,令师生关系僵化而无法进一步沟通。教师的这些个人素养问题在遭遇处于人生第二个心理敏感期的9岁孩子时,就有可能成为导火线,让师生间的沟通问题尾随而至。
3. 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与教师认识不足的矛盾
记得一位老前辈曾把小学三年的孩子形容成“脱毛小鸡”,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斗,不安分,特别能“闹腾”。现在看来的确是那样。他们不但与老师疏远,还不轻易相信任何人,对他人保持着一定的心理距离。他们认为自己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有了一定的独立性,想极力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如果他们的行为和见解不能得到老师的认同与理解,他们便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以后遇事也不愿意和老师交流,心理处于半封闭的状态,把原来对老师的依赖转移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朋友身上,不愿意再把老师作为倾诉的对象。对这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很多老师要么认识不足,要么横加干预,导致误解加深,使沟通更不顺畅。
4. 家庭教育的偏失与学生自身需要的矛盾
现代的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不容置疑的。“把孩子捧在手里怕丢,含在嘴里怕化”是不少家长真实的心理写照。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长的投入一点都不含糊。幼儿期至小学二年级前,很多家长把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特长作为重点。但到了小学三年级时,比起兴趣特长,比起孩子的需要,此时家长更关注孩子学业成绩的提升,以确保孩子在争夺优质初中入场券的战争中赢得胜利。不少孩子披星戴月般转战于各式的补习班、培优班,做着总也做不完的各式作业。在如此高强度的学习中,孩子极易滋生出消极对抗的情绪,继而引发“踢猫效应”,将对家长的不满情绪,迁移到老师身上,进而加剧师生间的隔阂。
二、化解策略
1. 淡化教育者的角色痕迹
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还应该是朋友式、同志式的关系。教师要转变观念,极力淡化作为教育者的痕迹,即由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协作者和欣赏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注意讲究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避免处处以教育者的姿态出现,妄自尊大,对学生滥用权威。
2. 发扬教育民主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化进程的普及,学生问题的解决、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多元化,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小,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民主及自由的意识越来越强。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希望在平等的基础上与教师进行交往,最终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努力创造“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3. 加强非正式交往
师生之间的交往,除了学校、课堂上的正式交往,还存在着课外的非正式交往。教师要注重组织各种活动,增加师生间的交往机会,还要以普通一员的身份融入学生当中,参与他们的娱乐活动,与他们接触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和需要,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也可以通过建立班级Q群、微信群等方式,把师生之间的非正式交往由现实的环境拓展到虚拟的环境,努力促成“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当然,教师要注意“度”的把握,不可一味的迁就、迎合学生,否则将难以对学生施加正确的导向。
4. 把适度容忍与积极导向融为一体
教师和学生除了身份的不同,还存在年龄、认知水平、经验的差异。这些不同与差异注定师生矛盾不可能完全避免。当冲突出现的时候,要么是学生不能接受教师的观点、要求,要么是教师没办法容忍学生的态度、观点。化解矛盾的主动权往往在教师的手中。当问题不带原则性、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情况下,教师应当做出适度的克制、容忍,以消除矛盾。切忌单纯的看管或堵截,更应避免“误诊”而随便“下药”,导致问题的进一步恶化。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积极发展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良好的情感、意志和行为,培养学生的正当需要,正确评价自己的欲望,正确处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关系,使师生关系建立在一个良好的人格基础上。
5. 建立家校共同体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作用的结果。若师生沟通不良,多少也能折射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不良,甚至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不良。建立家校共同体,教师要摒弃动辄投诉孩子、批评家长的做法。家长则要避免平时不主动联系教师、孩子一旦有问题就向教师问责的做法。教师和家长要加强沟通,统一认识,统一观点,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形成合力,积极应对孩子成长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
总之,要解决师生间的沟通问题,“快刀斩乱麻”式的想法不可有;多点耐心,重视倾听,善用技巧不可少。只有让沟通成为常态,师生才能在沟通中共同成长,教育教学目标才能真正落到实处。
一、师生不良沟通的原因
1. 传统观念与学生自我意识觉醒的矛盾
教师作为一个特定的社会成员,履行着“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特殊的社会责任。基于这样的认识,教师在履行这个特定的社会责任时往往以单一的身份,即教育者的身份出现。他们在与学生交往的过程中,总在有意无意之间会居以权威的架势,亮出楷模的姿态,带着父兄的口气,处于霸主的地位。而学生是受教育者,在学习过程中,他们必须接受教师的指导、控制、检查、评定,往往处于受教育、受支配的地位。当师生双方都认同这样的身份时,相互间的关系是融洽的、和谐的。随着孩子成长到9岁,一般是三年级的时期,孩子自我意识觉醒。他们会挑战原有的共识,打破原来的平衡。在新平衡没建立起来前,师生间的芥蒂因此而出现。
2. 教师个人素养与学生不断成长的矛盾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一届又一届的学生都在三年级这个节点上与教师产生隔膜,区别只是程度不一而已。如果说孩子自我觉醒是诱因,那么来自教师的个人素养就是“催化剂”。有的教师专业知识面狭窄,随着学生接触的知识深度广度的变化,教师没办法很好地协助学生解决学习上的问题,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为学生所轻视。有的教师性格内向孤僻,不善言语,极少与学生接触交往。有的教师不注意研究自己的教育对象,不了解、也不愿意去了解学生的情绪和要求,实施因材施教。有的教师缺乏民主作风,处事主观武断,听不进、也不愿意听学生的意见,而且教育方法简单粗暴,动辄训斥、讽刺挖苦学生,让学生不敢也不愿接近。有的教师言行不一,缺乏诚信,得不到学生的信任。有的教师不能公正处事,偏爱优秀生而歧视学困生,使部分学生逃避教师。有的教师评价学生的手段单一,不时会因为一次不当的评价或错误的评价,令师生关系僵化而无法进一步沟通。教师的这些个人素养问题在遭遇处于人生第二个心理敏感期的9岁孩子时,就有可能成为导火线,让师生间的沟通问题尾随而至。
3. 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与教师认识不足的矛盾
记得一位老前辈曾把小学三年的孩子形容成“脱毛小鸡”,认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好斗,不安分,特别能“闹腾”。现在看来的确是那样。他们不但与老师疏远,还不轻易相信任何人,对他人保持着一定的心理距离。他们认为自己已经不再是小孩子了,有了一定的独立性,想极力摆脱对老师的依赖。如果他们的行为和见解不能得到老师的认同与理解,他们便会产生强烈的抵触情绪和逆反心理,以后遇事也不愿意和老师交流,心理处于半封闭的状态,把原来对老师的依赖转移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朋友身上,不愿意再把老师作为倾诉的对象。对这个阶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殊性,很多老师要么认识不足,要么横加干预,导致误解加深,使沟通更不顺畅。
4. 家庭教育的偏失与学生自身需要的矛盾
现代的家长对孩子的爱是不容置疑的。“把孩子捧在手里怕丢,含在嘴里怕化”是不少家长真实的心理写照。在孩子的教育上,家长的投入一点都不含糊。幼儿期至小学二年级前,很多家长把培养和发展孩子的兴趣特长作为重点。但到了小学三年级时,比起兴趣特长,比起孩子的需要,此时家长更关注孩子学业成绩的提升,以确保孩子在争夺优质初中入场券的战争中赢得胜利。不少孩子披星戴月般转战于各式的补习班、培优班,做着总也做不完的各式作业。在如此高强度的学习中,孩子极易滋生出消极对抗的情绪,继而引发“踢猫效应”,将对家长的不满情绪,迁移到老师身上,进而加剧师生间的隔阂。
二、化解策略
1. 淡化教育者的角色痕迹
师生之间的关系,不仅是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还应该是朋友式、同志式的关系。教师要转变观念,极力淡化作为教育者的痕迹,即由传统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的权威者,变成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参与者、协作者和欣赏者”。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注意讲究方法,注重对学生的引导和潜移默化的影响,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育。避免处处以教育者的姿态出现,妄自尊大,对学生滥用权威。
2. 发扬教育民主
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信息化进程的普及,学生问题的解决、获取知识的途径变得多元化,使教师对学生的影响越来越小,教育改革的进一步深化,促进了学生思维能力、实践能力的发展。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民主及自由的意识越来越强。他们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希望在平等的基础上与教师进行交往,最终实现教学相长。教师应顺应时代的要求,在教学实践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尊重他们的人格和个性,努力创造“民主、平等、和谐、合作”的教育氛围,鼓励学生积极投身到教育教学实践活动中。
3. 加强非正式交往
师生之间的交往,除了学校、课堂上的正式交往,还存在着课外的非正式交往。教师要注重组织各种活动,增加师生间的交往机会,还要以普通一员的身份融入学生当中,参与他们的娱乐活动,与他们接触谈心,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和需要,帮助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难,从而赢得学生的信任,缩短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教师也可以通过建立班级Q群、微信群等方式,把师生之间的非正式交往由现实的环境拓展到虚拟的环境,努力促成“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当然,教师要注意“度”的把握,不可一味的迁就、迎合学生,否则将难以对学生施加正确的导向。
4. 把适度容忍与积极导向融为一体
教师和学生除了身份的不同,还存在年龄、认知水平、经验的差异。这些不同与差异注定师生矛盾不可能完全避免。当冲突出现的时候,要么是学生不能接受教师的观点、要求,要么是教师没办法容忍学生的态度、观点。化解矛盾的主动权往往在教师的手中。当问题不带原则性、不会产生严重后果的情况下,教师应当做出适度的克制、容忍,以消除矛盾。切忌单纯的看管或堵截,更应避免“误诊”而随便“下药”,导致问题的进一步恶化。除此之外,教师还要积极发展和培养学生健康的人格,培养良好的情感、意志和行为,培养学生的正当需要,正确评价自己的欲望,正确处理个人需要和社会需要的关系,使师生关系建立在一个良好的人格基础上。
5. 建立家校共同体
孩子的健康成长,是社会、学校、家庭共同作用的结果。若师生沟通不良,多少也能折射出教师与家长沟通的不良,甚至家长与孩子间的沟通不良。建立家校共同体,教师要摒弃动辄投诉孩子、批评家长的做法。家长则要避免平时不主动联系教师、孩子一旦有问题就向教师问责的做法。教师和家长要加强沟通,统一认识,统一观点,树立正确的育人观,形成合力,积极应对孩子成长中不断涌现的新问题。
总之,要解决师生间的沟通问题,“快刀斩乱麻”式的想法不可有;多点耐心,重视倾听,善用技巧不可少。只有让沟通成为常态,师生才能在沟通中共同成长,教育教学目标才能真正落到实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