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素质教育理念下初中音乐教学的重要性逐渐显现,在其音乐课堂中进行声势律动教学的融合,可实现对学生审美品味、节奏感等的培养,并有助于音乐课堂教学效率与质量的显著优化。对此,本文从声势律动教学内涵的分析入手,在此基础上提出声势律动教学在音乐课堂中的开展策略。
关键词:策略;声势律动;初中;音乐课堂
初中音乐课堂是学生艺术素养发展、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新课程背景下音乐课堂教学面临变革优化的局面。传统教学手段应用难以帮助教师真正完成教学目标,甚至对学生音乐素养发展造成限制。而将声势律动融合于初中音乐课堂,能够实现对音乐课堂教学现状的转变,并为学生音乐素养发展提供支撑。正因此,如何借助科学对策进行音乐课堂与声势律动的融合,对于优化初中音乐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一、声势律动教学内涵分析
声势律动在现阶段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常见,其中声势是指将人体视作乐器,通过不同肢体动作来达到发声的目的,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跺脚、肩部拍打等动作来实现发声。声势的应用能够帮助个体实现以更为直观的形式进行情感表达,在教学期间教师则以利用声势练习来达到优化教学洗过的目的[1]。律动则是以音乐节奏为参照,使个体的运动频率与音乐节拍之间保持同步、一致的状态,在音乐教学期间合理利用律动训练,能够实现对学生音乐感悟的加深。将声势律动教学应用于初中音乐课堂,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内化音乐知识的同时,实现对学生音乐节奏感、肢体协调性、理解能力等方面的有效培养。
二、初中音乐课堂中声势律动教学策略
1.借助多媒体强化学生想象力培养
要想实现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需要以学生想象力的激发为前提[2]。倘若学生未得到音乐想象力的激发,或者是自身想象力较差,难以做到对音乐知识内容、音乐情感的深度感悟,进而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要想实现对学生想象力的进一步激发,教师可以在充分明确学生音乐基础的前提下,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引导学生进行深度联想。比如以多媒体为载体进行音视频的播放,通过为学生营造情境来感悟其音乐中蕴含的情感与景象。例如在教学《第九交响曲》时,教师可事先搜集关于贝多芬的资料,并以多媒体为辅助为学生直观展示,引导学生认知贝多芬的一生中,尽管受到诸多苦难的摧残,但是并非放弃对音乐的热爱与坚持。然后以多媒体播放关于《第九交响曲》的音视频,引导学生带着对作者的感悟进行音乐情感、情境的体验。最后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音乐的基础上,以拍掌、跺脚等方式进行歌曲韵律的表达,以此实现对学生音乐知识的深入内化,并加深对歌曲意境、情感的感悟。
2.以节奏培养促学生素养发展
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是帮助学生深度理解音乐的关键所在,并且在声势律动教学中,节奏感培养也是关键所在,对于学生加深音乐理解,培养自身肢体协调性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通过学生节奏感培养的强化来进一步体现出声势律动教学的功能与价值[3]。例如在教学《保卫黄河》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些具有较强节奏感的音乐,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音乐中寻找节奏。然后带领学生进行《保卫黄河》歌曲的学习,在大致掌握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歌曲的分析与理解,在此基础上自行设计关于此歌曲的节拍动作,如拍手、拍肩、跺脚等,通过对学生开展节奏训练来实现自身音乐感知能力的发展。待学生节奏设计完成后,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保卫黄河》大合唱,并要求学生在合唱过程中进行声势伴奏,进而实现在发展节奏感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其自身音乐素养的发展。
3.以音乐与韵律相符合为切入点
声势律动教学的开展成效受到音乐与韵律契合性的直接影响,倘若教学期间教师所融入的韵律、节奏与音乐课程不契合,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并限制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鉴于此,在实际声势律动教学期间,教师需依据对学生认知水平、基础能力的分析,将相对简单、易于理解的节奏、韵律融合到音乐教学中,或者是将简单的舞蹈动作与音乐歌曲相融合,以此在加强学生韵律节奏感知的同时,实现对声势律动教学成效的进一步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得益于声势律动教学的有效开展,促使其初中音乐教学实现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而要想在音乐课堂中进一步凸显出声势律动教学的作用与价值,需要在明确声势律动内涵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策略措施进行音乐教学的优化,实现对声势律动教学手段来丰富学生乐理知识,帮助学生深入感知音乐中的节奏美、律动美,促进学生自身音乐素养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华珍. 初中音乐声势律动教学的内涵及其开展策略探究[J]. 黄河之声, 2018, 517(16):114-114.
[2] 李春晖.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 教育(文摘版), 2016(8):00186-00186.
[3] 吳绮雯. 初中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的运用实践分析[J]. 北方音乐, 2020, 000(001):193-194.
四川省合江县白沙中学校 646202
关键词:策略;声势律动;初中;音乐课堂
初中音乐课堂是学生艺术素养发展、审美品质发展的重要途径,新课程背景下音乐课堂教学面临变革优化的局面。传统教学手段应用难以帮助教师真正完成教学目标,甚至对学生音乐素养发展造成限制。而将声势律动融合于初中音乐课堂,能够实现对音乐课堂教学现状的转变,并为学生音乐素养发展提供支撑。正因此,如何借助科学对策进行音乐课堂与声势律动的融合,对于优化初中音乐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一、声势律动教学内涵分析
声势律动在现阶段音乐教学中的应用较为常见,其中声势是指将人体视作乐器,通过不同肢体动作来达到发声的目的,如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跺脚、肩部拍打等动作来实现发声。声势的应用能够帮助个体实现以更为直观的形式进行情感表达,在教学期间教师则以利用声势练习来达到优化教学洗过的目的[1]。律动则是以音乐节奏为参照,使个体的运动频率与音乐节拍之间保持同步、一致的状态,在音乐教学期间合理利用律动训练,能够实现对学生音乐感悟的加深。将声势律动教学应用于初中音乐课堂,有助于帮助学生在内化音乐知识的同时,实现对学生音乐节奏感、肢体协调性、理解能力等方面的有效培养。
二、初中音乐课堂中声势律动教学策略
1.借助多媒体强化学生想象力培养
要想实现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需要以学生想象力的激发为前提[2]。倘若学生未得到音乐想象力的激发,或者是自身想象力较差,难以做到对音乐知识内容、音乐情感的深度感悟,进而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而要想实现对学生想象力的进一步激发,教师可以在充分明确学生音乐基础的前提下,借助多媒体技术的引导学生进行深度联想。比如以多媒体为载体进行音视频的播放,通过为学生营造情境来感悟其音乐中蕴含的情感与景象。例如在教学《第九交响曲》时,教师可事先搜集关于贝多芬的资料,并以多媒体为辅助为学生直观展示,引导学生认知贝多芬的一生中,尽管受到诸多苦难的摧残,但是并非放弃对音乐的热爱与坚持。然后以多媒体播放关于《第九交响曲》的音视频,引导学生带着对作者的感悟进行音乐情感、情境的体验。最后教师可以在学生掌握音乐的基础上,以拍掌、跺脚等方式进行歌曲韵律的表达,以此实现对学生音乐知识的深入内化,并加深对歌曲意境、情感的感悟。
2.以节奏培养促学生素养发展
音乐节奏感的培养是帮助学生深度理解音乐的关键所在,并且在声势律动教学中,节奏感培养也是关键所在,对于学生加深音乐理解,培养自身肢体协调性等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鉴于此,在实际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需通过学生节奏感培养的强化来进一步体现出声势律动教学的功能与价值[3]。例如在教学《保卫黄河》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播放一些具有较强节奏感的音乐,帮助学生学会如何从音乐中寻找节奏。然后带领学生进行《保卫黄河》歌曲的学习,在大致掌握后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歌曲的分析与理解,在此基础上自行设计关于此歌曲的节拍动作,如拍手、拍肩、跺脚等,通过对学生开展节奏训练来实现自身音乐感知能力的发展。待学生节奏设计完成后,教师带领学生开展《保卫黄河》大合唱,并要求学生在合唱过程中进行声势伴奏,进而实现在发展节奏感的同时,进一步促进其自身音乐素养的发展。
3.以音乐与韵律相符合为切入点
声势律动教学的开展成效受到音乐与韵律契合性的直接影响,倘若教学期间教师所融入的韵律、节奏与音乐课程不契合,势必会影响到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并限制学生音乐素养的发展。鉴于此,在实际声势律动教学期间,教师需依据对学生认知水平、基础能力的分析,将相对简单、易于理解的节奏、韵律融合到音乐教学中,或者是将简单的舞蹈动作与音乐歌曲相融合,以此在加强学生韵律节奏感知的同时,实现对声势律动教学成效的进一步提升。
结束语:
综上所述,得益于声势律动教学的有效开展,促使其初中音乐教学实现对学生音乐素养的全面发展。而要想在音乐课堂中进一步凸显出声势律动教学的作用与价值,需要在明确声势律动内涵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策略措施进行音乐教学的优化,实现对声势律动教学手段来丰富学生乐理知识,帮助学生深入感知音乐中的节奏美、律动美,促进学生自身音乐素养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 尹华珍. 初中音乐声势律动教学的内涵及其开展策略探究[J]. 黄河之声, 2018, 517(16):114-114.
[2] 李春晖. 声势律动在初中音乐教学中的运用策略研究[J]. 教育(文摘版), 2016(8):00186-00186.
[3] 吳绮雯. 初中音乐教学中声势律动的运用实践分析[J]. 北方音乐, 2020, 000(001):193-194.
四川省合江县白沙中学校 646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