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簡介]
鍾國華先生,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深圳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深圳攝影學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
曾榮獲:“首屆中國攝影金像獎”提名獎,“第十一屆中國攝影金像獎”,“第十三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銀獎,“第二十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銅獎,“聚焦西部”全國攝影電視大賽一等獎,佳能盃“亞洲風采”攝影比賽一等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首屆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攝影家”稱號,“首屆廣東省十大攝影家”稱號等各種獎項。
2003年,被中國攝影家協會授予“德藝雙馨優秀會員”稱號。
2016年11月4日晚,北京懷柔雁栖湖國際會展中心,嘉賓雲集,掌聲雷動,此刻的精彩屬於每一個熱愛攝影的人。第十一届中國攝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在這裏隆重舉行。在眾人的矚目下,鍾國華先生站上了這個攝影藝術領域全國性最高個人成就獎的領獎台。
激動,興奮,自豪,釋然……或許這些詞語都無法表達他此時的心情。三十多年攝影生涯,28年深入藏區,致力於中國藏地人文地理的拍攝,他的執著與勇敢,讓人不由欽佩,讓人不由讚嘆。各種膠片10萬多張的拍攝積累,一組《藏族人物肖像》系列作品,他“以獨特的攝影語言、鮮明的藝術風格”,震懾住了每個觀眾的心,讓人不由注目,讓人不由敬畏。
仰望藏地 仰望精神與文化的高原
鏡頭再轉向這裏——平均海拔4000多米,山脈終年積雪,空氣稀薄缺氧,嚴寒乾燥大風,這裏就是有着“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普通人去到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都覺得頭疼難耐,呼吸困難,高原反應明顯,更何况是一直生活在如此高海拔的青藏高原。環境惡劣,生活貧困,是怎樣的一種力量讓藏民們堅守在那裏?”帶着這樣一個問題去探尋,1987年,二十多歲的鍾國華先生第一次踏上了這片神奇而神聖的土地,從此開啟了他與藏地的不解之緣。
他猶記得,剛到的第一個晚上,就被所居住的廟裏的老鼠來了個“下馬威”:“肆無忌憚的老鼠甚至在睡覺的時候從臉上爬過,那幾天晚上我都不敢睡。”後來他發現,即便如此,但藏族人從不傷害它們,而是以一種敬畏生命、眾生平等的精神接納了它們。
後來,數十次深入到西藏腹地以及青海、四川、甘肅偏遠藏區進行拍攝,鍾國華先生終於找到了答案——是信仰給予了藏民族無限的依靠和力量。“藏傳佛教是藏族同胞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支撑着他們最堅定的信仰。他們滿心虔誠地敬神拜佛、感恩自然,並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現世的種種艱辛與苦難,將美好的希望寄予來世……”因此,他不禁感嘆道,“在我看來,藏地,不僅僅是一般地理意義上的高原,也是精神和文化的高原。”
曾經有人追問:“藏地人民怎麼可以做到無視你相機的存在呢?”筆者也不禁好奇,按理說總會有些許不自然。鍾國華先生不疾不徐地解釋道:“因為我跟他們結成了一種親友般的關係。”與普通的觀光客不同,鍾國華先生不是匆匆地駐足幾天,而是真正地走進藏民的村莊,融入他們的生活,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朝夕相處好一段日子。每次到藏地,他都會給老人們帶去他們需要的茶葉、藥品等,給孩子們帶去纸筆、書本、食物和小禮品等,甚至每次都帶上打印機,把所拍的照片就地打印出來給村民們。金像獎評委給予鍾國華先生《藏地人物肖像》系列作品的點評是:“他以舉重若輕的視覺語言,在平静、自然,樸實的畫面中呈現藏地僧俗信眾日常生活的詩意、尊嚴和神聖性,從而表達拍攝者對藏地生態、人的命運以及生死輪回的思考,在整體風格上也達到了高度的統一。”以心交心,以真誠换真情,這就是答案,因而他才能“用鏡頭捕捉最淳樸、最動人的肖像”。
“他們那種隨遇而安的豁達心境,那淳樸而真誠的感情,以及對待生命的那種透徹,值得每一個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去學習。”從生活體會生活,從生命體悟生命。他真正融入當地百姓的生活中,放低身段,從内心深處尊重他們,以平等的眼光對待他們。
他懷着一顆崇敬的心,仰望藏地,仰望這片精神與文化的高原。
從心出發 回歸攝影本真
何為一幅好的作品?鍾國華先生認為首先最重要的是攝影語言,即拍攝者透過鏡頭所要表達的内容。其次,他認為一幅好的作品還要有情感。“這是很重要的,作品能傳達出情感,才能打動觀眾。”有情感的作品才會有温度。再者,才是攝影的構圖,技巧等。
曾經一位同為攝影家的老師對鍾國華先生說:“同是拍攝人文,為什麼你的人文那麼乾净,那麼簡潔呢?”他解釋道:”我希望我的作品在叙事中有抒情,事情中又有叙事;畫面不但有紀實,也有藝術的表達。”獨特的視角,發現獨特的美,或許这就是他的作品的獨特魅力所在。
隨着對藏地的感情和感悟越來越深,對題材的理解也越來越清晰和深刻,鍾國華先生的生活和攝影觀念發生了明顯的轉變。他開始專注黑白攝影,他在《我的攝影歷程與思考》一文中提到:“我認為黑白影像所蘊含的古樸影調適合表現藏地人文題材深沉、凝重的氛圍,其本質的表達更能引領我們心智寧静的感悟和想象力延伸。”在拍攝作品時,他不再過於注重光影,而是注重有意義、有思想的畫面和細節,從他們日常生活的場景,宗教儀式,精神世界的瞬間種種再現,呈現藏地僧俗信眾日常生活的詩意、尊嚴和神聖性,表達他對藏地生態、人的命運以及生死輪回的思考。
鍾國華先生坦言說,自己早期拍攝藏地的作品更多的是一種獵奇心態,自己被藏地的奇風異俗深深地吸引了,而未能深入地走進他們,深入了解他們的文化,因此作品也多是浮於表面的。當漸漸明白了這點之後,他學會了“俯下身子去敬仰他們”,懷着崇敬的心情去拍攝,才成就了一張張有深度、有故事的作品,震撼人心。
2014年秋,他路過石渠縣時正逢下雪天,因在牧場拍攝牧民擠牛奶而結識了貢布一家,並成為了朋友。他曾給貢布女兒卓瑪和她的同學央珍拍攝過照片並留有合影。然第二年再去探望貢布家時,意外得知這個十四歲的小學生央珍因感冒引發腦水腫,未能及時醫治去世了。他的心裏久久不能釋懷…… 十四歲了還只上小學,小小的普通感冒卻奪走了花季女孩的生命,在惡劣險峻的生存環境中,央珍的遭遇肯定不是個例。這件事也讓鍾國華不禁深入思考,究竟怎樣才能切實地幫助到藏地同胞?“說到底還是要從最需要的方面入手,那就是要解決當地的教育和醫療問題。”他一直以來都在關注這些,並極力希望能為之做些什麼。
攝影是一種表達思想和感覺的載體,它是不需要炫技的,真誠的内容和表達才具有决定性。從心出發,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從情感上,鍾國華先生都希望攝影能回歸攝影本真,不忘攝影初心。
守衛一座城市 開啟攝影生涯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1980年,這個畫下的圈,促成了深圳經濟特區的誕生。從此,“三天一層樓”是深圳向世界展現的速度;“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是深圳向世界散發的活力。深圳,以其獨有的魅力刷新着世界對她的印象。深圳之於鍾國華先生,有着無異於故鄉般的情感,有着數不盡的淵源。
1979年底,18歲的他參軍入伍,在深圳特區武警部隊服役,守衛着深圳特區防线。新兵集訓後被團部機關挑選到電影組當了一名電影放映員,正是這份工作打開了他探究攝影世界的窗户。“因為電影放映前要倒片和檢查影片,一個個小格子如同幻燈片般,呈現出一個個美麗世界,我覺得非常有趣。”他對攝影的興趣也由此而來。
後來,在家人的支持下,他買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機。剛開始只是簡單的興趣,平時給戰友們拍一些生活照,沖印後送給他們,戰友們都非常高興,更加增添了他對攝影的熱情和信心,激勵他走上了攝影追求之路。加上他小時候學過繪畫,對色彩、構圖等方面的把握有一定基礎,學攝影便得心應手許多。
1980年深圳特區成立後,特區火熱的生活激勵他有意識地拍攝一些表現深圳經濟特區迅速崛起、發展和騰飛的具有“時代象徵”意義的作品。代表作《升騰的特區》正是特區人奮發向上、開拓進取的精神寫照,並於1984年參加在北京舉辦的“第十三届全國攝影藝術展覽”中,一舉斬獲銀獎。同年,鍾國華先生被提拔為政治處宣傳幹事,成為一名專職的攝影幹部,军旅生活成了他從事攝影工作的一個起點。
鍾國華先生於1988年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1990年轉業到深圳國際展覽中心工作,現任廣東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深圳攝影學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年少成名的他,憑借着個人在攝影領域的天赋與努力,在攝影藝術領域取得了斐然的成就;1985年獲得“廣東省魯迅文藝獎”;1989年獲得“首届中國攝影藝術金像獎”一“提名獎”;1998年獲得“廣東省首届攝影藝術朝陽獎”-“創作獎”;2003年獲得“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攝影家”稱號;2003年被中國攝影家協會授予2003年度“德藝雙暮優秀會員”榮譽稱號:2004年作品《藏族人物肖像》獲得“聚焦西部”攝影大獎赛藝術類“一等獎”,同時獲得“最佳人物表現獎”;2005年作品《湖光山色》獲得第十二届佳能盃“亞洲風采”攝影比賽人與自然類一等獎……
深圳攝影學會成立於1981年,伴隨着特區的發展而成長,見證着特區的巨變而壯大。自學會成立起,鍾國華先生便加入了其中,三十多年來,他熱愛着這座年輕的城市:“深圳最吸引我的就是她熱火朝天的精神。”2010年駐會以後,幾乎每一年錘國華先生都有策展一個項目,例如2011年的《深圳攝影三十年》,2015年的《火紅年代》、以及2016年的《城中村印象》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一張張關於深圳記憶的老照片,承載着歷史與文化的傳承,也昭示這一代代攝影人肩負着的責任與使命。
以鏡頭記錄歷史,肩負攝影人的賣任
三十幾年間,深圳從一個只有兩萬人口的小漁村,蜕變為當今的現代化大都市,舉世矚目。作為生活在深圳並且見證這些巨變的攝影人,鍾國華先生認為:“當今社會發展變化太快了,作為攝影人,我們有責任和擔當來記錄身邊這些逐漸消失的人文景觀,關注社會變遷和百姓民生。”他一直以來也肩負着這樣的使命感——用鏡頭去梳理深圳的歷史,去反映民生百態,去記錄時代的變遷。
城中村,就是深圳發展的記憶符號。隨着高樓逐漸林立,昔日的城中村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二百多個城中村,每一個都有屬於自己的歷史傳承和村落文化,然而就現狀看來,早期的深圳影像保存下來的不多。“紀實攝影是今天拍給明天看的,是為歷史存留影像。我們更應該搶救性地去挖掘這些題材,應該用文化眼光和歷史意識,去記錄和保存深圳這座年輕城市的文化記憶。”
深圳,作為中國早期改革開放的試驗田,也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曾經在城市管理上有着區别於内地其他城市的不同制度。其中最獨特的就要算深圳的“二线關”了,這裏所說的“二錢”,是“深圳經濟特區管理錢”的簡稱,之所以叫“二錢”,是區别於俗稱“一錢”的邊境錢。老深圳對“二錢”的印象應該都是刻骨銘心的,没有邊防證,你會被送到樟木頭收容所去。鍾國華先生曾經就是守衛二錢的官兵,對此更是深有體會。香港回歸後,“二线關”逐漸都拆了,長達百公里的“二錢”淹没在大大小小的房地產之中,也許很快也會消失。
風花雪月的風景,或許到處都有,也可能十年如一日地存在;但是人們的生活習慣,文化風俗卻隨着時代的變遷日益改變。“我一直有一種緊迫感,想把這些記錄下來。”所以鍾國華先生選擇性地側重人文拍攝,用鏡頭承擔起一位攝影人應有的擔當。
一幅《大眼睛》推動了希望工程的發展,張張攝影作品帶動起旅遊景點的開發,事實證明,攝影既是發現美的過程,攝影也是一種生產力。在這個全民攝影的新媒體時代,他希望與大家一道,更多地去記錄社會,更多地去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
“一粒種子,只有深深地根植於土地,才能生機無限;藝術創作只有真正融入當地百姓的日常生活當中,才能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我將繼續透過鏡頭去關注百姓真實的生存狀况,從生活體會生活、從生命體悟生命。用自己的攝影語言表達我對生活的理解和感受。”正如鍾國華先生在金像獎的獲獎感言中所說的。前方,攝影之路或許道阻且長,只要心中有信仰,心中有熱情,他將一直行走在路上。
鍾國華先生,中國攝影家協會會員、廣東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深圳市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深圳攝影學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
曾榮獲:“首屆中國攝影金像獎”提名獎,“第十一屆中國攝影金像獎”,“第十三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銀獎,“第二十屆全國攝影藝術展覽”銅獎,“聚焦西部”全國攝影電視大賽一等獎,佳能盃“亞洲風采”攝影比賽一等獎,“廣東省魯迅文藝獎”,“首屆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攝影家”稱號,“首屆廣東省十大攝影家”稱號等各種獎項。
2003年,被中國攝影家協會授予“德藝雙馨優秀會員”稱號。
2016年11月4日晚,北京懷柔雁栖湖國際會展中心,嘉賓雲集,掌聲雷動,此刻的精彩屬於每一個熱愛攝影的人。第十一届中國攝影金像獎頒獎典禮在這裏隆重舉行。在眾人的矚目下,鍾國華先生站上了這個攝影藝術領域全國性最高個人成就獎的領獎台。
激動,興奮,自豪,釋然……或許這些詞語都無法表達他此時的心情。三十多年攝影生涯,28年深入藏區,致力於中國藏地人文地理的拍攝,他的執著與勇敢,讓人不由欽佩,讓人不由讚嘆。各種膠片10萬多張的拍攝積累,一組《藏族人物肖像》系列作品,他“以獨特的攝影語言、鮮明的藝術風格”,震懾住了每個觀眾的心,讓人不由注目,讓人不由敬畏。
仰望藏地 仰望精神與文化的高原
鏡頭再轉向這裏——平均海拔4000多米,山脈終年積雪,空氣稀薄缺氧,嚴寒乾燥大風,這裏就是有着“世界屋脊”之稱的青藏高原。“普通人去到海拔3000多米的地方都覺得頭疼難耐,呼吸困難,高原反應明顯,更何况是一直生活在如此高海拔的青藏高原。環境惡劣,生活貧困,是怎樣的一種力量讓藏民們堅守在那裏?”帶着這樣一個問題去探尋,1987年,二十多歲的鍾國華先生第一次踏上了這片神奇而神聖的土地,從此開啟了他與藏地的不解之緣。
他猶記得,剛到的第一個晚上,就被所居住的廟裏的老鼠來了個“下馬威”:“肆無忌憚的老鼠甚至在睡覺的時候從臉上爬過,那幾天晚上我都不敢睡。”後來他發現,即便如此,但藏族人從不傷害它們,而是以一種敬畏生命、眾生平等的精神接納了它們。
後來,數十次深入到西藏腹地以及青海、四川、甘肅偏遠藏區進行拍攝,鍾國華先生終於找到了答案——是信仰給予了藏民族無限的依靠和力量。“藏傳佛教是藏族同胞日常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支撑着他們最堅定的信仰。他們滿心虔誠地敬神拜佛、感恩自然,並以樂觀的態度面對現世的種種艱辛與苦難,將美好的希望寄予來世……”因此,他不禁感嘆道,“在我看來,藏地,不僅僅是一般地理意義上的高原,也是精神和文化的高原。”
曾經有人追問:“藏地人民怎麼可以做到無視你相機的存在呢?”筆者也不禁好奇,按理說總會有些許不自然。鍾國華先生不疾不徐地解釋道:“因為我跟他們結成了一種親友般的關係。”與普通的觀光客不同,鍾國華先生不是匆匆地駐足幾天,而是真正地走進藏民的村莊,融入他們的生活,與他們同吃,同住、同勞動,朝夕相處好一段日子。每次到藏地,他都會給老人們帶去他們需要的茶葉、藥品等,給孩子們帶去纸筆、書本、食物和小禮品等,甚至每次都帶上打印機,把所拍的照片就地打印出來給村民們。金像獎評委給予鍾國華先生《藏地人物肖像》系列作品的點評是:“他以舉重若輕的視覺語言,在平静、自然,樸實的畫面中呈現藏地僧俗信眾日常生活的詩意、尊嚴和神聖性,從而表達拍攝者對藏地生態、人的命運以及生死輪回的思考,在整體風格上也達到了高度的統一。”以心交心,以真誠换真情,這就是答案,因而他才能“用鏡頭捕捉最淳樸、最動人的肖像”。
“他們那種隨遇而安的豁達心境,那淳樸而真誠的感情,以及對待生命的那種透徹,值得每一個生活在城市中的人去學習。”從生活體會生活,從生命體悟生命。他真正融入當地百姓的生活中,放低身段,從内心深處尊重他們,以平等的眼光對待他們。
他懷着一顆崇敬的心,仰望藏地,仰望這片精神與文化的高原。
從心出發 回歸攝影本真
何為一幅好的作品?鍾國華先生認為首先最重要的是攝影語言,即拍攝者透過鏡頭所要表達的内容。其次,他認為一幅好的作品還要有情感。“這是很重要的,作品能傳達出情感,才能打動觀眾。”有情感的作品才會有温度。再者,才是攝影的構圖,技巧等。
曾經一位同為攝影家的老師對鍾國華先生說:“同是拍攝人文,為什麼你的人文那麼乾净,那麼簡潔呢?”他解釋道:”我希望我的作品在叙事中有抒情,事情中又有叙事;畫面不但有紀實,也有藝術的表達。”獨特的視角,發現獨特的美,或許这就是他的作品的獨特魅力所在。
隨着對藏地的感情和感悟越來越深,對題材的理解也越來越清晰和深刻,鍾國華先生的生活和攝影觀念發生了明顯的轉變。他開始專注黑白攝影,他在《我的攝影歷程與思考》一文中提到:“我認為黑白影像所蘊含的古樸影調適合表現藏地人文題材深沉、凝重的氛圍,其本質的表達更能引領我們心智寧静的感悟和想象力延伸。”在拍攝作品時,他不再過於注重光影,而是注重有意義、有思想的畫面和細節,從他們日常生活的場景,宗教儀式,精神世界的瞬間種種再現,呈現藏地僧俗信眾日常生活的詩意、尊嚴和神聖性,表達他對藏地生態、人的命運以及生死輪回的思考。
鍾國華先生坦言說,自己早期拍攝藏地的作品更多的是一種獵奇心態,自己被藏地的奇風異俗深深地吸引了,而未能深入地走進他們,深入了解他們的文化,因此作品也多是浮於表面的。當漸漸明白了這點之後,他學會了“俯下身子去敬仰他們”,懷着崇敬的心情去拍攝,才成就了一張張有深度、有故事的作品,震撼人心。
2014年秋,他路過石渠縣時正逢下雪天,因在牧場拍攝牧民擠牛奶而結識了貢布一家,並成為了朋友。他曾給貢布女兒卓瑪和她的同學央珍拍攝過照片並留有合影。然第二年再去探望貢布家時,意外得知這個十四歲的小學生央珍因感冒引發腦水腫,未能及時醫治去世了。他的心裏久久不能釋懷…… 十四歲了還只上小學,小小的普通感冒卻奪走了花季女孩的生命,在惡劣險峻的生存環境中,央珍的遭遇肯定不是個例。這件事也讓鍾國華不禁深入思考,究竟怎樣才能切實地幫助到藏地同胞?“說到底還是要從最需要的方面入手,那就是要解決當地的教育和醫療問題。”他一直以來都在關注這些,並極力希望能為之做些什麼。
攝影是一種表達思想和感覺的載體,它是不需要炫技的,真誠的内容和表達才具有决定性。從心出發,無論是從技術上,還是從情感上,鍾國華先生都希望攝影能回歸攝影本真,不忘攝影初心。
守衛一座城市 開啟攝影生涯
“1979年,那是一個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國的南海邊畫了一個圈……”1980年,這個畫下的圈,促成了深圳經濟特區的誕生。從此,“三天一層樓”是深圳向世界展現的速度;“時間就是金錢,效率就是生命”是深圳向世界散發的活力。深圳,以其獨有的魅力刷新着世界對她的印象。深圳之於鍾國華先生,有着無異於故鄉般的情感,有着數不盡的淵源。
1979年底,18歲的他參軍入伍,在深圳特區武警部隊服役,守衛着深圳特區防线。新兵集訓後被團部機關挑選到電影組當了一名電影放映員,正是這份工作打開了他探究攝影世界的窗户。“因為電影放映前要倒片和檢查影片,一個個小格子如同幻燈片般,呈現出一個個美麗世界,我覺得非常有趣。”他對攝影的興趣也由此而來。
後來,在家人的支持下,他買了自己的第一台相機。剛開始只是簡單的興趣,平時給戰友們拍一些生活照,沖印後送給他們,戰友們都非常高興,更加增添了他對攝影的熱情和信心,激勵他走上了攝影追求之路。加上他小時候學過繪畫,對色彩、構圖等方面的把握有一定基礎,學攝影便得心應手許多。
1980年深圳特區成立後,特區火熱的生活激勵他有意識地拍攝一些表現深圳經濟特區迅速崛起、發展和騰飛的具有“時代象徵”意義的作品。代表作《升騰的特區》正是特區人奮發向上、開拓進取的精神寫照,並於1984年參加在北京舉辦的“第十三届全國攝影藝術展覽”中,一舉斬獲銀獎。同年,鍾國華先生被提拔為政治處宣傳幹事,成為一名專職的攝影幹部,军旅生活成了他從事攝影工作的一個起點。
鍾國華先生於1988年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1990年轉業到深圳國際展覽中心工作,現任廣東省攝影家協會副主席,深圳攝影學會專職副會長兼秘書長。年少成名的他,憑借着個人在攝影領域的天赋與努力,在攝影藝術領域取得了斐然的成就;1985年獲得“廣東省魯迅文藝獎”;1989年獲得“首届中國攝影藝術金像獎”一“提名獎”;1998年獲得“廣東省首届攝影藝術朝陽獎”-“創作獎”;2003年獲得“廣東省十大傑出青年攝影家”稱號;2003年被中國攝影家協會授予2003年度“德藝雙暮優秀會員”榮譽稱號:2004年作品《藏族人物肖像》獲得“聚焦西部”攝影大獎赛藝術類“一等獎”,同時獲得“最佳人物表現獎”;2005年作品《湖光山色》獲得第十二届佳能盃“亞洲風采”攝影比賽人與自然類一等獎……
深圳攝影學會成立於1981年,伴隨着特區的發展而成長,見證着特區的巨變而壯大。自學會成立起,鍾國華先生便加入了其中,三十多年來,他熱愛着這座年輕的城市:“深圳最吸引我的就是她熱火朝天的精神。”2010年駐會以後,幾乎每一年錘國華先生都有策展一個項目,例如2011年的《深圳攝影三十年》,2015年的《火紅年代》、以及2016年的《城中村印象》等就是其中的代表。一張張關於深圳記憶的老照片,承載着歷史與文化的傳承,也昭示這一代代攝影人肩負着的責任與使命。
以鏡頭記錄歷史,肩負攝影人的賣任
三十幾年間,深圳從一個只有兩萬人口的小漁村,蜕變為當今的現代化大都市,舉世矚目。作為生活在深圳並且見證這些巨變的攝影人,鍾國華先生認為:“當今社會發展變化太快了,作為攝影人,我們有責任和擔當來記錄身邊這些逐漸消失的人文景觀,關注社會變遷和百姓民生。”他一直以來也肩負着這樣的使命感——用鏡頭去梳理深圳的歷史,去反映民生百態,去記錄時代的變遷。
城中村,就是深圳發展的記憶符號。隨着高樓逐漸林立,昔日的城中村逐漸消失在人們的視野中。二百多個城中村,每一個都有屬於自己的歷史傳承和村落文化,然而就現狀看來,早期的深圳影像保存下來的不多。“紀實攝影是今天拍給明天看的,是為歷史存留影像。我們更應該搶救性地去挖掘這些題材,應該用文化眼光和歷史意識,去記錄和保存深圳這座年輕城市的文化記憶。”
深圳,作為中國早期改革開放的試驗田,也由於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曾經在城市管理上有着區别於内地其他城市的不同制度。其中最獨特的就要算深圳的“二线關”了,這裏所說的“二錢”,是“深圳經濟特區管理錢”的簡稱,之所以叫“二錢”,是區别於俗稱“一錢”的邊境錢。老深圳對“二錢”的印象應該都是刻骨銘心的,没有邊防證,你會被送到樟木頭收容所去。鍾國華先生曾經就是守衛二錢的官兵,對此更是深有體會。香港回歸後,“二线關”逐漸都拆了,長達百公里的“二錢”淹没在大大小小的房地產之中,也許很快也會消失。
風花雪月的風景,或許到處都有,也可能十年如一日地存在;但是人們的生活習慣,文化風俗卻隨着時代的變遷日益改變。“我一直有一種緊迫感,想把這些記錄下來。”所以鍾國華先生選擇性地側重人文拍攝,用鏡頭承擔起一位攝影人應有的擔當。
一幅《大眼睛》推動了希望工程的發展,張張攝影作品帶動起旅遊景點的開發,事實證明,攝影既是發現美的過程,攝影也是一種生產力。在這個全民攝影的新媒體時代,他希望與大家一道,更多地去記錄社會,更多地去弘揚真善美,鞭撻假惡丑。
“一粒種子,只有深深地根植於土地,才能生機無限;藝術創作只有真正融入當地百姓的日常生活當中,才能創作出無愧於時代的優秀作品。我將繼續透過鏡頭去關注百姓真實的生存狀况,從生活體會生活、從生命體悟生命。用自己的攝影語言表達我對生活的理解和感受。”正如鍾國華先生在金像獎的獲獎感言中所說的。前方,攝影之路或許道阻且長,只要心中有信仰,心中有熱情,他將一直行走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