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二战前后日本的高中教育实现了由精英化向大众化的转变并最终走向普及化,在这一过程中日本的高中教育发展取得了丰富的经验,获得了丰硕的成果,本文分析了日本高中教育普及的过程和成功经验,以期为我国高中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
【关键词】:日本;高中教育;普及
一、日本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发展进程
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高中教育(战前为“中等教育”)经历了精英化、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精英化阶段大约从1872年至1920年(明治初期至大正中期),该阶段中等学校的入学率在15%以下。大众化阶段大约从1920年至1954年(大正中期到昭和20年代末),该阶段中等学校或高级中学的入学率从15%提高到50%。[1]普及化阶段是1954年以后,该阶段高中的入学率超过了50%。[2]1974年日本高中入学率超过90%,高中教育进入了高度普及化阶段,2004年其高中入学率达到97.5%,表明日本高中教育已经具有了“全民性”特征。
二、日本普及高中教育的成功经验
日本在二战后通过振兴教育的一系列措施,使教育得到空前迅速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转而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使其成为亚洲经济强国。高中教育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发展,逐渐进入普及化阶段,其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一)“教育先行”的传统
以明治维新为始,日本以欧美发达国家为奋斗目标,其教育的发展立足于实现国家现代化,政府把促进教育发展确定为基本国策,通过教育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现代化。二战后,日本政府围绕振兴科技与经济,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制定众多经济计划,坚持经济发展以“教育先行”的原则,大力普及高中教育也是这一时期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日本非常重视教育,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并成为教育发达国家。高中教育的发展也走在世界前列,入学率在2000年就达到了97%,其质量也得到了国际教育界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二)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适应社会发展是日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动因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的需求迅速增加,这要求学校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日本职业教育在社会大环境的要求下迅速发展,从而促进了高中职业教育的发展,并进而推动了整个高中教育的普及。高中职业教育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成为日本高中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特色,从某种角度来说,日本高中教育的普及正是得益于其高中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
(三)完善教育法制
健全的法制是日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基本保障,《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是日本政府于1947年颁布的两项重要的教育法令,对日本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确定了日本高中教育的基本方针和体制。同年,为了指导高中教学,日本政府制定了《中小学指导要领试行草案》。1952 年日本建立了中央教育审议会,负责制订教育法令和法规,并负责调查研究教育制度和政策的基本实施情况,写出咨询报告。对于一些重要的教育问题, 审议会要经过长期的讨论和调查研究。1984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成立,并在1985年至1987年间共提交了4个咨询报告,对日本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1955年开始,《中学指导要领》在法律上成为日本高中编制课程的基准,而《中学指导要领》的制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制定前需要做充足的调查研究,在颁布后还要经过三年以上的准备阶段才能正式实施。所谓准备阶段,就是为各级学校、出版社、教学研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充足的时间培训师资、编写教材和制定实施方案等。如日本在1989年颁布的《高中指导要领》经过实施准备阶段的充足准备,直到5年后才正式实施。而上述审议机构在整个《中学指导要领》的制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形成的咨询报告是“要领”制定的依据。
(四)重视高中教育投入
日本在教育上的经费投入是比较多的,其教育经费大约占国名收入的5%-7%,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在1950年到1990年期间,日本公用教育经费总额年平均递增14%,绝对数增加100多倍,在这些教育经费中,中等教育经费占了大多数。
日本法律规定了各级政府都应该对各级教育进行财政投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有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各级政府共同投资教育,努力提高人均学生经费,国立高中教师的工资由国家全额承担,公立学校教师工资由国家承担一半。日本高中教育的普及与其充足的经费投入紧密相关。
(五)重视高中教师教育
日本高中学生数量和学校数量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逐渐增加,这就对高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要求有更多高质量的高中教师,高中教师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日本十分重视教师教育改革以及高中教师的培养、任用和培训。事实上,普及高中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日本高中教育的普及必然会对教师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对高中教师教育的变革起到督促作用,与此同时,高中教师教育的发展为日本高中教育的普及提供了师资保障,使高中教育的普及能够顺利进行。
三、日本普及高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在普及高中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的。
(一)提高国民对高中教育的重视
国民对教育重要性的高度认同是普及高中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础,高中教育的普及离不开国民的支持,我们要擅于利用诸如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介充分宣传普及高中教育的重要性,获得国民对普及高中教育的支持,只有这样普及高中教育才会顺利实现。
(二)重视教育立法
要使我国高中教育快速而有质量的得到普及,必须建立相应的可操作的法律法规,对相关事宜进行法律上的明确规定,例如高中校园建设,高中教育经费筹集与使用,高中教师教育等方面的法规。要不断调整教育政策,坚持政策指导行动,教育政策要有灵活性,也要有连续性,要不断完善教育立法,坚持依法治教。
(三) 加大经费投入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总体有待提高,高中所获教育经费比重偏小。在未来,我国要注意使教育经费适当向高中倾斜,增加高中的经费投入,尤其是要向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同時,由于我国地区差距较大,完全依靠地方的经费支持并不能保证教育的公平合理发展,所以国家要承担起投入和分配教育资金的责任。要改变我国重高教,轻普教,教育投入大头在高教上,而普教投入中心又倾斜于城镇的的现状。[3]
(四)重视教师教育
重视教师教育,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数量足够的高中教师队伍是普及高中教育的重要保障,我国要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在职培训,不断提高高中教师的业务能力,同时要通过高中教育经费倾斜,提高高中教师的待遇和地位,注重公平,努力缩小地区间教师待遇差距,建立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
注释:
[1] 张德伟.略论日本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基本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6,(11): 40.
[2]张德伟.日本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33(8):18-21.
[3]赵艳杰.日本普及义务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156-158.
参考文献:
[1]张德伟.略论日本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基本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6,(11): 40.
[2]张德伟.日本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33(8):18-21.
[3]赵艳杰.日本普及义务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156-158.
作者简介:刘欢欢(1991-),女,黑龙江绥化市人,硕士学位,河北大学,研究方向:中美教育比较。
【关键词】:日本;高中教育;普及
一、日本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发展进程
自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高中教育(战前为“中等教育”)经历了精英化、大众化和普及化三个阶段。精英化阶段大约从1872年至1920年(明治初期至大正中期),该阶段中等学校的入学率在15%以下。大众化阶段大约从1920年至1954年(大正中期到昭和20年代末),该阶段中等学校或高级中学的入学率从15%提高到50%。[1]普及化阶段是1954年以后,该阶段高中的入学率超过了50%。[2]1974年日本高中入学率超过90%,高中教育进入了高度普及化阶段,2004年其高中入学率达到97.5%,表明日本高中教育已经具有了“全民性”特征。
二、日本普及高中教育的成功经验
日本在二战后通过振兴教育的一系列措施,使教育得到空前迅速的发展,教育的发展转而促进了日本经济的发展,使其成为亚洲经济强国。高中教育在这一时期得到迅速发展,逐渐进入普及化阶段,其成功经验是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的。
(一)“教育先行”的传统
以明治维新为始,日本以欧美发达国家为奋斗目标,其教育的发展立足于实现国家现代化,政府把促进教育发展确定为基本国策,通过教育的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实现现代化。二战后,日本政府围绕振兴科技与经济,培养优秀人才的目标制定众多经济计划,坚持经济发展以“教育先行”的原则,大力普及高中教育也是这一时期促进教育发展的重要举措之一。
日本非常重视教育,采取一系列措施不断提高国民教育水平,并成为教育发达国家。高中教育的发展也走在世界前列,入学率在2000年就达到了97%,其质量也得到了国际教育界的认可和高度评价。
(二)与社会发展相适应
适应社会发展是日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动因之一。20世纪60年代以后,伴随日本经济快速发展,社会对熟练工人和技术人员的需求迅速增加,这要求学校培养更多社会需要的人才,日本职业教育在社会大环境的要求下迅速发展,从而促进了高中职业教育的发展,并进而推动了整个高中教育的普及。高中职业教育在这一时期的发展成为日本高中教育发展过程中的突出特色,从某种角度来说,日本高中教育的普及正是得益于其高中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
(三)完善教育法制
健全的法制是日本普及高中教育的基本保障,《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是日本政府于1947年颁布的两项重要的教育法令,对日本教育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确定了日本高中教育的基本方针和体制。同年,为了指导高中教学,日本政府制定了《中小学指导要领试行草案》。1952 年日本建立了中央教育审议会,负责制订教育法令和法规,并负责调查研究教育制度和政策的基本实施情况,写出咨询报告。对于一些重要的教育问题, 审议会要经过长期的讨论和调查研究。1984年,日本临时教育审议会成立,并在1985年至1987年间共提交了4个咨询报告,对日本教育的发展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
自1955年开始,《中学指导要领》在法律上成为日本高中编制课程的基准,而《中学指导要领》的制定并不是一蹴而就的,在制定前需要做充足的调查研究,在颁布后还要经过三年以上的准备阶段才能正式实施。所谓准备阶段,就是为各级学校、出版社、教学研究机构和教育行政部门提供充足的时间培训师资、编写教材和制定实施方案等。如日本在1989年颁布的《高中指导要领》经过实施准备阶段的充足准备,直到5年后才正式实施。而上述审议机构在整个《中学指导要领》的制定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其形成的咨询报告是“要领”制定的依据。
(四)重视高中教育投入
日本在教育上的经费投入是比较多的,其教育经费大约占国名收入的5%-7%,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5%,在1950年到1990年期间,日本公用教育经费总额年平均递增14%,绝对数增加100多倍,在这些教育经费中,中等教育经费占了大多数。
日本法律规定了各级政府都应该对各级教育进行财政投入,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政府都有各自的责任和义务,各级政府共同投资教育,努力提高人均学生经费,国立高中教师的工资由国家全额承担,公立学校教师工资由国家承担一半。日本高中教育的普及与其充足的经费投入紧密相关。
(五)重视高中教师教育
日本高中学生数量和学校数量随着高中教育的普及逐渐增加,这就对高中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提出了更多更高的要求,要求有更多高质量的高中教师,高中教师教育在这种情况下就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日本十分重视教师教育改革以及高中教师的培养、任用和培训。事实上,普及高中教育与教师教育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日本高中教育的普及必然会对教师教育提出新的要求,对高中教师教育的变革起到督促作用,与此同时,高中教师教育的发展为日本高中教育的普及提供了师资保障,使高中教育的普及能够顺利进行。
三、日本普及高中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日本在普及高中教育的过程中,采取了很多卓有成效的措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是值得我国借鉴和学习的。
(一)提高国民对高中教育的重视
国民对教育重要性的高度认同是普及高中教育的一个重要基础,高中教育的普及离不开国民的支持,我们要擅于利用诸如网络、电视、报刊等媒介充分宣传普及高中教育的重要性,获得国民对普及高中教育的支持,只有这样普及高中教育才会顺利实现。
(二)重视教育立法
要使我国高中教育快速而有质量的得到普及,必须建立相应的可操作的法律法规,对相关事宜进行法律上的明确规定,例如高中校园建设,高中教育经费筹集与使用,高中教师教育等方面的法规。要不断调整教育政策,坚持政策指导行动,教育政策要有灵活性,也要有连续性,要不断完善教育立法,坚持依法治教。
(三) 加大经费投入
我国教育经费投入总体有待提高,高中所获教育经费比重偏小。在未来,我国要注意使教育经费适当向高中倾斜,增加高中的经费投入,尤其是要向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倾斜,同時,由于我国地区差距较大,完全依靠地方的经费支持并不能保证教育的公平合理发展,所以国家要承担起投入和分配教育资金的责任。要改变我国重高教,轻普教,教育投入大头在高教上,而普教投入中心又倾斜于城镇的的现状。[3]
(四)重视教师教育
重视教师教育,建设一支高质量的、数量足够的高中教师队伍是普及高中教育的重要保障,我国要加强教师的培养和在职培训,不断提高高中教师的业务能力,同时要通过高中教育经费倾斜,提高高中教师的待遇和地位,注重公平,努力缩小地区间教师待遇差距,建立合理的教师激励机制。
注释:
[1] 张德伟.略论日本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基本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6,(11): 40.
[2]张德伟.日本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33(8):18-21.
[3]赵艳杰.日本普及义务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156-158.
参考文献:
[1]张德伟.略论日本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基本特征[J].比较教育研究,2006,(11): 40.
[2]张德伟.日本高中教育普及化的影响因素分析[J].外国教育研究,2006,33(8):18-21.
[3]赵艳杰.日本普及义务教育的经验及启示[J].教学与管理,2011:156-158.
作者简介:刘欢欢(1991-),女,黑龙江绥化市人,硕士学位,河北大学,研究方向:中美教育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