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充实 细节丰满

来源 :作文通讯·初中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zhejid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法国作家莫泊桑说:“要使袋子站起来,最有效的办法是让袋子装满东西。”同样,要使文章内容充实起来,除了丰富细节之外,我们还可在以下几方面做足文章:
  1.叙事完整有曲折。叙述事情,记叙的六要素要交代清楚,让读者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掌握事情的全貌,切忌空洞概述或跨越式前进。还可以借助悬念、误会、抑扬、突转以及倒叙、插叙的手法安排情节,使文章引人入胜。
  2.感情真挚浓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在记叙过程中,我们可以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对所写的人、事、物、景等的爱憎好恶的感情,使形象更加突出,以激发情感共鸣,增强文章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这样,你的笔端流淌出来的文字才会情味四溢,意韵悠长。
  3.侧面烘托映衬。诚如红花需要绿叶衬,正面描写人物时,我们可以从侧面用景物烘托,或者通过他人的反应和评价展现人物的个性品质。
  4.联想丰富得当。构思文章时,我们可以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展示人、事、物、景等,讲求真实、直接,也可以给思维插上翅膀,纵横几万里,上下几千年,与主旨相关的、相近的、相反的材料都可以化作作文素材,开拓写作思路,丰富文章内容。

题目


  在成长的历程中,一定有过这样或那样的事情令你难忘、激动,也一定有关心或帮助你的人给你留下美好印象,值得你珍藏在心。
  请以“镌刻在心底的记忆”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讲述自己的经历、体验和感悟。

原文


  镌刻在心底的记忆
  安徽省界首市顾集中心学校七年级贾思情
  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转眼间,我已经是初中生了。回首往昔,第一次买菜的情形时常在脑海中浮现,挥之不去……
  几年前一个夏天的早晨,我第一次去菜市买菜。菜市里吵吵闹闹的声音就像一首交响曲。(叙写对菜市的总体印象,耳边都听到什么声音呢?这里过于概括。
  这次上菜市定了哪些采购计划呢?妈妈传授了哪些经验呢?“我”的心情又是怎样的呢?不妨交代一下,为下文的情节做些铺垫。)
  “哇,这么多买菜的人!”我不禁叫起来。我来到卖肉的叔叔面前,问道:“五花肉,多少钱一斤?”(询问时什么语气呢?)那个人说:“四十块钱一斤。”我说:“便宜点儿,三十五块钱一斤。”(讲价时,“我”是什么心理状态?)那个人说:“三十七。”(此时,“我”的心理有什么变化?)我说:“不卖算了。”(这时“我”是什么表情与动作?卖肉叔叔有什么反应?)那个人被缠得没法儿,只好答应了。(要买多少肉呢?这里缺少说明,与下文不构成照应。)只见那个人左手拿着磨棒,右手拿着大菜刀在上面磨来磨去,发出“噌噌”的声音,然后在五花肉上切下一块,称了称,正好一斤。他用小塑料袋将肉装起来,放进了我的篮子里。我付了钱,转身走了。
  接着,我又买了黄豆芽和小白菜。菜市里的人们脸上都带着笑容,好像都遇上了喜事。篮子里装的不是鸡就是鸭,或者是鱼……妈妈曾经对我讲过,她小时候,这个菜市只有一两家卖肉的,那时肉才一块多钱一斤,人们却舍不得买。现在,人们都富起来了,肉摊子增加了四五家,肉价也翻了好几倍,可人们还是经常买肉吃。(这里将今昔生活做了比较,本想采用以小见大的方式,表明国家富强了,却有点儿拔高主题了。)
  拎着篮子往回走,我想,人们的生活水平正渐渐提高。在党的富民政策引导下,以后,我们的生活一定能越过越好。(展望未来固然可以,但没能呼应开头。)

  点石成金
  这篇习作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而且脉络明晰、叙事流畅,这是值得肯定的地方。但也有明显的不足,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一是缺少细节,内容稍嫌单薄;二是情节平铺直叙,很“流水账”;三是过分拔高主题。小作者本想把生活中买菜这件小事提高到“国家大计”的高度,以小见大地表现国家富强,但文章并不是在写“菜市的今昔”或“买菜所感”,并不适合拔高主题。

修改文


  镌刻在心底的记忆
  安徽省界首市顾集中心学校七年级贾思情
  光阴似箭,时光如梭。一转眼,我已经是一名初中生了。回首往昔,第一次买菜的情形时常在我脑海中浮现,挥之不去……(倒叙开头,引人入胜。)
  那是几年前一个夏天的早晨,在妈妈的提议下,我第一次去菜市买菜。还没到菜市,远远地,我就已经听到了一曲“交响乐”———吆喝声、叫卖声、讨价还价声……此起彼伏,热闹非凡。(用简洁的语言描写菜市,渲染出热闹气氛,让读者如闻其声、身临其境。)
  我深吸一口气,提着小菜篮走进吵吵闹闹的菜市。虽然常跟妈妈一道买菜,积累了一些“见习经验”,但是独立执行任务,我今天还是第一次。“买一斤猪肉、二斤黄豆芽、三斤小白菜……”妈妈定的“一二三”采购单在我脑子里转了一遍又一遍。“要记得还价……”妈妈传授的采购经验,让我心里直打鼓,和人家“斤斤计较”,我总觉得有些难为情呀!(既点明采购计划和“要讲价”的要求,又刻画出“我”难为情的心理,生动逼真。)
  “叔叔,五花肉多少钱一斤?”我挨近一家肉摊轻声地问。(“轻声”暗示内心的胆怯。)“四十块。”“能便……便宜点儿吗?我妈妈说……”我紧张得说话结巴起来,“我妈说,三十五块钱一斤就买……”(讲价还价时,“我”因紧张而结巴了,省略号用得恰当。)卖肉的叔叔笑了:“小朋友,你看这肉,鲜着哩!好吧,给你便宜点儿,三十七一斤,行了吧?”“三十五块。”我见他让了步,胆子壮了些,“妈妈说……你不卖,我到另一家买去。”说着,我装出转身要走的样子。(言行并举,果然奏效,如在眼前。)“哎,别走,别走……”这一招还真灵,那位叔叔连忙喊住了我,“就按你妈妈说的价,三十五块就三十五块———要多少?”“一斤。”说话间,他早已右手操菜刀,左手拿磨棒,“噌噌噌”地磨了几下,然后麻利地割下一块……(“操”“拿”“磨”“割”等一连串的动词,凸显卖肉叔叔动作的娴熟。)
  我又用同样的“经验”买了黄豆芽和小白菜。(语言简洁,衔接自然。)走出喧闹的菜市,小菜篮不断地从左手换到右手,我心里有一种成功的喜悦———我学会买菜啦!(此句通过小菜篮不断换手的动作及内心独白,真切地表达了“我”买菜成功后的快乐感觉。)
  “吃饭啦!”妈妈的一声呼唤,将我拉回现实。(由回忆到现实。)我想,我还会继续将这次经历珍藏在心底。再忆起时,或许更会别有一番情趣。(呼应开头,别具情趣。)

  教師点评
  文章升格后,摒弃了拔高主题的做法,而是有条不紊地描述了平凡的市井生活之景和“我”第一次独自买菜的过程,表现了“我”走进生活后增长的见识和适应生活的本领,叙事清楚明白。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小作者在记叙过程中,能够把“我”观察到的事物较具体地记录下来,并且能够细腻地刻画“我”的语言、动作和心理等精彩的细节,读之趣味盎然。
其他文献
【摘要】新时期下的班级管理更加注重细节,也更加关注学生的感受。但班主任需要重视实现班级管理的高效性是这一问题,而重视这一问题只依靠班主任一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学生组成小组且作为主体参与进来,因此本文以小组合作模式为主的班级管理展开具体分析。  【关键词】班主任;班级管理;小组合作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93-2099(2021)04-0183-02  一
世间安得双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  ——仓央嘉措  公元1705年9月的拉萨,分外寒冷。  呼啸的寒风裹挟着恐惧和哀痛,席卷了整个拉萨。布达拉宫刚刚翻修过,虽华丽宏伟,却弥漫着无奈和凄凉。  “哒哒哒……”蒙古骑兵急促的马蹄声越来越近。男女老少焦虑不安地站在大街两旁。没有人交头接耳,只能听见祷告声、马蹄声以及经幡在风中挣扎的悲鸣。  这时,浩浩荡荡、杀气腾腾的骑兵飞奔而来,肆无忌惮地穿过圣洁的布达
服贸会上,最引人注意的服务机器人Walker还会念书给人听,会与人下棋……它的大眼睛总是一眨一眨的,咕噜一转就能“想”出绝妙的主意,令人惊叹不已。  Walker是我最喜欢的机器人,自从在电视上看到它,和它面对面交流就成了我梦寐以求的事情。  今早来到校园,同学们的脸上都洋溢着比平日更加灿烂的笑容。他们有的在聊天,有的在低声欢呼,有的呆呆地站在窗前,偶尔还发出“咯咯”的笑声。  “Walker落户
1  伊文画完最后一笔,习惯性地看了看手表,又是午夜时分了!  她退后几步,凝神看着自己刚完成的画,心律有些失常。这是几个月来的一种新体验:画中人竟让她莫明心动!  这是伊文第六次画他了,前五幅画已经被人购买收藏。画廊老板说,有人又交了订金,要买这种风格的画,画中人必须是这位年轻的藏族人。价格不菲,画完即能拿到现金,这对伊文来说简直是中了大奖,并且是连续中大奖。  从美院毕业后的四年里,伊文没有卖
时 间:2016年5月20日  地 点:中国民族博物馆对话人:张荣德(人类学者)  关键词:西藏,北京,“85美术”,天体感,人神之间,行为艺术,姿势  张:我们从上世纪80年代初你刚进藏时开始?  翟:可以。  张:我感觉比较惊奇的是:你们到西藏以后,还是能及时地掌握内地的美术动向和信息,跟内地美术保持联动,“85美术”运动还有一定程度的参与。这个在高名潞主编的《“85美术”运动》里,还是能看得
事件回放<<<<  2019年11月28日,杭州市某中学官方平台公布了第一轮教师招聘拟录用人员名单。35名拟录用人员中毕业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的有33人。此外,这35人中,32人為硕士,3人为博士。  时事鲜评  对于此事,校方表示,该校致力于培养“有德有识有才的领军人才”,而要培养这样的领军人才,首先要有德、才、识兼备的领军老师。“清北”毕业生能承担起基础教育的重任,基础教育也需要这样的高端人才
事件回放<<<<  近日,有关“清华大学‘摸鱼学导论’课程”的话题在网上引发讨论。据报道,“摸鱼学导论”不是清华大学官方开设的课程,并未加入学校选课系统。这门课的发起者是清华大学一名大一学生。据该生自述,该“课程”依托清华在线学习平台“荷塘·雨课堂”,原本只是半开玩笑地想建一门课,没想到吸引了一千多名同学加入。  时事鲜评  初听“摸鱼学导论”,不少人可能会被这个“课程”的名字误导。可实质上,“摸
泽仁一诞生就出家了,睁着一双迷惘的大眼睛。热窝拉空的老喇嘛纳嘎阿普用寺院放生鹿的奶汁把他一点点喂养长大。  阿德奶奶带我去朝觐热窝拉空的那天,为我在藏袍上佩戴了一串月牙似的獐牙项链。我在热窝拉空山脚的泉眼前检浴时,看到水面升起一串明亮的月牙儿,漾动着清脆的响铃声。阿德说:泽仁长大了。转身,我就看见了一位牵着一头雪鹿的小喇嘛站在泉水边,他们是来饮水的。他从阿德手中接过点灯的酥油和帆布龙达,驮在雪鹿背
[摘要]期末复习时,教师恰当引导学生对学过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查漏补缺,沟通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是非常重要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儿童大讲堂策略,积极引导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平台。义务教育教科书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期末复习第一课时“复习100以内数的认识”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百数表可以成为100以内数的知识结构的支点,巧妙地通过“理与练”“讲和议”,能让学生在大讲堂中进一步辨析概念,形成知识网
【摘 要】如今我国的信息技术发展越来越迅速,信息技术在多方面得到发展与应用,信息技术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在教育方面对学校的教育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丰富课堂的教学内容和形式,并且能充分调动学生对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本文以小学语文的识字、阅读教学为例,阐述了如何构建小学语文与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有效融合,提高识字、阅读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