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转湖的缘由
在西藏有转山和转湖的风俗,信徒们在特定的日子,会不辞辛劳的转神山圣湖祈福。马年转神山冈仁波齐,羊年转神湖纳木错。羊年转纳木错的由来,据说开始于公元12世纪末,当时佛教达隆嘎举派创史人达隆塘巴扎西贝等高僧云集到纳木错边上修习密宗要法,并开创环绕纳木错的修行之举。之后就由信徒传承下来。
所以每到藏历的羊年,藏区各地的信徒就会来到纳木错湖边,开始漫长的转湖,以寻求灵魂的洗涤。日久经年,居然在湖边用脚步和身体丈量并刻画出无法磨灭的转经道。这一路上没有可以住宿的地方,转经人总是自己带着帐篷和炊具,转经完毕就在湖边扎营住下,第二天继续前行。在转经的时候,信徒不会轻易在湖边取用神湖的圣水,他们认为这样会打扰和污染了女神,他们会在湖边的小河取水或者到更远的地方取冰雪水,用捡拾的牛粪烧水烧茶。转经的过程极其艰苦,所以平时不容易见到转湖的信徒,也有人用转扎西半岛来代替,据说,围着扎西半岛转七圈就等于转湖一周。
而班戈县,这边的信徒则相信,转多加南卡岛7圈也是相当于转纳木错湖一圈。自从摩托车出现在高原大陆,这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就迅速被牧区人喜爱和娴熟驾驭,铁骑和马儿不一样,加满油就可以随意跑,速度快,牧人们习惯了骑上摩托车而不是骏马去放牧,牧人们也习惯了骑上摩托车去转湖和转山。如果对地形熟悉,牧人骑摩托一日就可以将纳木错转下来。现代交通工具的方便性改变了牧人的生活,也改变了民俗。
360度转湖
从谷歌地图上看,纳木错像一只巨大等待开屏的孔雀,头朝东,尾朝西,横跨班戈县和当雄县。湖泊面积巨大,湖泊周边地理、地貌的复杂和气候的多样性,形成其冰川、草甸、湿地、荒漠、高寒草原、丘陵山地等多变的自然景观。而当地人则传说,纳木错的形状是静卧的金刚度母,湖的南面有乌龟梁、孔雀梁等18道山梁,湖的北面有黄鸭岛、山羊岛等18座岛屿。一个有趣的说法是:“纳木错阳面有18大岛屿,但最有名的一个在阴面;纳木错阴面有18大山峰,但最有名的一个在阳面。”藏传佛教和苯教信徒们尊纳木错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是苯教本尊神六位护法神之一,而且又是苯教密宗流派母续诸神在雪域高原24座神宫之一。
这里说的阳面和阴面之分,分别是指纳木错的北岸和南岸。北岸湖岸线曲折,分布着半岛和小岛,南面最大的岛屿则是扎西岛。南岸横卧着念青唐古拉山,山峰横看成岭,侧成峰,信徒们细数了一下,有17座山峰,而第18座,则在北面。这十八座山峰,还被形象地取了名字,分别是哈保东、索嘎东、欧那东、若白东、马加东、帮锦东、阿丹东、噶尔拉姆东、琼那东、朗玛东、贡姆东、地热东、亚保东、折母东、江母东、森格东、帮扎东、堪巴东。
为了能更直观地了解纳木错,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环湖,用自己的双眼去揭开纳木错流域的美。经年累月,转湖的信徒已经用自己的双足和身躯,在大地上刻画出一条转经的路线,只有徒步的路线,没有汽车可以明确驾驶的路线,所以驾车转湖,必须对地形非常熟悉,并且挑选适当的季节,否则无法完成转湖的过程。沿着这条360度的转湖路线,我们可以全方位接触纳木错非凡的美。
驾车者可以从当雄县纳木错扎西半岛景区公路驶入湖区,然后在进入扎西半岛和继续向西驶往班戈县一个岔路口,驶进土路,沿着纳木错南岸的土路继续向西行驶。这一路要经过数条从念青唐古拉山流淌下来的浅溪,溪水水量变化巨大,冬季溪流干涸,汽车可以从卵石滩上驶过;春夏之交的4-5月份,会因为冰川融水的增加而流量增大,汽车可以觅浅滩度过;6-9月份则会因为进入雨季而溪水高涨,路况泥泞,容易发生陷车。
从南岸看纳木错是壮美的,但是背景没有念青唐古拉,所以素色的蓝天和湖色连为一体,显得纳木错更为广大。沿着念青唐古拉雪山行驶,离雪山无比的近,正所谓望山跑死马,要开到雪山脚下,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的。夏季的时候,会有游牧人在湖边扎帐,运气好的话,可以喝上一碗热腾腾的酥油茶。
从扎西半岛的岔路驶到位于班戈县的德庆镇大约要3个小时,这一段基本将南岸走完,可以在德庆稍作休息。由于要赶路,我们就没有进村,只是停车,在车上吃简单的干粮,领队的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湖泊项目组王君波队长经验丰富,已经在从当雄过来的路上购买了馍馍和牛肉。也许是因为高原热量消耗大,所以自制的肉夹馍吃起来特别香。继续前行是纳木错西部的纳木错流域,这里分布着大片的湿地,栖息着黑颈鹤,沿途会经过几条比较大的河流如测曲、波曲、那曲等,仍旧是土路,但是路面经过平整,路况较好,遇河基本都会有桥。路和湖距离较远,无法体验沿湖驾驶的美景。如果要去多加寺,则要仔细寻路,没有明确的路标指示。如果从班戈县逆时针过来,从那曲的桥上驶过,很容易辨别到多加寺的一条沿湖土路;如果是从德庆继续前行,则要在经过波曲的桥后,向着湖的方向觅路,容易迷路。这里是一望无际的班戈草原,零距离感受高原的牧区文化,一顶顶帐篷里升起一缕缕青烟,还有班戈草原特有的牧歌和果谐,让人心旷神怡。
到多加寺并不容易,即使从那曲桥方向过去。因为基本都是土路,加上草原滩涂,容易发生陷车,一旦陷车,则无法寻找其他的车辆助援,因为过往基本没有车。只能徒步前行到加多寺看寺庙工作组的车是否在,或者到保吉乡求助。草原上,在轻盈前行的骑行者面前,有陆地巡洋舰之称的越野车,一旦发生陷车,就变成一堆废铁。
因为要赶路,所以不可能在一日之内环湖,又将湖边的小岛寺庙一一拜访的。我们的车穿过班戈草原,走过纳木错西岸,继续沿着顺时针的方向,向北岸驶去。绕过那曲,汽车开始行驶在湖北岸,北岸湖岸比较陡峭,所以乡道会远离湖岸,要仔细辨别岔路方向。沿湖会遇到多个小湖泊,比较大的是申错。如果是越野车,可以离开乡道,沿湖行驶,节省环湖的时间;也可以沿乡道驶过申错,然后翻越那岗、岗雄沿着嘎玛曲下到湖边,经过湖区最大的沙漠荒漠区。
但是最好的风景,往往在最难以到达的地方。湖的北岸分布着大小半岛和岛屿,还有陡峭的湖岸悬崖,在崖壁上有岩洞,是古时修行者的修行洞,现在或许还有修行者在此处修行,只是轻易不要去探洞,免得惊扰了修行者。北岸还有圣象天门等景点,据说这里是念青唐古拉和纳木错举行婚礼的地方,如象鼻山一样的天门,景色十分壮观。只是因为太难到达,所以还不为人们所熟知。恰多南卡岛正好处在念青唐古拉的对面,也是恰多寺遗址所在地。这里有两根耸立的石柱,一根浑然一体,另外一根中间有一个空洞,当地人把他们当作阴阳的象征。后来来这里观光的人看到这个有空洞的石柱很像桂林的象鼻山,而且从洞口处去看纳木错和念青唐古拉山脉非常特别而美丽,于是就给它取了个动听的名字——“圣象天门”。另一种传说是,在念青唐古拉与纳木错结婚的当天,由一千个童子和一千位仙女共同建造了这座婚姻之门,念青唐古拉要来找纳木错,必由此门经过。 北岸也是拍摄念青唐古拉和主峰的最佳地点,还可以拍摄到朗岛和念青唐古拉主峰在同一画面的壮观景色。冬天的时候,湖面结冰,据说会将朗岛和陆地连接起来,村民甚至可以将羊群赶到岛上。陆地上的牧草在夏季都被牛羊啃食干净了,于是冬天到岛上吃草,又为牛羊提供丰盛的食物。浪岛上还留有村民用石头围起来的羊圈,玛尼堆。但由于纳木错是神湖,村民相信驾船在纳木错上行驶也会惊扰女神,所以想要上岛是非常困难的。
经过荒漠区,前行近20多分钟到达央托,沿着山坡分布着百年香柏,也叫趴地松。松树在北方可以生长得非常高大,站如松坐如钟,但高原的松树也只能这么趴着长了,好像围观的盆景植物一般。别小看这些植物,随意一根不过手腕粗细的枝干,都经过百年的努力生长。也正是因为有这些植物的存在,才阻止了湖岸的荒漠化。在荒漠化的土地上,会大量盛开一种红粉相间的花束,非常好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狼毒花。成片盛开的狼毒花美丽之极,但却是牲畜的隐患,如果牛羊不小心误食了这种植物,就会食物中毒。但狼毒花的根茎,是制作藏纸的原材料。北岸的这一带分布多个湖湾,在桑尼附近,有一个小淡水湖错甲那,可以扎营,湖附近有一个长型的半岛,是北岸到达南岸扎西半岛最近的地方,直线距离仅有10公里。此地有村庄,如果有时间,可以在村里住下。向东驾驶经过北岸的最后一个半岛夺兵日,进入柏油路,会看到念青唐古拉山观景台,从纳木错的北岸,可以观赏到如歌中传唱的念青唐古拉山身披哈达、骑着骏马的雄伟身姿。
经过东岸的你亚曲、那根曲,到达纳木错检查站,完成环湖。如果路况、车况允许,以及驾驶员对路况和地形熟悉,可以在8小时内完成环湖。)
纳木错的岛屿
去纳木错参观最著名的景点是扎西岛,扎西岛上的多波切寺也是纳木错最著名的寺庙之一。其实,在纳木错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分别分布了四座寺庙,即东有扎西多波切寺,南边的古尔琼寺,西边的多加寺,北边的恰妥寺。另外,纳木错湖中五个岛屿,佛教徒传说它们是五方佛的化身。其中最大的是朗多岛,面积仅1.24平方公里;半岛也有5个,面积均在10平方公里以下,多半是由原来的岛屿被沙堤连接而成的新生陆连岛,形态多呈长条形或者三角形。
纳木错的湖岸线与山脊走向大体一致,比较平直,仅东端有石灰岩构成的扎西多半岛突出,发育有石柱、天生桥和溶洞等岩溶地貌景观。北侧和西北侧为灰岩、页岩组成的起伏平缓的低山丘陵,海拔多在5500米以内,湖岸线较曲折,多岛屿和半岛。
纳木错的南岸有18座著名的岛屿,都是有高僧大德曾经在那里修行,或是有神灵在那里居住过。16世纪以来,藏传佛教的嘎举、格鲁、宁玛派僧人相继在这里修行,以嘎举派为最多。五、六、七世嘎玛巴活佛都曾到过纳木错湖边修行,还有另外一位红帽派活佛也曾来这里修行。纳木错西边的其多山洞穴岩画在多加寺的其多山上,分布着许多幽静的岩洞,这就是1996年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班戈县人民政府命名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多山洞穴的岩画中随处都能看到飞禽走兽、花卉草木、云纹、字母等各种图案,苯教内容与佛教内容混合在一起。图案本身纪录了纳木错周边远古以来人类活动的足迹,也纪录了那个时代的文明。
观赏岛屿最佳的地点是位于西岸的多加寺,在这里很容易就看到原来是半岛,后来被湖水淹没形成岛屿的梯让木波岛和根达多到。其中梯让木波多岛距离岸边仅2公里,由于造型像一顶僧帽,又被称为僧帽岛,也俗称牛粪岛。驾车绕过那曲大桥沿着北岸行驶,很容易辨认出这三个岛屿,其中最大的是朗多岛。
由于纳木错是神湖,藏民族相信女神只可膜拜而不可触及,因此甚少有人泛舟湖上,登上湖心小岛。但由于科研的需要,青藏所的湖泊专家王君波和他的科研团队就曾完整地勘察过这五个湖心小岛,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在岛上发现人类活动的痕迹。在当雄境内的西岛和浪岛,还发现了用石头简单堆垒起来的羊圈和玛尼堆。在纳木错站长期工作的多吉,是当雄人,从小就在湖边长大。他告诉记者,他家在纳木错湖北岸,冬季的时候,整个纳木错湖都结了很厚的冰,当地人就会赶着羊群到岛上放牧,他的父亲也曾经上过岛上,不过现在到岛上放牧的情况已经很少。岛上的植被繁茂,最高能达膝部,和扎西多半岛这边的植被情况完全不同。并且由于夏季牧民无法登岛,从而储备大量的草料,是冬季牧民理想的草料仓。
从岛上遥望念青唐古拉山脉,是另外一番壮阔。在湖岸边,清澈的湖水可以让人看到湖底如珊瑚礁一样的湖碳岩,一种类似石灰岩的结晶石,只不过不似珊瑚那样色彩斑斓。
在西藏有转山和转湖的风俗,信徒们在特定的日子,会不辞辛劳的转神山圣湖祈福。马年转神山冈仁波齐,羊年转神湖纳木错。羊年转纳木错的由来,据说开始于公元12世纪末,当时佛教达隆嘎举派创史人达隆塘巴扎西贝等高僧云集到纳木错边上修习密宗要法,并开创环绕纳木错的修行之举。之后就由信徒传承下来。
所以每到藏历的羊年,藏区各地的信徒就会来到纳木错湖边,开始漫长的转湖,以寻求灵魂的洗涤。日久经年,居然在湖边用脚步和身体丈量并刻画出无法磨灭的转经道。这一路上没有可以住宿的地方,转经人总是自己带着帐篷和炊具,转经完毕就在湖边扎营住下,第二天继续前行。在转经的时候,信徒不会轻易在湖边取用神湖的圣水,他们认为这样会打扰和污染了女神,他们会在湖边的小河取水或者到更远的地方取冰雪水,用捡拾的牛粪烧水烧茶。转经的过程极其艰苦,所以平时不容易见到转湖的信徒,也有人用转扎西半岛来代替,据说,围着扎西半岛转七圈就等于转湖一周。
而班戈县,这边的信徒则相信,转多加南卡岛7圈也是相当于转纳木错湖一圈。自从摩托车出现在高原大陆,这种便捷的交通工具就迅速被牧区人喜爱和娴熟驾驭,铁骑和马儿不一样,加满油就可以随意跑,速度快,牧人们习惯了骑上摩托车而不是骏马去放牧,牧人们也习惯了骑上摩托车去转湖和转山。如果对地形熟悉,牧人骑摩托一日就可以将纳木错转下来。现代交通工具的方便性改变了牧人的生活,也改变了民俗。
360度转湖
从谷歌地图上看,纳木错像一只巨大等待开屏的孔雀,头朝东,尾朝西,横跨班戈县和当雄县。湖泊面积巨大,湖泊周边地理、地貌的复杂和气候的多样性,形成其冰川、草甸、湿地、荒漠、高寒草原、丘陵山地等多变的自然景观。而当地人则传说,纳木错的形状是静卧的金刚度母,湖的南面有乌龟梁、孔雀梁等18道山梁,湖的北面有黄鸭岛、山羊岛等18座岛屿。一个有趣的说法是:“纳木错阳面有18大岛屿,但最有名的一个在阴面;纳木错阴面有18大山峰,但最有名的一个在阳面。”藏传佛教和苯教信徒们尊纳木错为密宗本尊胜乐金刚的道场,是苯教本尊神六位护法神之一,而且又是苯教密宗流派母续诸神在雪域高原24座神宫之一。
这里说的阳面和阴面之分,分别是指纳木错的北岸和南岸。北岸湖岸线曲折,分布着半岛和小岛,南面最大的岛屿则是扎西岛。南岸横卧着念青唐古拉山,山峰横看成岭,侧成峰,信徒们细数了一下,有17座山峰,而第18座,则在北面。这十八座山峰,还被形象地取了名字,分别是哈保东、索嘎东、欧那东、若白东、马加东、帮锦东、阿丹东、噶尔拉姆东、琼那东、朗玛东、贡姆东、地热东、亚保东、折母东、江母东、森格东、帮扎东、堪巴东。
为了能更直观地了解纳木错,最直接的办法就是环湖,用自己的双眼去揭开纳木错流域的美。经年累月,转湖的信徒已经用自己的双足和身躯,在大地上刻画出一条转经的路线,只有徒步的路线,没有汽车可以明确驾驶的路线,所以驾车转湖,必须对地形非常熟悉,并且挑选适当的季节,否则无法完成转湖的过程。沿着这条360度的转湖路线,我们可以全方位接触纳木错非凡的美。
驾车者可以从当雄县纳木错扎西半岛景区公路驶入湖区,然后在进入扎西半岛和继续向西驶往班戈县一个岔路口,驶进土路,沿着纳木错南岸的土路继续向西行驶。这一路要经过数条从念青唐古拉山流淌下来的浅溪,溪水水量变化巨大,冬季溪流干涸,汽车可以从卵石滩上驶过;春夏之交的4-5月份,会因为冰川融水的增加而流量增大,汽车可以觅浅滩度过;6-9月份则会因为进入雨季而溪水高涨,路况泥泞,容易发生陷车。
从南岸看纳木错是壮美的,但是背景没有念青唐古拉,所以素色的蓝天和湖色连为一体,显得纳木错更为广大。沿着念青唐古拉雪山行驶,离雪山无比的近,正所谓望山跑死马,要开到雪山脚下,还是有很长一段距离的。夏季的时候,会有游牧人在湖边扎帐,运气好的话,可以喝上一碗热腾腾的酥油茶。
从扎西半岛的岔路驶到位于班戈县的德庆镇大约要3个小时,这一段基本将南岸走完,可以在德庆稍作休息。由于要赶路,我们就没有进村,只是停车,在车上吃简单的干粮,领队的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湖泊项目组王君波队长经验丰富,已经在从当雄过来的路上购买了馍馍和牛肉。也许是因为高原热量消耗大,所以自制的肉夹馍吃起来特别香。继续前行是纳木错西部的纳木错流域,这里分布着大片的湿地,栖息着黑颈鹤,沿途会经过几条比较大的河流如测曲、波曲、那曲等,仍旧是土路,但是路面经过平整,路况较好,遇河基本都会有桥。路和湖距离较远,无法体验沿湖驾驶的美景。如果要去多加寺,则要仔细寻路,没有明确的路标指示。如果从班戈县逆时针过来,从那曲的桥上驶过,很容易辨别到多加寺的一条沿湖土路;如果是从德庆继续前行,则要在经过波曲的桥后,向着湖的方向觅路,容易迷路。这里是一望无际的班戈草原,零距离感受高原的牧区文化,一顶顶帐篷里升起一缕缕青烟,还有班戈草原特有的牧歌和果谐,让人心旷神怡。
到多加寺并不容易,即使从那曲桥方向过去。因为基本都是土路,加上草原滩涂,容易发生陷车,一旦陷车,则无法寻找其他的车辆助援,因为过往基本没有车。只能徒步前行到加多寺看寺庙工作组的车是否在,或者到保吉乡求助。草原上,在轻盈前行的骑行者面前,有陆地巡洋舰之称的越野车,一旦发生陷车,就变成一堆废铁。
因为要赶路,所以不可能在一日之内环湖,又将湖边的小岛寺庙一一拜访的。我们的车穿过班戈草原,走过纳木错西岸,继续沿着顺时针的方向,向北岸驶去。绕过那曲,汽车开始行驶在湖北岸,北岸湖岸比较陡峭,所以乡道会远离湖岸,要仔细辨别岔路方向。沿湖会遇到多个小湖泊,比较大的是申错。如果是越野车,可以离开乡道,沿湖行驶,节省环湖的时间;也可以沿乡道驶过申错,然后翻越那岗、岗雄沿着嘎玛曲下到湖边,经过湖区最大的沙漠荒漠区。
但是最好的风景,往往在最难以到达的地方。湖的北岸分布着大小半岛和岛屿,还有陡峭的湖岸悬崖,在崖壁上有岩洞,是古时修行者的修行洞,现在或许还有修行者在此处修行,只是轻易不要去探洞,免得惊扰了修行者。北岸还有圣象天门等景点,据说这里是念青唐古拉和纳木错举行婚礼的地方,如象鼻山一样的天门,景色十分壮观。只是因为太难到达,所以还不为人们所熟知。恰多南卡岛正好处在念青唐古拉的对面,也是恰多寺遗址所在地。这里有两根耸立的石柱,一根浑然一体,另外一根中间有一个空洞,当地人把他们当作阴阳的象征。后来来这里观光的人看到这个有空洞的石柱很像桂林的象鼻山,而且从洞口处去看纳木错和念青唐古拉山脉非常特别而美丽,于是就给它取了个动听的名字——“圣象天门”。另一种传说是,在念青唐古拉与纳木错结婚的当天,由一千个童子和一千位仙女共同建造了这座婚姻之门,念青唐古拉要来找纳木错,必由此门经过。 北岸也是拍摄念青唐古拉和主峰的最佳地点,还可以拍摄到朗岛和念青唐古拉主峰在同一画面的壮观景色。冬天的时候,湖面结冰,据说会将朗岛和陆地连接起来,村民甚至可以将羊群赶到岛上。陆地上的牧草在夏季都被牛羊啃食干净了,于是冬天到岛上吃草,又为牛羊提供丰盛的食物。浪岛上还留有村民用石头围起来的羊圈,玛尼堆。但由于纳木错是神湖,村民相信驾船在纳木错上行驶也会惊扰女神,所以想要上岛是非常困难的。
经过荒漠区,前行近20多分钟到达央托,沿着山坡分布着百年香柏,也叫趴地松。松树在北方可以生长得非常高大,站如松坐如钟,但高原的松树也只能这么趴着长了,好像围观的盆景植物一般。别小看这些植物,随意一根不过手腕粗细的枝干,都经过百年的努力生长。也正是因为有这些植物的存在,才阻止了湖岸的荒漠化。在荒漠化的土地上,会大量盛开一种红粉相间的花束,非常好看,这就是大名鼎鼎的狼毒花。成片盛开的狼毒花美丽之极,但却是牲畜的隐患,如果牛羊不小心误食了这种植物,就会食物中毒。但狼毒花的根茎,是制作藏纸的原材料。北岸的这一带分布多个湖湾,在桑尼附近,有一个小淡水湖错甲那,可以扎营,湖附近有一个长型的半岛,是北岸到达南岸扎西半岛最近的地方,直线距离仅有10公里。此地有村庄,如果有时间,可以在村里住下。向东驾驶经过北岸的最后一个半岛夺兵日,进入柏油路,会看到念青唐古拉山观景台,从纳木错的北岸,可以观赏到如歌中传唱的念青唐古拉山身披哈达、骑着骏马的雄伟身姿。
经过东岸的你亚曲、那根曲,到达纳木错检查站,完成环湖。如果路况、车况允许,以及驾驶员对路况和地形熟悉,可以在8小时内完成环湖。)
纳木错的岛屿
去纳木错参观最著名的景点是扎西岛,扎西岛上的多波切寺也是纳木错最著名的寺庙之一。其实,在纳木错的东南西北四个方位,分别分布了四座寺庙,即东有扎西多波切寺,南边的古尔琼寺,西边的多加寺,北边的恰妥寺。另外,纳木错湖中五个岛屿,佛教徒传说它们是五方佛的化身。其中最大的是朗多岛,面积仅1.24平方公里;半岛也有5个,面积均在10平方公里以下,多半是由原来的岛屿被沙堤连接而成的新生陆连岛,形态多呈长条形或者三角形。
纳木错的湖岸线与山脊走向大体一致,比较平直,仅东端有石灰岩构成的扎西多半岛突出,发育有石柱、天生桥和溶洞等岩溶地貌景观。北侧和西北侧为灰岩、页岩组成的起伏平缓的低山丘陵,海拔多在5500米以内,湖岸线较曲折,多岛屿和半岛。
纳木错的南岸有18座著名的岛屿,都是有高僧大德曾经在那里修行,或是有神灵在那里居住过。16世纪以来,藏传佛教的嘎举、格鲁、宁玛派僧人相继在这里修行,以嘎举派为最多。五、六、七世嘎玛巴活佛都曾到过纳木错湖边修行,还有另外一位红帽派活佛也曾来这里修行。纳木错西边的其多山洞穴岩画在多加寺的其多山上,分布着许多幽静的岩洞,这就是1996年被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和班戈县人民政府命名的自治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其多山洞穴的岩画中随处都能看到飞禽走兽、花卉草木、云纹、字母等各种图案,苯教内容与佛教内容混合在一起。图案本身纪录了纳木错周边远古以来人类活动的足迹,也纪录了那个时代的文明。
观赏岛屿最佳的地点是位于西岸的多加寺,在这里很容易就看到原来是半岛,后来被湖水淹没形成岛屿的梯让木波岛和根达多到。其中梯让木波多岛距离岸边仅2公里,由于造型像一顶僧帽,又被称为僧帽岛,也俗称牛粪岛。驾车绕过那曲大桥沿着北岸行驶,很容易辨认出这三个岛屿,其中最大的是朗多岛。
由于纳木错是神湖,藏民族相信女神只可膜拜而不可触及,因此甚少有人泛舟湖上,登上湖心小岛。但由于科研的需要,青藏所的湖泊专家王君波和他的科研团队就曾完整地勘察过这五个湖心小岛,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在岛上发现人类活动的痕迹。在当雄境内的西岛和浪岛,还发现了用石头简单堆垒起来的羊圈和玛尼堆。在纳木错站长期工作的多吉,是当雄人,从小就在湖边长大。他告诉记者,他家在纳木错湖北岸,冬季的时候,整个纳木错湖都结了很厚的冰,当地人就会赶着羊群到岛上放牧,他的父亲也曾经上过岛上,不过现在到岛上放牧的情况已经很少。岛上的植被繁茂,最高能达膝部,和扎西多半岛这边的植被情况完全不同。并且由于夏季牧民无法登岛,从而储备大量的草料,是冬季牧民理想的草料仓。
从岛上遥望念青唐古拉山脉,是另外一番壮阔。在湖岸边,清澈的湖水可以让人看到湖底如珊瑚礁一样的湖碳岩,一种类似石灰岩的结晶石,只不过不似珊瑚那样色彩斑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