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节课苏教版八下生物第24章《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中的第4节,是在生物进化的基础上,探索人类自身是如何起源和发展进化的问题。关于这个重大的科学问题,对于初中生来说是既熟悉又陌生,又非常有吸引力的一个话题。因此,在这节课中,首先应注意的是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的兴趣在情景交融中被唤起,对生物学的热情在师生互动中产生。
一、图片导入
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主体性是不可替代的,教师的责任在于提供各种学习条件,给予点拨,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让他们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因此,上课时我先以朋友的语气跟学生寒暄:你们喜欢看什么题材的电影?当他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以后再适时展现电影《金刚》的宣传海报,抛出问题:影片中的"金刚"是哪种动物?你还知道哪些与它相类似的动物?这些动物现在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如何?这样的情景创设一方面引起学生注意,激发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也为学习者指明方向,引导学生带着欲望进入学习任务,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同时影片《金刚》还能为后面引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话题埋下伏笔。
二、目标达成
关于人类的起源教材以图片及文字呈现相关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和阅读文字信息,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比较问题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积极思考,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高效的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
目标一:概述人类起源于古猿
通过开头的图片学生已经知道了常见的类人猿的种类,此时不要忙着灌输人猿同祖的理论,而是采取迂回策略,先给他们看一组现代类人猿的照片,从照片中找出这些类人猿与人相似的地方,学生的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门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而是让学生比較课本P80表24-1,从孕期、尾巴、牙齿、染色体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比较,这样学生对人猿相似点就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乘热打铁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人和猿有这么多相似的特征?这说明人和猿之间有什么关系?于是人猿同祖的结论便呼之欲出了。在这样的情境中培养了学生运用比较法找出事物异同点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能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目标二: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人和猿共同的祖先是古猿,通过对比古猿的牙齿和人、猿的牙齿,学生不难得出这个结论,但为什么生活在树上的古猿会进化为现在的人类这一问题学生不好理解。这时教师可大胆放手让学生想象,比如地壳剧烈运动使地球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森林古猿是怎样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的等问题,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主动获取知识,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想象并不是漫无目的的空想,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播放一段当时古猿生活场景及地球环境变化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在这种环境下古猿会做些什么、碰到哪些难题以及怎样解决,有了这样一个清晰的思路学生的想象就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而展开了。
环境的变化促使古猿向人类进化,进化的过程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鲜明的特点,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展开讨论,此时为了避免盲目的讨论,对每组成员都要分工明确:一位专门负责把大家讨论的要点记录下来,一位负责最后发言。采取了这样的办法后我发现讨论的效果明显提高了,不少同学都纷纷拿起了笔在树上写写画画,回答问题时思路也更清晰明确有条理了。这时老师由衷的赞叹同学们进不了不少,更会学习了,并且让大家为自己的进步鼓鼓掌,我明显感觉到这很微不足道的夸奖却使很多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想要进一步探究的学习欲望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了。
三、寓教于乐
很多老师很排斥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认为这样会冲淡了课堂的主题,但我却偏爱于此,有这样聪明的学生愿意展现自己、愿意将课堂中学到的内容及时表现出来这该是多幸福的事啊。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有两个特征极为重要:一是直立行走、二是使用语言,为了突出这两个特征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性,我采取了两个小游戏,一是请一位同学扮演大猩猩双手撑在地上走路,让他们体会直立行走的方便与快捷;二是请三位同学分工合作,一位负责想一句话然后把这句话用肢体语言表演出来传递给第二位,第二位同学再用同样的方式传递给第三位,第三位用语言把这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夸张的表演让课堂中爆发出阵阵笑声,最后一位同学理解的意思已经跟第一位同学想要表达的大相径庭,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交流合作的能力,还增长了勇气,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四、情感升华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应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要充分抓住各种情感教育的契机,在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中进行渗透,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自觉维护生态平衡的科学素质。因此,教者结课时通过由问题引发争论:《金刚》的悲惨结局给你带来怎样的思考?让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课堂活动进行到这里学生的思维小火花瞬间爆发了,每个人都有话可讲,都愿意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共享,甚至发现一些平时比较"沉默"的学生这时也勇敢的举起了自己的手,全班同学集思广益提出了不少对环境保护切实有效的措施,有学生还提出环保意识要从娃娃抓起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发言引来了全班的阵阵掌声。通过对对信息的处理、分析和解决,在润物细无声中引领学生学会了交流与合作,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了基础,最终使学生懂得人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欲而破坏环境。
五、反思
这节课利用电影海报、视频、图片资料等学生感兴趣的材料,让学生始终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知识面较广,思维活跃,只要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合的舞台,他们很乐意抒发己见,从而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
一、图片导入
学生在课堂学习时的主体性是不可替代的,教师的责任在于提供各种学习条件,给予点拨,唤起他们发自内心的学习愿望,让他们轻松愉快地获得知识。因此,上课时我先以朋友的语气跟学生寒暄:你们喜欢看什么题材的电影?当他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以后再适时展现电影《金刚》的宣传海报,抛出问题:影片中的"金刚"是哪种动物?你还知道哪些与它相类似的动物?这些动物现在分布在地球的哪些地方?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如何?这样的情景创设一方面引起学生注意,激发探究的欲望;另一方面也为学习者指明方向,引导学生带着欲望进入学习任务,使学生成为知识的主动建构者。同时影片《金刚》还能为后面引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话题埋下伏笔。
二、目标达成
关于人类的起源教材以图片及文字呈现相关内容,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图片和阅读文字信息,了解人类的起源和进化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比较问题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为了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我们教师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插图和文字资料,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阅读,积极思考,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从而高效的达到教学的三维目标。
目标一:概述人类起源于古猿
通过开头的图片学生已经知道了常见的类人猿的种类,此时不要忙着灌输人猿同祖的理论,而是采取迂回策略,先给他们看一组现代类人猿的照片,从照片中找出这些类人猿与人相似的地方,学生的答案肯定是五花八门的,教师不要急于评价,而是让学生比較课本P80表24-1,从孕期、尾巴、牙齿、染色体等各方面进行综合比较,这样学生对人猿相似点就有了比较理性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教师乘热打铁进一步提问:为什么人和猿有这么多相似的特征?这说明人和猿之间有什么关系?于是人猿同祖的结论便呼之欲出了。在这样的情境中培养了学生运用比较法找出事物异同点的能力,这样的教学能给学生留下较深刻的印象。
目标二:说出人类进化的主要历程
人和猿共同的祖先是古猿,通过对比古猿的牙齿和人、猿的牙齿,学生不难得出这个结论,但为什么生活在树上的古猿会进化为现在的人类这一问题学生不好理解。这时教师可大胆放手让学生想象,比如地壳剧烈运动使地球的自然环境发生了哪些变化、自然环境的变化对森林古猿的生活产生了哪些影响、森林古猿是怎样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发展的等问题,让学生在讨论和交流中主动获取知识,并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分析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但想象并不是漫无目的的空想,教师要给予一定的指导,播放一段当时古猿生活场景及地球环境变化的视频,引导学生思考在这种环境下古猿会做些什么、碰到哪些难题以及怎样解决,有了这样一个清晰的思路学生的想象就始终围绕着教学目标而展开了。
环境的变化促使古猿向人类进化,进化的过程分为四个不同的阶段,每个阶段都有鲜明的特点,让学生以四人为一组展开讨论,此时为了避免盲目的讨论,对每组成员都要分工明确:一位专门负责把大家讨论的要点记录下来,一位负责最后发言。采取了这样的办法后我发现讨论的效果明显提高了,不少同学都纷纷拿起了笔在树上写写画画,回答问题时思路也更清晰明确有条理了。这时老师由衷的赞叹同学们进不了不少,更会学习了,并且让大家为自己的进步鼓鼓掌,我明显感觉到这很微不足道的夸奖却使很多学生尝到了成功的喜悦,想要进一步探究的学习欲望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了。
三、寓教于乐
很多老师很排斥在课堂上让学生表演,认为这样会冲淡了课堂的主题,但我却偏爱于此,有这样聪明的学生愿意展现自己、愿意将课堂中学到的内容及时表现出来这该是多幸福的事啊。根据本节课的内容在人类进化过程中有两个特征极为重要:一是直立行走、二是使用语言,为了突出这两个特征在人类进化过程中的重要性,我采取了两个小游戏,一是请一位同学扮演大猩猩双手撑在地上走路,让他们体会直立行走的方便与快捷;二是请三位同学分工合作,一位负责想一句话然后把这句话用肢体语言表演出来传递给第二位,第二位同学再用同样的方式传递给第三位,第三位用语言把这句话描述出来。同学们夸张的表演让课堂中爆发出阵阵笑声,最后一位同学理解的意思已经跟第一位同学想要表达的大相径庭,但这又有什么关系呢,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生既学到了知识,又锻炼了交流合作的能力,还增长了勇气,一举多得何乐而不为呢?
四、情感升华
面对新一轮课程改革,我们应更新教学观念。在教学中要充分抓住各种情感教育的契机,在具体问题的分析过程中进行渗透,从而培养学生保护生态环境,自觉维护生态平衡的科学素质。因此,教者结课时通过由问题引发争论:《金刚》的悲惨结局给你带来怎样的思考?让学生自由阐述自己的观点,课堂活动进行到这里学生的思维小火花瞬间爆发了,每个人都有话可讲,都愿意将自己的想法与他人共享,甚至发现一些平时比较"沉默"的学生这时也勇敢的举起了自己的手,全班同学集思广益提出了不少对环境保护切实有效的措施,有学生还提出环保意识要从娃娃抓起并渗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他的发言引来了全班的阵阵掌声。通过对对信息的处理、分析和解决,在润物细无声中引领学生学会了交流与合作,为将来适应社会、参与社会、解决社会问题奠定了基础,最终使学生懂得人不能因为自己的私欲而破坏环境。
五、反思
这节课利用电影海报、视频、图片资料等学生感兴趣的材料,让学生始终有话可说,有话想说,使课堂成为学生主动、生动活泼的学习场所,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学生知识面较广,思维活跃,只要为他们提供一个适合的舞台,他们很乐意抒发己见,从而有效地达成了教学的三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