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备考是一门学问,近年参加高考的人数近千万,足见这门学问非常值得研究。备考既然是一门学问,就得讲究备考智慧。那什么是备考智慧呢?理解各有不同,笔者的看法是这样的:所谓备考智慧,就是知道什么时间应该干什么事。
眼下,是千万学生刚刚迈进高三门槛的时候。此时此刻,我们的高三学子,该干些什么事呢?
每年笔者都要到各校高三听课评课;每年都有好多朋友问笔者作文如何备考;每年笔者都要深入研究高考形势和高考试题;关于作文高考备考,当听到学生抱怨各种专家浪费时间后,当看到太多华而不实的各种“指导”后,笔者决定:我不想谦虚了!
这里晒出几条建议,供你参考。
作文,你真正要练的是“单项突破”
每一个刚上高三的学生,往往都怀抱了一个私人秘密:夺取作文高分!
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必须点赞。
作文是语文高考的制高点,你不夺下,你是赢不了这场战役的。
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夺取作文高分?
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流行的做法当然是:找到好的作文题,进行写作训练。
这种事情,估计很多人都干过。
问题是:这样干了很多年,我们的作文水平有效提高了吗?我们的作文分数,顺利照亮我们的眼睛了吗?
比较可靠的回答是:没有。
既然没有,为什么不反思一下我们的训练方式呢?
我发现,我们太过于热衷于进行“整篇作文写作”的训练了。
为什么热衷于这种写作训练呢?
经分析,原来是便于操作。
第一,题好找,想想也是,找一道作文题那还不容易;
第二,教学容易,题目一布置,剩下的就是学生的事情了;
第三,便于评讲,找来范文,读一读,评一评,议一议,于是,作文教学完了。
这种省时省力的作文训练方式,谁不愿意呢?
你会发现,“整篇作文写作”的训练,都是方便老师操作的。
可问题是,作文训练的目的不是为了方便老师,而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然而,尤为可悲的是,很多学生也默认这种写作训练,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
不!
真正有利于写作水平提高的,恰恰不是“整篇作文写作训练”,而是“单项突破”。
你看过乒乓球国家队的训练吗?哪有一上来就是搞对决训练的?
都是一个个动作进行单项训练,比如拉球动作,一直练到机械化反应才罢休。
这就是体育教学上最经常使用的“分解训练”方式。
而我们的整篇作文训练,显然过于粗糙了。
因此,我给出的建议是:作文,你真正要练的是“单项突破”。
作为高三学生,你一定要这个单项突破意识。
有了这样的意识,你就会去琢磨,去借鉴,去创造。
比如“题目如何拟”这个单项,你完全可以找来一大堆得过奖或拿过优秀的文章来归类分析,最后得出你的拟题技术,并运用到你的每一次完篇写作训练中。
只有这样,你的“拟题”问题,才会有效解决。
积累之道
我们都知道,“积累”是作文的基石,没有一定的积累,就不可能写出作文,更不可能写好作文。事实上,在很多优秀作文中,我们也能看出作者拥有非常丰富的积累。正是通过这些感性的认识,我们得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积累对于写好作文非常重要。
但其实这种认识是很不到位的,从“积累”到“好作文”,中间有一个转化的问题,很多同学由于不能实现有效“转化”,结果,积累并不能给写好作文带来很大的帮助。
这当然需要学习“转化”的技术,但是,从根源上来说,我们很多同学的“积累”本身就出了问题。一般的“积累”,就是摘抄或记录,其实真正有利于作文的“积累”,准确地说,应该叫作“思记”。
所谓“思记”,就是在积累中融入了个人思考的笔记。相比较而言,积累是静态的,思记是动态的;积累是外在的,思记是内在的;积累是浅印象的,思记是深印象的。一句话的,积累的可用性是较弱的,而思记的可用性是较强的。
很多“积累”之所以对写好作文帮助不大,就在于这样的“积累”,未能有效地融入到“写作活动”中,因此也未能对写作产生有一定力度的冲击和影响。而“思记”因为较好地融入了“写作活动”,则往往可以在深层次影响着我们的写作,更有利于我们在写作中调动资源。
那么如何做“思记”呢?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
1.语言积累思记。
语言知识主要是词句知识,平时在读书看报的过程中,碰到一个陌生的词语或一种有特色的修辞,我们应该将他们摘抄下来。摘抄完以后,要通过造句或片段写作等方式,将摘抄的内容重新实践一次。
比如“虚与委蛇”这个词很陌生,那么首先要查找词典,将注释抄下来,在这个基础上,自己再用这个词造句,值得注意的是,思记越是贴近自己的生活世界,则效果越好。如可以造句为:
自从学了舞蹈后,妈妈常常要我在她的朋友面前表演,其实我是很不情愿的,但为了不伤妈妈面子,我常常只是“虚与委蛇”一番。
2.文化积累思记。
看到一些很好的观点、思想、见解,摘抄下來之后,要马上写一个感想片段。比如《论语》里曾记载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针对这种看法,你如果有想法,则可以思记如下:
在两千多年前,科技水平比较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受到很大的限制,孔子是主张“孝”文化的,因此,他提倡父母在的时候,不要离家远游,即使要远游,也必须有一定的方向。可是在今天,交通很发达,联系也快捷方便,距离不会影响行孝,因此,孔子的这种看法就显得落后了。
3.情感积累思记。
生活中常常有让我们感动的景、人和事,我们要善于捕捉,珍惜这样的情感触动,将景、人或者事件写下来之后,同时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比如,第一次登台演讲,自己很害怕,这种害怕的体会很深刻,于是可以思记如下: 要上台面对很多同学讲话,我真的很害怕。可是害怕什么呢?我却又不太清楚。害怕讲不出来?可是我背得滚瓜烂熟。害怕同学老师?可是这些都是我熟悉的人。害怕讲得很差?可是我演习时表现很好啊。也许,不知道为什么害怕的“害怕”,才是真正可怕的东西。这就是成长的必要历练吧。
4.思想积累思记。
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对一些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些看法很普通,有些想法却很独特,遇到很独特的想法,也要及时做好积累。比如,春天看到一片叶子落下来,你突然想到“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说法,于是思记如下:
叶子只会在秋天才飘落吗?我们南方的环卫工人,好像一年四季都要扫街上的落叶,这样看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说法就未必准确,古人的经验可能有以偏概全的错误。很多谚语都是经验的总结,看来,经验未必都靠得住。
当然,作文的积累还有很多种。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积累,如果想让它们对我们的写作产生积极的帮助作用,我们就应该多做“思记”这样写作性活动,通过思考性笔记,强化积累的运用,加强“积累”与“写作”的联系,而这恰恰是我们一般的积累最为欠缺的。
记住:对作文而言,“思记”比单纯的“积累”更为重要。
学会脱俗处理:词语的择优技术
词语择优是写作的一项精致技术,词語是写作的基础,遣词是写作的一项基础性技能。我们先来看看201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智慧,就藏在房间里》的一个片段:
譬如上小学一二年级时,我家的房子择在镇中心,虽然位于中心,却拥有罕见的静谧,大概是与喧嚣马路隔着几幢楼房和一片树林的缘故吧。看着远处人来车往纷杂不已,耳畔却时常闻见群鸟啁啾似在欢腾。年纪尚小的我,不懂得“大隐隐于市”,却在这明媚的阳光中领略到静的娴雅,收敛了顽皮和野性。
这个片段写的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生活回忆场景,很多人都回忆过小时候,但这个片段读起来却能让人感到一种蕴藉深厚的盎然诗意,让人惊呼作者的文采和才情。
为什么有这种表达效果呢?
在我看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位考生的词语择优与一般人不同,仔细分析一下,在这个短短的片段里,该考生竟然规模性地使用了“静谧、喧嚣、啁啾、欢腾、收敛、娴雅”等众多一般考生不会触碰到的词语,这些词语不但运用准确,而且还额外地给读者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作者是一位学养丰厚、素养极高的学生。
对于考场作文来说,这样的隐含信息,真是太重要了。
什么是优秀的词语?
在高考作文中,要学会词语择优,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优秀的词语。由于考场作文的竞技性质,作文各种要素的运用,都应当增强其竞技性。词语择优也服务于这一目标。
那么什么样的词语才具有竞争力和技术性呢?
从读者的接受角度来看,优秀的词语应当是公众性弱的词语,因为公众性弱,所以词语就带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在艺术世界中,越是大众化的东西,就越是通俗化,甚至是粗俗化和低俗化。好的艺术永远是小众化的,进而被大众化。当其处于小众化时,其艺术性就强;当沦落为大众化时,其艺术性就弱。所谓艺术性,指的就是艺术吸引力。对词语进行脱俗处理的最佳方式,就是择优公众性弱而艺术性强的词语。读者喜欢在陌生而确当的词语里,领略到文章的艺术意味,感知到作者的写作水平。
就考生这个群体而言,大多数人的词语边界都差不多,成长的历程、求学的过程、读书的种类、信息的获取渠道等等趋同性的生活过程,加剧了学生群体的词语趋同性。人人都使用的词语,必然产生词语的审美疲劳,因而丧失其视觉冲击力,最终导致作文跌落到低劣的竞技水平。
真正的语言大师,一定是想办法拉开与日常语言的距离的,事实上,任何一门艺术,都不可能与日常直接对接,艺术魅力的在于拉开距离。写作的语言如果一味强调回归日常,这是对写作艺术的破坏甚至扼杀。
因此,词语择优的关键是超越日常,亦即好的写作者要建立一个独立于日常词汇的词语库。
高考作文千万不要相信“语言平实、质朴”这种鬼话,在阅卷场中,人们没有耐心也没有能力去品味那些平实、质朴的语言。
在改卷的短暂时间内,评委需要有快速而富有冲击力的语言撞击他的视觉神经,以便让自己快速做出打分的判断。在我看来,精心选择公众性弱的词语,就是帮助改卷者找到打分的积极理由。
因此,词语择优的技术,核心思想就是重视词语遴选,重建公众性弱的作文词库。
语言重在创造
语言的“创造”,既有“创新”的意思,更有“制造”的味道。正如我说过的一个例子,你要说“野草长得茂盛”,就是创造力疲软的突出表现,但你要是说出“野草长得嚣张极了”,则是富有表现力的创造性语言;同样,你要说“他头发浓密”,也是创造力濒临崩溃的表现,但你要是说出“他头发郁郁葱葱,茂盛得很”,则是富有创造力的绝妙语言。正因为如此,美术教育家徐悲鸿谆谆告诫他的学生们:“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
语言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迸发出创造的活力,汉代大赋的铺排气势,让位于晋代简约而淡雅的山水田园;六朝华丽奢靡的四六文,终被昂扬激荡的陈子昂推下神坛。正是体悟到了语言创造的艺术力量,诗圣杜甫忍不住发誓“语不惊人死不休”,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则呐喊“惟陈言之务去”,宋代文坛翘楚苏轼断言说“诗赋以一字见工拙”,而清代袁大才子袁枚则发出千古感叹“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在我看来,优秀写作者首要的标志性能力就是语言运用的创造能力,要葆有经久不息的创造意识,要掌握“用之能战,战之能胜”创造技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可以挽狂澜于即倒,可以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可以三言两语摆平读者,可以天马行空恣意飞扬而魅力四射。
就像诗人臧克家那样,他说: “我力求谨严,苦心地推敲、追求,希望把每个字放在最恰当的地方,螺丝钉似的把它扭得紧紧的。”——《〈臧克家诗选〉后记》
臧老是这么说的,他也是这么做的,在《难民》一诗中,有一句开始写为:
“黄昏里煽动着归鸦的翅膀。”
后来又改成:
“黄昏里还辨得出归鸦的翅膀。”
最后定稿时才确定为:
“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煽动”一词正常,“辨得出”一词平常,准确吗?相当准确。但其通病都是缺乏诗歌语言应有的创造力。最后的“溶尽”一词则骤然不同,如北京故宫里一堵华丽的九龙壁,突然横亘在读者眼前,待你细细品味之后,忍不住翘起你早已尘封的大拇指,说一声:真太富有创造力了!
前后语言运用的水准,一对比,高下立判,优劣顿显。
这就是语言天才创造的艺术魅力。康德认为,天才的最基本特征是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臧克家起码是具有了天才气质的诗人。
也许有人对“溶尽”一词提出过质疑。为此,关于这个“溶”字的妙处,臧克家老人家曾解释说:
“请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样一个景象:黄昏朦胧,归鸦满天。黄昏的顏色一霎一霎的浓,乌鸦的翅膀一霎一霎的淡,最后两者渐不可分,好似乌鸦的黑色被黄昏溶化了。”(臧克家《学诗断想》)
任何有创造魅力的词语都拥有“解释”的豁免权,因为它们用不着解释;只有蹩脚的平庸语言,才需要喋喋不休的满纸荒唐言。
如何避免“读书多”依然“写不好作文”
“写好作文,必须多读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观念就“流毒甚广”。毫无疑问,多读书对于写好作文,具有积极正面的作用。但是,如果认为多读书了,就一定能写好作文,我要说,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浅薄和无知。泛泛而谈读书对于写作的帮助,其实是没有意义的,这就好像说“多吃对于长身体有好处”一样,这样的说法往往经不起生活与实践的检验,也不符合基本的学理逻辑。
实际上,我们必须知道,读书和作文是两码事。读书是吸收,作文是释放;读书是通过语言获得信息,作文是借助语言表情达意。读书和作文有很大的相关性,但也有很本质的区别。笼统地将读书和作文视为因果关系,这其实是一种简单粗暴的表面化思维。
作文的“好”,表现是多方面的,既有思想内容方面,也有语言运用方面,还有篇章结构方面。每一个方面,又经由不同的路径来实现。确实,读书是提高语言运用水平的重要路径。但是,如果不懂得如何读书,读书再多,也未必能有效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先认识清楚“读书”是怎么回事。在一般人看来,读书的价值无非是获取知识、开拓视野、愉悦身心。如果你的认识也仅限于此,那么与“能不能写好作文”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但是,如果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读书,那么,读书其实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知趣性阅读;另一种是写作性阅读。
知趣性阅读以获得知识、愉悦心灵为读书的价值取向;写作性阅读以获得写作知识、借鉴写作技术为读书的价值取向。大多数人的阅读,都属于知趣性阅读,读一个童话,只在于把握童话的内容,甚至一根筋地去探讨童话的意义;看一篇散文,也主要在于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显然,这样的阅读,对于写作来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作用。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注意力等于结果,你的注意力决定了你的获得结果。如果你的阅读缺乏“写作学方面”的注意,这样的阅读,当然也就不会有太多的写作方面收益。所以,你天天看新闻,未必会写新闻稿。为什么呢?因为你的阅读取向是获取资讯,至于“怎么写新闻稿”,则完全在你的关注之外,当然也就无法对你的新闻写作带来帮助。
对于学生来说,我以为,除了注重知趣性阅读的数量之外,还应该注重写作性阅读。具体怎么做呢?以下两点可以尝试。
要学会借助问题引导思考。
“自己提问题”其实也可以视为“阅读的艺术”。阅读思考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写作性阅读要求我们必须将关注的视角转向“写作”,读完一段文字,要学会问自己: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这个句子我会怎么写?作者的构思有何巧妙之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古代学者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读书时,这样的疑问多了,自然就会有更大的收获。
多做模仿性表达练习。
所谓“不动笔墨不看书”,很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其实是很狭隘的,以为只是做摘抄或读书笔记,实际上,写作性阅读下的“动笔墨”,其实是做“模仿性表达练习”:
碰到一个新异的词语,试着造个句子运用一下;
看到一个出彩的金句,试着换个话题模仿写一句;
读到一种特殊的文章结构,也试着列一个类似的提纲出来等等。
……
这样的模仿性表达练习虽然会比较麻烦,甚至比较累,但是“费力”的事情,体验才深,习得才强。心理学上有一个“刻意练习”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学习区内刻意地做重复性练习,才是有效的。模仿性表达练习就是一种刻意练习。
因此,当一个人读了很多书,但只是保持一种“知趣性阅读”而非“写作性阅读”,那么这样的阅读并不能有效带来写作能力的提高。阅读可以充当很多种平台,如果要提高写作水平,你必须在阅读中找到“写作价值取向”的那个舞台,并且占为己有。
眼下,是千万学生刚刚迈进高三门槛的时候。此时此刻,我们的高三学子,该干些什么事呢?
每年笔者都要到各校高三听课评课;每年都有好多朋友问笔者作文如何备考;每年笔者都要深入研究高考形势和高考试题;关于作文高考备考,当听到学生抱怨各种专家浪费时间后,当看到太多华而不实的各种“指导”后,笔者决定:我不想谦虚了!
这里晒出几条建议,供你参考。
作文,你真正要练的是“单项突破”
每一个刚上高三的学生,往往都怀抱了一个私人秘密:夺取作文高分!
有这种想法的同学,必须点赞。
作文是语文高考的制高点,你不夺下,你是赢不了这场战役的。
关键的问题是:如何夺取作文高分?
无论老师还是学生,流行的做法当然是:找到好的作文题,进行写作训练。
这种事情,估计很多人都干过。
问题是:这样干了很多年,我们的作文水平有效提高了吗?我们的作文分数,顺利照亮我们的眼睛了吗?
比较可靠的回答是:没有。
既然没有,为什么不反思一下我们的训练方式呢?
我发现,我们太过于热衷于进行“整篇作文写作”的训练了。
为什么热衷于这种写作训练呢?
经分析,原来是便于操作。
第一,题好找,想想也是,找一道作文题那还不容易;
第二,教学容易,题目一布置,剩下的就是学生的事情了;
第三,便于评讲,找来范文,读一读,评一评,议一议,于是,作文教学完了。
这种省时省力的作文训练方式,谁不愿意呢?
你会发现,“整篇作文写作”的训练,都是方便老师操作的。
可问题是,作文训练的目的不是为了方便老师,而是为了增强学生的写作能力。
然而,尤为可悲的是,很多学生也默认这种写作训练,仿佛这是天经地义的。
不!
真正有利于写作水平提高的,恰恰不是“整篇作文写作训练”,而是“单项突破”。
你看过乒乓球国家队的训练吗?哪有一上来就是搞对决训练的?
都是一个个动作进行单项训练,比如拉球动作,一直练到机械化反应才罢休。
这就是体育教学上最经常使用的“分解训练”方式。
而我们的整篇作文训练,显然过于粗糙了。
因此,我给出的建议是:作文,你真正要练的是“单项突破”。
作为高三学生,你一定要这个单项突破意识。
有了这样的意识,你就会去琢磨,去借鉴,去创造。
比如“题目如何拟”这个单项,你完全可以找来一大堆得过奖或拿过优秀的文章来归类分析,最后得出你的拟题技术,并运用到你的每一次完篇写作训练中。
只有这样,你的“拟题”问题,才会有效解决。
积累之道
我们都知道,“积累”是作文的基石,没有一定的积累,就不可能写出作文,更不可能写好作文。事实上,在很多优秀作文中,我们也能看出作者拥有非常丰富的积累。正是通过这些感性的认识,我们得出了一个朴素的道理:积累对于写好作文非常重要。
但其实这种认识是很不到位的,从“积累”到“好作文”,中间有一个转化的问题,很多同学由于不能实现有效“转化”,结果,积累并不能给写好作文带来很大的帮助。
这当然需要学习“转化”的技术,但是,从根源上来说,我们很多同学的“积累”本身就出了问题。一般的“积累”,就是摘抄或记录,其实真正有利于作文的“积累”,准确地说,应该叫作“思记”。
所谓“思记”,就是在积累中融入了个人思考的笔记。相比较而言,积累是静态的,思记是动态的;积累是外在的,思记是内在的;积累是浅印象的,思记是深印象的。一句话的,积累的可用性是较弱的,而思记的可用性是较强的。
很多“积累”之所以对写好作文帮助不大,就在于这样的“积累”,未能有效地融入到“写作活动”中,因此也未能对写作产生有一定力度的冲击和影响。而“思记”因为较好地融入了“写作活动”,则往往可以在深层次影响着我们的写作,更有利于我们在写作中调动资源。
那么如何做“思记”呢?下面我们举例来说明。
1.语言积累思记。
语言知识主要是词句知识,平时在读书看报的过程中,碰到一个陌生的词语或一种有特色的修辞,我们应该将他们摘抄下来。摘抄完以后,要通过造句或片段写作等方式,将摘抄的内容重新实践一次。
比如“虚与委蛇”这个词很陌生,那么首先要查找词典,将注释抄下来,在这个基础上,自己再用这个词造句,值得注意的是,思记越是贴近自己的生活世界,则效果越好。如可以造句为:
自从学了舞蹈后,妈妈常常要我在她的朋友面前表演,其实我是很不情愿的,但为了不伤妈妈面子,我常常只是“虚与委蛇”一番。
2.文化积累思记。
看到一些很好的观点、思想、见解,摘抄下來之后,要马上写一个感想片段。比如《论语》里曾记载孔子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针对这种看法,你如果有想法,则可以思记如下:
在两千多年前,科技水平比较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受到很大的限制,孔子是主张“孝”文化的,因此,他提倡父母在的时候,不要离家远游,即使要远游,也必须有一定的方向。可是在今天,交通很发达,联系也快捷方便,距离不会影响行孝,因此,孔子的这种看法就显得落后了。
3.情感积累思记。
生活中常常有让我们感动的景、人和事,我们要善于捕捉,珍惜这样的情感触动,将景、人或者事件写下来之后,同时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比如,第一次登台演讲,自己很害怕,这种害怕的体会很深刻,于是可以思记如下: 要上台面对很多同学讲话,我真的很害怕。可是害怕什么呢?我却又不太清楚。害怕讲不出来?可是我背得滚瓜烂熟。害怕同学老师?可是这些都是我熟悉的人。害怕讲得很差?可是我演习时表现很好啊。也许,不知道为什么害怕的“害怕”,才是真正可怕的东西。这就是成长的必要历练吧。
4.思想积累思记。
平时在学习和生活中,我们常常对一些事情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些看法很普通,有些想法却很独特,遇到很独特的想法,也要及时做好积累。比如,春天看到一片叶子落下来,你突然想到“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说法,于是思记如下:
叶子只会在秋天才飘落吗?我们南方的环卫工人,好像一年四季都要扫街上的落叶,这样看来,“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的说法就未必准确,古人的经验可能有以偏概全的错误。很多谚语都是经验的总结,看来,经验未必都靠得住。
当然,作文的积累还有很多种。但是,不管是哪一种积累,如果想让它们对我们的写作产生积极的帮助作用,我们就应该多做“思记”这样写作性活动,通过思考性笔记,强化积累的运用,加强“积累”与“写作”的联系,而这恰恰是我们一般的积累最为欠缺的。
记住:对作文而言,“思记”比单纯的“积累”更为重要。
学会脱俗处理:词语的择优技术
词语择优是写作的一项精致技术,词語是写作的基础,遣词是写作的一项基础性技能。我们先来看看2015年江苏高考满分作文《智慧,就藏在房间里》的一个片段:
譬如上小学一二年级时,我家的房子择在镇中心,虽然位于中心,却拥有罕见的静谧,大概是与喧嚣马路隔着几幢楼房和一片树林的缘故吧。看着远处人来车往纷杂不已,耳畔却时常闻见群鸟啁啾似在欢腾。年纪尚小的我,不懂得“大隐隐于市”,却在这明媚的阳光中领略到静的娴雅,收敛了顽皮和野性。
这个片段写的其实是一个非常普通的生活回忆场景,很多人都回忆过小时候,但这个片段读起来却能让人感到一种蕴藉深厚的盎然诗意,让人惊呼作者的文采和才情。
为什么有这种表达效果呢?
在我看来,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位考生的词语择优与一般人不同,仔细分析一下,在这个短短的片段里,该考生竟然规模性地使用了“静谧、喧嚣、啁啾、欢腾、收敛、娴雅”等众多一般考生不会触碰到的词语,这些词语不但运用准确,而且还额外地给读者传递了这样一个信息:作者是一位学养丰厚、素养极高的学生。
对于考场作文来说,这样的隐含信息,真是太重要了。
什么是优秀的词语?
在高考作文中,要学会词语择优,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优秀的词语。由于考场作文的竞技性质,作文各种要素的运用,都应当增强其竞技性。词语择优也服务于这一目标。
那么什么样的词语才具有竞争力和技术性呢?
从读者的接受角度来看,优秀的词语应当是公众性弱的词语,因为公众性弱,所以词语就带有一种“超凡脱俗”的气质。在艺术世界中,越是大众化的东西,就越是通俗化,甚至是粗俗化和低俗化。好的艺术永远是小众化的,进而被大众化。当其处于小众化时,其艺术性就强;当沦落为大众化时,其艺术性就弱。所谓艺术性,指的就是艺术吸引力。对词语进行脱俗处理的最佳方式,就是择优公众性弱而艺术性强的词语。读者喜欢在陌生而确当的词语里,领略到文章的艺术意味,感知到作者的写作水平。
就考生这个群体而言,大多数人的词语边界都差不多,成长的历程、求学的过程、读书的种类、信息的获取渠道等等趋同性的生活过程,加剧了学生群体的词语趋同性。人人都使用的词语,必然产生词语的审美疲劳,因而丧失其视觉冲击力,最终导致作文跌落到低劣的竞技水平。
真正的语言大师,一定是想办法拉开与日常语言的距离的,事实上,任何一门艺术,都不可能与日常直接对接,艺术魅力的在于拉开距离。写作的语言如果一味强调回归日常,这是对写作艺术的破坏甚至扼杀。
因此,词语择优的关键是超越日常,亦即好的写作者要建立一个独立于日常词汇的词语库。
高考作文千万不要相信“语言平实、质朴”这种鬼话,在阅卷场中,人们没有耐心也没有能力去品味那些平实、质朴的语言。
在改卷的短暂时间内,评委需要有快速而富有冲击力的语言撞击他的视觉神经,以便让自己快速做出打分的判断。在我看来,精心选择公众性弱的词语,就是帮助改卷者找到打分的积极理由。
因此,词语择优的技术,核心思想就是重视词语遴选,重建公众性弱的作文词库。
语言重在创造
语言的“创造”,既有“创新”的意思,更有“制造”的味道。正如我说过的一个例子,你要说“野草长得茂盛”,就是创造力疲软的突出表现,但你要是说出“野草长得嚣张极了”,则是富有表现力的创造性语言;同样,你要说“他头发浓密”,也是创造力濒临崩溃的表现,但你要是说出“他头发郁郁葱葱,茂盛得很”,则是富有创造力的绝妙语言。正因为如此,美术教育家徐悲鸿谆谆告诫他的学生们:“道在日新,艺亦须日新,新者生机也;不新则死。”
语言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不断迸发出创造的活力,汉代大赋的铺排气势,让位于晋代简约而淡雅的山水田园;六朝华丽奢靡的四六文,终被昂扬激荡的陈子昂推下神坛。正是体悟到了语言创造的艺术力量,诗圣杜甫忍不住发誓“语不惊人死不休”,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则呐喊“惟陈言之务去”,宋代文坛翘楚苏轼断言说“诗赋以一字见工拙”,而清代袁大才子袁枚则发出千古感叹“爱好由来落笔难,一诗千改始心安”。
在我看来,优秀写作者首要的标志性能力就是语言运用的创造能力,要葆有经久不息的创造意识,要掌握“用之能战,战之能胜”创造技术,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可以挽狂澜于即倒,可以做到“平字见奇,常字见险,陈字见新,朴字见色”,可以三言两语摆平读者,可以天马行空恣意飞扬而魅力四射。
就像诗人臧克家那样,他说: “我力求谨严,苦心地推敲、追求,希望把每个字放在最恰当的地方,螺丝钉似的把它扭得紧紧的。”——《〈臧克家诗选〉后记》
臧老是这么说的,他也是这么做的,在《难民》一诗中,有一句开始写为:
“黄昏里煽动着归鸦的翅膀。”
后来又改成:
“黄昏里还辨得出归鸦的翅膀。”
最后定稿时才确定为:
“黄昏还没溶尽归鸦的翅膀。”
“煽动”一词正常,“辨得出”一词平常,准确吗?相当准确。但其通病都是缺乏诗歌语言应有的创造力。最后的“溶尽”一词则骤然不同,如北京故宫里一堵华丽的九龙壁,突然横亘在读者眼前,待你细细品味之后,忍不住翘起你早已尘封的大拇指,说一声:真太富有创造力了!
前后语言运用的水准,一对比,高下立判,优劣顿显。
这就是语言天才创造的艺术魅力。康德认为,天才的最基本特征是具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臧克家起码是具有了天才气质的诗人。
也许有人对“溶尽”一词提出过质疑。为此,关于这个“溶”字的妙处,臧克家老人家曾解释说:
“请闭上眼睛想一想这样一个景象:黄昏朦胧,归鸦满天。黄昏的顏色一霎一霎的浓,乌鸦的翅膀一霎一霎的淡,最后两者渐不可分,好似乌鸦的黑色被黄昏溶化了。”(臧克家《学诗断想》)
任何有创造魅力的词语都拥有“解释”的豁免权,因为它们用不着解释;只有蹩脚的平庸语言,才需要喋喋不休的满纸荒唐言。
如何避免“读书多”依然“写不好作文”
“写好作文,必须多读书”,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观念就“流毒甚广”。毫无疑问,多读书对于写好作文,具有积极正面的作用。但是,如果认为多读书了,就一定能写好作文,我要说,这是一种非常片面的浅薄和无知。泛泛而谈读书对于写作的帮助,其实是没有意义的,这就好像说“多吃对于长身体有好处”一样,这样的说法往往经不起生活与实践的检验,也不符合基本的学理逻辑。
实际上,我们必须知道,读书和作文是两码事。读书是吸收,作文是释放;读书是通过语言获得信息,作文是借助语言表情达意。读书和作文有很大的相关性,但也有很本质的区别。笼统地将读书和作文视为因果关系,这其实是一种简单粗暴的表面化思维。
作文的“好”,表现是多方面的,既有思想内容方面,也有语言运用方面,还有篇章结构方面。每一个方面,又经由不同的路径来实现。确实,读书是提高语言运用水平的重要路径。但是,如果不懂得如何读书,读书再多,也未必能有效提高语言运用水平。
弄清楚这个问题,必须先认识清楚“读书”是怎么回事。在一般人看来,读书的价值无非是获取知识、开拓视野、愉悦身心。如果你的认识也仅限于此,那么与“能不能写好作文”半毛钱关系也没有。但是,如果从写作的角度来看读书,那么,读书其实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知趣性阅读;另一种是写作性阅读。
知趣性阅读以获得知识、愉悦心灵为读书的价值取向;写作性阅读以获得写作知识、借鉴写作技术为读书的价值取向。大多数人的阅读,都属于知趣性阅读,读一个童话,只在于把握童话的内容,甚至一根筋地去探讨童话的意义;看一篇散文,也主要在于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显然,这样的阅读,对于写作来说,并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帮助作用。
根据心理学的研究,注意力等于结果,你的注意力决定了你的获得结果。如果你的阅读缺乏“写作学方面”的注意,这样的阅读,当然也就不会有太多的写作方面收益。所以,你天天看新闻,未必会写新闻稿。为什么呢?因为你的阅读取向是获取资讯,至于“怎么写新闻稿”,则完全在你的关注之外,当然也就无法对你的新闻写作带来帮助。
对于学生来说,我以为,除了注重知趣性阅读的数量之外,还应该注重写作性阅读。具体怎么做呢?以下两点可以尝试。
要学会借助问题引导思考。
“自己提问题”其实也可以视为“阅读的艺术”。阅读思考的内容是很广泛的,写作性阅读要求我们必须将关注的视角转向“写作”,读完一段文字,要学会问自己:作者为什么要用这个词?这个句子我会怎么写?作者的构思有何巧妙之处?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古代学者朱熹说:“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读书时,这样的疑问多了,自然就会有更大的收获。
多做模仿性表达练习。
所谓“不动笔墨不看书”,很多人对这句话的理解其实是很狭隘的,以为只是做摘抄或读书笔记,实际上,写作性阅读下的“动笔墨”,其实是做“模仿性表达练习”:
碰到一个新异的词语,试着造个句子运用一下;
看到一个出彩的金句,试着换个话题模仿写一句;
读到一种特殊的文章结构,也试着列一个类似的提纲出来等等。
……
这样的模仿性表达练习虽然会比较麻烦,甚至比较累,但是“费力”的事情,体验才深,习得才强。心理学上有一个“刻意练习”理论,这个理论认为在学习区内刻意地做重复性练习,才是有效的。模仿性表达练习就是一种刻意练习。
因此,当一个人读了很多书,但只是保持一种“知趣性阅读”而非“写作性阅读”,那么这样的阅读并不能有效带来写作能力的提高。阅读可以充当很多种平台,如果要提高写作水平,你必须在阅读中找到“写作价值取向”的那个舞台,并且占为己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