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学策略探究

来源 :当代体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hex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核心素养的培养在初中体育教学中变得尤为重要。众所周知,核心素养在不同的学科中有不同的体现。初中体育课程的开设,不仅要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健康第一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与全面发展,也要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本文主要阐述了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学策略探究。
  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义务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教育,然而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教师关注的点都多集中在培养运动技能上,对学生的核心素养关注不够。要知道,初中学生的生理、心理正处在生长发育的最佳阶段,这个时期,学生所接受的任何形式的教育,都会给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影响,甚至是负面影响,从而抑制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发展。自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来,着力发展学生的核心素养,体育教学作为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学观念和形式也要紧跟时代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的培养,为学生终身体育锻炼和保持健康奠定坚实的基础;通过培养学生的健康意识和行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 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与教学问题
  对学生来说,核心素养仅仅是一个概念,然而对体育教师而言,这是体育教学的核心和方向。在体育教学中,首先要重视学生的健康意识。初中之所以开设体育课程,目的在于强健学生体魄,磨炼学生的意志,在享受运动乐趣的同时增强学生体质。所以在教学中,教师要循循善诱,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体育健康意识的内涵,时刻拥有健康意识。另外,体育教学中必须提到体育文化,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注重运动技能的培养,却忽略了体育文化的传播,而体育包含了体育技能和体育文化,在学习体育技能的同时,也要注重体育文化的培养。再者,在初中体育教学中,提升学生身体素质是培养学生核心素养的关键因素。最后一点是锻炼意识。要知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想要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在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就要时刻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意识,让学生明白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从体育教学中感受到体育锻炼的好处。
  2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体育教学策略
  2.1 培养体育情感,提升体育品德
  体育情感是个人情感的表达以体育运动和体育文化的形式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而体育品德也是在体育情感基础上的递进。初中阶段的学生认知能力有限,在不同年级,培养体育情感和提升体育品德的方式也略有不同,教师要根据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从而让教学效果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例如,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针对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年级的学生制定不同的教学策略,如,初中包括初一年级、初二年级和初三年级,对于初一的学生而言,在体育教学中要突出班级凝聚力和学生的团结意识的培养。再者,初中生正处在生长发育阶段,男女间的生理构造有一定区别,在教学中,并不是所有的训练模式和运动方式都符合男女同学共同参加,好多女生都比较排斥体育课,因为她们对体育运动有恐惧感和自卑感,作为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及时给予学生正确的引导,鼓励并带领学生参与运动,培养学生的体育品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另外在“投篮”的教学中,我深有体会,经过多年教学实践,我发现好多学生刚开始都喜欢投篮,也喜欢篮球这项体育运动,后来便对这项运动开始疏远。经过了解我发现,原来学生在传球投篮的过程中,篮球在空中运行的同时,学生要跳跃起来,张开手臂去接篮球,由于动作不到位,篮球直接撞到学生的手指,导致手指肿好长时间,疼的啥也干不了。要知道人的肌肉是有记忆力的,同样,学生的手指肌肉也是如此,经过一次猛烈的撞击以后,学生从内心会下意识的对篮球这项活动产生畏惧。针对这种情况,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要教给学生在不同运动项目中需要注意的安全防护技能,包括正确的传接球动作要领,从而减少避免学生的运动损伤。体育精神就是在一次次的练习和比赛中培养学生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进取精神,培养体育情感,提升体育品德。
  2.2 提高学生运动能力,培养学生体育习惯
  运动能力是体育教学中的重中之重,运动能力的培养只是一个概念,要实施到具体教学实践中,是没那么简单的,要知道,每一个学生的体质有所不同,抛开体质,仍然有很多差异性的存在,如性别差异、性格差异、年龄差异、身体有无疾病和认知能力差异等。由于这些差异的存在,每个学生的运动能力有所不同,有的人天生运动能力强,有的人天生不适合激烈运动,针对这些不同的差异和学生间运动能力的强弱,教师要展开不同的教学策略。
  例如,在“足球”的教学中,足球运动和篮球运动虽然有类似的地方,但还是有区别的,篮球运动和足球运动都属于全身运动,但篮球运动是一种下肢和上肢的伸展运动,而足球运动主要运用下肢的运动,和篮球运动相比,足球运动更费体力,更能考验学生的运动能力。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教学生掌握足球运动中运球、传球和射门等技术要领,然后再進行运动技术讲解,最后再将这两者相结合起来,运用到足球实践运动中去。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运动能力,更能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再譬如初中的“接力跑”,通常的接力跑都是学生拿着接力棒,将全班同学分成两组,分别是男学生一组,女学生一组,然后进行比赛,这是以往那种陈旧的教学方式。现在的体育教学,在接力跑教学之前,教师首先要设计出本节课的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思维,设计并展示出新颖的教学策略。教师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提出男女学生混搭成小组,然后进行接力赛,这样的练习方式学生从来没有体验过,让学生眼前一亮,也能激发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这种教学方式也能活跃体育课堂氛围,对提升体育教学质量有很大的帮助。
  2.3 丰富学生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健康行为
  健康体育,健康人生。对初中体育教学来说,其教学目的不单单是体育活动训练,更要注重体育文化的培养。在了解和学习体育之前,教师要让学生明白什么是体育,体育包含了什么。健康知识是体育教学中的重点学习内容,之所以在初中开展体育课,其目的还是为了让学生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学生只有明白了健康体育的含义,才会从内心接受体育并爱上体育课。在教学过程中,健康知识和健康行为不仅要靠教师的传授,教师也要鼓励学生阅读体育的相关书籍和杂志。通过这种课外阅读,让学生在无形中学习体育知识,了解体育中健康体育和健康行为的真正内涵。   例如,在“体育与健康”教学中,首先要让学生了解体育和健康之间有什么关系,体育的范围比较广泛,但大致分为两部分,分别是体育活动和体育文化。体育活动好理解,也就是学生们经常在体育课堂中所接触的各种运动,如:篮球、足球、田径、羽毛球、网球和乒乓球等各种有关的体育活动。而体育文化,包括对体育概念的了解,其中包括健康体育和健康行为。打篮球的时候,球员之间难免会发生肢体碰撞,有些同学会因为碰撞而顶撞或者攻击其他同学,这种行为就是体育活动中不健康的行为。要知道体育项目是竞技项目,在比赛的同时,要有体育精神,比赛结果不是目的,而是在比赛过程中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不断进取的体育精神。而健康体育,比如有些运动员为了保持精力,会违规服用一些违禁药品,像这类都不是健康体育,体育追求公平、公正、透明化。通过体育教学能丰富学生健康知识,培养学生健康行为。
  2.4 引入趣味元素,创新体育教学
  初中生不同于小学生,初中生在体育学习中具有主动学习的能力,他们了解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并对体育知识有一定的理解。然而在初中还是存在部分学生学习积极性不足的问题,究其原因,主要是学生间差异性导致的,这种差异性来源于不同学生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学习习惯和家庭教育等多种因素。有的学生在上体育课的时候,对某一项运动比较排斥,从而延伸到对体育课的排斥,长此以往,学生会从内心抵制體育课,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对这种问题引起高度关注,在体育课堂上引入趣味性元素,创新体育教学形式。
  例如,在学习《跳高》时,在教学中教师可以创新教学思维,让学生尝试在不同模式下进行学习,增加学习趣味性。以往的教学方式仅仅是教师进行动作要领的讲解示范,然后让学生展开练习,这种教学方式没有趣味性可言,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对体育的热爱。如,在跳高练习进行前,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在多媒体上向学生演示跳高的示范,通过直观的感受跳高这一体育项目,也激发了学生的挑战欲,让学生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紧接着再进行跳高的实操训练,通过上一节课观看视频,学生对跳高这一体育运动有了初步了解,在内心也充满了挑战欲,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很好地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性。
  2.5 融入核心素养,创新体育教学
  在体育教学中,作为教师要深刻认识到体育课程的本质特征不是传授运动知识和技能,而是健身育人。教学中要时刻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在教学中融入核心素养教育。将核心素养融入体育教学中的具体实施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教师通过教学内容导入核心素养,在此基础上拓展与之对应的教学内容,从而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另一方面,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能进行拓展训练,从而延伸体育教学。
  例如,在初中体育课堂上,教师从学生身体素质入手,然后结合具体的体育活动,将学生的身体素质和体育课本中的体育活动相结合,如,田径中的“百米赛跑”训练,百米赛跑注重学生爆发力的培养,一旦学生身体素质不好,是很难完成百米赛跑这一体育项目的,通过百米赛跑比赛,不仅增强了学生的体质,也培养了学生的核心素养。
  总而言之,初中体育教学培养学生核心素养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一名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仅要改变以往只注重培养体育技能的教学观念,更要注重培养体育文化,融入核心素养的教学。
  (作者单位:长春市南关区教师进修学校)
其他文献
近几年来,随着体育学科的不断发展,体育教师素质的不断提高,体育教学与训练手段也日趋多样化。如何利用体育器材丰富辅助练习手段的开发,从而提高了体育教学的总体成绩,对初中体育教师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如何把弹力带这一携带方便、小巧的训练辅助工具应用于初中学生的体育教学中,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从而使学生在体育教学中除了学习体育技能外,还能有针对性地在课堂上进行体力训练,激活肌肉神经。  弹性带是由橡胶材料制成
期刊
在进入新时代以来,我们各个领域都面临着新的挑战,教育领域也丝毫不例外的蓬勃发展,全国越来越多的大学紧跟政策的步伐,转移侧重点进而关注学生的整体全面发展。而在体育教学方面主要有两个类别训练和教学,如何协调两者的关系,以及通过切实有效的学习,让学生对训练和教学的方法手段有所了解,这就是本文的探討方向。  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运动训练和体育教学两者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尽管有一些相似之处,但也存在着不
期刊
“后疫情时代”的体育教学面临革新,这是新冠肺炎病毒疫情所带来的挑战。面临这样的局势体育教育改革不可避免,体育教学在疫情期间扮演的重要角色,同时也为之后的健康教育发展奠定基础,针对“后疫情时代”高校体育改进行深入研究,通过谈论体育教学在“后疫情时代”的重要性、所引发的困境以及改革探索研究,不断优化高校体育教学内容。  1 “后疫情时代”体育教学发展的重要性  新型冠状病毒性肺炎疫情在2019年12月
期刊
体育教学是小学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找到合适的教学方法非常重要,所以,本文就小学低年级体育教学方法探析展开论述,主要从如何教学体育游戏和体育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两个大方向出发。主要的方法有三条,其目的是吸引学生注意力,提高学生参与游戏的积极性,在游戏过程中提高学生各方面的综合能力和体育精神。  小学低年级的体育教学对小学生来说是很重要的课程,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参加游戏,学生的肢体协调能力
期刊
身体素质关系到学生的个人发展,而我国当代高中生的身体素质却令人担忧,因此身体素质训练就成为高中体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推进,我国高中学校对学生体育锻炼工作的开展也越来越重视。因此,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生体育课程知识的同时,应重视学生身体素质的培养。在培养学生终身体育意识的基础上,就如何在高中体育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身体素质的训练做了简单的探讨。  体育课是高中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
期刊
在当前这个时代,人们特别注重孩子的教育,尤其是在小学阶段,丰富的文化知识,对孩子的成长固然非常重要,对于文化知识的教育我们称之为智育。小学教育中除了智力教育,還有我们熟知的体育课程,体育课程注重孩子身体方面的成长,由于小学的学习比较繁忙,一天当中大多数时间在书本知识中徘徊,体育课程能够弥补智力教育的不足,以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以外的身体能力为主,在锻炼学生身体的同时,也能够令学生放松心情。当前大多数小
期刊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学也开始从传统教育模式向创新教学模式发展和转变。而对教学中的创新思维进行研究,是为了让教师运用创新性的教学措施来优化体育教学的模式,让小学体育教学成为推动学生创新性发展的有效途径,不断提升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笔者将对小学体育教学中顺应新课改理念、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教学策略进行探讨。  1 利用语言引导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对于处在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趣味性
期刊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对学生的综合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中职院校是我国教育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输送了大量的技术型人才。体育教学虽然不是中职教育的主要科目,但也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体育教学除了能够使学生们在紧张的学习生活中得到一些轻松与缓解外,还可以锻炼自身体魄,培养竞技精神,因此,提高中职体育教学的有效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通过对中职体育教学过程中产生的问题进行分析,提
期刊
当前,核心素养席卷教育界,成为国内外专家学者关注的教育热点,也是我国课程与教学改革的风向标。“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相应学段的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生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与关键能力。小学阶段是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养成的重要阶段,利用体育学科核心素养中体育品格规则意识的培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和交往习惯,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内容。本文以小学《体育》学科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小
期刊
新课改背景下,教育教学更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而学生的核心素养则是在学习过程中,通过不断的实踐和积累而形成的,这将对学生以后的发展具有积极地推动作用。在小学篮球教学中,为了有效地提升学生的篮球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对篮球的兴趣,使学生在学习篮球的过程中,增强自我身体素质,教师在教学生篮球技术时,还应渗透核心素养的内涵,改变原有的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把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学习实际相结合,有效地提高学生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