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课堂中的个性化教学初探

来源 :新课程改革与实践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piski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的体育课程标准是当代素质教育的再现,而素质教育的核心就是“个性发展”。素质教育强调“个性”的概念是:既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基本素质是相同和相近的,又承认人与人之间不同的发展方向,不同的发展层次水平以及个体的不同心理特征之间存在的差异。所以,体育教学必须满足每个学生的“教育需要、身体需要、情感需要”,以求每个学生身心和谐的发展。因此,体育教育中的个性化培养是十分必要的。二十一世界是追求“个性”的时代,尤其现代家庭以独生子女居多,给个性本身形成了许多复杂的因素,所以我们体育教师不能单单地从字面上去理解“个性”的与众不同。 而是从教学和学生人格发展的角度去分析,寻找其共性特点。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 对于体育教育教学进行了改革。 我们广大体育教师应借此之机。 切实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培养学生的个性,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思想。
  一、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
  大教育家孔子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来自哪里?兴趣来自生活体育,每个学生都有独立的个性。 其表现方式也是呈现多样化。特别是在体育课中。学生在实践中容易把生活体验带到学习中来,而个性因素往往制约了表现方式。如好动的孩子他对任何体育活动部非常感兴趣,但其组织纪律性较差。 内向的孩子参与集体活动的意识较弱;部分孩子只凭个人兴趣有选择地进行活动。在我任教的六年级就有一个特别顽皮的孩子,上课在教室里坐不住。 上体育课无集体意识、许多老师对他束手无策。 通过几次接触。我发现他自尊心特别强,不服输,在同学面前爱表现,所以我积极鼓励其参与课堂的管理。 让他负责体育器材配置和回收,转化其活动兴趣。 培养为同学服务的意识。 在说服教育的同时,说明器材管理这个工作的重要性。 要胜任这份工作应该在课堂上做其他同学的表率、建立威信,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这位同学的组织纪律性和活动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并且把器材管理工作做得有条不紊,综合上述因素。 我建议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基础上,与学生建立一种合作与互动的关系。 真诚、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 尽量满足绝大多数学生的需求和爱好、使体育课堂成为学生兴趣充分展示的舞台。
  二、转变观念。 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
  学生是认识活动的主体、一切教育教学的影响只有通过学生自身的活动才能为其接受,教师是主导者。 组织者。 他对整个课堂起调控作用。 只有通过教师才能达到信息的交流和沟通。主体性教学的学生观是:没有差生而只存在互相差异的学生。我们关注学生个性发展。 提倡个性发展,更要理解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并非教师依照每个学生的意愿进行针对其个人的教学。 学生喜欢什么学什么。 而是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尊重其主体感受。 发挥其主体作用。特别是我们广大农村学校、场地器材比较落后,许多方面还不能满足学生活动的需求,而且许多体育教师要兼职好几门课程,造成了教师对体育课敷衍了事。讲得多,动得少,不注重学生的感受,更谈不上以学生为主体进行教学。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的许多认识已不适应现代教学的发展。 因此教师要转变观念、课堂上必须把学生摆在主体位置上。 针对差异启发引导,独立探讨,获取知识、从中真正体验到亲自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 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 把体育学习看成一种既紧张又愉快的活动。 从而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三、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注重学生创新能力
  体育教学是以实践课为主体的一门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一起练习、游戏、比赛,共同吃苦受累,共同分享胜利的快乐。我认为学生的感受是最真实的感受。学生的评价是最贴切的评价。我们体育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去审视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因为教师自身素质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必要条件。教师和学生的地位是平等的。 两者之间存在着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教育关系。体育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与学生民主、平等地进行合作交流。 而不是高高在上、居高临下地进行、“灌输式”的教学。只有尊重学生个性发展的教师才能赢得学生充分的信任和尊敬,从而提升其人格魃力,加快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形成最佳的教育情境。
  在体育教学中。 创新和个性发展也是密不可分的。 个性发展往往决定创新能力的提高,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立的个性。 每个人都有对问题的不同看法。 他们所感受和需要的可能就是我们教学中忽略的。 所以体育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应充分挖掘学生的潜力,加以适当的评价和鼓励,激活学生创造性思维。要积圾革新自己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自主中求得创新。而创新能力的提高又作用于促进个性发展。在具体的体育教学过程中。 如可让学生设计游戏或改进游戏方法等。 让学生把学习到的知识在课堂里进行加工、提升、运用。我曾经在上小皮球课时,让学生自己体验小皮球的玩法,他们自由创造了十几种练习,有抛接、投掷、滚球、传球等等各式各样。 筛选出几种学生参与性较强的“炸暗堡”,“搬运瓜果”等进行游戏教学。 学生在学中球。 玩中学。 达到非常好的锻炼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 在音乐课堂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动机和兴趣,让学生真正“动”起来,充分发挥学生主动、自主、积极的探求性。探究性教学通过优化教学组织形式、精选良好的探究问题、巧用现代教学媒体、设计富有逻辑性和趣味性的教学语言等途径创设探究情境,不断启发学生自主思考的学习能力。  【关键词】 探究性教学;教学误区;教学对策    音乐是学校艺术教育的一门基础课,是实施美育的重要内容和途径。音乐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
期刊
历史学科不同于其它学科的一项重要的特征就是既往性,即其研究对象早已消失,也不可能再次出现,难以被直接观察,建立历史知识所需要的“证据”都是间接来自于过去所遗留下来的史料。因此史料成为历史理论的基本素材和对象. 历史教学也应该恰当地利用基本的历史材料. 否则历史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教学只是空谈,学生得来的也只能是僵死、空洞的教条。  一、史料在教学中的作用  1、激发学习兴趣  传统的历史教学
期刊
新课标对地理教学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但要掌握地理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而且要获得地理基本技能。 发展地理思维,初步掌握学习和探索地理问题的基本方法和基本手段”。而多媒体技术的出现,为解决以上问题。 提高地理教学质量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考   多媒体可以创设出一个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 化无声为有声,化静为动,使学生进入一种喜闻乐见的,生动活
期刊
【摘要】 在课程开发过程中要利用好一切课程资源,重视探究式活动设计,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进行探究式活动的设计,必须了解和掌握探究式活动的特点、探究式活动课的设计原理和探究式活动课的设计差异与应用等方面的知识。  【关键词】 课程开发;探究式活动;设计    所谓探究式活动,指的是学生构建知识、形成科学观念、领悟科学研究方法的各种活动。  一、探究式活动课的特点  与传统教学活动方
期刊
【摘要】 相对于重点中学的普通中学,生源差是其突出的校情。高一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对于大多数差生来说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怎样才能提高普通中学的地理学业水平考试合格率?我的体会是: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根本;分析会考试 卷特色,了解试题导向是关键;强化训练和个别辅导是保证。  【关键词】 地理学业水平考试;提高;学习兴趣    一、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学好地理的根本前提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有
期刊
【摘要】 政治课是一门让学生学习道德知识,培养道德情感,指导道德行为的学科,它作为小学德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担负着培养学生道德观念,指导学生道德行为的最根本的任务。宋代儒学大师朱熹说:“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的目的在于行,导行作为思品教学的基本环节,直接指向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德育目标。能否使学生把道德认识转化为道德行为,并使之科学化和持久化,是思品教学成败的关键所在。因而,导行成
期刊
思想政治课教学应该怎样运用民主的、开放的教学方式,提高教学实效呢?笔者认为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着眼于人的发展,做到教学内容开放、教学过程开放、教学方法开放、教学手段开放、教学结论开放和教学评价开放。  一、开放教学内容  思想政治课的时代性特征,要求教学内容紧密联系实际,回归真实的世界和真实的生活。而课程的概括性和教材的时效性,制约着教学的实效性。为此,我们在遵循课程要求和教材结构的同时,
期刊
【摘要】 课堂教学是教学工作的基本组织形式,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作为中学阶段一门基础课程的地理学科,它以地理科学知识为基础,结合能力培养、思想教育于一体,对于学生德、智、体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有效提高,其优势地位是别的学科不可代替的。  【关键词】 素质教育;初中地理;课堂教学    为使初中地理素质教育落实到课堂中,体现在教师和学生身上,笔者在对初中地理素质教育课堂教学进行总体构思的同时,
期刊
【摘要】 中国是诗歌的王国,众多伟大的诗人光照千古,他们的美诗佳词就像天空中的明星,璀璨夺目。诗中的音乐美、画面美、思想美、意境美与艺术妙笔融为一体,有着特殊的审美功能。语文新课程改革中十分重视审美教育,审美教育能够促进智育和德育的发展,保证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十分有必要在古典诗词教学中渗透审美教育。  【关键词】 诗歌教学;渗透;审美教育    一个人的审美观关系到这个人的人品,关系到他(她)对
期刊
多媒体教学是现代教育采用的最先进的教学手段.对于传统教学中,难以表达、学生难以理解的抽象内容、复杂的变化过程、细微的结构等,多媒体通过动画模拟、局部放大、过程演示等手段都能予以解决,,不但在教学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而且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大提高了教学效率和质量。《地理新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爱好和独立吸取新知识的能力。”根据学科的特点,我们应不断地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