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农民工的生存状况

来源 :党的生活·党员电教与远程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haiy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大批农民工涌向城市,为城镇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电视纪录片《价值》中的主人公黄建国是千百万农民工大军中的一员。党员电教工作者把镜头对准他,是有现实意义和价值的。因为黄建国不仅是一名有知识、有文化、有追求、有能力的新型农民,他还是一名在党培养下的年青党员。难能可贵的是他流动到他乡仍不忘党员的权利与义务,在自己和自家发展的同时,为当地、为家乡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黄建国高考落榜回到家乡从事过多种行业都屡遭失败。想当兵和参加乡镇干部招聘考试,又不符合要求。25岁那年,他带着弟弟,怀揣家里卖掉年猪换来的400元路费加生活费,告别重病的母亲、腿有残疾的父亲和新婚才一年多的妻子,走出大山,来到杭州,从打工仔到包工头,从包工头到企业家,艰辛创业十多年,成了身家千万的企业家。黄建国坎坷的经历足可以写成一部长篇小说或20集以上的电视连续剧。然而电视纪录片《价值》仅有10分钟。时间虽短,内容却丰富。每一个段落,每一个采访,每一句解说,每一组画面都不拖沓、琐碎或空洞,都传达了有价值的信息和意义,显示了编导驾驭题材和素材的能力。比如,交代黄建国生活的环境,解说仅用了101个字,12个动感镜头和一个静止镜头。这个展示贫困境地的开头让我们理解了黄建国为什么要走出大山。简洁地介绍了黄建国的经历后,让他对着镜头直接说出了心里话:新华村没有发展机遇。我觉得种庄稼不是我向往的。我能够发挥才干搞别的,母亲对我支持,促使我必须走出来。
  作为受教育程度较高并且有过多种从业经历的黄建国,体现了新型农民的特点:有追求改变生存状况的理想和目标,有靠创业实现自己价值的信心和能力,吃苦耐劳,希望被主流社会尊重和认可。“发现身边有很多的企业,老板比较多。为什么我们不能一步一步走起来?”黄建国的话具有震撼力。
  应该说这是改革开放带来的深刻影响。从黄建国身上,我们欣喜地看到,每年大批流动到城镇打工的农民工队伍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他们不再仅仅是靠体力吃饭受人左右,而是靠知识、技术和能力发挥自己的特长,开创自己的天地,实现自己的价值。他们是城镇建设的新兴力量,是和谐社会的重要成员。重庆农民工创作的《农民工》这样唱道:“农民工,农民工,和谐社会的主人翁……”黄建国们的业绩必将得到全社会的承认和尊重。
  实现自己的成功并不是黄建国全部的价值。作为党员,他有“一人富不是富,要大家富”的意识和责任。黄建国实现了这个崇高的价值。请看,他还在当拆房队包工头时就写信回村,动员年轻人出来开阔眼界,更新观念,增长才干。十多年来,占全村三分之一的840多人和本镇、相邻乡镇,甚至毗邻的湖北省利川市,都有不少人闻讯前往。请看,对自己队伍里有发展前途的人才,建国更是注意培养。在他们已能独当一面时,就鼓励其自立门户。经黄建国的传帮带,如今拥有几十万元、几百万元,乃至上千万元资产的经理、包工头等,全村已有40多人。甚至黄建国培养出来的黄道顺、向光权等人,也跟黄建国一样,先后帮带出了20多名经理和包工头。请看,黄建国富了仍不满足,他要实现更大的价值,为社会做更大的贡献。为帮助家乡改变贫穷落后面貌,他组织流动党员,先后为家乡捐款30多万元修渠、修路,还资助了8名家庭贫困的学生和不少贫困乡亲……被黄建国帮助的、资产已达上千万元的黄道顺的一番话令人感动:那是我刚开始当老板的时候,出了个事情,赔了一万七千多元。我本身也没有钱,别人也怕我还不起,只有他站出来给我借了1万元。
  黄建国犹如一只风筝,借改革开放的风力飞上了高空。但他不是断线的风筝,线始终拴在家乡父老乡亲的手中。家乡推选黄建国担任重庆市万州区罗田镇江苏常熟流动党支部书记,我们期待在下一部电视片中看到黄建国的新业绩。
其他文献
这是山东省莱阳市远程办提供给本栏目的“维护实录”,尽管它看上去不是一个纯技术性问题,但从“实录”所揭示的问题引申开去,我们认为,对所有从事远教设备日常维护工作的同志们来说,还是具有相当启示作用的。     [报修描述]    前不久,我们接到宫家村终端站点的一个报修电话。接收点管理员的描述是近期卫星信号质量逐渐降低,直至报修时为止,已无信号显示。    [问诊实录]     终端:我们村接收点的卫
期刊
六、认真做好教学组织管理工作,确保终端接收站点用得好、见实效    远程教育终端接收站点建成后,要把教学组织管理工作摆到更加突出、更为重要的位置,保证教育教学活动达到预期目的,使党员干部和农民群众真正受到教育、得到实惠。  1. 明确工作职责,制订教学计划。省(区、市)、市(地、州)、县(市、区)要根据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教学大纲和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卫星数字专用频道播出计划,结合各自
期刊
“铃……”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在乡派出所响起。值班民警老杨抄起电话:“喂,乡派出所。”“我要报案。我们村主任正聚众赌博呢。”“你是谁?哪个村的?”“我叫赵喜柱,前进村的。”“你等着,我马上过去。”  到了前进村村头,一个三十岁左右的汉子老远就跑了过来:“哎呀,警官你快跟我走吧,再晚就抓不到现行了。”不用问,这人一定就是赵喜柱。跟着他,老杨几乎一路小跑来到村主任洪建军家。也没叫门,二人径直闯了进去。 
期刊
“舜世升平,咸向圣朝沾雨露;帝业灿烂,应从史册绍渊源。”湖南省株洲市作为“五帝”之一的帝尧陶唐氏诞生之地,历经岁月沧桑,风物自成一格,为华夏文明增添了无数亮色。今天,株洲市攸县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进村入户工程的稳步推进,又为这三湘大地的新农村建设带来了蓬勃的生机与活力。    农情信息的“高速路”    基层远程教育站点的建立使广大农村的党员群众开阔了眼界,有了近距离接触科技知识的机会。但是随
期刊
我们常常讲,电教干部首先是组工干部。而我们有些同志对这个问题缺乏清醒的认识,走向了两个极端。要么,两眼只盯着政治,只盯着概念,忽视了艺术手段的运用;要么,两眼只盯着摄像机、编辑机,远离了生活,远离了现实,停留在技术层面,对党和国家的工作大局关注程度不够,对党建和组织工作熟悉程度不够。虽然满腔工作热情,但头脑空空,谈起制片头头是道,谈起党建和组织工作所知无几,对事关全局的重大题材把握不准、驾驭不了。
期刊
他淡泊而充实,温和而坚定。师者的责任让他诲人不倦。他用知识传递力量,直到苦读的学子成就学业张开幸福的双臂;他凭真诚汇聚希望,直到追梦的少年冲破严冬感到春天的气息。  这位耕耘在教坛沃土上的园丁就是安徽省宣城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副校长、高级教师任大宝。  每一次,当他的学生遇到困境,任大宝都会毫不犹豫地站出来,奉献热情与关爱,抚慰失落的心灵。  2005届电子专业学生汪婷在对口高考中发挥失常,以几分之
期刊
绵延百余公里的唐布拉大草原犹如一席绿毯舒展于伊犁河谷,无数白色的毡房星罗棋布,点缀其间。在这广袤的碧野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个身背摄像机的青年,骑着马辗转于一道道山梁、一座座毡房,为时代记录影像,为牧民传播科技。他就是新疆尼勒克县委组织部电教办主任李胜武。    何妨从零开始    工作七年来,李胜武走过了三个单位。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已经习惯了从头做起。而“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通一行”,也是曾经
期刊
辽宁省在2005年被确定为远程教育全国第二批试点单位,是全国12个扩大试点省区之一。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中央交给的试点任务,省委常委会多次专题听取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组织机构、人员队伍、资金支持等重要保障问题,并就远程教育总体规划、组织实施、工作验收等重大问题认真研究、科学决策,保证了远程教育试点工作的顺利实施。三年来,各地和有关部门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扎实工作,积极探索,圆满完成了试点工作任务,
期刊
“敖特尔党校”  产生的历史背景    阿鲁科尔沁旗位于赤峰市东北部,土地面积1.44万平方公里,生活着蒙、汉、回等各族群众近30万人,牧民党员3155名,占全旗党员总数的 21%,是一个典型的半农半牧地区。由于广大牧区地域辽阔,交通不便,信息不畅通,每到夏季牧民逐水草而居,还保留着远走“敖特尔”(蒙语“流动”的意思)的习惯,仅靠集中培训、基地示范、电化教育等传统培训手段,已不能完全适应党员教育培
期刊
透视巨变觅根源    《王家村的“民情日记”》在青岛电视台播出后,反响热烈,一些朋友纷纷打电话祝贺我。一部工作类专题能这么受欢迎,我没有料到。  创作这部片子的起因其实很简单:2006年初,我们对青岛市城阳区基层组织建设的部分典型进行了调研,发现只有170户、501口人的王家村社区,集体资产竟突破了6000万元,可支配财力达500万元,是十里八乡闻名的富裕村、文明村。而在十年前,这里还是贫困户的大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