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布氏杆菌病;波状热;网状内皮细胞;脑膜炎;血清学检查凝集实验效价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4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62-01
布氏杆菌病是有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细菌侵害部位为网状内皮系统,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1]。其临床特点是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肝脾肿大等,易复发,易转变成慢性。其传染源主要为羊,其次为牛、猪。传播途径主要经过皮肤、消化道。人群对其普遍易感。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弥漫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和肉芽肿形成。病变以肝、脾、骨髓、淋巴结最显著,潜伏期多为2-3周。其主要临床表现急性期主要为①发热:多为波状热、不规则热及弛张热等;②关节疼痛:常表现为一个或几个关节游走性、剧烈的锥刺状疼痛,一般镇痛药难以缓解;③淋巴结、肝脾肿大:淋巴结多为颈部及腋下肿大;④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常见头痛和神经痛,可出现脑炎、脑膜炎、脑脊髓膜炎、多发神经根神经炎等[2];⑤生殖系统症状:男性可有睾丸炎、附睾炎,女性可发生卵巢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慢性期其临床表现无特征:常见有乏力、多汗、头痛、低热、抑郁、烦躁、失眠、关节酸痛。其血清学检查凝集实验效价1:100具有诊断意义。
1临床资料
张××,女,45岁,因“发热3月,上腹不适近2月”入院,既往有子宫全切手术史、输血史,无其他病史。现其丈夫亦有与其相似的症状。患者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多为午后及夜间发热,最高达40℃,晨起体温可自行降至37℃左右,最低降至365℃。高热时伴有头痛、恶心,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咽疼,无心慌、胸闷,无呕吐及腹泻。2月前开始出现上腹不适,曾在当地医院住院两次,给予抗感染、保肝等治疗,效果不明显,同时给予胸腹部CT、腹部B超、骨穿等检查项目均未明确诊断,患者仍有发热,为求进一步诊疗来院。查体:T37℃、P96次/分、R24次/分、BP105/80mmHg,心肺(—),腹平软,剑下轻度压痛,肝肋下2cm,剑下3cm,脾未触及。血常规示WBC279×109/L,RBC352×1012/L,HGB931g/L,PLT149×109/L,血、尿及十二指肠引流液常规培养均无细菌生长。腹部彩超示脾大,胸部CT示腋窝淋巴结肿大、脾大。行淋巴结活检示淋巴组织成反应性增生,行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住院期间给予优普同、圣诺安、高舒达、甘利欣等药物治疗,患者仍有发热,但最高值下降,再次询问病史,患者自述其家附近有一奶牛场并且喝过其生产的牛奶,逐行布氏杆菌试验,SAT方法结果示:1:400(++);RBPT方法结果示(+),确诊布氏杆菌病。给予四环素05qid,链霉素05imbid,同时配合保肝治疗,1周后体温下降至正常,出院。出院后继续遵医嘱服药。
2结论
本病例为发热原因待查,长期应用常规抗生素疗效差,血、尿及十二指肠引流液培养均无细菌生长,若考虑感染所致发热,应想到比较少见的细菌感染,而患者有离奶牛厂近的居住环境,且喝过其生产的牛奶,并且其丈夫有与其相似的病情,遂考虑有传染性疾病的可能。再根据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遂明确诊断。
3讨论
布氏杆菌为短小G-杆菌,为需氧菌,对日光、热、常规消毒剂均敏感,但该菌有较强的侵袭力,可通过完整的皮肤、黏膜进入宿主体内,在体内有很强的繁殖扩散能力,这可能与其产生透明质酸酶和过氧化物酶有关,且人群对其普遍易感。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人患病后可以出现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布氏杆菌进入人体后,经淋巴管进入局部淋巴结内生长繁殖,导致组织坏死形成病灶,故淋巴结肿大多见于颈部及腋下,可能与病菌侵入部位有关。当繁殖到一定数量后即可释放入血,形成菌血症、毒血症。入血后易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进入肝、脾、骨髓等处形成新的病灶,使肝脾充血而肿大,甚至出现脾亢及肝硬化,骨髓受累可使RBC生成受抑制,严重时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出血,还可累及神经系统、关节及周围组织、心血管及生殖系统。
布鲁氏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对此病认识不足时易被忽视而漏诊。急性期病人治愈率较高,但如果未能及时得到规范有效地治疗从而转成慢性病变[3],则大大增加治疗难度。因此早期进行有效的诊断及治疗对于临床医生来讲至关重要。
布氏杆菌主要在细胞内繁殖,抗菌药物和抗体不易进入,这可能是本病不易根治的原因。其治疗除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外,敏感抗菌药物应联合、足量、多疗程。故四环素与链霉素联合应用,每疗程2-3周,共2-3疗程。肾上腺皮质激素用于严重毒血症、睾丸显著肿胀、全血细胞缺乏症、有心脑等重要器官并发症者。
参考文献
[1]王豫林布鲁氏菌病及其预防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1年论文集,12
[2]Seyed Hassan Tonekaboni,MD,Abdollah Karimi,MD,et alNeurobrucellosis:A Partially Treatable Cause of Vision LossPediatric Neurology,2009(40):401-403
[3]Keren Skalsky Dafna Yahav,Jihad Bishara,etal Treatment of human brucellosis: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BMJ,2008:701-708
doi:103969/jissn1004-7484(x)201309242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9-5062-01
布氏杆菌病是有布鲁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细菌侵害部位为网状内皮系统,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尔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1]。其临床特点是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肝脾肿大等,易复发,易转变成慢性。其传染源主要为羊,其次为牛、猪。传播途径主要经过皮肤、消化道。人群对其普遍易感。基本病理变化是全身弥漫性网状内皮细胞增生和肉芽肿形成。病变以肝、脾、骨髓、淋巴结最显著,潜伏期多为2-3周。其主要临床表现急性期主要为①发热:多为波状热、不规则热及弛张热等;②关节疼痛:常表现为一个或几个关节游走性、剧烈的锥刺状疼痛,一般镇痛药难以缓解;③淋巴结、肝脾肿大:淋巴结多为颈部及腋下肿大;④严重者可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常见头痛和神经痛,可出现脑炎、脑膜炎、脑脊髓膜炎、多发神经根神经炎等[2];⑤生殖系统症状:男性可有睾丸炎、附睾炎,女性可发生卵巢炎、输卵管炎、子宫内膜炎等;慢性期其临床表现无特征:常见有乏力、多汗、头痛、低热、抑郁、烦躁、失眠、关节酸痛。其血清学检查凝集实验效价1:100具有诊断意义。
1临床资料
张××,女,45岁,因“发热3月,上腹不适近2月”入院,既往有子宫全切手术史、输血史,无其他病史。现其丈夫亦有与其相似的症状。患者于3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多为午后及夜间发热,最高达40℃,晨起体温可自行降至37℃左右,最低降至365℃。高热时伴有头痛、恶心,无鼻塞、流涕,无咳嗽、咳痰、咽疼,无心慌、胸闷,无呕吐及腹泻。2月前开始出现上腹不适,曾在当地医院住院两次,给予抗感染、保肝等治疗,效果不明显,同时给予胸腹部CT、腹部B超、骨穿等检查项目均未明确诊断,患者仍有发热,为求进一步诊疗来院。查体:T37℃、P96次/分、R24次/分、BP105/80mmHg,心肺(—),腹平软,剑下轻度压痛,肝肋下2cm,剑下3cm,脾未触及。血常规示WBC279×109/L,RBC352×1012/L,HGB931g/L,PLT149×109/L,血、尿及十二指肠引流液常规培养均无细菌生长。腹部彩超示脾大,胸部CT示腋窝淋巴结肿大、脾大。行淋巴结活检示淋巴组织成反应性增生,行胃镜检查示浅表性胃炎。住院期间给予优普同、圣诺安、高舒达、甘利欣等药物治疗,患者仍有发热,但最高值下降,再次询问病史,患者自述其家附近有一奶牛场并且喝过其生产的牛奶,逐行布氏杆菌试验,SAT方法结果示:1:400(++);RBPT方法结果示(+),确诊布氏杆菌病。给予四环素05qid,链霉素05imbid,同时配合保肝治疗,1周后体温下降至正常,出院。出院后继续遵医嘱服药。
2结论
本病例为发热原因待查,长期应用常规抗生素疗效差,血、尿及十二指肠引流液培养均无细菌生长,若考虑感染所致发热,应想到比较少见的细菌感染,而患者有离奶牛厂近的居住环境,且喝过其生产的牛奶,并且其丈夫有与其相似的病情,遂考虑有传染性疾病的可能。再根据其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遂明确诊断。
3讨论
布氏杆菌为短小G-杆菌,为需氧菌,对日光、热、常规消毒剂均敏感,但该菌有较强的侵袭力,可通过完整的皮肤、黏膜进入宿主体内,在体内有很强的繁殖扩散能力,这可能与其产生透明质酸酶和过氧化物酶有关,且人群对其普遍易感。
布氏杆菌病是一种全身性疾病,人患病后可以出现多种多样的症状和体征,布氏杆菌进入人体后,经淋巴管进入局部淋巴结内生长繁殖,导致组织坏死形成病灶,故淋巴结肿大多见于颈部及腋下,可能与病菌侵入部位有关。当繁殖到一定数量后即可释放入血,形成菌血症、毒血症。入血后易被单核巨噬细胞吞噬,进入肝、脾、骨髓等处形成新的病灶,使肝脾充血而肿大,甚至出现脾亢及肝硬化,骨髓受累可使RBC生成受抑制,严重时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和出血,还可累及神经系统、关节及周围组织、心血管及生殖系统。
布鲁氏菌病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对此病认识不足时易被忽视而漏诊。急性期病人治愈率较高,但如果未能及时得到规范有效地治疗从而转成慢性病变[3],则大大增加治疗难度。因此早期进行有效的诊断及治疗对于临床医生来讲至关重要。
布氏杆菌主要在细胞内繁殖,抗菌药物和抗体不易进入,这可能是本病不易根治的原因。其治疗除一般对症支持治疗外,敏感抗菌药物应联合、足量、多疗程。故四环素与链霉素联合应用,每疗程2-3周,共2-3疗程。肾上腺皮质激素用于严重毒血症、睾丸显著肿胀、全血细胞缺乏症、有心脑等重要器官并发症者。
参考文献
[1]王豫林布鲁氏菌病及其预防重庆市预防医学会2011年论文集,12
[2]Seyed Hassan Tonekaboni,MD,Abdollah Karimi,MD,et alNeurobrucellosis:A Partially Treatable Cause of Vision LossPediatric Neurology,2009(40):401-403
[3]Keren Skalsky Dafna Yahav,Jihad Bishara,etal Treatment of human brucellosis: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BMJ,2008:70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