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冷成金介绍: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著名历史杂谈作家。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研究。先后出版《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隐士与解脱》、《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等专著,以及《智典》、《辨经》、《读史有学问》、《读史有智慧》等历史漫谈作品。
古人只告诉我们唐诗宋词哪些是美的,但是从来或者一般没有说它为什么是美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赏析一些诗词,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看这些诗词是如何产生美感的。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发生和写作的地点就在北京附近。当时作者陈子昂随武则天的侄子武攸宜北征。武攸宜不懂军事,而陈子昂这个人并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弄臣,或者说他不仅仅愿意做一个高级秘书,他还有经世报国的大志,或者他在军事上也非常有才能。陈子昂提出一些军事建议,并不被武攸宜所认同、采纳,因此陈子昂非常苦闷,在这个时候就写了这样一首诗。
“前不见古人”。不见什么古人呢?说的就是燕昭王求贤纳士的故事。燕昭王高筑黄金台,广纳贤士,得到了乐毅等很多将领。陈子昂很怀念燕昭王那样的君主。“后不见来者”,指的是后来也不见燕昭王这样的君主。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想到天地的悠悠,想到天地的永恒,绵长而不断绝,一个人独自怆然而流下了眼泪。
其实陈子昂当时在写这两句诗的时候,也绝不仅仅是建立在所谓的他与武攸宜出征而建议不被采纳的精神苦闷之上,而是想:我这样一个人,来到天地之间,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如何建立呢?
千百年来,这首诗诞生以后,除了专门的研究者,一般的读者也不想这个时代背景。而恰恰是超越了这个时代背景,它才成为经典,也正是因为超越了具体的历史时空,它才能够具有永久的、永恒的、感动人心的力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恰恰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把中国文化或者主流文化系统里面价值的虚空感揭露出来了:在中国传统里,人生无价值,天地乃中性,这是一个铁的定律。
人生无价值,天地乃中性。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价值在哪里?那需要你去自己建立。“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讲得很清楚,我想仁义道德,仁义道德就来了。仁义道德不外在于古人,也不外在于来者,而在于你的内心之中。
“念天地之悠悠”,我想到了悠悠的天地。他用悠悠的天地来看人类历史的悠悠而不断绝。个人也许是没有希望的,但是你只要把个人的价值和意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这个悠悠的天道当中,那么你的价值于是建立。
“独怆然而涕下”,是这样找到价值、找到归宿以后的感伤。
所以整个四句诗,实际上是把我们民族价值建构的心灵历程刻划出来了。撕开了悲剧的真相,找到了我们的归宿。从悲剧真相到归宿,就是我们心灵的历程。每一次吟诵,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洗礼一次,你就建构一些正面的价值,就积淀一些正面的价值,你的人格就高尚一些。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到底好在哪里?它成为名诗,为什么有名?不仅仅是孩子,一直到80岁的老人,还喜欢这首诗。
“移舟泊烟渚”。在我们的古典诗词里有那么多孤舟的意象,为什么有孤舟的意向?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其实都是孤苦无依的、漂泊的游子。我们中国人没有外在的超越的上帝,我们生下来,没有说受洗以后就告诉你相信耶稣基督、相信真主安拉,你不要怀疑他,你一辈子就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道德本体放逐的孤舟,你一生的努力就是要回归这个道德本体。当你临死的时候,你仰不愧天,俯不怍地,中间对得起父母、子女,这样的话,你一生就可以安心的去了。至于你到底回归道德本体达到什么程度,其实也只有你自己知道。因此我们中国人时时刻刻都有一种孤独感。
“日暮客愁新”。日暮是万物休息的时节,也是人要归家的时候。而归家无家,因此每一次日暮都激起了你一次新的客愁。而这个“客”,不是指游子仅仅是回到家就没有乡愁了,不是这样,而是指你一生的乡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你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吗?他知道。知道你还愁什么?愁的其实是你永恒的价值归宿的问题。
“野旷天低树,江青月近人”。这是给你提供答案。你不是要愁吗?把愁先放在一边,看看眼前的情景吧,“野旷天低树”。旷野很广阔,天挂在树梢上,很矮,这是家园感。 “江清月近人”,人与自然达成了交融,达成了亲和,人与自然合一。实际上就是找到了一种象征性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合一的家园。
这就是这首诗美的根本,它把我们整个的精神流程展现出来了,在诗词当中找到了自我。
水调歌头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是心灵的追寻,追寻人的价值与意义。把酒问天历来是中华民族追寻价值意义的经验模式,“明月几时有”,“举杯问明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为什么一定要面对月亮去问,不对太阳呢?因为太阳是理性的象征,而月亮是感性的象征,是母亲的象征。
人类文明史上,有两样是只能相信、不能质疑的:一是祖国,二是母亲。祖国,你生在这个地方,不能选择,你只能爱她。父亲是理性的象征,我说的是父亲这个概念,他是理性的象征,一旦是理性象征,他就可能僵化,一旦僵化就可以出错,而月亮则是感性的。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是对价值的追寻。每天晚上你对着月亮,把着酒想一想,想上十年,你肯定就会纯洁了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是心理过渡。最后选择的是现实答案,“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在人间是多么快乐。
中国有很多诗词先讲心灵追寻、家园追寻、悲剧意识,然后讲现实答案。我们中国人因为没有外在的超越的价值观念,他必定会回到现实当中来。诗词是我们民族心灵最凝练、最深刻、最准确、最动人的表达形式,你不相信它要相信什么?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讲的是一个现实的归宿。这是追问、过渡和归宿,它其实又是对你的心灵一个洗礼的过程,你每问一次,就被洗礼一次,被洗礼一次,你就纯净一次。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洗礼之后,他对现实的感受是多么的新鲜,就像你在医院里有了一场大病,刚刚在死亡线上回来,得知你得的不是癌症,只不过是医生的误诊,受了那么多罪,忽然发现你是一个无比健康的人,这个时候你再睁眼来到世界上,这一切都会变得那么新鲜。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岱宗夫如何”,岱宗就是泰山,泰山是个什么样子。“齐鲁青未了”,它长在青青未了的一片青翠的齐鲁大地上。为什么我们很多名山都有游记,可是能配得上泰山的游记有没有呢?想来想去,那还是杜甫的《望岳》,这就是仁德之诗配仁德之山。泰山是五岳之首,是仁德的象征,而杜甫这首诗恰恰是表现了儒家的思想。
岱宗是仁德之山,“仁”是在恻隐之心的基础上长起来的,什么是恻隐之心呢?假设你看见一个孩子走路,要掉到井里去了,这时候你心里泛起的那种感觉就叫恻隐之心,这是孟子说的,“乍见孺子将入与井也”。
“齐鲁青未了”,一片齐鲁平原,就好像是基础,就好像是“仁”的恻隐之心。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钟神秀”,造化钟爱的是神秀之山,就好像上天偏爱有道德的人是一样的,造化钟爱神秀之山,结果就把这个山给长起来了。这就像你有很强的道德自觉能力,那么你就自然会修成正果,会达到很高的境界。《左传》里一句话,“黄天无亲,唯德是辅”,就是上天不偏私任何一个人,它只是辅佐有道德的人。所以中国文化把神、怪、上帝这些思想早就给否定了。上天有没有意志?其实是没有的,它只是辅佐有道德的人,实际上一切都是事在人为,有多高的境界,做多大的事情。
“造化钟神秀”讲的就是有道德自觉能力的人,上天会辅佐你,其实是自己在成就自己。“阴阳割昏晓”,结果就生出了一座能够判别昏晓的大山来,东边是晓,西边是昏。对于人来讲,人格已经高到了可以辨别是非。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泰山的山顶上有一条比较平坦的天街,可以通向东面的望日峰,去观泰山日出。“荡胸生层云”,稍微遇上有雾、有雨的天,层云荡胸而生,是非常踏实的感觉,既踏实又超越。
“决眦入归鸟”,万物皆归于我。中国人从来不说小鸟一去不回来,一切都是要“入归鸟”,要收摄于我的内心。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万物都备于我的内心,他主要是指道德、情感,我需要做的是返回我自己的内心,真诚的体会,这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终极的快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到了凌绝顶上,一览众山小。可以比对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从心所欲还不超越规矩,还和规矩没有抵触,这可能吗?只有一种情况下才可能,这种情况就是到了神佛的境界,到了宗教的境界。儒学后来被称为儒教,它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它有宗教般的追求。
月下独酌
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花间之酒,独酌无亲,正是追思或者追寻价值的最好的情景。如果有一个人和李白交流,他就不想了,正是没有人和他交流,他才感到孤独和寂寞,越是孤独和寂寞,就越要想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起杯来,邀请明月,对影成为三人。可是月亮和影子都不能跟我达成交流,月不懂得喝酒。怎么办?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过去说这首诗是腐朽没落的,及时行乐的思想。恰恰相反,不是及时行乐。如果你一定说他是及时行乐的话,他是悲极而乐。有人把中国的文化称为乐感文化,如果一定称为乐感文化的话,我认为那是悲极而乐的文化。怎么悲极而乐?因为中国人没有外在超越的价值观,没有上帝,一切得靠自己建立。而自己建立什么、如何建立又不确定,生活在一片虚空之中,因此是一种绝对的悲哀,绝对的悲伤,所以这是悲极。但是你悲,并不能绝望,你悲,还要活下去。孔子的思想是,人生未必是快乐的,但却必须是快乐的。“行乐须及春”,这恰恰是对上面的心理追寻的一种总结:怎么办,我要追寻快乐,我要建立快乐的人生。这种绝不是庸俗的物欲感受,而是超越了物欲的人性的快乐。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是指行乐时候的感受,而这种感受,他并没有乐。“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他有乐吗?我们在这个诗里读不到他的乐,而是隐藏着悲情。
最后的结局意味深长,“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永远结无情之游,明知你无情,我却偏偏要和你交游。“相期邈云汉”,明知不可能在遥远的云汉之端相约会,我偏偏要和你约会。百倍的深情与绝望,无限的追求,这就是中国人真正的悲剧意识。
西方的悲剧意识,在我看来,它不是真正的悲剧意识。《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杀父娶母,最后弄瞎了自己的眼睛,自己把自己折磨死。但是我认为他不是悲剧,为什么呢?你是失败了,但是作为个人的人生,你成功了,因为后人纪念你,你成了道德的英雄。求仁得仁,有何悲乎?
中国人恰恰是在这种绝对的悲剧感、绝对的悲剧意识当中,毅然绝立。
(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央国家机关青年系列知识名家讲座的演讲稿整理,未经本人审阅。)
中国人民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古典文学教研室主任,著名历史杂谈作家。主要从事中国古典文学和传统文化研究。先后出版《中国文学的历史与审美》、《隐士与解脱》、《苏轼的哲学观与文艺观》等专著,以及《智典》、《辨经》、《读史有学问》、《读史有智慧》等历史漫谈作品。
古人只告诉我们唐诗宋词哪些是美的,但是从来或者一般没有说它为什么是美的。今天我们就通过赏析一些诗词,从文化的角度来看看这些诗词是如何产生美感的。
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这首诗发生和写作的地点就在北京附近。当时作者陈子昂随武则天的侄子武攸宜北征。武攸宜不懂军事,而陈子昂这个人并不仅仅是一个文学弄臣,或者说他不仅仅愿意做一个高级秘书,他还有经世报国的大志,或者他在军事上也非常有才能。陈子昂提出一些军事建议,并不被武攸宜所认同、采纳,因此陈子昂非常苦闷,在这个时候就写了这样一首诗。
“前不见古人”。不见什么古人呢?说的就是燕昭王求贤纳士的故事。燕昭王高筑黄金台,广纳贤士,得到了乐毅等很多将领。陈子昂很怀念燕昭王那样的君主。“后不见来者”,指的是后来也不见燕昭王这样的君主。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想到天地的悠悠,想到天地的永恒,绵长而不断绝,一个人独自怆然而流下了眼泪。
其实陈子昂当时在写这两句诗的时候,也绝不仅仅是建立在所谓的他与武攸宜出征而建议不被采纳的精神苦闷之上,而是想:我这样一个人,来到天地之间,价值和意义在哪里?如何建立呢?
千百年来,这首诗诞生以后,除了专门的研究者,一般的读者也不想这个时代背景。而恰恰是超越了这个时代背景,它才成为经典,也正是因为超越了具体的历史时空,它才能够具有永久的、永恒的、感动人心的力量。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恰恰把我们中华民族的,把中国文化或者主流文化系统里面价值的虚空感揭露出来了:在中国传统里,人生无价值,天地乃中性,这是一个铁的定律。
人生无价值,天地乃中性。人生是没有价值的,价值在哪里?那需要你去自己建立。“我欲仁斯仁至矣”,孔子讲得很清楚,我想仁义道德,仁义道德就来了。仁义道德不外在于古人,也不外在于来者,而在于你的内心之中。
“念天地之悠悠”,我想到了悠悠的天地。他用悠悠的天地来看人类历史的悠悠而不断绝。个人也许是没有希望的,但是你只要把个人的价值和意义,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这个悠悠的天道当中,那么你的价值于是建立。
“独怆然而涕下”,是这样找到价值、找到归宿以后的感伤。
所以整个四句诗,实际上是把我们民族价值建构的心灵历程刻划出来了。撕开了悲剧的真相,找到了我们的归宿。从悲剧真相到归宿,就是我们心灵的历程。每一次吟诵,就是一次心灵的洗礼,洗礼一次,你就建构一些正面的价值,就积淀一些正面的价值,你的人格就高尚一些。
宿建德江
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
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
江清月近人。
这首诗到底好在哪里?它成为名诗,为什么有名?不仅仅是孩子,一直到80岁的老人,还喜欢这首诗。
“移舟泊烟渚”。在我们的古典诗词里有那么多孤舟的意象,为什么有孤舟的意向?我们每一个中国人其实都是孤苦无依的、漂泊的游子。我们中国人没有外在的超越的上帝,我们生下来,没有说受洗以后就告诉你相信耶稣基督、相信真主安拉,你不要怀疑他,你一辈子就相信。我们每一个人都是被道德本体放逐的孤舟,你一生的努力就是要回归这个道德本体。当你临死的时候,你仰不愧天,俯不怍地,中间对得起父母、子女,这样的话,你一生就可以安心的去了。至于你到底回归道德本体达到什么程度,其实也只有你自己知道。因此我们中国人时时刻刻都有一种孤独感。
“日暮客愁新”。日暮是万物休息的时节,也是人要归家的时候。而归家无家,因此每一次日暮都激起了你一次新的客愁。而这个“客”,不是指游子仅仅是回到家就没有乡愁了,不是这样,而是指你一生的乡愁。“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你真的不知道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吗?他知道。知道你还愁什么?愁的其实是你永恒的价值归宿的问题。
“野旷天低树,江青月近人”。这是给你提供答案。你不是要愁吗?把愁先放在一边,看看眼前的情景吧,“野旷天低树”。旷野很广阔,天挂在树梢上,很矮,这是家园感。 “江清月近人”,人与自然达成了交融,达成了亲和,人与自然合一。实际上就是找到了一种象征性的物质家园和精神家园合一的家园。
这就是这首诗美的根本,它把我们整个的精神流程展现出来了,在诗词当中找到了自我。
水调歌头
苏 轼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是心灵的追寻,追寻人的价值与意义。把酒问天历来是中华民族追寻价值意义的经验模式,“明月几时有”,“举杯问明月”,“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为什么一定要面对月亮去问,不对太阳呢?因为太阳是理性的象征,而月亮是感性的象征,是母亲的象征。
人类文明史上,有两样是只能相信、不能质疑的:一是祖国,二是母亲。祖国,你生在这个地方,不能选择,你只能爱她。父亲是理性的象征,我说的是父亲这个概念,他是理性的象征,一旦是理性象征,他就可能僵化,一旦僵化就可以出错,而月亮则是感性的。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这是对价值的追寻。每天晚上你对着月亮,把着酒想一想,想上十年,你肯定就会纯洁了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这是心理过渡。最后选择的是现实答案,“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在人间是多么快乐。
中国有很多诗词先讲心灵追寻、家园追寻、悲剧意识,然后讲现实答案。我们中国人因为没有外在的超越的价值观念,他必定会回到现实当中来。诗词是我们民族心灵最凝练、最深刻、最准确、最动人的表达形式,你不相信它要相信什么?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讲的是一个现实的归宿。这是追问、过渡和归宿,它其实又是对你的心灵一个洗礼的过程,你每问一次,就被洗礼一次,被洗礼一次,你就纯净一次。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洗礼之后,他对现实的感受是多么的新鲜,就像你在医院里有了一场大病,刚刚在死亡线上回来,得知你得的不是癌症,只不过是医生的误诊,受了那么多罪,忽然发现你是一个无比健康的人,这个时候你再睁眼来到世界上,这一切都会变得那么新鲜。
望 岳
杜 甫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岱宗夫如何”,岱宗就是泰山,泰山是个什么样子。“齐鲁青未了”,它长在青青未了的一片青翠的齐鲁大地上。为什么我们很多名山都有游记,可是能配得上泰山的游记有没有呢?想来想去,那还是杜甫的《望岳》,这就是仁德之诗配仁德之山。泰山是五岳之首,是仁德的象征,而杜甫这首诗恰恰是表现了儒家的思想。
岱宗是仁德之山,“仁”是在恻隐之心的基础上长起来的,什么是恻隐之心呢?假设你看见一个孩子走路,要掉到井里去了,这时候你心里泛起的那种感觉就叫恻隐之心,这是孟子说的,“乍见孺子将入与井也”。
“齐鲁青未了”,一片齐鲁平原,就好像是基础,就好像是“仁”的恻隐之心。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造化钟神秀”,造化钟爱的是神秀之山,就好像上天偏爱有道德的人是一样的,造化钟爱神秀之山,结果就把这个山给长起来了。这就像你有很强的道德自觉能力,那么你就自然会修成正果,会达到很高的境界。《左传》里一句话,“黄天无亲,唯德是辅”,就是上天不偏私任何一个人,它只是辅佐有道德的人。所以中国文化把神、怪、上帝这些思想早就给否定了。上天有没有意志?其实是没有的,它只是辅佐有道德的人,实际上一切都是事在人为,有多高的境界,做多大的事情。
“造化钟神秀”讲的就是有道德自觉能力的人,上天会辅佐你,其实是自己在成就自己。“阴阳割昏晓”,结果就生出了一座能够判别昏晓的大山来,东边是晓,西边是昏。对于人来讲,人格已经高到了可以辨别是非。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泰山的山顶上有一条比较平坦的天街,可以通向东面的望日峰,去观泰山日出。“荡胸生层云”,稍微遇上有雾、有雨的天,层云荡胸而生,是非常踏实的感觉,既踏实又超越。
“决眦入归鸟”,万物皆归于我。中国人从来不说小鸟一去不回来,一切都是要“入归鸟”,要收摄于我的内心。孟子讲,“万物皆备于我矣。反身而诚,乐莫大焉。”万物都备于我的内心,他主要是指道德、情感,我需要做的是返回我自己的内心,真诚的体会,这是人生最大的快乐,终极的快乐。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我到了凌绝顶上,一览众山小。可以比对孔子“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从心所欲还不超越规矩,还和规矩没有抵触,这可能吗?只有一种情况下才可能,这种情况就是到了神佛的境界,到了宗教的境界。儒学后来被称为儒教,它不是没有道理的,因为它有宗教般的追求。
月下独酌
李 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花间之酒,独酌无亲,正是追思或者追寻价值的最好的情景。如果有一个人和李白交流,他就不想了,正是没有人和他交流,他才感到孤独和寂寞,越是孤独和寂寞,就越要想自己的价值和意义。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举起杯来,邀请明月,对影成为三人。可是月亮和影子都不能跟我达成交流,月不懂得喝酒。怎么办?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过去说这首诗是腐朽没落的,及时行乐的思想。恰恰相反,不是及时行乐。如果你一定说他是及时行乐的话,他是悲极而乐。有人把中国的文化称为乐感文化,如果一定称为乐感文化的话,我认为那是悲极而乐的文化。怎么悲极而乐?因为中国人没有外在超越的价值观,没有上帝,一切得靠自己建立。而自己建立什么、如何建立又不确定,生活在一片虚空之中,因此是一种绝对的悲哀,绝对的悲伤,所以这是悲极。但是你悲,并不能绝望,你悲,还要活下去。孔子的思想是,人生未必是快乐的,但却必须是快乐的。“行乐须及春”,这恰恰是对上面的心理追寻的一种总结:怎么办,我要追寻快乐,我要建立快乐的人生。这种绝不是庸俗的物欲感受,而是超越了物欲的人性的快乐。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这是指行乐时候的感受,而这种感受,他并没有乐。“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他有乐吗?我们在这个诗里读不到他的乐,而是隐藏着悲情。
最后的结局意味深长,“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永远结无情之游,明知你无情,我却偏偏要和你交游。“相期邈云汉”,明知不可能在遥远的云汉之端相约会,我偏偏要和你约会。百倍的深情与绝望,无限的追求,这就是中国人真正的悲剧意识。
西方的悲剧意识,在我看来,它不是真正的悲剧意识。《俄狄浦斯王》,俄狄浦斯杀父娶母,最后弄瞎了自己的眼睛,自己把自己折磨死。但是我认为他不是悲剧,为什么呢?你是失败了,但是作为个人的人生,你成功了,因为后人纪念你,你成了道德的英雄。求仁得仁,有何悲乎?
中国人恰恰是在这种绝对的悲剧感、绝对的悲剧意识当中,毅然绝立。
(本文根据作者在中央国家机关青年系列知识名家讲座的演讲稿整理,未经本人审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