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程实施已经十几年了,新课标、新理念也深入人心,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提高教学质量,是我们每个教师都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今天我就自己的一些做法,与老师们进行交流。我从三个方面来阐述:学生、教材、学法。
关键词:新课标;学习;教学
首先是学生。因为学生对所学科目的态度是一个关键,他喜欢的科目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学生怎么就能喜欢上自己所带的学科呢?其实我认为关键在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因而全面了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对作为老师来说是必需的。老师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习惯、脾气、家庭情况,有助于在课堂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谁在走神,谁没有进入状态,也就一目了然了。课下就针对不同的学生及时纠正。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感受到学习的愉快。这个做法来源于孙维刚老师,他是北京22中的一位数学老师,从初一教到高三,他所教授的班级55%的学生考上了北大和清华。他就是先给学生一个很严格的班规,以他的严厉让学生敬畏他,然后再在学习、生活中慢慢培养与学生的感情,让学生信服他,喜欢他,最后也就喜欢上了他所教授的课程。
其次是教材。这其中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教材的处理,二是知识点中难点的落实。先说教材的处理,在新课程理念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我们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就要求老师在上课之前,充分备好课,将教材中的难点突破。
例如:我在七年级下册第四章“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这一节的教学中,对于如何测量AB两点间的距离,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的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的信息进行加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设计为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的一节活动课。在活动中很快有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三种不同的方法)。
思路一:图1在池塘外找一点O,O点能到A、B两点,连接AO并延长到A′使AO=A′O,连接BO并延长到B′,使BO=B′O,则AB=A′B′。
思路二:图2在AB的垂线上,取两点O、B′,使BO=B′O,过点B′作BC⊥BB′,在B′C上找一点A′,使A、O、A′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B=A′B′。
思路三:图3在AB的延长线上选定C点,在AB外再选一点M,延长BMCM到B′、C′,使MB=M′B,MC=M′C。在C′B′的延长线上找一点A′,使A′、M、A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B=A′B′
讨论至此我正准备结束这一课题,有学生指出:“若将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前提去掉后,我仍有方法解这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同学的思维也跟着活跃起来,纷纷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思路四:图4,过A、B作AB的垂线AE、BF,在AE上選一点A′,在适当的位置上作B′A′⊥BF,交BF于B′,则AB=A′B′。
思路五:图5,在池塘AB外选一点C,连接AC、BC,选取AC、BC的中点为A′、B′,则AB=2A′B′。
思路六:图6,在BE上作AC⊥BE,交BE于C,在BE上选取一点B′,使BC=B′C′,则AB=A′B′。
这样在这节课结束时,出现了许多方法解这道题,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一直都很浓烈,每一个学生都有话说,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指导者、协作者,是来为学生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的引路人。教材的处理和重组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倾向。
知识点中难点的落实,数学知识是有主有次、有易有难,在分析习题的过程中,应对教材中的习题做到心中有数,从中找出规律,以免盲目出错。可以选择重点题和具有代表性的习题,也可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将一些习题进行引申,培养学生深刻认识问题的能力,也可将命题的结论、条件互换,研究其逆命题是否成立,有意训练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等。
再次是学法。课堂上老师要着重于指导,学生要变“学会”为“会学”。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自我分析、解决新知识和新问题,能力强一些的学生能用多种办法去解决一个问题,从而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重视的学习环节是复习,我对学生要求要天天进行复习,每星期进行周复习;每天的复习可以控制在5分钟左右,将当堂所学知识点归纳成1,2,3,快速记忆就可以了。教会学生学是关键的,再比如到了八年级第二学期,在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就复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等,我会指导学生在这一个学期将前面三个学期的相关内容复习一次。
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有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学生从老师那里感受到的人格魅力是永恒的。我们在新课标下的思考和探索也是没有止境的。
关键词:新课标;学习;教学
首先是学生。因为学生对所学科目的态度是一个关键,他喜欢的科目学习的积极性自然就高。学生怎么就能喜欢上自己所带的学科呢?其实我认为关键在于老师对学生的了解,因而全面了解学生,平等对待学生对作为老师来说是必需的。老师准确把握每个学生的习惯、脾气、家庭情况,有助于在课堂中观察学生的学习情况,谁在走神,谁没有进入状态,也就一目了然了。课下就针对不同的学生及时纠正。要及时总结表彰,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感受到学习的愉快。这个做法来源于孙维刚老师,他是北京22中的一位数学老师,从初一教到高三,他所教授的班级55%的学生考上了北大和清华。他就是先给学生一个很严格的班规,以他的严厉让学生敬畏他,然后再在学习、生活中慢慢培养与学生的感情,让学生信服他,喜欢他,最后也就喜欢上了他所教授的课程。
其次是教材。这其中包含两个层面:一是教材的处理,二是知识点中难点的落实。先说教材的处理,在新课程理念中有一句是这样说的“我们要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就要求老师在上课之前,充分备好课,将教材中的难点突破。
例如:我在七年级下册第四章“利用三角形全等测距离”这一节的教学中,对于如何测量AB两点间的距离,为了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主动的应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新知识的信息进行加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设计为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解决的一节活动课。在活动中很快有学生提出自己的想法(三种不同的方法)。
思路一:图1在池塘外找一点O,O点能到A、B两点,连接AO并延长到A′使AO=A′O,连接BO并延长到B′,使BO=B′O,则AB=A′B′。
思路二:图2在AB的垂线上,取两点O、B′,使BO=B′O,过点B′作BC⊥BB′,在B′C上找一点A′,使A、O、A′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B=A′B′。
思路三:图3在AB的延长线上选定C点,在AB外再选一点M,延长BMCM到B′、C′,使MB=M′B,MC=M′C。在C′B′的延长线上找一点A′,使A′、M、A在同一条直线上,则AB=A′B′
讨论至此我正准备结束这一课题,有学生指出:“若将利用三角形全等的前提去掉后,我仍有方法解这个问题。”一石激起千层浪,其他同学的思维也跟着活跃起来,纷纷发表自己不同的见解。
思路四:图4,过A、B作AB的垂线AE、BF,在AE上選一点A′,在适当的位置上作B′A′⊥BF,交BF于B′,则AB=A′B′。
思路五:图5,在池塘AB外选一点C,连接AC、BC,选取AC、BC的中点为A′、B′,则AB=2A′B′。
思路六:图6,在BE上作AC⊥BE,交BE于C,在BE上选取一点B′,使BC=B′C′,则AB=A′B′。
这样在这节课结束时,出现了许多方法解这道题,课堂上的学习氛围一直都很浓烈,每一个学生都有话说,老师在学习过程中只是指导者、协作者,是来为学生精心创设各种教学情境的引路人。教材的处理和重组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培养学生的求知欲,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导学生良好的学习意识倾向。
知识点中难点的落实,数学知识是有主有次、有易有难,在分析习题的过程中,应对教材中的习题做到心中有数,从中找出规律,以免盲目出错。可以选择重点题和具有代表性的习题,也可利用一题多解,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将一些习题进行引申,培养学生深刻认识问题的能力,也可将命题的结论、条件互换,研究其逆命题是否成立,有意训练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等。
再次是学法。课堂上老师要着重于指导,学生要变“学会”为“会学”。学生能根据已有的知识和能力去自我分析、解决新知识和新问题,能力强一些的学生能用多种办法去解决一个问题,从而实现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我重视的学习环节是复习,我对学生要求要天天进行复习,每星期进行周复习;每天的复习可以控制在5分钟左右,将当堂所学知识点归纳成1,2,3,快速记忆就可以了。教会学生学是关键的,再比如到了八年级第二学期,在学一元一次不等式时就复习一元一次方程,二元一次方程等等,我会指导学生在这一个学期将前面三个学期的相关内容复习一次。
教学需要的是完整的人的教育,不仅仅是让学生获得一种知识,还有让学生拥有一种精神,一种立场,一种态度,一种不懈的追求。好课留给学生的精神是永恒的,学生从老师那里感受到的人格魅力是永恒的。我们在新课标下的思考和探索也是没有止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