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素质教育正逐步得到贯彻和落实。由此而得到重视的农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正在成为素质教育新的生长点。纵观我县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滞后发展,将对农村中学生的智力开发和完善人格带来不利,我们课题组从农村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各自学校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步骤、有方法、有条件的循序渐进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
关键词:农村中学;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渗透模式
目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生在适应这一变化的过程中,心理冲突增多,承受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只有摆正德育的位置,明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整个教育的系统工程才能健康、正确地运行和发展。而目前在农村中学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忽视了,这不但与新课程改革相冲突,更违背了办教育的真正目的。在我县广大农村地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却是举步维艰。为了引起我们课题研究小组的重视,现就针对我县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现状进行分析如下。
一、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认识误区
我县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经验,从心理健康师资力量到仪器设备,几乎是一片空白。大多数的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知半解的,在认识上是模糊不清的。对不健康心理所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存在着认知上的麻痹性。这种认识上突出表现出片面性和模糊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长期以来,由于受智育至上思想的影响,人们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把眼光盯在考试分数上,根本无暇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
(二)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个别教师的事。有的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也有的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等。这些事情都只是个别教师的事,与其他教师无关。殊不知,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全员参与,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应当自觉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只有极少数心理不健康的学生需要进行心理辅导,而来心理咨询的学生都是有心理疾病的。
二、对农村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足够认识
(一)农村中学学校领导及教育行政部门重视程度不够。
多数农村中学学校不能把心理健康课提到它应有的地位;有的农村中学是应付上级的检查,但實际的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的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一门副科,认为只要抓好语、数、英,学校教育就成功;有的学校则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匆匆设立,又草草收兵;有的学校干脆不开设心理健康课。
(二)农村中学教师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一致。
有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有没有、学不学都无关紧要,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一样可以考上大学;有的教师只把它简单的当成一种假想,而未能认识到其方法论上的指导作用;有的教师学习理论敷衍了事,学完则束之高阁,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三)学生缺乏心理健康知识。
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了解甚少,缺少自制能力及防范意识,受到心理污染及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比例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透彻,存在着认识上的片面性认为心理健康是人的心里活动,只要不想坏事,心理就健康了,即“心理健康等于心里没病”。片面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政治课内容,属于思想道德范畴,因而过分强调政治思想说教,忽略了对心理素质的引导。忽略了一些敏感而又重要的内容。
(四)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师资缺乏,教师培训相对少。
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业技术水平偏低。心理辅导教师配置上的存在随意性。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以兼职为主,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或只经过短期的培训,掌握现代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的少,运用传统方法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多。个别学校竟让一些由于工作水平、态度、能力差而无法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来补此空缺。这种师资配置上的随意性,严重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五)在辅导形式上,偏重学校,而忽视家庭和社区教育的配合。
重学校教育,轻家庭与社区的配合。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只偏重于学校“单枪匹马”地进行,而忽视了家庭与社区的配合,大大削弱了教育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注意做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没有形成家庭、学校及社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六)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要解决的是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问题,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实际上,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许多行为,诸如厌学、不适应、自卑、焦虑及早恋、攻击行为等,不是思想品德问题,而是与心理问题有关,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从心理辅导的角度予以开导,否则,其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总的来说,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健康的心理已成为束缚农村中学学生全面发展的羁绊,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上的错误严重危害着教育的进步,人才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外强素质、内挖潜力,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有步骤、有方法、有条件的循序渐进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走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7.
[2]陈家麟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课题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渗透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9]GHB1064)主要阶段性研究成果)
关键词:农村中学;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渗透模式
目前,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中学生在适应这一变化的过程中,心理冲突增多,承受的各种压力越来越大。只有摆正德育的位置,明确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方向,整个教育的系统工程才能健康、正确地运行和发展。而目前在农村中学往往把心理健康教育自觉或不自觉地给忽视了,这不但与新课程改革相冲突,更违背了办教育的真正目的。在我县广大农村地区,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却是举步维艰。为了引起我们课题研究小组的重视,现就针对我县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现状进行分析如下。
一、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认识误区
我县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从理论知识到实践经验,从心理健康师资力量到仪器设备,几乎是一片空白。大多数的学校领导和老师对心理健康教育是一知半解的,在认识上是模糊不清的。对不健康心理所造成的严重危害认识不足,存在着认知上的麻痹性。这种认识上突出表现出片面性和模糊性。
(一)心理健康教育是多此一举。长期以来,由于受智育至上思想的影响,人们关心的是学生的学习成绩,把眼光盯在考试分数上,根本无暇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
(二)心理健康教育只是个别教师的事。有的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青春期教育;也有的人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对学生进行挫折教育等。这些事情都只是个别教师的事,与其他教师无关。殊不知,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全员参与,每个教育工作者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应当自觉成为学生的心理保健医生。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对象是有心理疾病的学生。很多人都错误地认为,只有极少数心理不健康的学生需要进行心理辅导,而来心理咨询的学生都是有心理疾病的。
二、对农村中学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缺乏足够认识
(一)农村中学学校领导及教育行政部门重视程度不够。
多数农村中学学校不能把心理健康课提到它应有的地位;有的农村中学是应付上级的检查,但實际的没有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有的学校把心理健康教育当成一门副科,认为只要抓好语、数、英,学校教育就成功;有的学校则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匆匆设立,又草草收兵;有的学校干脆不开设心理健康课。
(二)农村中学教师对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一致。
有的教师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有没有、学不学都无关紧要,没有心理健康教育,学生一样可以考上大学;有的教师只把它简单的当成一种假想,而未能认识到其方法论上的指导作用;有的教师学习理论敷衍了事,学完则束之高阁,造成理论与实践的严重脱节。
(三)学生缺乏心理健康知识。
学生对心理健康知识了解甚少,缺少自制能力及防范意识,受到心理污染及患有心理疾病的学生比例呈上升趋势。与此同时,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涵理解不够透彻,存在着认识上的片面性认为心理健康是人的心里活动,只要不想坏事,心理就健康了,即“心理健康等于心里没病”。片面认为心理健康教育是政治课内容,属于思想道德范畴,因而过分强调政治思想说教,忽略了对心理素质的引导。忽略了一些敏感而又重要的内容。
(四)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师资缺乏,教师培训相对少。
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专业技术水平偏低。心理辅导教师配置上的存在随意性。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多以兼职为主,大多数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心理学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训练,或只经过短期的培训,掌握现代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的少,运用传统方法开展心理咨询工作的多。个别学校竟让一些由于工作水平、态度、能力差而无法胜任本职工作的人员来补此空缺。这种师资配置上的随意性,严重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五)在辅导形式上,偏重学校,而忽视家庭和社区教育的配合。
重学校教育,轻家庭与社区的配合。很多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只偏重于学校“单枪匹马”地进行,而忽视了家庭与社区的配合,大大削弱了教育的效果。从某种意义上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注意做到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没有形成家庭、学校及社会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环境。
(六)把心理健康教育等同于思想品德教育。
学校思想品德教育要解决的是学生的思想觉悟和道德水平问题,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要解决的是学生的心理素质问题。实际上,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表现出来的许多行为,诸如厌学、不适应、自卑、焦虑及早恋、攻击行为等,不是思想品德问题,而是与心理问题有关,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从心理辅导的角度予以开导,否则,其效果就会适得其反。
总的来说,提高农村中学学生的心理素质是学生全面发展的标准之一,而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形成健全的人格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不健康的心理已成为束缚农村中学学生全面发展的羁绊,对心理健康教育认识上的错误严重危害着教育的进步,人才的发展。因此,必须加大力度,外强素质、内挖潜力,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有步骤、有方法、有条件的循序渐进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走出一条适合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新路子。
参考文献
[1]俞国良.心理健康教育[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5.7.
[2]陈家麟著.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与操作).[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课题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一般课题《新课程背景下农村中学心理健康教育的全方位渗透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GS[2019]GHB1064)主要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