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创作求安慰

来源 :丝路艺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jiguo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舒伯特的人生带着心酸、苦闷与渴望,创作给他提供了一个宣泄与满足。文章以舒伯特艺术歌曲为着眼点,关注作品如何在创作中获得的安慰。
  关键词:《冬之旅》;创作;安慰
  与贝多芬相同的是,当时,舒伯特也生活在反对复辟的中心——维也纳。但,年轻的舒伯特未曾像贝多芬那样经历过革命年代的洗礼。当1794—1797年的“雅各宾事件”使奥地利所有进步力量倍受摧残时,他才刚刚出世,当反对拿破仑的爱国主义战争趋向高潮时,他还是个天真的孩子。
  舒伯特也没有直接接触过革命,他只见到反对复辟后奥地利资产阶级的软弱和矛盾。1819年,舒伯特和同窗好友正值易受伤害的青春年华,秘密警察的魔手曾一度伸入舒伯特圈子中。舒伯特的一位朋友曾被怀疑与地下革命有关连而被逮捕,舒伯特也受牵连。在当时,进步的艺术已经被压制得无声无息了。
  千年以后也许是,
  尸横遍野
  现在还是蛹的蝴蝶将在人的身上翻飞
  那是当它们长出了翅膀的时候。
  当然,百年以后
  蛹的生命正在蠕动着,生长着,
  拼命地扑向光亮
  因为那是它们内心的向往。[1]
  这两节诗中所描述的是当时一位诗人内心的渴求,也正是舒伯特所追求的一个孤岛上的乌托邦。在他的生命中有过太多的不尽人意,仿佛是一件件刺痛心灵的利器,无时无刻不在折磨、摧残着他的心。明显地,从一些人物传记中便可以找寻到与之相对应的材料。追溯到舒伯特生活的那个年代,我们可感受到历史所赋予的时代烙印。
  1822年7月,当舒伯特写完《你不爱我》,心绪相当紧张之时,他用一个梦的故事来回忆了自己。很多时候,人们都活在一个无耐的世界,经常是事与愿违,其中的心酸、苦闷与渴望,必然需要一个宣泄或得到满足,而梦境便提供了这么一个平衡人们心态的场所。
  舒伯特的梦境是这样的:
  我的梦——我是4个兄弟姐妹中的一个,我们的父母非常好,我爱他们所有的人。—有一次,父亲带我们去一个露营地,兄弟们都很高兴。只有我很伤心,因为父亲命令我去吃很多精美昂贵的食品。但是,我不能,父亲满脸怒气地把我赶走,我走了,我是带着对他们全身心的爱,但他们却不在意我的感情。我走向远方。有好几年的时间里,有一件事深深地伤害着我,并且撕咬着我心中那巨大的爱。这就是我母亲去世的消息传来的时候。[2]
  这是个真实的梦,其中道出了舒伯特的内心之所以孤寂的一个侧面,对现实生活中的极度敏感令他在精神上倍受伤害。他的内心是孤独的,但又是情感丰富的。他渴望得到旁人的关怀,幸福和美的家庭是他所向往的,同时又相当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细节。
  其实,影响舒伯特的主观情感的,还有一个较为重要的因素,那就是在寻求爱情的道路上所受的挫折。
  特丽莎·葛罗伯是一位经营纺织厂的富有寡妇之女。她可以说是舒伯特一生中的初恋。至今仍有一封舒伯特于1815年写给他的朋友霍查弗尔的信,信中舒伯特向他坦诚了对特丽莎终生不渝的感情。不知何故,舒伯特的恋情竟不了了之,而特丽莎也于1820年嫁给了一名面包师。这件事引出了舒伯特一段伤感的内心独白:“我的薪资实在不足以养家糊口。而她又拗不过父母的安排,也要嫁给别人了。我对此感到伤心欲绝。我仍然爱她,再也没有人能够比得上她在我心中的位置,她占据了我内心最亲密最深刻的那份情感。”[3]
  卡罗理娜·衣斯特哈希·冯·卡兰塔又是一个能让舒伯特的内心产生波澜的涟漪,她是一位匈牙利权贵的女儿。舒伯特去世前的很多时间都呆在她家里。卡罗理娜成了舒伯特的梦幻情人,点燃了他内心的爱情火花。这种感情一直延续到最后,卡罗理娜对舒伯特的评价很高,但始终没有接受他的感情。
  经受过岁月无情的洗刷之后,固然,在舒伯特的心灵深处便会有一种寻求蔚籍的渴望,来平衡他那波澜壮阔的内心。他逃向了音乐,以致于他在梦境所发生的那样:
  我拖着沉重的脚步,缓慢地走着,并且确信,当我静静地看着墓碑时,出现了幻觉,在人群里好像有一个美妙无比的声音,我感到一个来自上天的充满爱的声音围绕在墓碑周围,一种永恒的幸福突然降临在我的面前。[4]
  的确,舒伯特的艺术歌曲是首凄美、伤感的诗。从《冬之旅》中,我们可以窥探出舒伯特的心路历程。当中所展现出来的那令人悲痛欲绝的曲调,以及音响本身所赋予的强烈、深层的听觉体验,无疑,那是他生命中的悲歌。然而,苦闷、迷茫的现实并不能占据舒伯特的整个生命,也就是说,即使在诗词中所表现出的以自己的痛苦来自我欣赏的痕迹,但舒伯特始终懂得在浪漫主义中缅怀痛苦和迷恋死亡风格所存在的危险性,于是,他的心灵深处的悲哀与绝望,或者是高尚、纯洁、赋予理想的灵魂,都不能以现时的幸福作为满足,他在寻找一个理想中的“他世界”。无独有偶,恰巧地,他的挚友之一鲍恩费尔德也曾这么说道:“对他来说,世界是美好的”[5]。
  从未有过,你渴望的东西,发芽
  在地里,在陌生的美丽的那个地方,
  你那最美好的梦想是不能实现的
  有一个粗野的力量在扼杀着它。
  搏斗耗尽了你的坚强与意志,
  渴望在你的身体里炸裂,
  一个同伴乘鹤而来,
  要去一个安宁的国度漫游。[6]
  该诗是舒伯特第8号组曲中的第二首《渴望》中的歌词。它相当客观的向人们昭示维也纳会议对奥地利所造成的最沉痛的打击,如果奥国资产阶级不想受到腐化政治和警察恐怖主义的压迫而没落下去,那么,他们只好在沉默的失望中抵抗、颓废,以至在黑暗中死亡。然而,从诗中,我们还可以感知人们的幻想和愿望。而在第三首中,这个现实的逃亡者,又选择了大自然。
  从上述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舒伯特在音乐中寻求仍然是美好的、令人神往的境界。而即使是在《冬之旅》当中,这点也是相当明确的。在天寒地冻的冬季,一位失恋的流浪汉萌发徒步旅行的念头,带着悲痛与渴望,他上路了。旅途中的辛酸与迷茫,让他看到了自己以及“舒伯特圈子”那撩人同情而又受人压制的处境。只能在梦境中才会有些许自由和幸福的景象。此刻,他的内心倍感舒畅与温馨,他的身体充满了激情和力量。他所寻求的是爱情与幸福的信念,而并非孤独与眼泪。而在《冬之旅》中所描绘的是苦难与悲凉的人生,这是舒伯特对他所处于的那个世界的强烈控诉。
  《冬之旅》是一个心慌意乱的青年内心存在的一种真切的、具象的、对外部事物的失望感受。在那个处于小人与警察之间,国家控制监护和社会权势力量之间的世界里,那位魏玛的权贵歌德对一位诗人曾经说过,“人们也只能从窗户向外偷看才会发现我们都是怎样的活着。人们不得不经常梦想,在一个南海的孤岛上,作为一个原始人而生活。这只是为了体会作为一个真正的人的存在,而没有任何错误的诱导,由此享受一下真诚与纯洁。”[7]作品是时代的产物,必定可以从中洞察到它所赖以生成的外部环境与时代气息。《冬之旅》便是一个很好的明证,它向人展露了正处于反复辟时代的凋敝、灰暗的欧洲。而《风信旗》中那辗转、疾驰的音型给人所营造出一种像屋顶上的风信旗那样飘忽不定的音响氛围。同时也在暗示流浪汉那忐忑的、波澜起伏的内心。
  注释:
  [1]转引自《舒伯特》(德)弗里德里希迪克曼著,孙劲松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第1版 ,第187页。
  [2]同上,第190页。
  [3]转引自《舒伯特》英国OMNIBUS经典版本佩基·伍底福特著,江苏人民出版社,第50页。
  [4]转引自《舒伯特》(德)弗里德里希迪克曼著,孙劲松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第1版 ,第192页。
  [5]引自《舒伯特》(英)克里斯托弗·H·吉布斯著,秦立彦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第128页。
  [6]转引自《舒伯特》(德)弗里德里希迪克曼著,孙劲松译,中国廣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第1版 ,第194页。
  [7]同上,第207页。
  作者简介:
  廖成霞(1981—),女,广东梅州,单位:广州星海音乐学院,教师,西方音乐。
其他文献
摘 要:黄碧云的《其后》以其病态阴郁的笔调、恍惚无望的自白,来表现出一种世界无秩序,人生无意义的悲剧色彩。本文以其悲剧中的情感悲剧为主,通过分析主人公作为社会人其社会关系的冷漠、其救赎方式的暴虐这两方面来反映作品中具有情感悲剧的黑色世界。  关键词:黄碧云;《其后》;情感悲剧  一、情感悲剧的表现形式  一个悲剧的呈现,必然会有其具体的表现形式。《其后》通过几段与主人公平岗的关系来展现悲剧。她写亲
期刊
摘 要:从设计艺术的视角切入,着重研究能够高度体现青城山道教文化与地域文化特色的导视系统设计理论体系与方法。导视系统的外观设计與道教文化元素的融合体现着导视系统的美观度、时代感、可识别 性、地域特征、与使用路线或青城山环境的融合程度等,是景区中流动的风景,让“有 形”的符号传递出“无形”的地域特色。我们现阶段同样的对它进行符号的转化进行“再设计”,将形体、图案、文字这些符号直接 复制平移运用,这时
期刊
摘 要:在我国灿烂的民间美术中,木版年画占据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是我国农耕文明遗留下来的一宗巨型的财富,从而被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列入整个文化普查的第一个专项。本文就杨家埠木板年画展开对其源头、制作工艺及表现手法的简述。  关键词:年画;流程;手法  年画是中国民间传统绘画中一个独立的画种,主要张贴在新年之际,除了包括用于年节习俗的年画外,还包括所有的世俗民风的年画,比如:喜画、福寿屏、祖师纸
期刊
摘 要:叶赛宁藉由民间文学的灵感,由拟人和拟物的交替譬喻、通感、象征的瞬间捕捉以及和谐的音韵组成独特的艺术感觉网络,力图用具体的现象与事物来描述表达感情,这些通俗易懂的乡村与大自然意象新颖、绚丽、多变而富于暗示的意象被称为“叶赛宁意象体系”,对色彩的纯熟使用,也使叶的抒情诗诗不同于其他诗人,更具灵动纯洁、忧郁明净之感。  关键词:叶赛宁;诗歌意象;色彩  叶赛宁的诗歌是连接民间诗歌、古典诗歌和现代
期刊
摘 要:泰戈尔和许地山分别是印度和中国同时代的偏向温情的作家,他们笔下的人物充满着人道主义关怀,但又呈现出不同的形式。泰戈尔承继古印度吠陀哲学中的思想认为世界因爱而生,思想中呈现出泛爱主义思想,作品在主色调的呈现上也偏向明媚光亮。许地山更多地从宗教中获得慰藉,思想中呈现出宗教救赎的思想,他的作品中流露出更多的悲观色彩。本文从泰戈尔和许地山的所处的时代背景,各自的成长经历和性格特点去深入分析出造成二
期刊
我想  春天是明亮的  因为我与你  我想  夏天是热情的  因为我与你  我想  秋天是金黄的  因为我与你  但  我想,这个冬天应该依旧是刺骨的  因为你决然随四季漂泊  青春  管文颖(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  春风吹过海面平静的波浪  伫立在落叶缤纷的梧桐树下  人事珍藏  一卷牛皮书青春是  还未待细细浏览  只剩灰烬点点星光  黑夜  唐敏(重庆三峡学院文学院)  黑夜被灯  烫了一个
期刊
摘 要:安塞姆·基弗和安东尼·葛姆雷是二十世纪末出生的并且在当下国际具有巨大影响的艺术家,在他们的艺术生涯当中,有着相似的历史背景,在其艺术作品中都反映了一些精神。本文主要讲述的是两位艺术家作品当中的“自我”精神。  关键词:基弗;葛姆雷;自我精神  一、安塞姆·基弗和安东尼·葛姆雷  1安塞姆·基弗的艺术  1970-1979年,主要是以森林、阁楼、土地为题材表现出跟德国战争有关的场景。1980
期刊
荒漠,高原,密密的橄榄丛林,长长的山路蜿蜒,这是当代伊朗电影中时常采用的生存背景。一个孩子还“之”型的山坡上拼命地奔跑(《何处是我朋友的家》);姑娘在深情的凝望中抚起了面纱,渐行渐远(《巴伦》);地震中全家唯一幸存的老人感叹:“如果经过重生,人们一定会好好珍惜生命”(《生活在继续》)。生活的意义,在当代伊朗导演反复的探寻中,是永远无法停滞在一种轻松自足的纯粹状态里的,它需要不断改变的冲力,需要在憧
期刊
摘 要:泰戈尔的《戈拉》是一部关注印度转型与复兴的知识分子小说,在这部小说中泰戈尔通过主人公的“爱”这一线索引出对种姓制度、不可接触制度和妇女歧视问题,提出如何用宗教思想与爱解决印度转型时期的种种问题,认识真实的印度,实现印度的复兴。  关键词:《戈拉》;爱的宗教;印度复兴  罗宾德拉纳特·泰戈尔(Rabindranath Tagore,1861—1941)的长篇小说《戈拉》是20世纪上半叶描写印
期刊
摘 要:泰戈尔的作品中总是充满着和谐之美,《眼中沙》作为泰戈尔所创作的长篇小说之一,也具备这一特色。本文试从故事情节安排和人物设置两方面入手,分析小说中的和谐之美,并力图从印度传统文化中寻找到这种和谐之美的根源。  关键词:泰戈尔;眼中沙;和谐;印度传统文化  泰戈尔一生一共创作了13部中长篇小说,包括一部未完成稿,其中长篇小说9部,中篇小说4部。其长篇小说创作按时间大致可以划分三个时期:1878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