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的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改革持续深化,各种新的教学模式和新的教学方法层出不穷。培养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已经成为广大物理教师的共识,探寻更加有效的课堂教学对策,切实提高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是教师所要关注的重点。文章基于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进行了探讨,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一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060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与进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也越来越多。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课堂应当如何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构建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使其符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当下众多物理教师关注的焦点。
一、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以及科学态度和责任,这四个内容是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是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并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围绕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物理教师在授课时就应当具备全局性和前瞻性的眼光,审视过去自身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同步提高,以此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
(一)创设趣味情境,树立物理观念
很多學生对物理这门学科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让很多学生在首次接触时会产生诸多问题,加上以往教师教学方式的刻板和单调,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就要转变其传统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是当前广受教师和学生认可的教学方法之一,就以其应用和实践来看,有着良好的成效,利于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对情境教学法进行合理的应用,依托于信息工具的支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改变对物理学习的印象,提高自己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树立物理观念做好铺垫。例如在“光现象”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展示一些微课视频,视频内容为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光的现象,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能够联想到更多的实例,深入思考光现象形成的原因,表达自己的疑问,再由教师带领顺利进入到对系统物理知识的学习中。
(二)精心设计问题,培养科学思维
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想得到有效发展,需要以学生的主动思考为前提,以教师的正确引导为支持。对此,物理教师应当精心设计问题,通过提出富有探究价值的物理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主动思考、分析物理问题,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进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需要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使问题能够保持连贯性,积极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完整的思考过程。这样学生的思路才会保持清晰,学习印象才会更加深刻,学习效果也会显著提升。
例如,在“光的传播”这一课中,物理教师首先可以对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铁路工人在准备挖掘隧道时,为了保证隧道不会偏离直线,他们会做些什么吗?”结合学生的讨论与回答,教师再导入本课的主题。然后教师可再次对学生发问:“光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路线会是一样的吗?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如果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的物质,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与研究,分享各自的想法与见解,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质疑和探讨得出问题的结果。这样可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中,使不同学生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散,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互助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重视实验教学,引导实验探究
任何一门自然学科的教学必然离不开实验,缺少实验的物理教学会显得毫无意义。物理教师也要注重实验教学和理论授课所占课时的比重,要给学生留有参与实验操作的机会。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为学生完善实验探究的环境和条件,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为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夯实基础。
例如,在“熔化和凝固”这一节的教学中,在实验探究环节,教师应该给学生准备相关的实验设备和材料,比如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石蜡、火柴、水等。设计实验主题为“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实验活动小组,明确学生之间的分工,让小组分别进行实验活动。物理教师则在一旁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保证学生的安全和规范。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对比,如“如果物体的密度不同,它们在熔化时温度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拓宽学生思路,让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产生更加丰富的认识。这样一来学生的实验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也会更加完善。在实验结束后,物理教师还应当引领学生对实验进行总结和反思,回顾、检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根据教师的建议予以改进,便于在下次的学习中做得更好。
(四)联系社会生活,培养社会责任感
物理是一门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学科,学生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单纯地只是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应当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生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培养。教师需联系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能够端正自身学习态度,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在这种积极的情感驱动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提升,那么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提高。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研究,本质上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物理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执行者,一定要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进行授课。始终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足够的支持,不断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能够透过物理学习使自己获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尹茂韶.以兴趣为出发点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6(28):155.
[2]章红兵.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展望,2016,26(24):235.
【关键词】核心素养 初中物理 课堂效率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21.05.060
随着教育事业的改革、发展与进步,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也越来越多。基于核心素养下的初中物理课堂应当如何采取更加科学有效的教学方式,构建更加高效的教学模式,使其符合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当下众多物理教师关注的焦点。
一、初中物理核心素养的内涵
初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主要包括:物理观念、科学思维、实验探究以及科学态度和责任,这四个内容是相互联系、共同发展的,是学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逐渐形成并能够适应个人终身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围绕这四个方面的内容,物理教师在授课时就应当具备全局性和前瞻性的眼光,审视过去自身教学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创新教学方式,优化教学内容,才能够保证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的同步提高,以此为学生的高效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核心素养下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效率
(一)创设趣味情境,树立物理观念
很多學生对物理这门学科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物理知识的抽象性和复杂性让很多学生在首次接触时会产生诸多问题,加上以往教师教学方式的刻板和单调,很难让学生提起兴趣,课堂参与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高,因此教师就要转变其传统的教学方式。情境教学法是当前广受教师和学生认可的教学方法之一,就以其应用和实践来看,有着良好的成效,利于降低学生的理解难度。在物理教学中,教师也可以对情境教学法进行合理的应用,依托于信息工具的支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学习情境,使学生能够改变对物理学习的印象,提高自己的学习热情,为学生树立物理观念做好铺垫。例如在“光现象”一节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展示一些微课视频,视频内容为日常生活中各种各样的光的现象,唤醒学生的生活体验,使学生能够联想到更多的实例,深入思考光现象形成的原因,表达自己的疑问,再由教师带领顺利进入到对系统物理知识的学习中。
(二)精心设计问题,培养科学思维
学生的思维能力要想得到有效发展,需要以学生的主动思考为前提,以教师的正确引导为支持。对此,物理教师应当精心设计问题,通过提出富有探究价值的物理问题启发学生的思维,使其主动思考、分析物理问题,思维能力得到充分发展,进而促进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教师所设计的问题需要具有阶段性和层次性,要充分考虑到不同学习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使问题能够保持连贯性,积极引导学生步步深入,形成比较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完整的思考过程。这样学生的思路才会保持清晰,学习印象才会更加深刻,学习效果也会显著提升。
例如,在“光的传播”这一课中,物理教师首先可以对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铁路工人在准备挖掘隧道时,为了保证隧道不会偏离直线,他们会做些什么吗?”结合学生的讨论与回答,教师再导入本课的主题。然后教师可再次对学生发问:“光的传播路径是怎样的?光在不同物质中的传播路线会是一样的吗?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是什么?如果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不同的物质,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对此,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就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与研究,分享各自的想法与见解,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相互质疑和探讨得出问题的结果。这样可确保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对问题的思考中,使不同学生取长补短,优势互补,思维得到充分的发散,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和合作互助的能力得到提升。
(三)重视实验教学,引导实验探究
任何一门自然学科的教学必然离不开实验,缺少实验的物理教学会显得毫无意义。物理教师也要注重实验教学和理论授课所占课时的比重,要给学生留有参与实验操作的机会。发挥教师的主观能动作用,为学生完善实验探究的环境和条件,给学生提供正确的指导,才能够保证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得到有效的锻炼和提高,为学生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养成夯实基础。
例如,在“熔化和凝固”这一节的教学中,在实验探究环节,教师应该给学生准备相关的实验设备和材料,比如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石蜡、火柴、水等。设计实验主题为“探究固体熔化时的温度变化”,然后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实验活动小组,明确学生之间的分工,让小组分别进行实验活动。物理教师则在一旁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过程,保证学生的安全和规范。在学生操作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启发学生思考和对比,如“如果物体的密度不同,它们在熔化时温度会有什么样的变化”,拓宽学生思路,让学生对实验现象和结果产生更加丰富的认识。这样一来学生的实验能力就会得到提高,自身的知识结构也会更加完善。在实验结束后,物理教师还应当引领学生对实验进行总结和反思,回顾、检查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根据教师的建议予以改进,便于在下次的学习中做得更好。
(四)联系社会生活,培养社会责任感
物理是一门在社会生活中无处不在的学科,学生学习物理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将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为社会创造更多的价值。教师在授课时不能单纯地只是关注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更应当重视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的培养,注重学生科学态度和社会责任的培养。教师需联系社会生活,让学生认识到物理的应用价值,使学生能够端正自身学习态度,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在这种积极的情感驱动下,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投入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的综合素养得以提升,那么课堂教学效率自然会提高。
综上所述,对于当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提升的研究,本质上是为了让学生能够通过学习物理实现自身综合素质的全面发展。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策划者和执行者,一定要围绕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来进行授课。始终将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为学生的物理学习提供足够的支持,不断增强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锻炼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帮助学生形成社会责任感,让学生能够透过物理学习使自己获益终身。
参考文献
[1]尹茂韶.以兴趣为出发点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有效措施[J].课程教育研究,2016(28):155.
[2]章红兵.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效率的实践与探索[J].科技展望,2016,26(24):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