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心理激励机制,增强技校学生学习意识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HUAY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心理激励是增强学生学习意识的重要途径。本文对技校学生如何通过心理激励方式增强学习意识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设计和实践思路,包括:合理运用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创新课堂环境,培养学习意识和学习兴趣;运用目标激励,调动护生实现自我的工作热情;践行人本理念,分层分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关键词: 技校学生 学习意识 心理激励机制 设计及实践思路
  1.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量逐年增大,技校得到了快速的发展[1]。根据《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10》的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09年,我国技工学校在校学生人数连年增长,由234.4万人增加到414.3万人,增长了80%;毕业生人数由53.5万人增加到115.2万人,增长了1.2倍。但从目前技校学生的学习状态看,普遍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混学历”的情况大有人在。学习意识是真理和知识的探测器。有学习意识的人时刻都保持着一种对周团事物探本究源的最敏锐的神经,一旦得到学习的信号,内心对知识的求知激情便燃烧起来,追寻那最终的最根本的自然奥妙。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可以为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增强学习意识,已经成为提高技校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运用心理激励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在目前的教育界应用越来越广泛。采用心理激励机制增强技校学生的学习意识,为促进其学习能力的提高,以及技校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增强学习意识下技校学生心理激励机制的策略
  2.1合理运用竞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的研究表明,一个没有受到激励的人只能发挥其能力的20%~30%,当他受到激励时,其能力则可以发挥到80%~90%[2]。所以说,心理激励是一种精神力量,它对人具有加强、激发和推动的作用。对于学生来说,竞争意识是指学生个人力求压倒或胜过对方的一种心理状态。成就意识,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努力争取成功的积极进取的价值意识、思想类型和心理、生活态度的一种特征。心理学研究表明,每个人都有潜在的主体意识,这种主体意识要体现在战胜对手,取得成功,获得别人的认可。在这种潜在追求的激励下,学生可以产生强烈的上进心和学习意識。因此说,合理运用竞争意识和成就意识,对于激发学生高亢的学习热情有重要意义。比如,对于汽修专业学生,教师可以安排他们分小组开展汽车维修“打擂”。针对同一故障,看看哪个小组能在最短时间内维修好。以此运用竞争意识和小组内的协作意识,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2.2创新课堂环境,增强学习意识,提高学习兴趣。
  马卡连柯说:“爱是一生中伟大的感情,他总是在创造奇迹,创造新的人类,创造人类最伟大的珍贵的事物。”的确“爱”源于高尚的师德,是一切师德最集中的体现,是教育中一切人文精神理念最集中的体现,“教师的爱不仅独特,而是魔力般的神奇。无爱的教育是虚伪的教育,它是脆弱的,经不起任何考验的”[3]。而有爱的教育,却可以使学生产生其他任何教育方式都无法比拟的动力,并使学生的潜力得到很好的挖掘。这里的爱可以在日常教学中每个环节中融入进去,或者可以说,通过在教育中融入爱,融入对学生的爱和关怀,并以此使教育真正走进学生的心里,完全可以使学生产生内在学习驱动力。比如在文秘专业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学生写作能力不强,尤其是一些学生害怕写应用文。每每写到应用文,都不知道如何下手,感觉语言衔接不够紧密。再比如,在经贸专业中,一些学生需要用到很多利率计算、数据分析等,但是由于数学运算和思维能力不足,导致学习相关知识总是进展缓慢。为此,教师需要分层分类地开展教学,找到每个学生的优缺点,有针对性地、因生制宜地开展教育。这样一来,学生才会真切地感受到教师的关心,学生的学习意识才会随着教师的不断关心而得到有效增强。
  2.3运用目标激励,调动护生实现自我的工作热情。
  有了目标,每个人的奋斗都会更加具有目的性,也更加有动力。在技校学生的学习意识形成的过程中也不例外,通过为学生设立科学、合理的目标,让学生的奋斗变得有目标性,这样,学生的心理就会因为目标的设立而开始找到奋斗的方向。尤其是在技校学生到高年级后,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专业,为学生确立合理的人生导向,并通过导向把一个个目标串联起来,让学生知道怎样奋斗。比如,在技校的机电专业中,在学生实习的中后期,带教老师这时可将实习生通过实习必须掌握的一些技能或机械维修难点设置为一个具体的目标或任务,启发式地交给护生自己独立思考解决。通过这样的目标激励可以充分激发学生的工作热情,提高学生因顺利实现工作目标而带来的满足感与成就感,同时还可以提高学生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其认识到自身的价值体现[4]。当然,这种目标的设定需要教师经过充分的调查了解,能切实地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并且要将目标设定得有艺术,既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产生由内而外的热情。
  2.4践行人本理念,分层分类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
  在技校学生心理激励增强学生学习意识的工作中,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样有重要的作用。首先来说,每个学生的客观心理需求是不同的,而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往往都是“一刀切”的,这种“一刀切”的教学管理模式无法适应一个群体中存在明显差异的学生,当然也就不可能使学生形成强劲的学习动力。为此,教师需要在教学管理中真正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结合不同学生的客观需求,因材施教,制定教学管理方法。比如说,一些学生的学习意识不强,教师该如何与学生进行沟通呢?是开大会,还是点名批评?这其中就要融入以人为本的理念,比如对脾气急、脾气倔的人应采用“以柔克刚”的方式;对性格耿直、豪放的人应以“诚恳直言”的方式;对自尊心强、性格内向的人应以“单独沟通”的方式……另外,不同学习能力的学生在制定目标的时候也要有区分,对于学生干部,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要高标准、严要求;对于学习能力差的,要采取适合实际能力的方式,适当降低要求,却要更有针对性,解除学生的思想包袱[5]。
  3.结语
  技校作为新时期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挥的作用必然会随着经济的发展而越来越大。而这其中,不断增强技校学生的学习意识,已经成为社会对技校学生提出的首要任务,也是增强技校学生就业市场综合竞争力的重要环节。心理激励方式的核心内容就是应用心理学原理,根据激励对象的心理状态和心理需求,调动个体行为的积极性,对人的潜在能力进行开发[6]。结合心理激励模式的重要作用,将其融入到技校学生的日常学习中去,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潜力,是提高技校学生学习能力的客观要求。因此,在技校学生的教学管理中,教师需要着力推进对心理激励的运用,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提高其应用水平,完善其应用思路,使其可以在技校学生的培养中发挥越来越突出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范永亮.中职毕业生就业趋势分析[J].当代职业教育,2011(8).
  [2]刘小秋.加入WTO对我国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影响及建议[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9(4).
  [3]冯敏,张传葆.谈班级管理的情感教育[J].林区教学,2009(2).
  [4]浅谈心理激励机制在临床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实用医药杂志,2010,10(3).
  [5]葛聪忠.创新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J].新西部,2011(15).
  [6]罗明.情感激励法在解剖学教学中的运用[J].右江医学,2003,31(2).
其他文献
长久以来人类做了不懈的努力去认清结核病漫长致病过程中发生的事件以及结核病原菌与宿主之间隐蔽复杂的关系,试图能在结核病防控困境中寻找新的突破口。结核病早期感染事件
摘 要: 高校离退休工作网站要抓住中心,准确定位网站功能;体现特色,必须围绕离退休工作的目标实现;网站必须做到简洁实用,页面清新。  关键词: 高校 离退休工作 网站定位 网站特色  我国高校离退休工作处于“不是中心却能牵动中心,不是大局却能影响大局”的特殊地位。做好离退休干部的管理与服务工作,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使他们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为、老有所
新城疫(Newcastle disease,ND)为能感染多种禽类的一种急性、高度传染性疫病,给世界养禽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新城疫病毒(Newcastle disease virus,NDV)属于副粘病毒科,禽腮腺
成长中的孩子,最大的损失不是考试丢分,而是自信心丢失。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困难和挫折,会遇到嘲笑和批评,那一次次的挫折,若处理不当,对其都是不小的打击。一次次打击,必然使其自信心减弱甚至丧失,导致厌学。那么,如何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调整学生的心情和情绪,激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的思维活跃起来,进一步使他们愿学、乐学呢?作为一名生物教师,我做了如下尝试。  首先,在生物课堂上,充分利用生物
产学研合作教育在我国已不是新鲜事物,包括本科院校在内,各个大专院校、高职高专也在不断探索产学研合作的新路子,力求实现学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那么高职院校的“产学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