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伊里奇关于“学习网络”的设想预示着学校不是唯一的教育资源,除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构和社会力量具有教育潜力,能够承担教育责任。一方面,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使学校本身的功能得到应有发挥。另一方面,必须超越学校教育的范畴,把教育的功能延伸到整个社会。其类型主要有美国家庭学校和可选择学校两种。
关键词: 学习网络理论 美国家庭学校 可选择学校 教育资源
伊里奇是在对学校及学校化社会进行尖锐的揭露和抨击后,为改变教育现状,规划教育美好的未来而构建的“可以为每个人创造一种将生活的时间转变成学习、分享和养育的机会”①的学习网络。在伊里奇的头脑中,理想的教育形式就是现行教育机构的反面——学习网络。
伊里奇关于“学习网络”的设想预示着学校不是唯一的教育资源,除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构和社会力量具有教育潜力,能够承担教育的责任,这促使我们将目光从学校扩展到整个社会。鉴于此,一方面,我们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使学校本身的功能得到发挥。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超越学校教育的范畴,把教育的功能延伸到整个社会。学校职能的有限和其他机构潜在的教育价值使得教育在空间上的拓展成为必要和可能,教育应走出学校围墙,走入社会的每一角落、每一机构。“不要把教育的权力交给一个单独的、垂直的、有等级的机构,使这种机构组成社会中的一个独特团体,相反,所有的集体、协会、工联、地方团体和中间组织都必须共同承担教育责任”②,伊里奇学习网络理论一经提出,便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对各类新型学校探索的队伍当中。
一、美国家庭学校(Home schooling)
美国家庭学校是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末的教育改革及自由学校运动而逐渐兴起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霍尔特(John Holt)。霍尔特本人非常支持自由学校运动新的教育形式,认为自由学校可以帮助传统学校中的劣势儿童更好地学习。在众多的教育批评家中,伊里奇对霍尔特的影响最大。二人通过书信及合作等方式交流思想,建立了密切联系。霍尔特非常赞同伊里奇关于学校功能的许多分析,二人还制定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在给伊里奇的一封信中,霍尔特这样写道:“在努力实现我们所期望的变化,让社会变得更加欢乐,科技不再带有自我毁灭性的过程中,我们所起的作用几乎完全相同。略有差异的是,从某种程度而言,您更像一位预言家,而我更像一名战术家……”③。
1964年,约翰·霍尔特出版发行了《孩子是如何失败的》(How Children Fail)一书。在书中,他论述了自己对儿童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看法。他认为爱学习是儿童的天性,学校是一个让儿童变得愚蠢的地方并且抑制了儿童个性的发展,同时他提倡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该书与相继出版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How Children Learn)(1967),不仅在美国社会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极大反响。有媒体认为霍尔特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学校教育”。70年代初期,霍尔特渐渐发现了一个他不愿接受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学校改革只是一种时髦和幻想。几乎没有人真正支持给予儿童更多的自由、选择和自我主导的权力。这一认识促使他放弃了在传统学校系统内部进行教育改革的努力。在1976年出版的《取代教育》(Instead of Education)及1977年创办的双月刊杂志——《非学校教育下成长》(Growing Without Schooling)中,霍尔特的“非学校教育”(unschooling)的理念逐渐凸显。非学校教育用以强调家庭学校并不是传统学校的缩影。家庭作为孩子在世界中成长的基地,它最重要和最具价值的地方在于:“它不是比学校更好的学校,它根本就不是学校。它不是一个人造之所,不是那种为了促使‘学习’产生而实际也只有这种‘学习’产生的场所。它是一个自然的、有机的、重要的和最基本的人类的机构,且显而易见是其他所有人类机构的基础。”④霍尔特认为成人和儿童都需要“非学校化”的教育。“学”并不是“教”出来的,学习者的好奇心和行动才是导致“学习”产生的决定因素。人类生而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自主性学习是仅次于生存权的基本人权之一。 “非学校教育”强调非结构化的、即时性的、儿童主导式(children-directed)的学习。在霍尔特的著述中,“非学校教育”与“家庭学校”这两个词经常互换使用。
除了出版大量著作和不断发表文章外,霍尔特还经常接受各类媒体的采访,宣传家庭学校教育的理念;频繁地到全国各地作报告。如今,霍尔特的教育思想不断被学者、教育评论家引用,甚至一些著名的公立学校教师也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霍尔特的教育理念。“非学校教育”一词作为霍尔特的独创,早已人所共知。他创办的杂志《非学校教育下成长》是全美国甚至全世界第一本关于家庭学校的杂志。作为新兴的家庭学校运动的倡导者,霍尔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深深地影响了一批又一批教育者。
二、可选择学校(Alternative School)
可选择学校运动的首倡者是当代美国著名社会批评家、教育批评家和文学家保罗·古德曼(Paul Goodman)。他也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激烈批评现行公立学校制度,谋求从幼儿园到学院的根本变革的代表人物之一。
古德曼曾参加伊里奇在墨西哥奎尔纳瓦卡“多文化文献中心”举办的研讨班,讨论教育改革问题。伊里奇曾说:“我认为,古德曼是我所知道的伟大思想家之一,而且是一个亲切而动人的人。”“他能用自己特有的表现方式迷住每一个人。”⑤古德曼的主要代表作有《荒谬的成长》(Growing Absurd,1956),《强迫的错误教育》(Compulsory Mis-education,1962),《学者团体》(Community of Scholars,1962)和《自由与学习:选择的需要》(Freedom and Learning: The need for Choice,1963 ),等等。早在50年代末,古德曼就措词尖锐地公开批评强迫的义务教育。在《荒谬的成长》一书中,他指责公立学校“像地狱”。他认为,把儿童保留在公立学校进行教育的观点虽然是仁慈的,却是毁灭性的。“学校的拥塞状况和政府的干预,使得对个性的注意和真正的教学成为不可能。”⑥60年代,他在《强制的错误教育》和《自由与学习:选择的需要》及《学者团体》等一些著作中,进一步深刻分析批判了公立教育系统的种种弊端,率先提出了教育的自由选择问题和“非学校化”的主张。
关于非学校化,古德曼提出了六条替代性建议:(1)对于少数班级来说,干脆不要学校。(2)对于少数班级来说,无需校舍。(3)校舍内外,使用社会上那些没有教师执照的成年人,如杂货商、店主、药商等,作为年轻人合适的教育者,帮助年轻一代进入成年人的世界。(4)允许班级的学生自愿而不是强迫出席。(5)把城市学校分散为小的单位,每个单位20~50名学生,安排在商店门前或俱乐部内。(6)用学校经费的一小部分,送儿童去农场,每年两个月。这样,古德曼为人们设计了一种以社区为基础的多重性教育机构。根据他的蓝图,教育开始成为全社会的责任。
注释:
①[美]伊里奇著.吴康宁译.非学校化社会[M].中国台北:桂冠出版社,1989:7.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2.
③转引自牛芳菊.约翰·霍尔特与美国家庭学校[J].教育发展研究,2005(2B):99.
④Isabel Lyman,“Homeschooling:Back to the Future?” Cato Policy Analysis No.294.January 7,1998.(http://www.cato.org/pubs/pas/pa-294.html)
⑤转引自赵祥麟主编.外国教育家评传(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00.
⑥Paul Goodman,Growing up Absurd,Random House,Inc.,New York,1960:224.
关键词: 学习网络理论 美国家庭学校 可选择学校 教育资源
伊里奇是在对学校及学校化社会进行尖锐的揭露和抨击后,为改变教育现状,规划教育美好的未来而构建的“可以为每个人创造一种将生活的时间转变成学习、分享和养育的机会”①的学习网络。在伊里奇的头脑中,理想的教育形式就是现行教育机构的反面——学习网络。
伊里奇关于“学习网络”的设想预示着学校不是唯一的教育资源,除学校之外,还有许多机构和社会力量具有教育潜力,能够承担教育的责任,这促使我们将目光从学校扩展到整个社会。鉴于此,一方面,我们必须不断丰富和发展各级各类学校教育,使学校本身的功能得到发挥。另一方面,我们必须超越学校教育的范畴,把教育的功能延伸到整个社会。学校职能的有限和其他机构潜在的教育价值使得教育在空间上的拓展成为必要和可能,教育应走出学校围墙,走入社会的每一角落、每一机构。“不要把教育的权力交给一个单独的、垂直的、有等级的机构,使这种机构组成社会中的一个独特团体,相反,所有的集体、协会、工联、地方团体和中间组织都必须共同承担教育责任”②,伊里奇学习网络理论一经提出,便开阔了人们的视野,使更多的人加入到对各类新型学校探索的队伍当中。
一、美国家庭学校(Home schooling)
美国家庭学校是伴随着20世纪60年代末的教育改革及自由学校运动而逐渐兴起的,其代表人物是美国著名教育家约翰·霍尔特(John Holt)。霍尔特本人非常支持自由学校运动新的教育形式,认为自由学校可以帮助传统学校中的劣势儿童更好地学习。在众多的教育批评家中,伊里奇对霍尔特的影响最大。二人通过书信及合作等方式交流思想,建立了密切联系。霍尔特非常赞同伊里奇关于学校功能的许多分析,二人还制定了共同的奋斗目标。在给伊里奇的一封信中,霍尔特这样写道:“在努力实现我们所期望的变化,让社会变得更加欢乐,科技不再带有自我毁灭性的过程中,我们所起的作用几乎完全相同。略有差异的是,从某种程度而言,您更像一位预言家,而我更像一名战术家……”③。
1964年,约翰·霍尔特出版发行了《孩子是如何失败的》(How Children Fail)一书。在书中,他论述了自己对儿童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看法。他认为爱学习是儿童的天性,学校是一个让儿童变得愚蠢的地方并且抑制了儿童个性的发展,同时他提倡以儿童为中心的课程和教学方法。该书与相继出版的《孩子是如何学习的》(How Children Learn)(1967),不仅在美国社会而且在世界范围内都引起了极大反响。有媒体认为霍尔特提出了“一种崭新的学校教育”。70年代初期,霍尔特渐渐发现了一个他不愿接受的事实:在很大程度上,学校改革只是一种时髦和幻想。几乎没有人真正支持给予儿童更多的自由、选择和自我主导的权力。这一认识促使他放弃了在传统学校系统内部进行教育改革的努力。在1976年出版的《取代教育》(Instead of Education)及1977年创办的双月刊杂志——《非学校教育下成长》(Growing Without Schooling)中,霍尔特的“非学校教育”(unschooling)的理念逐渐凸显。非学校教育用以强调家庭学校并不是传统学校的缩影。家庭作为孩子在世界中成长的基地,它最重要和最具价值的地方在于:“它不是比学校更好的学校,它根本就不是学校。它不是一个人造之所,不是那种为了促使‘学习’产生而实际也只有这种‘学习’产生的场所。它是一个自然的、有机的、重要的和最基本的人类的机构,且显而易见是其他所有人类机构的基础。”④霍尔特认为成人和儿童都需要“非学校化”的教育。“学”并不是“教”出来的,学习者的好奇心和行动才是导致“学习”产生的决定因素。人类生而具有自我学习的能力,自主性学习是仅次于生存权的基本人权之一。 “非学校教育”强调非结构化的、即时性的、儿童主导式(children-directed)的学习。在霍尔特的著述中,“非学校教育”与“家庭学校”这两个词经常互换使用。
除了出版大量著作和不断发表文章外,霍尔特还经常接受各类媒体的采访,宣传家庭学校教育的理念;频繁地到全国各地作报告。如今,霍尔特的教育思想不断被学者、教育评论家引用,甚至一些著名的公立学校教师也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霍尔特的教育理念。“非学校教育”一词作为霍尔特的独创,早已人所共知。他创办的杂志《非学校教育下成长》是全美国甚至全世界第一本关于家庭学校的杂志。作为新兴的家庭学校运动的倡导者,霍尔特的教育思想和教育方法深深地影响了一批又一批教育者。
二、可选择学校(Alternative School)
可选择学校运动的首倡者是当代美国著名社会批评家、教育批评家和文学家保罗·古德曼(Paul Goodman)。他也是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激烈批评现行公立学校制度,谋求从幼儿园到学院的根本变革的代表人物之一。
古德曼曾参加伊里奇在墨西哥奎尔纳瓦卡“多文化文献中心”举办的研讨班,讨论教育改革问题。伊里奇曾说:“我认为,古德曼是我所知道的伟大思想家之一,而且是一个亲切而动人的人。”“他能用自己特有的表现方式迷住每一个人。”⑤古德曼的主要代表作有《荒谬的成长》(Growing Absurd,1956),《强迫的错误教育》(Compulsory Mis-education,1962),《学者团体》(Community of Scholars,1962)和《自由与学习:选择的需要》(Freedom and Learning: The need for Choice,1963 ),等等。早在50年代末,古德曼就措词尖锐地公开批评强迫的义务教育。在《荒谬的成长》一书中,他指责公立学校“像地狱”。他认为,把儿童保留在公立学校进行教育的观点虽然是仁慈的,却是毁灭性的。“学校的拥塞状况和政府的干预,使得对个性的注意和真正的教学成为不可能。”⑥60年代,他在《强制的错误教育》和《自由与学习:选择的需要》及《学者团体》等一些著作中,进一步深刻分析批判了公立教育系统的种种弊端,率先提出了教育的自由选择问题和“非学校化”的主张。
关于非学校化,古德曼提出了六条替代性建议:(1)对于少数班级来说,干脆不要学校。(2)对于少数班级来说,无需校舍。(3)校舍内外,使用社会上那些没有教师执照的成年人,如杂货商、店主、药商等,作为年轻人合适的教育者,帮助年轻一代进入成年人的世界。(4)允许班级的学生自愿而不是强迫出席。(5)把城市学校分散为小的单位,每个单位20~50名学生,安排在商店门前或俱乐部内。(6)用学校经费的一小部分,送儿童去农场,每年两个月。这样,古德曼为人们设计了一种以社区为基础的多重性教育机构。根据他的蓝图,教育开始成为全社会的责任。
注释:
①[美]伊里奇著.吴康宁译.非学校化社会[M].中国台北:桂冠出版社,1989:7.
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委员会编著.华东师范大学比较教育研究所译.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202.
③转引自牛芳菊.约翰·霍尔特与美国家庭学校[J].教育发展研究,2005(2B):99.
④Isabel Lyman,“Homeschooling:Back to the Future?” Cato Policy Analysis No.294.January 7,1998.(http://www.cato.org/pubs/pas/pa-294.html)
⑤转引自赵祥麟主编.外国教育家评传(四)[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00.
⑥Paul Goodman,Growing up Absurd,Random House,Inc.,New York,1960: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