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锡壶

来源 :百花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attingmor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吃罢早饭刷了锅碗,水玉抓了两把玉米撒到院里,倚着门框,看着鸡们争先恐后地吃。枣红色公鸡叼起来一颗玉米,咯咯咯叫着又放到地上,招呼母鸡们来吃。母鸡们一过去,它就趁机跳到她们背上了。
  瞧着鸡冠血红、雄赳赳的公鸡,水玉想起了男人。天阴着,刮起冷冷的风,再过几天就是八月十五了。上次走的时候,男人还穿着单裤短褂,天冷了也不知道回来拿衣裳。
  水玉正盯着公鸡母鸡们出神,街上传来锡匠打锡壶的嘹亮吆喝声。想起男人拿回来的锡丝锡块,水玉忙忙地迎出去叫住了锡匠。
  锡匠是个三四十岁的南方人,方正、红铜色的脸膛儿,剑眉挺鼻,一脸随和的笑。
  锡匠在街边放下货担,木炭、风箱、烙铁、模板、火炉,一样一样卸下来,刚摆好摊子生着了火,天却噼里啪啦落下了雨。
  “大哥,挪过道里吧。”水玉一边招呼着锡匠一边帮着把那些家什往自家过道里拿。
  这边刚帮锡匠弄好,水玉“哎哟”一声急忙忙跑进院子蹬梯子要上房。
  “咋了?”正摆弄风箱的锡匠转脸问道。
  “房上还有一包稻,本想再晒一天哩,这天!”水玉一边上梯子一边说。
  “嗨,我来嘛,下来下来。”锡匠扔了手里的家伙,奔过来摆手叫住水玉。
  锡匠噔噔噔上了房,又噌噌噌下来,把一包稻子背进了屋里。
  火旺旺地烧了起来,锡匠把水玉家的锡丝锡块放进锅里,抬了脸笑笑,问:
  “暖脚的不在家吧?”
  “你咋知道?”水玉脸红了。
  锡匠指指锅里的锡块:“一看就是从厂矿上拿的。”
  “嗯,在煤矿。”水玉点了头。
  “放心,打了这暖壶,你今年冬天不会冷了,白天睡觉也不怕,能热到第二天下午。”火光把锡匠的脸照得更红了。


  化锡、倒模、塑形,锡匠粗糙厚实的两只大手麻利、熟练,左旋右转,上敲下打,满手大大小小的新伤老疤在水玉眼前飞来舞去。
  “大哥,一年到头在外跑,看你这手上,也不容易!”水玉肃了脸,眼里有了些许的心疼。
  “小事,习惯了。”锡匠盯着手里的活儿,轻描淡写地说道。
  锡匠一边忙着,一边有些自豪地跟水玉介绍他的手艺。
  听见叮叮当当的敲击声,南院的河生嫂冒雨跑过来钻进了过道。
  “水玉,这暖壶光暖脚可不中呀!”河生嫂站定就冲水玉笑着说。
  水玉脸一红,伸手要去打河生嫂:“脚不冷哪儿都不冷了!”
  “那可不一定!”河生嫂阴阳怪气地挤挤眼,看看水玉,又看看锡匠。
  经过了锤面、焊接的工序,锡匠手里的暖壶已经成型了,他讪笑着看看水玉再看看河生嫂,继续自己下一道工序——修刺、磨光。
  “你不做饭?”水玉问河生嫂。
  “寻饭吃,一会儿不下雨了去俺妈那儿。”
  这一片就水玉和河生嫂两家,周围都是竹园。
  三人说着话,锡匠又在锡壶盖和壶身上精心地刻了鸳鸯和并蒂莲,一个光滑、精巧的暖壶便做成了。
  “大哥,多少钱?”水玉问。
  锡匠一边收拾自己的东西,一边掂了掂剩下的一块锡:“不要钱了,管我一顿饭,剩下的锡给我就行了。”
  水玉搂着暖壶紧点头答应着。
  河生嫂看看过道外还在下的雨,道:“哟,还不叫寻饭吃了!”
  “恁娘家三步路,一抬脚就到了。”水玉说。
  “下着雨,冷飕飕的,不去了。”
  河生嫂娘家在胡家桥东边喂马庄,出了村就是,没有半里地。
  水玉摟着暖壶匆匆回了屋,麻利地扎开火,焖米洗菜。河生嫂和抽着烟的锡匠说了会儿话,就冒雨回家了。
  饭做好时,雨下得又大了些。
  “大哥,来屋吃吧。”水玉舀好了饭,站在屋门口喊还在过道里的锡匠。
  “不用,就在这儿吃吧。”锡匠站起来,回道。
  “来吧来吧,舀好了。”
  锡匠刚要出过道,河生嫂在南院喊:“水玉,啥饭?”
  “大米饭,过来吃吧。”水玉脆生生地应。
  “哈哈,我过去,恁俩都不够吃了。”
  “没事,我不吃。”水玉又喊。
  两家之间只有木头棍、玉米秆扎的一人高的篱笆墙,跟一个院一样。
  等河生嫂回了屋,锡匠看着水玉,犹豫着。隔着雨丝,水玉也在屋门里犹豫。
  尴尬间,水玉只好端起满满一碗大米饭用盆扣着,送到过道来。
  趁着锡匠吃饭,水玉找出来男人在矿上发的雨伞,举着去了隔壁河生嫂家。
  进了南院,就有酸菜味道飘出来。
  “你吃啥?”进了门,水玉问。
  “我拌玉米面疙瘩,暖和。”河生嫂正在锅里搅着。
  “俺哥哩?”
  “老头儿今儿个过生,他跟俺瑞瑞晌午去那边吃。”
  “你也去呗,好饭。”
  “不去,有些人不想瞧。”河生嫂拍着蒜瓣,撇撇嘴。
  “给你拿个伞,想去恁妈那儿去吧。”水玉指指门口。
  “饭都好了,不去了,明儿个再说。”
  “……听说,明儿个还有雨。”水玉其实并不知道。
  “那就后天,离十五还有好几天哩。打壶的走了?”
  “没有,正吃饭哩!”
  “那你还不赶快回去陪着,小心偷你。”
  “瞧你说哩!”水玉白一眼河生嫂,又指指雨伞,“真不用?”
  “不去了不去了,你快回去陪人家吧!”
  水玉又撑开伞,走进滴滴答答的雨水中,回家去。
  锡匠吃完饭,去了下茅房,出来站在门外,像要告辞。水玉站在门内,望了望南院,听到河生嫂在丁零当啷地刷锅洗碗,又瞧瞧天,心里怨雨还不停。
  锡匠默默地走到过道,从货担一个抽屉里拽出来两张小油纸盖了货担,又拽出来一张破油纸披上,挑起货担,回身望一眼水玉,点了点头。
  水玉跟出来,倚在过道墙上,瞧着锡匠一悠一悠走进蒙蒙的秋雨中。
  [责任编辑 吴万夫]
其他文献
后堂前向东,有一条阴暗的弄堂,长十多米,宽一米多,带个人字顶瓦棚。瓦棚的椽子向下塌陷,几根吊在半空,让我非常害怕。它也漏雨,让弄堂一年到头滑溜溜的。晴天的时候,上面会洒下几点光亮。这些光点往下扩大,映在烂泥地上,变成了各种各样的图案,很是好玩儿。  弄堂的北边,是三间平房,顶头有扇朝南的独门。这独门的上方,钉着一块蓝底白字的公房铁牌。门已破旧,门槛下原来砌着砖头。可能时间太长了,砖头松动,时常露出
期刊
秦大福住在麻城郊区,说是郊区,也只是和麻城隔着一条河。  河叫麻河,桥自然就叫麻河桥。这座桥就像是条扁担,一头挑着的是乡村,一头挑着的是城市。一水之隔,风景却是大不一样。就跟那时的家庭结构一样,父亲是城市户口,吃的是商品粮,而母亲却是农村户口,吃的是农业粮。我们麻城人把这样的家庭叫“一头沉”。  麻河桥也是一头沉的。沉的是南边是乡村。  晚上,南端的人站在桥头,就能看见桥北边城市的灯火辉煌。能听见
期刊
风有些大。光秃秃的树干在冷风中瑟瑟发抖,发出噼啪的声响。挣扎在通往来年春天的路上,内心越加寒冷。  我裹了大衣,陪男友去火车站接他表妹。  “让你们久等了。”她先看见我们。  她的嘴唇有点儿干裂,头发凌乱,一件起了毛球的驼色大衣上有许多褶皱,手里仅提着一个棕色小包。没有其他行李。  “你出来时他们没说什么?”男友问。  “他们说回就回吧,过段时间来看娃。”表妹回答,脸上掩饰不住欣喜。  这才记起,
期刊
往事随云走,但雷在喊雨。  那个教我用指尖在黑白键上跳舞的人,嘴一张一合,轻松地道出三个星期后有五年一度的钢琴比赛,她说她想给我选一首比较难的曲子去参赛。“惊讶”二字写在我瞪得像铜铃般的眼睛上——没想到钢琴老师竟将重任委予我!嘴巴说让我参加容易,双手练起来难啊!况且我从来没有赏识过自己的琴技,不知老师为何这么器重我。  选曲之际,老师的目光闪电般地掠过所有我认为没有难度甚至有点儿难度的曲目,很快溜
期刊
暴雨下了整整一夜。凌晨,暴雨还在下,没有一点儿停的迹象。  德根老汉坐在自家堂屋当门,一口接一口地抽着老烟袋。望着屋外如注的暴雨,德根老汉紧锁双眉。雨幕中,一个人撑着雨伞匆匆奔进德根的院子。  谁这么早来我家?老汉正在惊诧,雨伞下的人已经奔到眼前,是村支部书记沈明。老汉再次惊诧。  “德根叔,我跟您商量件事!”沈明用手抹了一下脸。尽管打着雨伞,可他浑身依然湿漉漉的。  德根老汉赶紧站了起来,他满腹
期刊
从前有座大寺庙,大寺庙里有个小沙弥,小沙弥每天只做一种事,准备好洁净的盆子和手巾,接待进山门的施主。  一天早晨,如同过去无数个早晨。这天,有个花农挑着一担鲜花进来了,他的双手沾满了泥巴。  小沙弥猜定花田离寺庙不远。他眼一亮,花瓣还托着亮晶晶的露珠呢。  花农仿佛进了自己家一样随便,他用盆子舀了水洗手,留下一水盆污泥。他拿起手巾擦手,手巾也留下了泥痕。  小沙弥来不及阻止。一个卖花的人,连问也不
期刊
代理指导员带领战友闯进三里湾时,又冷又饿不说,好多战友还身负重伤。三里湾人分头把他们接到家里,挤出自家的口粮招待这些瘦弱的军人,还把私藏的苞谷酒送给伤员消毒使用。  草药伍更是忙里忙外。  有的战友伤势太重了,草药解决不了问题,急需一些西药。三里湾虽是两不管的地方,可垭口已被两边的保安团封锁,任何人不能进也不能出。代理指导员——就是个小红军,21岁的指导员牺牲了,17岁的他顶上——央求草药伍想法子
期刊
第一次去西街村搞贫困户核查时,我跟同事肖梅一组。别看肖梅比我小两岁,但她已经在扶贫一线待了快半年了,稀奇古怪的事儿、难缠的刺儿头,她都应付得头头是道。领导说:“跟着肖梅,抓紧熟悉一下流程,把肩膀磨踏实了。千斤重担,都在那儿等着人挑呢。”  西街村不大,三百多户,一千来口人,却是全县出了名的贫困村。镇里初次调查摸底,就圈定了五十多户贫困户。厚厚的一沓资料摆上案头,我翻了足足一天,才在密密麻麻的数字蛛
期刊
有一种很古老的测验,目的在于帮你找出对你最有意义的书目。测验是这样进行的:如果你被警告将在一个无人荒岛上度过余生,或至少很长一段时间,而假設你可以带一些实际有用的物品到岛上,还能带十本书去,你会选哪十本?  当你想象自己被隔绝在一个没有娱乐、没有资讯、没有可以理解的一般事物的世界时,你是否会对自己了解得更多一些?你会觉得这样想象的情况有点儿稀奇古怪,不太真实。当真如此吗?我们不这么认为。在某种程度
期刊
侯德云,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大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出版《天鼓:从甲午战争到戊戌变法》《寂寞的书》《那时候我们长尾巴》等专著、文集十五部,获首届中国小小说金麻雀奖、《小说选刊》最受读者欢迎小说奖等多种奖项。  2018年8月8日,我写过一篇关于丛棣也关于小小说的文章,题为《读丛棣:眼花》。我在这篇作品的开头,用二百多字的篇幅,回顾了我和他的友情基础,这里不妨将大意复述一遍。  我和丛棣的交往,始于19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