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 新课程改革推进了音乐教育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培养学生审美观的教育;是以民族音乐文化为根本,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项塑造人格的工程,具有唤醒、联系、整合人格的力量。通过音乐教育,使得学生具有音乐审美意识、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的表现能力,成为宽容开朗、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直以来,人们遵循着依照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内容的思路,很少考虑学习内容对学生是否是基础的、恰当的;以往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为中心,以解决若干个知识点为每科教学的具体目标。音乐课上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五线谱的系统知识,按照书本要求做一些发声练习,能够“随琴视唱”,并训练两声部合唱等等。这样以来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然而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这种现象,降低了音乐教学难度,充分考虑到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发展学生的审美想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学生对新教材的看法、态度及原因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交流的依据,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的传授方式,体现了音乐的教学特色。
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通过对学生进行分阶段的调查,反馈了学生对于新教材的看法和态度,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平均有80%以上的同学表示满意。可见,学生总体上是认可新教材的,下面对学生对新教材的看法、态度及原因进行分析:
(1)教材中歌唱类歌曲的调查:
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95%以上的同学都表示喜欢时代感较强、走在流行前沿的歌曲,例如:初一年级的《难忘今霄》、《雪绒花》;初二年级的《让世界充满爱》;初三年级的《前门情思——大碗茶》、《祝你平安》等,这些歌曲旋律优美,曲调熟悉,大都符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其二,学生喜欢曲调明快,活泼跳跃的歌曲,如初一年级的捷克民歌《跳吧,跳吧》、初二年级的意大利民歌《美丽的村庄》、初三年级的《爱我中华》等,学生提到这些歌曲,不仅仅认为旋律的欢快、易学,还强调课本中的插图给歌曲的学习提供了帮助,让学生喜欢且乐于接受所学内容,并对歌曲产生了联想,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其三,学生喜欢一些脍炙人口、旋律优美且动听的歌曲,如《游击队之歌》、《当兵的人》、《踏雪寻梅》、《十送红军》等,学生喜欢它们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动听,更因为歌曲内在的意义以及它们脍炙人口的传唱,使得学生兴趣盎然。
(2)教材中欣赏课歌曲的调查:
在整个的初中音乐学习结束后,有80%以上的同学认为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除了这个凄美忠贞的爱情神话故事以外,更重要的是曲调优美,歌曲将这个人们千古传唱的爱情故事刻画的栩栩如生,让学生终生难忘。另外学生还提到很多的作品:例如歌剧单元中《卡门》序曲,曲调中运用了火辣的波西米亚风格,激烈热情的节奏,以及歌曲中英勇的斗牛士主题,把整首乐曲表现的非常精彩;荧屏乐声里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我心永恒》,其中苏格兰风笛演绎的前奏部分,仿佛將人带入梦境般美好的境地,加入悠扬动听的旋律更是让人铭刻于心;另外《非洲的灵感》中的《鼓乐》一课,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异国风情,了解并认识非洲鼓的形状、用途及其意义。问卷中学生提到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大家都纷纷表示很喜欢新的音乐教材。
新教材为学生带来了欣喜和知识的同时,同样也是对教师的考验,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将课本的内容准确而有创造性地传达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的业务素质及教学能力的优化。在教学中我越来越深的感受到在新的课改下,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尤为重要。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我更加证实了这一点。初二年级有一个单元的内容是讲述《梨园金曲》,在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我问过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哪一单元?当时没有一个学生提到这一单元,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京剧中唱腔老是咿咿呀呀、听起来怪怪的,另外剧中唱到的段子还听不太懂,再与学生接触的音乐相比较,不但不具有时代感,还非常的老套过于传统,很少有机会让学生聆听和认识我们的国粹。所以曾经一位老京剧艺术家说到,“京剧教育不可懈怠,不要让我们的下一代还去向外国人学习我们自己的国粹”。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向老教师请教,最后我决定将京剧的起源、行当、场面以及代表曲目做成了多媒体课件,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带动学生、感染学生,将学生的观点大大转变,让他们在快乐中,轻松的掌握有关京剧的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喜欢上了京剧,并愿意接受这一事物,从而抓住机会对中国其他戏曲知识进行延伸。
(3)教材中其他方面的调查:
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新的音乐教材中的插图对歌曲的理解非常重要,能够让学生产生对作品的联想,初103班某位同学说到《美丽的村庄》一曲中,插图中的绿色村庄让人向往,充分展示了村庄的美丽;还有《说唱脸谱》的背景图中,京剧的服饰(大龙莽、靠、女帔)以及各种人物的脸谱等,让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在《同属一个世界》的单元中学生们通过几幅非洲儿童和难民的照片,让学生真实直观的感受到原来在世界的另一端,还有这样一群生活在疾苦中的人们,启示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现有的生活;初一教材《雪绒花》一课中,从音乐剧《音乐之声》节选的剧照,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促使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用初106班某位同学的话说:看到书中或是美丽、或是真实的插图,使我唱歌时更有感情,更加喜欢音乐。虽然只是举了个别的例子,但足以说明新教材中插图的运用,充分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另外,我们还提到了学生对课后“实践与创造”部分如何看待。大家基本认为“实践与创造”比较符合他们的心理,纷纷表示喜欢。特别是“实践与创造”中的自制乐器一题,同学们很感兴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同学们通过动手制作加强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在音乐的基本技能上也得到很好的锻炼,让同学们更好的开拓思维、创新自主的学习。 教材的改革中,加入了很多新的、好的知识和曲目的同时,学生也为它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他们认为应该多增加一些课外新颖的歌曲或是经典、时代感强的歌曲;另外有不少同学提出,并对此很感兴趣的是:增加一些乐理知识的学习。其中,更有同学提议在音乐书上加盘VCD光盘;并能够加入多首关于民族如何自强、描写过去民族岁月的歌曲等等。
3. 教师是教材的实施者、学生的引导者
教材的拟定源于广大师生的教学实践,任何先进的教学策略都具有实践的针对性和适用性,都要适应师生的接受能力、认知水平,并且以教学实践作为检验教材的惟一标准;教师应全面深入地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同时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式。
(1)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讨论、学习时的状态,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2)新课改呼唤综合型教师。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课堂的教学也就开始向多元化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猎各个科学领域。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是一個主题,比如《荧屏乐声》、《欧洲风情》、《婀娜多姿》、《非洲灵感》等,每一个主题都渗透了舞蹈、戏剧、诗歌、地理、人文风俗等多学科形式,孩子们在听、唱、舞、玩、奏、演中感受音乐艺术。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必须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3)教师要注重基本功练习。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某些特定的技能是必须得掌握并熟练的,例如:唱歌、弹琴、基本的乐理知识等,同时,课堂的组织教学也尤为重要。
4. 结语
经过对新教材的调查和研究,深刻地感受到新教材的远见卓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普及和深入,“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人为本”的全新教学理念也逐步渗透到教学当中,屏弃了以往以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为首要的教学观念。
做为一门新课改中的科目,在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材则是学校课程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育人载体。为了更好的发挥新教材应有的作用,作为知识的引导者,我要立足于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获得较好的鉴赏、聆听、想象和创造的能力,更加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收稿日期:2013-09-17
音乐教育从本质上讲,它是一种培养学生审美观的教育;是以民族音乐文化为根本,面向全体学生的素质教育;是一项塑造人格的工程,具有唤醒、联系、整合人格的力量。通过音乐教育,使得学生具有音乐审美意识、音乐感知能力和音乐的表现能力,成为宽容开朗、具有创新精神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直以来,人们遵循着依照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内容的思路,很少考虑学习内容对学生是否是基础的、恰当的;以往课堂教学中,以知识为中心,以解决若干个知识点为每科教学的具体目标。音乐课上教师要教会学生学习五线谱的系统知识,按照书本要求做一些发声练习,能够“随琴视唱”,并训练两声部合唱等等。这样以来从一定意义上讲,学生成为被动接受知识的角色。然而新课程改革改变了这种现象,降低了音乐教学难度,充分考虑到音乐教育是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丰富学生的审美情感,发展学生的审美想象,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审美情趣。
2. 学生对新教材的看法、态度及原因
教材是教学过程中师生相互交流的依据,与老教材相比,新教材更加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学新理念,它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在学生原有认知的基础上,以通俗易懂的传授方式,体现了音乐的教学特色。
在新教材的使用过程中,我通过对学生进行分阶段的调查,反馈了学生对于新教材的看法和态度,结果如下:
从上表可以看出,平均有80%以上的同学表示满意。可见,学生总体上是认可新教材的,下面对学生对新教材的看法、态度及原因进行分析:
(1)教材中歌唱类歌曲的调查:
根据我们的调查显示,95%以上的同学都表示喜欢时代感较强、走在流行前沿的歌曲,例如:初一年级的《难忘今霄》、《雪绒花》;初二年级的《让世界充满爱》;初三年级的《前门情思——大碗茶》、《祝你平安》等,这些歌曲旋律优美,曲调熟悉,大都符合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其二,学生喜欢曲调明快,活泼跳跃的歌曲,如初一年级的捷克民歌《跳吧,跳吧》、初二年级的意大利民歌《美丽的村庄》、初三年级的《爱我中华》等,学生提到这些歌曲,不仅仅认为旋律的欢快、易学,还强调课本中的插图给歌曲的学习提供了帮助,让学生喜欢且乐于接受所学内容,并对歌曲产生了联想,大大地提高了学习的兴趣;其三,学生喜欢一些脍炙人口、旋律优美且动听的歌曲,如《游击队之歌》、《当兵的人》、《踏雪寻梅》、《十送红军》等,学生喜欢它们不仅仅是因为它们动听,更因为歌曲内在的意义以及它们脍炙人口的传唱,使得学生兴趣盎然。
(2)教材中欣赏课歌曲的调查:
在整个的初中音乐学习结束后,有80%以上的同学认为印象最深的就是小提琴协奏曲《梁祝》,除了这个凄美忠贞的爱情神话故事以外,更重要的是曲调优美,歌曲将这个人们千古传唱的爱情故事刻画的栩栩如生,让学生终生难忘。另外学生还提到很多的作品:例如歌剧单元中《卡门》序曲,曲调中运用了火辣的波西米亚风格,激烈热情的节奏,以及歌曲中英勇的斗牛士主题,把整首乐曲表现的非常精彩;荧屏乐声里泰坦尼克号的主题曲《我心永恒》,其中苏格兰风笛演绎的前奏部分,仿佛將人带入梦境般美好的境地,加入悠扬动听的旋律更是让人铭刻于心;另外《非洲的灵感》中的《鼓乐》一课,让学生充分的体会到异国风情,了解并认识非洲鼓的形状、用途及其意义。问卷中学生提到的内容各不相同,但大家都纷纷表示很喜欢新的音乐教材。
新教材为学生带来了欣喜和知识的同时,同样也是对教师的考验,教师要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将课本的内容准确而有创造性地传达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的业务素质及教学能力的优化。在教学中我越来越深的感受到在新的课改下,教师对学生的引导尤为重要。通过对学生的调查,我更加证实了这一点。初二年级有一个单元的内容是讲述《梨园金曲》,在学期的第一节课上,我问过学生最感兴趣的是哪一单元?当时没有一个学生提到这一单元,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京剧中唱腔老是咿咿呀呀、听起来怪怪的,另外剧中唱到的段子还听不太懂,再与学生接触的音乐相比较,不但不具有时代感,还非常的老套过于传统,很少有机会让学生聆听和认识我们的国粹。所以曾经一位老京剧艺术家说到,“京剧教育不可懈怠,不要让我们的下一代还去向外国人学习我们自己的国粹”。经过反复的思考和向老教师请教,最后我决定将京剧的起源、行当、场面以及代表曲目做成了多媒体课件,用丰富多彩的教学语言带动学生、感染学生,将学生的观点大大转变,让他们在快乐中,轻松的掌握有关京剧的知识,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喜欢上了京剧,并愿意接受这一事物,从而抓住机会对中国其他戏曲知识进行延伸。
(3)教材中其他方面的调查:
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新的音乐教材中的插图对歌曲的理解非常重要,能够让学生产生对作品的联想,初103班某位同学说到《美丽的村庄》一曲中,插图中的绿色村庄让人向往,充分展示了村庄的美丽;还有《说唱脸谱》的背景图中,京剧的服饰(大龙莽、靠、女帔)以及各种人物的脸谱等,让学生可以直观的感受到;在《同属一个世界》的单元中学生们通过几幅非洲儿童和难民的照片,让学生真实直观的感受到原来在世界的另一端,还有这样一群生活在疾苦中的人们,启示学生懂得珍惜自己现有的生活;初一教材《雪绒花》一课中,从音乐剧《音乐之声》节选的剧照,可以引导学生了解歌曲的背景,促使学生更好的感受音乐的魅力,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用初106班某位同学的话说:看到书中或是美丽、或是真实的插图,使我唱歌时更有感情,更加喜欢音乐。虽然只是举了个别的例子,但足以说明新教材中插图的运用,充分的体现了新课改的理念。
另外,我们还提到了学生对课后“实践与创造”部分如何看待。大家基本认为“实践与创造”比较符合他们的心理,纷纷表示喜欢。特别是“实践与创造”中的自制乐器一题,同学们很感兴趣,充分的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同学们通过动手制作加强了自己的实践能力,在音乐的基本技能上也得到很好的锻炼,让同学们更好的开拓思维、创新自主的学习。 教材的改革中,加入了很多新的、好的知识和曲目的同时,学生也为它提出了一些自己的建议。他们认为应该多增加一些课外新颖的歌曲或是经典、时代感强的歌曲;另外有不少同学提出,并对此很感兴趣的是:增加一些乐理知识的学习。其中,更有同学提议在音乐书上加盘VCD光盘;并能够加入多首关于民族如何自强、描写过去民族岁月的歌曲等等。
3. 教师是教材的实施者、学生的引导者
教材的拟定源于广大师生的教学实践,任何先进的教学策略都具有实践的针对性和适用性,都要适应师生的接受能力、认知水平,并且以教学实践作为检验教材的惟一标准;教师应全面深入地理解教材编写意图,同时要根据教学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教学方式。
(1)在课堂上要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机会。
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积极地旁观学生在自主讨论、学习时的状态,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的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如何指导学生学习。同时,给予学生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采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并注意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
(2)新课改呼唤综合型教师。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学科与学科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课堂的教学也就开始向多元化发展,这就要求教师要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使自己具有更开阔的教学视野。除了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涉猎各个科学领域。教材中每一个单元都是一個主题,比如《荧屏乐声》、《欧洲风情》、《婀娜多姿》、《非洲灵感》等,每一个主题都渗透了舞蹈、戏剧、诗歌、地理、人文风俗等多学科形式,孩子们在听、唱、舞、玩、奏、演中感受音乐艺术。教师要上好这样的课,必须要拓宽自己的知识领域。
(3)教师要注重基本功练习。
作为一名音乐教师,某些特定的技能是必须得掌握并熟练的,例如:唱歌、弹琴、基本的乐理知识等,同时,课堂的组织教学也尤为重要。
4. 结语
经过对新教材的调查和研究,深刻地感受到新教材的远见卓识。随着课程改革的普及和深入,“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人为本”的全新教学理念也逐步渗透到教学当中,屏弃了以往以知识传授、技能训练为首要的教学观念。
做为一门新课改中的科目,在实施音乐教育的过程中,教材则是学校课程最重要和最直接的育人载体。为了更好的发挥新教材应有的作用,作为知识的引导者,我要立足于学生的情感体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心,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形成有效的学习策略;使学生掌握一定的音乐基本知识和技能,从而获得较好的鉴赏、聆听、想象和创造的能力,更加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使学生初步形成健全的人格,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收稿日期:2013-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