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最近,听一位教师执教《搭配中的学问》一课时,出现了这样的一幕:课件设计的固定化与程序化没能很好地顺应学生的思维展开,刺耳儿的声音接连不断,黑板上甚至连最起码的课题板书都没有,整个教学过程全靠课件一演到底,实现着“人机对话”,完全没有照顾到学生的反应……
关键词:课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54-01
0
按理说,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两件上衣、三件下衣”配成一套衣服的六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不用课件,利用图片在黑板上直观展示就能很好的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而且灵活性较强。可在本节课上,执教教师没能很好处理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一味追求时尚,主次不分,因此听课教师给出了这样的结论:公开课是作秀,课件就是装饰品!
课件难道真的就是装饰品吗?
当然不是。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已探索了多年,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较之传统的录音机、投影仪来说,更具形象化、动态化、趣味化的优势,如果能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则更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基于这些认识,结合自己多年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成功经验,我认为,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应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新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探究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香螺记思维过渡的时期,像教学中的一些重要的概念,法则,既难又抽象,往往给学生建立新的认知带来困难,如《线段、射线、直线》一部分内容,射线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且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进行动态演示:先在屏幕上出示一个亮点,接着从亮点向右侧射出一条长长的线,使学生马上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及其特点:一个端点,不可度量长度;然后从亮点向左侧延伸形成直线,将直线向左右两边继续延长,引导学生想象后得出直线的特点: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最后从直线上再取一点,并闪动两个亮点之间的部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熟悉的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长度。
这样,教师不是把知识或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创设某种情境,化静为动,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欲望,从而使学生顺利进行知识的建构,射线、线段、直线的特点及三者之间的联系水到渠成。
2.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应有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能否按时实现,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的双边活动能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是,有的教学内容单靠抽象的语言描述难以表达清楚,学生也难以理解,这时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变静态为动态,可以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便于学生直观的理解,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例如,教学小学数学“中位数的认识”一课时,先引导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自学教材。
预习提纲:
1.用平均数表示这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合适吗?为什么?
2.用什么数表示这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
3.什么是中位数?它有什么优点?
然后组织学生交流,结果发现:有两个同学的成绩比较高,会把平均数拉高的现象,多数同学的成绩达不到平均数,显然用平均数表示这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不合适的,必须用一个新的统计量——中位数来表示这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更为合适。因为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位数不收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这一教学难点,我根据这组数据制成了条形统计图,边讲边利用课件动态演示:用蓝色的线指示的数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用红色的线指示的数表示中位数,如果李明的成绩改为43.8米,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就变大了,而中位数没变;如果赵丽的成绩变为5米。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就变小了,而中位数还是没变。这样,通过画面动态直观演示,学生可以清楚的发现:当一组数据中出现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变化时,平均数会随之变化,而中位数始终保持不变,由此得出用中位数表示这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3.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应把握好操作的时机与次数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教师不能只当“解说员”,而应该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否则,课件操作的次数过多,时间过长,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相反,操作的次数少,时间短,则也达不到帮助学生思考的目的。所以,把握好课件操作的时与量特别重要。
例如“时、分、秒”一课,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光靠老師讲解,或用传统的教具教学,都会感到非常枯燥,让低年级小学生难以理解。如果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使原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教学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指针和格子,接着,通过数字的闪烁及声音的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12大格,每个大格又分别分成5个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大圈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时和分。接着,通过动画演示和色彩的变化,知道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综上所述,课件的运用有时会给我们的数学课堂带来勃勃生机,但也存在着种种缺失与偏差,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依赖课件,因为多媒体技术毕竟是为收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因此,教师要避其不足,从教学实际出发,该用则用,让多媒体教学远离“装饰”,真正成为教师教学中的得力助手。
关键词:课件;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7)10-054-01
0
按理说,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是通过“两件上衣、三件下衣”配成一套衣服的六种方式,培养学生学会有序思考的方法。不用课件,利用图片在黑板上直观展示就能很好的突破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而且灵活性较强。可在本节课上,执教教师没能很好处理课件与传统教学手段的关系,一味追求时尚,主次不分,因此听课教师给出了这样的结论:公开课是作秀,课件就是装饰品!
课件难道真的就是装饰品吗?
当然不是。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已探索了多年,其在课堂教学中发挥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较之传统的录音机、投影仪来说,更具形象化、动态化、趣味化的优势,如果能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则更有利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有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基于这些认识,结合自己多年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的成功经验,我认为,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应注意以下几点:
1.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应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究新知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探究学习”不是由教师直接告诉学生应如何去解决面临的问题,而是由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该问题的有关线索,并在教师指导下进行自主探索。小学生正处在由具体形象思维香螺记思维过渡的时期,像教学中的一些重要的概念,法则,既难又抽象,往往给学生建立新的认知带来困难,如《线段、射线、直线》一部分内容,射线的概念以及三者之间的联系既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而且学生理解起来比较抽象,教学时,我借助多媒体进行动态演示:先在屏幕上出示一个亮点,接着从亮点向右侧射出一条长长的线,使学生马上悟出射线是怎么形成的及其特点:一个端点,不可度量长度;然后从亮点向左侧延伸形成直线,将直线向左右两边继续延长,引导学生想象后得出直线的特点:无限长、不可度量、没有端点。最后从直线上再取一点,并闪动两个亮点之间的部分,使学生认识到这就是熟悉的线段:线段有两个端点,可以度量长度。
这样,教师不是把知识或结论直接告诉学生,而是通过创设某种情境,化静为动,使抽象的知识形象化,能有效激发学生主动探究新知的欲望,从而使学生顺利进行知识的建构,射线、线段、直线的特点及三者之间的联系水到渠成。
2.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应有利于突破教学内容的重点、难点
教学目标能否按时实现,关键在于课堂教学中教师、学生的双边活动能否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但是,有的教学内容单靠抽象的语言描述难以表达清楚,学生也难以理解,这时可借助多媒体课件变静态为动态,可以把抽象的问题直观化,便于学生直观的理解,有利于教学难点的突破。
例如,教学小学数学“中位数的认识”一课时,先引导学生根据预习提纲自学教材。
预习提纲:
1.用平均数表示这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合适吗?为什么?
2.用什么数表示这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
3.什么是中位数?它有什么优点?
然后组织学生交流,结果发现:有两个同学的成绩比较高,会把平均数拉高的现象,多数同学的成绩达不到平均数,显然用平均数表示这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不合适的,必须用一个新的统计量——中位数来表示这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更为合适。因为中位数的优点是不受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位数不收偏大偏小数据的影响”这一教学难点,我根据这组数据制成了条形统计图,边讲边利用课件动态演示:用蓝色的线指示的数表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用红色的线指示的数表示中位数,如果李明的成绩改为43.8米,那么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就变大了,而中位数没变;如果赵丽的成绩变为5米。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就变小了,而中位数还是没变。这样,通过画面动态直观演示,学生可以清楚的发现:当一组数据中出现偏大或偏小数据的变化时,平均数会随之变化,而中位数始终保持不变,由此得出用中位数表示这组同学掷沙包的一般水平更合适。
3.多媒体课件的使用应把握好操作的时机与次数
多媒体作为一种教学辅助工具,教师不能只当“解说员”,而应该通过对教学过程的设计和灵活多变的操作,使多媒体发挥最佳教学功能。否则,课件操作的次数过多,时间过长,会阻碍学生思维的发展;相反,操作的次数少,时间短,则也达不到帮助学生思考的目的。所以,把握好课件操作的时与量特别重要。
例如“时、分、秒”一课,由于时间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光靠老師讲解,或用传统的教具教学,都会感到非常枯燥,让低年级小学生难以理解。如果采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使原来非常抽象的概念具体化、生动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直观认识。教学时,我首先利用多媒体展示了一个钟面,让学生清楚地看到钟面上有12个数、指针和格子,接着,通过数字的闪烁及声音的效果,让学生了解到12个数字把钟面分成12大格,每个大格又分别分成5个小格,然后,再通过动态演示,时针走一大格,分针走一大圈的过程,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时和分。接着,通过动画演示和色彩的变化,知道时针走一大格分针正好走一圈的过程,让学生得出1时等于60分,较好地突破了本节课的重、难点。
综上所述,课件的运用有时会给我们的数学课堂带来勃勃生机,但也存在着种种缺失与偏差,课堂教学中不能完全依赖课件,因为多媒体技术毕竟是为收到预定的教学效果而使用的一种辅助手段。因此,教师要避其不足,从教学实际出发,该用则用,让多媒体教学远离“装饰”,真正成为教师教学中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