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教学中的个性化阅读指导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CY51235533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古诗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应当充分重视古诗教学,并力求探索出教学古诗的新思路。然而在传统的古诗教学中,我们似乎在走模式化的道路:“释题目,知诗人;解难字,译全篇;悟情感,齐背诵。”这样的模式教学只能是强硬地灌输给学生一些知识,而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能力得不到培养。笔者就《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谈谈如何在古诗教学中对学生进行个性化阅读指导。
  
  一、尊重自主的阅读体验——个性化阅读的前提
  
  爱默森曾经说过:“教育成功的秘密在于尊重学生。”尊重的教育首先就是尊重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人,尊重生命,尊重人的需要,尊重人的精神世界,尊重人的个性。教育活动中个性的张扬必须以尊重为前提,个性化阅读教学必须根植于尊重的教育这一大理念中。
  例如:《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的教学(教学片段)。
  师:诗的意境是需要慢慢品味、细细揣摩的,一个字,一个词,都可能给我们带来意外的收获与惊喜。再读读这首诗,细细地去品味品味,你能品出诗句的哪些精妙之处?
  (学生反复品读、思考)
  师:不动笔墨不读书。可以在书上圈圈画画,还可以在诗句旁边写上自己的感受。
  (交流)你品出了什么?
  生:莲叶“接天”,诗人用夸张的手法,描绘出满湖绿莲的勃勃生机。
  师:你品出了诗句极度的夸张,真不错!
  生:荷花盛开,本来就是粉红的,在早晨阳光的映照下,荷花“别样红”,就是红
  得透明,红得鲜亮,红得耀眼……而且与绿色的荷叶相映成趣。
  师:你品出了色彩的搭配艳丽却很和谐,你很会读书!
  生:“无穷碧”不仅指荷塘一望无际,一片片圆圆的荷叶挨挨挤挤,像给西湖铺上了一层绿地毯,还指荷叶的“绿”富有变化,嫩绿、浅绿、碧绿、深绿、浓绿……
  (很多学生不以为然,有的甚至阻止该生说下去。)
  师:(点头)看来,这“无穷碧”和“别样红”,不仅给作者的视觉带来了巨大的冲击,也给我们留下了无限的想象空间!(给予该学生热烈的掌声)
  ……
  学生在品味着美的语言,也在品味着美的境界,品味着美的精神生活,更是在品味自己阅读的成功啊!作为阅读实践主体的学生,是享有独立人格和鲜活个性的生命个体。我们要尊重学生,就是要尊重他们在阅读过程中的独特感受、体验。尊重催生个性,没有尊重,个性化阅读教学就不会有实质性的进展。
  
  二、鼓励创意的文本解读——个性化阅读的核心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一首送别诗,但全诗中没有一个字写到送别。为了解开学生心中的疑惑,在理解了全诗的意境后,我在教学中紧扣“送”字展开赏析,让学生在创意的文本解读中感悟到诗人驾驭文字能力的奇特和构思的巧妙。
  ……
  师:同学们,从诗歌的题目就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具体体现在哪个字上?(学生齐答“送”字。)
  师:可是全诗中没有一个字写到送别,而是在写西湖六月的景色,写了莲叶、荷花。是诗人陶醉于眼前的美景而忘记了身边的朋友吗?真是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看来,大诗人写文章也有离题的时候。
  (学生有人说“是啊”,有人说“不是”,还有人在沉思。)
  师:想想荷花与莲叶的关系……
  生:(试探着举手说)我觉得没有离题,诗中写到了“莲叶”、“荷花”,这两者是不可分离的,可能是诗人想对林子方说,我们俩的感情深厚,此时真是难分难舍。
  (学生纷纷举手)
  生:我觉得荷叶仿佛就是作者,荷花就好像是朋友林子方,荷花要有了荷叶才更美,他们就像这荷叶与荷花一样,永不分离。
  师:你的理解很有创意!
  生:我觉得诗人与朋友就像这些荷叶,你挨着我,我挨着你,直到永远!
  师:荷叶相连,情深义重啊!
  生:诗人其实是在告诉朋友,杭州的西湖这么美,你千万不要忘了西湖,也不要忘了西湖边还有我这位朋友……
  师:诗人多么含蓄的表达,真是此时无声胜有声啊!
  从学生的交流中,可见他们的思维处于异常活跃的状态,他们萌发出了一个个具有强烈自主意识和浓厚个性色彩的见解,而且这种见解又是那样的深远而有创意。正是由于引导学生把目光投向文本,不仅使学生加深了对这首诗的理解,还使学生的个性化阅读得到充分发展。
  
  三、提供开放的交流话题——个性化阅读的平台
  
  学生在个性化阅读中,由于受心智水平、认知经验的限制,其理解、感悟往往不能一步到位,会产生认识的肤浅、偏差,有时还可能遇到疑难和困惑。在这种情况下,教师若能给学生提供开放的交流话题,让学生在一种轻松、和谐、愉悦的心境中进行自由交流,不唯师、不唯书、只唯己,那么学生就可以在体验的交流中、观点的碰撞中,把握自己的理解程度,反思自己及他人见解的合理性、完善性和正确性,最终实现对课文全面而又深入的理解和掌握。
  请看下面教学片段:
  师:有人说,一切景语皆情语。诗人在六月的西湖畔送别友人林子方,没有叙写友谊,更没有抒发离愁别绪,而是极写了对西湖美景的赞美。现在请同学们再静静地读读这首诗,闭上眼睛想一想送别的画面、背景,然后说说自己读到的是一份怎样的情。
  (学生自由朗读、品味,相互交流)
  师:同学们,你从诗中读到的是一份怎样的情?你是从哪儿感受出来的?
  生:我读到的是诗人高兴的心情。因为诗人送别友人林子方,他想到友人此去一定前程似锦,诗人送别自然高兴。
  生:我读到的是诗人明朗的心境。林子方虽然离开了,但是朋友的离开不等于友谊的失去。所以诗人的眼中是美景,诗中是美景,心境自然明朗。
  ……
  师:同学们,你们从这首送别诗中不仅读出了荷花的别样红,也读出了诗人的别样情。让我们再来读读这首诗,体会杨万里明朗的心境、开阔的胸襟、委婉的深情。(指名多个学生朗读这首诗。)
  古人以诗言志,以诗寄情,诗中所蕴含的委婉的情感,就这样被学生挖掘出来了。不难看出,问题的答案确实不止一个。学生凭借语言文字,对这首诗进行涵咏、体味、思考,在自由交流的过程之中,读出了新意。这种开放的交流话题,能让学生有更广阔的思维空间,能让学生产生更多、更好的创新灵感,使个性化阅读走向全面、深刻、成熟。
其他文献
《社戏》是小说集《呐喊》中的最末一篇,文章以鲁迅特有的“呐喊”式笔法开头,以批判的笔调叙述“我”两次在城里戏园看戏的经历,充盈其间的是不快与烦躁。然后笔锋一转,进入诗意化的写作,以明快的笔调追忆幼时在母亲娘家看社戏的情景,洋溢着欢快的主调,与后来的散文集《朝花夕拾》有相通之处,而与《呐喊》中的其他篇章不甚相合。那么,《社戏》与《呐喊》的共通性何在?仅仅由于发表于同一时期便收录其间吗?通过对鲁迅“爱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初步学会抓重点词句理解一段话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朗读能力、说话能力、想象能力。  3.理解课文内容,凭借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感受敦煌莫高窟塑像的精美和壁画的艳丽多姿,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走进莫高窟  1.播放《大敦煌》主题歌。  2.谈话导入,齐读课题。  同学们,知道刚才我
自从1921年《故乡》发表以来,对它的解读可谓汗牛充栋,一位日本学者藤井省三写成了一部《鲁迅(故乡>阅读简史》,描述评论的变迁情况,全书分为“知识阶级的《故乡》”“教科书中的《故乡》”“作为思想政治教育教材的《故乡》”“改革开放时期的《故乡》”,其文献资料收罗的广博和学术成就无疑不可低估,但其理论基础是传播美学和接受美学。作者自承“我的目标不是把文学史写成对作家作品的解释,而是从社会史的观念进行叙
李斌先生的博士论文《民国时期中学国文教科书研究》即将出版,邀我写篇序言,我当即就答应了。这是一个重要的课题,以往还很少见到这方面的研究成果。我知道人民教育出版社正承担关于“百年语文”的课题,也苦于这方面缺少殷实的成果可做借鉴。这个题目做好了,对于当下的中小学语文教科书的编写,也有参考意义。  由于政治和战争等原因,民国时期的国文教科书出版情况非常散乱,要进入这方面研究,必须先做资料清理工作。该书作
背景  课堂上,总有学生不愿跟着老师设定的思路走,有意无意地提出一些让老师感到意外、甚至措手不及的问题。是将教案进行到底,还是顺着学生提出的有价值的问题前进?这是摆在每个老师面前的一道选择题。教学实践告诉我们:跳出备课设定的思路,灵活应变,尊重学生的思考,尊重学生的发现,力求在对话中生成对话,课堂会因此而绚丽多彩。    教学案例  片断一  为了让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激起他们内心的情感,教师播
因为对萌发生机的课堂向往,因为对游戏教学的追求,2008年8月,我结束了为期十年的教研员工作,重返课堂,带着课题开始了崭新的课堂实践。从教研员做回老师、从书桌走回课堂、从总是教室后面的听课者到走上讲台的上课者,在这途中,我的课程理念、生活方式、教研方式发生了不少的转变。  今年三月下旬,因学校与浙江省教育学院联合举办全国小学语文特级教师课堂教学峰会,我有了一次与大师切磋、交流的机会。这次,我执教的
在契诃夫的短篇小说中,主人公一般是没有外貌描写的,不管是在负有盛名的《万卡》《变色龙》《一个小公务员之死》中,还是在《苦恼》中,人物都直截了当地出现,行动着,感受着,外貌往往不着一字。而在《装在套子里的人》中(本文引文皆出自汝龙翻译的《契诃夫短篇小说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2年版),却大笔浓墨、相当夸张地展开了对别里科夫的外貌描写:  即使在顶晴朗的天气出门上街,也穿上套鞋,带着雨伞,而且一定穿
主持人语:诗歌是一种语言最凝练、感情最真挚、节奏感最强的一种文学体裁。古典诗歌更是如此。不可否认,古诗词对夯实学生的人生底色、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语文素养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新课程理念下,我们如何守住古诗教学的底线,并不断向上走,这是每个语文教师都应认真思考与研究的课题。为此,我们特推出“古诗教学”专题,探讨古诗教学的内在规律,寻求古诗教学的最佳路径。但愿在我们蓦然回首时,“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一、“奇怪”的现象:语文课外辅导书使用现状    现象一:  开学初听了一节语文课,看到课堂上有许多学生在老师提出问题后,不是凝神思考,也不是默读课文并从文中寻找答案,而是低着头快速地翻开《课课通》寻找答案。只见先找到的学生迅速地高举着手,接着,一只又一只的手举起来,当老师叫一位学生回答时,这位学生从容地站了起来,手里捧着《课课通》,把书上的答案念了一遍。老师却对此现象视若无睹。  现象二:  学
教学案例  师:《早》这一课为什么要以“早”为题呢?请大家联系课文谈谈自己的理解。  生1:我认为这个“早”有腊梅花开得早的意思。  生2:我认为这个“早”不仅有腊梅花开得早的意思,还应该有鲁迅为迟到感到后悔,决心时时早、事事早的意思。  生3:我补充,我认为这里还应该包含着作者希望我们要珍惜时间,学习鲁迅先生知错就改决,和“时时早,事事早”的精神。  师:同学们说得很精彩,还有不同看法吗?  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