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讨论的最大效益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udy11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讨论是践行新课改的重要学习方式,但讨论常常十分费时,效果又不好。其原因自然不是讨论这种学习方式不对,而是没有用好讨论这种方式。如何发挥讨论的最大效益呢?

一、要有合适的问题


  一节课任务多,时间紧,讨论费时,所以,教师一定要精选讨论问题。怎样的问题适合在课堂上进行讨论呢?
  1.能落实学习目标、重难点的问题。
  一篇课文,除了基础知识,总有好些问题,但并非所有问题都一定要讨论,只有真正能落实学习目标、重点、难点的问题,才特别值得讨论。比如《沁园春·长沙》一文,比较而言,“理解词作情景交融的表现方法”是个重点问题,所以,该问题值得讨论。但该问题可以更加明确地表述为“写了怎样的景,抒了怎样的情”。
  2.符合最近发展区的问题。
  如果问题对学生来说太过于简单,学生几乎没有异议,那这样的问题讨论只是徒费时间。如果问题太难,超出多数学生认知水平,这样的问题讨论也不易有什么收获。只有符合学生最近发展,通过努力能解决的问题,才值得讨论。比如,作者写了描绘了哪些意象,这个问题不值得讨论,这是明摆着的,没什么争议。但“这些意象具有怎样的特点,寄寓着作者怎样的感情”,这个问题便有一定难度,可以小范围内讨论。
  3.能激发学生兴趣、容易展开争鸣的问题。
  这样的问题,学生才乐于讨论,讨论才易深入,才易有较大收获。如“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粪土当年万户侯”“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等句子表现了作者怎樣的感情,这一问题,学生可能兴趣较浓,愿意讨论。 这一类问题往往适合学生身心特点,容易激发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
  一般来说,小组讨论的问题,一节课不宜超过三个,最好能以一个为主,其他几个为主要问题作铺垫。

二、要有明确的要求


  讨论之前,教师要向学生提出明确要求,以确保讨论正常进行,且达到教师心中的目标。
  1.时间。
  讨论的时间,一般来说,应当控制在3-5分钟内。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对时间进行适度调整。
  2.明确的问题。
  问题表述要具体明确,不能宽泛模糊,让学生无所适从。如《记念刘和珍君》一文,理解作者表达的感情,教师就不宜直接这样问,可以问得详细点,有层次点:“通篇写了几类人?作者对这几类人的感情是怎样的?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这样的问题,具体明确,学生讨论更易落实。
  3.发言任务。
  教师要提出明确的发言任务,如每组选派一名代表发言。
  4.发言要求。
  对学生的发言,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如按什么步骤,是否举例分析,大概用多少字句。
  5.讨论纪律。
  教师要对讨论的纪律进行明确的规定。一是积极参与,二是讨论必须紧紧围绕问题,不得跑题。

三、要营造良好的氛围


  教师要用心营造民主、平等、热烈的良好氛围,促进讨论。
  首先,教师要热情、民主、有亲合力,学生才乐意与教师进行配合,积极参与讨论。其次,教师要鼓励发言少的同学争取更多的发言机会。再其次,教师要对讨论效果好的小组进行表扬,对讨论不好的小组提出批评。最后,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发言成果,不能视若无睹。

四、教师要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控


  教师要对学生的讨论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控。
  1.督促。教师可以巡视各组讨论情况,对讨论不积极的小组,要进行督促。当然,不能简单要求其讨论,要分析其原因,或鼓励,或要求,或帮助解决问题。
  2.倾听。学生讨论时,教师要善于倾听,及时发现学生闪光之处与存在的问题,以增强指导的针对性。
  3.参与。教师并非是纯粹旁观者,有时也不妨参与进学生的讨论,针对学生的发言,发表自己的的意见,或者指出学生讨论中存在的问题。教师的参与,更容易激发学生讨论的积极性,把讨论引向深入。
  4.调控。教师了解了学生讨论的情况,要及时进行调控。调控包括很多手段,如纠正讨论内容与方向,提醒把握时间,提示新的思考维度。
  5.反馈与激励。通过教师的参与与学生的展示,教师已经较准确地把握了学生对问题的解决情况,就要对学生进行及时的反馈与激励。一是点评小组讨论的结果如何,二是点评小组讨论的方法态度如何,三是对发言者及表现好的小组进行表扬。通过这样的反馈与激励,教师可以对学生在讨论方面进行正面强化,从而使学生讨论水平得到提高。
  总之,要提供合适的问题,提出明确的要求,营造良好的氛围,并对讨论进行有效的指导与调控,这样,长期坚持,就能发挥讨论的最大效益。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现代社会对公民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教师应更新教学理念,在初中语文课堂上努力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一、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敢说  以往上课教师提出需要口语表达的问题时,学生总是都低下头,不敢正视教师,没有进行积极的思考,而是在心里默默地祷告着“千万别叫我”。经过教师的再三启发,再三鼓励,愿意回答问题的学生也总是寥寥无几,即使有几个学生举手,那也是
期刊
谈到高考学生既兴奋又畏惧,谈到高考语文试题,有三种最常见的心态:教师既热爱,又无奈;学生一怕古诗词,二怕写作文;家长不了解,无作为,只要分数。但为了高考还是不能放弃,如果对往年的高考试题进行研读、分析,还是能找出一定的规律的。  2016年高考语文试卷全国共有9套,2017年有8套,可谓样式多种,精彩纷呈。其中,古典诗歌鉴赏经典浓郁,拟题精美,值得仔细探究。对前几年的古典诗歌鉴赏题进行研读、探究,
期刊
新课标在阅读教学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的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情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 一、探索新的教育模式,发展学生的个性  自我意识是个人对自己的自觉因素,即人们依据自己所处的社会环境的发展而形成的有关自己的情感和态度。正确的自我意识对青少年创新意识的培养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期刊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协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综合性学习主要体现为语文知识的综合运用,听说读写能力的整体发展,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沟通、书本学习与实践活动的紧密结合,课堂上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的正确关系。”语文综合性学习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语文课堂也变得更加开放而丰富多彩。 一、
期刊
新的教学大纲指出: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我认为:作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正确引导尤其重要。  作文教学中,可以从以下两方面来渗透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 一、素材积累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感染渗透  赞科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
期刊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中明确指出:“振兴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兴教育的希望在教师,建设一支具有良好政治业务素质、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根本大计”。由此可以看出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重要性。提高教师素质,特别是青年教师的整体素养,是实现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和保证,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存在的问题  从整体和本质上来看,青年教师队伍的主流是好的。他们思想敏税、刻苦耐劳
期刊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的说明》“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这一部分有如下原文:“现代文阅读包括:论述类文本阅读,3题9分;文学类文本阅读,3题14分;实用类文本阅读,3题12分。”这个修订内容一石激起千层浪,学生核心素养“审美鉴赏”的培养,必然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  既然文本类阅读必考,教师和学生就应该高度重视,从不同的层面去研读、去解密,注重价值判断和审美体验,感受形象,
期刊
语文,是中华文明传承千年的载体,和社会生活的各方面息息相关。语文学科的学习,也是小学至大学各科学习的基础。对于学生而言,课堂是学习生涯的重中之重。把握好了课堂,也才把握住了根本所在。重视课堂学习,首先就是要做好课前预习。课文的预习,常规的做法就是通读。在读的过程中,要眼到、心到、口到、手到,要专注,要勾画,要标注。  到了初高中,除了朗读课文,如果要讲求速度,最好就改为默读。只有读得快,才能读得多
期刊
自从和王馨瑶做了同桌以后,我可真是压力巨大。  她扎了一条马尾辫,总是在我身旁甩来甩去的,两条长长的浓眉就像毛笔勾画了一般。配上一副认真读书的架势,显得那么神气十足。每次只要冲我一副“官腔”,我就知道我要“倒霉”了。  她是我们组的女生组长,在我眼里,她就是“将军”,我们是“小兵”,小兵必须服从将军的指挥和命令,否则就是被扣分。一向胆小如鼠的我从不敢违反纪律,所以每次都是小心翼翼的。  她负责全班
期刊
星期天上午,我打开书柜想找一本书来读。可是书柜由于长期不整理,原先归好类的书,现在有的插在最上层,有的插在二三层,有的横躺着,有的斜放着,虽说不太乱,却不好找书。我的作业已经做完了,何不把书柜整理一下呢?  想到這里,我按照顺序,把一摞摞书抱下来。因为书太多,若两三本一起拿,要花不少时间,于是我一口气抱了十几本书,一手在下面托,一手在上边扶,两只手忙不过来,就把书靠在胸前,用下巴顶住书,再轻轻地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