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时代在发展,教育在进步。新课标下的高中生物课程堪称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这门学科以“生态课堂”的模式呈现,能够引导学生进行实验的创新以及改进,充分提升学生生物学科素养。笔者在本文就“生态课堂”模式中高中生物实验改进与创新进行分析,并且提出一些教学经验,以供参考。
关键词:生态课堂;高中生物实验;创新
引言:
平心而论,实验教学是现阶段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堪称是生物学教学创新实践的一块“试金石”,也是提高学生们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先决条件[1]。“生态课堂”和传统意义上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核心理念是:利用所学知识来尊重、激励和唤醒生命。这一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学生们的个性发展,促进其健康成长,创建一个和谐的、充满欢乐的理想课堂,为高中生们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现阶段将“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应用、推广到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一定能够全面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教师在“生态课堂”中应采用“民主平等”原则
笔者建议,现阶段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秉承“民主平等”的总体原则。笔者所提到的“平等”,绝不仅仅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还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据笔者调研,现阶段许多学校的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堪忧:教师教学理念守旧、教学实验设施以及器材落后、生物实验教学方法枯燥单一。学生们在这种死记硬背的实验教学环境下学习生物,思维往往被禁锢,得不到拓展,生物实验成绩也就可想而知。鉴于此,笔者建议,相关教育部门和人员应该积极响应新教改要求,转变传统观念,加大对各学校生物实验室建设以及生物实验设施设备的各项投入,要充分认可生物实验教学的价值所在,要重视高中生物“生态课堂”下的生物实验教学,让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到动手实验的必要性和学习乐趣。
二、教师在“生态课堂”中应采用“自然和谐”原则
据相关调研,现阶段高中生不热衷和喜爱生物实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对于日常考试内容,学生们都可以在教材中寻找到答案,在知道结果和结论的前提下,不想浪费时间去做实验。二是现阶段的生物实验中,确实有许多实验操作起来较为繁琐,且难度系数较大,学生们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但平心而论,实验在生物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教师不应该忽略生物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们在生物实验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全方位教育。生态课堂所秉承的是富有生命活力的全新教学模式,教师应采用“自然和谐”的教学原则,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做,满足学生们质疑以及求知的各种需求,让学生们学会敬畏、尊重和热爱生命,从而全面提升生物实验的课堂教学质量。
三、教师在“生态课堂”中应采用“探究与生成”原则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实验大多是比较经典的,并且操作性较强的实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积极开拓思维,开发新的实验资源和实验材料,并且通过不断探究,对实验材料进行升级和改良。对于生物实验的各种结论形成,教师应该首先引导学生们进行大胆猜想,然后产生假说,最后再通过具体实验进行验证。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改进实验方式,尝试着将验证性实验改变为探究性实验,也就是说,由检测已知的生物实验过程转变为探索未知的生物实验过程,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亲自参与生物知识构建的教学情景和教学过程[2]。举个例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节的主体教学内容是一个验证性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改进为一系列探究性实验。这一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实验,通过对实验材料、画滤液线法以及层析法改进等环节进行创新和改良后,不但提高了学生们实验兴趣和积极性,还在客观上促进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教师在“生态课堂”中应采用“自主与合作”原则
众所周知,新课标下的生物实验教学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每一名高中生应该是参与生物实验的主体,并且应该主动参与实验计划、方案的制定。教师也应该转变传统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必须要对教材进行细致具体的研读,再结合班级学生们学习水平和认知程度敲定實验教学方案,并且选用最符合学情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比方说,学生们在进行生物实验前,可以先完成生物教师提前设计好的导学案,然后教师再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授,导学案的主旨是教师通过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笔者建议,在日常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积极鼓励学生们进行自主性的分组实验,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实验完成之后,教师对学生们提出要求,让学生们进行汇报与分析,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做好总结和反思,准备接下来的教学重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生态课堂”模式中高中生物实验与改进之路任重而道远,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探究、不断钻研、不断创新,采用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力争让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郜秋菊.高中生物生态课堂:内涵·特征·构建·反思[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黄莉莉.优化高中生物课堂生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15
关键词:生态课堂;高中生物实验;创新
引言:
平心而论,实验教学是现阶段高中生物课堂教学的核心内容,在某种程度上堪称是生物学教学创新实践的一块“试金石”,也是提高学生们生物核心素养的重要先决条件[1]。“生态课堂”和传统意义上的生物课堂教学模式有着本质上的区别,其核心理念是:利用所学知识来尊重、激励和唤醒生命。这一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学生们的个性发展,促进其健康成长,创建一个和谐的、充满欢乐的理想课堂,为高中生们未来的全面发展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现阶段将“生态课堂”教学模式全面应用、推广到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一定能够全面提高高中生物实验课堂的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一、教师在“生态课堂”中应采用“民主平等”原则
笔者建议,现阶段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采用“生态课堂”教学模式有着重要意义。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应秉承“民主平等”的总体原则。笔者所提到的“平等”,绝不仅仅是学生与学生之间平等,还包括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平等。据笔者调研,现阶段许多学校的生物实验教学现状堪忧:教师教学理念守旧、教学实验设施以及器材落后、生物实验教学方法枯燥单一。学生们在这种死记硬背的实验教学环境下学习生物,思维往往被禁锢,得不到拓展,生物实验成绩也就可想而知。鉴于此,笔者建议,相关教育部门和人员应该积极响应新教改要求,转变传统观念,加大对各学校生物实验室建设以及生物实验设施设备的各项投入,要充分认可生物实验教学的价值所在,要重视高中生物“生态课堂”下的生物实验教学,让学生们在实验过程中体验到动手实验的必要性和学习乐趣。
二、教师在“生态课堂”中应采用“自然和谐”原则
据相关调研,现阶段高中生不热衷和喜爱生物实验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一是对于日常考试内容,学生们都可以在教材中寻找到答案,在知道结果和结论的前提下,不想浪费时间去做实验。二是现阶段的生物实验中,确实有许多实验操作起来较为繁琐,且难度系数较大,学生们往往不知道该如何进行。但平心而论,实验在生物学中占据着极为重要的位置,教师不应该忽略生物实验的重要性,以及对学生们在生物实验中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全方位教育。生态课堂所秉承的是富有生命活力的全新教学模式,教师应采用“自然和谐”的教学原则,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做,满足学生们质疑以及求知的各种需求,让学生们学会敬畏、尊重和热爱生命,从而全面提升生物实验的课堂教学质量。
三、教师在“生态课堂”中应采用“探究与生成”原则
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实验大多是比较经典的,并且操作性较强的实验。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学生们积极开拓思维,开发新的实验资源和实验材料,并且通过不断探究,对实验材料进行升级和改良。对于生物实验的各种结论形成,教师应该首先引导学生们进行大胆猜想,然后产生假说,最后再通过具体实验进行验证。教师可以让学生们改进实验方式,尝试着将验证性实验改变为探究性实验,也就是说,由检测已知的生物实验过程转变为探索未知的生物实验过程,为学生们提供一个亲自参与生物知识构建的教学情景和教学过程[2]。举个例子,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一《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这一节的主体教学内容是一个验证性实验,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改进为一系列探究性实验。这一实验过程中学生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实验,通过对实验材料、画滤液线法以及层析法改进等环节进行创新和改良后,不但提高了学生们实验兴趣和积极性,还在客观上促进了学生们的团队协作精神和合作意识。
四、教师在“生态课堂”中应采用“自主与合作”原则
众所周知,新课标下的生物实验教学强调要以学生为主体,每一名高中生应该是参与生物实验的主体,并且应该主动参与实验计划、方案的制定。教师也应该转变传统生物实验教学模式,必须要对教材进行细致具体的研读,再结合班级学生们学习水平和认知程度敲定實验教学方案,并且选用最符合学情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比方说,学生们在进行生物实验前,可以先完成生物教师提前设计好的导学案,然后教师再进行课堂知识的传授,导学案的主旨是教师通过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们自主学习。笔者建议,在日常生物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要积极鼓励学生们进行自主性的分组实验,互相学习、互相交流。实验完成之后,教师对学生们提出要求,让学生们进行汇报与分析,教师根据学生的反馈意见做好总结和反思,准备接下来的教学重点。
结束语:
综上所述,现阶段“生态课堂”模式中高中生物实验与改进之路任重而道远,教师在日常教学过程中必须要不断探究、不断钻研、不断创新,采用科学化、合理化的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力争让高中生物实验教学的整体水平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参考文献:
[1]郜秋菊.高中生物生态课堂:内涵·特征·构建·反思[D].河北师范大学,2016
[2]黄莉莉.优化高中生物课堂生态的理论与实践研究[D].扬州大学,2015